元次術語創造
Ⅰ 二次元術語給你順順毛
安慰你的意思,相當於摸摸頭。
只是摸摸頭是對人,順順毛是對寵物的。
Ⅱ 次元艦隊的用語
代號「射手座(人馬座)」的作戰。
作戰時間
1942年8月6日夜至1942年8月8日0300時(即美國海軍陸戰隊1師登陸的第二天凌晨);時間誤差:+/-15min。
作戰目的
1、以精確打擊的方式,摧毀登陸部隊所囤積的糧食等非戰斗生存物資,在物質上逼迫美軍撤退;
2、通過超出當時時代的精確打擊方式,動搖,甚至摧垮美軍的臨戰之心,從心理上壓迫美軍;
3、為撤出瓜島的日本工程兵部隊及接應的日本聯合艦隊提供掩護與時間。
作戰經過
1942年8月6日夜間,由「未來號」副艦長角松洋介帶領另外三名自衛隊員組成特遣小分隊,以夜色為掩護,搭乘「未來號」的艦載直升機登陸瓜島待命。期間,特遣隊在無線電靜默的狀態下滲透至美軍防線外圍並伺機搜索確認目標。1942年8月7日0610時,美軍按照歷史記載,准時發動登島作戰;美海軍陸戰隊第1師順利登陸。當夜,美海軍補給艦隊及其護航艦只被已經知道歷史的日海軍聯合艦隊伏擊,美軍陸上補給失敗。同時,「未來號」打破無線電靜默,通知副艦長角松洋介「未來號」將於1942年8月8日0300時正式發動命名為「射手座(SAJITARIUSU)」的精確打擊行動,並命令其做好手動激光引導導彈的准備。另一方面,由於雙方武器所屬時代的不同,美海軍陸戰隊師長並未重視「未來號」以明碼發出的警告電報,雖加強了營地周圍的警戒並派出了偵察小隊搜索四周,但沒有轉移糧食等物資。1942年8月8日0300時,從「未來號」上發射的導彈(0255時發射)如期而至,並准確地命中了美軍的糧食堆。由於作戰目標為警告與威懾,所以導彈戰斗部並未引爆。在確認命中後,結束引導任務的海上自衛隊特遣隊開始撤離。雖然特遣隊在撤離至直升機匯合點的途中與美軍偵查小隊遭遇並交火,但所有自衛隊員在以一重傷、一輕傷的代價全殲美軍後成功撤離回艦。
備注
在角松洋介等人撤離的過程中(發生遭遇戰之前),日本聯合艦隊旗艦「大和號「進行了一次炮擊,而炮彈被「未來號」用「海麻雀」(AIM-7 Sea Sparrow)成功攔截。 試圖改變歷史,於大日本帝國在戰後成立一個新的日本。
主要內容的計劃 利用大和號摧毀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失敗) 滿州國皇帝溥儀遭到槍殺,滿州國發生動亂,日軍從中國戰場抽調兵力防衛滿州。(成功) A-26從新加坡飛行到柏林。(成功) 暗殺德國的希特勒。(失敗) 保存的決定性力量,集中力量至馬里亞納群島,退出帛琉馬紹爾群島、塔拉瓦金、新幾內亞、阿留申群島、瓜達爾卡納爾島等島嶼。(成功) 在哥本哈根獲得235濃縮鈾並製造原子彈。(成功) 以下是單行本第2卷所記載。
直升機搭載型神盾系統護衛艦『雪波』級
第1艦 DDH-180『雪波』平成12年竣工~軍艦命名基準改變~第2艦 DDH-181『飛鳥』平成13年竣工第3艦 DDH-182『未來』平成13年竣工第4艦 DDH-183『第2504號艦』預定平成14年竣工 基準排水量 7,735 噸 満載排水量 9,998噸 全長 171 米 全寬 21 米 深度 12 米 吃水 6.3 米 主機 通用動力LM2500ER 復合式燃氣渦輪主機(COGAG)4 具 2 軸 馬力 120000 PS 航速 30 節 船型 平甲板型(遮波甲板型) 防空雷達 SPY-1D X 4 水面雷達 OPS-28 X 1 射擊指揮裝置 七八式射擊指揮裝置 2 型 22A 導彈射擊指揮裝置 SPG-62 X 3 艦首聲納 OQS-4 低頻聲納 舷側聲納 OQS-21 相位陣列聲納 拖曳聲納 SQR-19 TACTAS 艦載機 MV/SA-32J偏轉翼多功能巡邏機 X 1;SH-60J巡邏/運輸直升機 X 1 乘員 241人(含航空相關要員25人) 各種武裝 OTO 127 毫米 54倍徑單管快炮 X 1 68 式 3 連裝短魚雷發射管 X 2(Mk50 短魚雷) RGM-84A 魚叉反艦導彈4連裝發射管 X 2 高性能 20毫米 多管機炮(CIWS)X 2 RBOC干擾箔片發射機 X 4 VLS 48 發射器 RIM-7F 短 SAM 海麻雀 VLS 29 發射器 RUM-139 VL-ASROC(Mk50 短魚雷) SM-2ER SAM 標准導彈 BGM-109B 戰斧導彈(反艦導彈 HE 彈頭) BGM-109C 戰斧導彈(對地攻擊 HE 彈頭) 劇中的歷史 實際的歷史 1942年(昭和17年)6月5日傍晚,中途島攻略主力部隊旗艦-戰艦「大和」與「未來」正面相遇。 「大和」沒有與任何不明艦艇遭遇紀錄。 1942年8月8日,第一次所羅門海戰。海戰結束後由戰艦「大和」率領的艦隊意外出現,意圖炮轟瓜達爾卡納爾島。「未來」以「海麻雀」(RIM-7 SEA SPARROW)防空導彈擊落「大和」發射的 46厘米主炮炮彈,島上美軍則取得一枚無彈頭的魚叉反艦導彈。 第一次所羅門海戰的過程相同,但日軍並未投入艦隊炮轟瓜達爾卡納爾島,美國海軍陸戰隊也沒有拾獲秘密武器的報告。 1942年8月10日,瓜達康納爾的機場工程隊部分人員成功撤離該島。 日軍駐瓜達康納爾的機場工程隊全滅。 草加拓海向退役陸軍中將石原莞爾透露情報,指出滿州地底有「大慶油田」。 當時滿州沒有發現值得開發的油田,直到戰後1959年(昭和34年)才發現「大慶油田」。 1942年8月19日,陸軍大本營參謀辻政信中佐率領一木支隊登陸瓜達爾卡納爾島。 辻政信中佐登陸瓜達康納爾的日期是1942年10月9日。 1942年8月19日,「未來」在塞班海域與美軍航母「胡蜂號」的航空隊交戰,以戰斧巡航導彈擊沉「胡蜂號」。 美軍航母「胡蜂號」在1942年9月15日護衛運輸艦前往瓜達爾卡納爾島時,在聖克里斯托巴爾島東方遭到日本「伊19號」潛艦以魚雷擊沉。 1942年8月22日,一木支隊全滅,辻政信中佐向上級建議撤離瓜達爾卡納爾島。 1942年12月31日,御前會議裁示撤離瓜達康納爾。 1942年9月15日,滿州國建國10周年國慶,在國慶儀式上,與草加共謀的滿州國軍航空隊安藤上校(大佐)暗殺溥儀失敗。溥儀從此失蹤,關東軍司令梅津美治郎大將下令滿州國全國進入戒嚴。 滿洲國建國10周年國慶盛大舉辦,沒有發生暗殺事件。 1942年9月下旬,滿州國皇帝溥儀遭到草加拓海槍殺,滿州國發生動亂,日軍從中國戰場抽調兵力防衛滿州,實質上是從中國大陸撤軍。 史實中,日軍並沒有從中國撤軍。 1942年10月初,實施阿留申群島撤退作戰。 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日本守軍在1943年(昭和18年)全滅,但基斯卡守軍在同年7月29日奇跡式的在大霧中成功撤退。 1942年11月18日,「A-26」完工,從昭南市(今新加坡)起飛。 故事中山本五十六要求在1942年2月完成的「A-26」,在史實上卻充滿挫敗。 1942年12月1日,日本訪德使節團成員預定在德國航母「葛拉夫齊柏林號」上接見希特勒。 歷史確實有發生過暗殺希特勒的事件,1944年(昭和19年)發生7月20日密謀案,炸彈刺殺希特勒未遂。 1942年12月22日,聯合艦隊主力部隊由特魯克群島撤退到帛琉群島。 直到1944年2月10日,日本聯合艦隊主力才撤離特魯克群島。 1942年底,退役陸軍中將石原莞爾在陸軍大臣官邸會見首相東條英機,以石原道歉方式達成和解,讓石原由預備役改現役,擔任支那(中國)派遣軍參謀長。 1942年底,在甘柏正彥居中牽線下,石原莞爾與東條英機見面,但石原不改露骨的批判,使兩人始終形同陌路。
Ⅲ 腐女中的二次元和三次元是什麼意思不要用官方術語來回答我= =
三次元指現實生活 二次元是非現實如動漫電影小說中 以及網路上等
Ⅳ 二次元邪惡術語
FFF團,夠邪惡嗎?
Ⅳ 方程中的元!!!
說法1:古時候常用通假字,而「元」通「源」,解方程其實就是"追本朔源"。說法2:康熙皇帝拜比利時的傳教士南懷仁為師,學習數學。他雖然聰穎,但是聽南懷仁講課並不輕松,因為老師的漢語和滿語水平有限,日常會話還能夠勉強對付,而要將嚴謹而高深的科學知識表達清楚往往就力不從心了。南懷仁在講方程時句子冗長,吐音又很不清楚,康熙常常被搞得暈頭轉向。
怎樣才能讓老師講得好懂呢?經過冥思苦想,學生向老師建議,將未知數翻譯為「元」,最高次數翻譯為「次」(限整式方程),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翻譯為「根」或「解」……
南懷仁用筆認真地記下來,他發現,用這些新創術語換下自己原先使用的繁瑣詞語來表達,果然清晰多了。這使他大為驚異。
康熙創造的這幾個數學術語科學而簡潔,便於理解和記憶,因此一直沿用到今天。 聲明:答案非原創,來源於網路。
Ⅵ 回答下列文字中的二次元術語
「獵奇」在ACG界引申義為「血腥恐怖」類
「5pb」「A社E社銨根社尾巴社時鍾社軟房子」應該都是製作公司名稱……5pb出產的屍體派對恐怕網友們應該都有所耳聞,對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人來說這個游戲簡直是mental abuse……
「鬼畜」大略可以引申為「殘忍」「糟糕」;「性轉」字面意思,變性;中二應該就是「自我意識過剩」,具體表現看看《中二病也要談戀愛》可以有所了解;「監禁」非法囚禁+視情況而定可能有性侵;「牛頭人」也就是NTR,意思是通過睡一個人來給對方的伴侶戴綠帽。差不多就是這樣
Ⅶ 動漫術語中次元是什麼意思(如二次元、三次元)
動漫用語「次元」
在日本ACG作品當中所指稱的「次元」通常是指作品當中的幻想世界以及其各種要素的集合體。例如一個規則與秩序與讀者現存的世界完全不同,比如說魔法或鋼彈所存在的世界,經常被稱為「異次元世界」,或簡稱為「異次元」。
另外,在傳統上以平面的媒體所表現的虛擬角色,如漫畫或動畫中的人物,因其二維空間的本質,而常被稱為「二次元角色」,以有別於現實(三維空間)的人物。但是,以三維電腦圖像所製作的角色,因其處於虛擬世界又具有立體性的概念,而被稱為「2.5次元角色」。
立體造型的玩偶等物,從本來的定義來說應該是三次元角色,但因為本身通常基於二次元角色立體化而來,又或者強調其虛擬的本質,所以有時候也被稱為「2.5次元角色」
基於以上的語源,那些只對於ACG當中登場的虛擬角色抱持興趣或感情,而對現實中的異性沒有興趣的人,就被戲稱為「二次元世界的住人」,情況嚴重者被戲稱為二次元禁斷癥候群。
Ⅷ 數學方程中的元次是誰創造的
康熙皇帝。康熙是我國歷史上數學水平最高的一位帝王,他天資聰慧,十分熱愛數學,14歲起跟著從比利時來華的傳教士南懷仁學習數學,是康熙首創「元」、「次」、「根」等方程術語的漢譯名。
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在給康熙講解方程時,由於他漢語、滿語水平都很有限,有些術語講不清楚,解釋很久還是不得要領,康熙就建議:將未知數翻譯為「元」,最高次數翻譯為「次」,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翻譯為「根」或「解」。
南懷仁驚疑地盯著康熙,愣了一會兒,突然按照西方最親切的禮節一下子將康熙緊緊抱住,激動地說:「我讀書和教書幾十年,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還從來沒見過一個像您這樣肯動腦筋的人!」康熙創造的這幾個方程術語,馭繁為簡,准確科學,非常便於理解和記憶。
(8)元次術語創造擴展閱讀
南懷仁簡介
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年10月9日—1688年1月28日,享年66歲),字敦伯,又字勛卿,西屬尼德蘭皮特姆(今比利時布魯塞爾附近)人,耶穌會傳教士,清代天文學家、科學家,1623年10月9日出生,1641年9月29日入耶穌會,1658年來華,是清初最有影響的來華傳教士之一,為近代西方科學知識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是康熙皇帝的科學啟蒙老師,精通天文歷法、擅長鑄炮,是當時國家天文台(欽天監)業務上的最高負責人,官至工部侍郎,正二品。1688年1月28日南懷仁在北京逝世,享年66歲,卒謚勤敏。著有《康熙永年歷法》、《坤輿圖說》、《西方要記》等。
Ⅸ 二次元術語裡面的⑨指的是誰
琪露諾 出自《東方project》系列
種族是妖精,是自然界冰的化身,只要自然界有冰,琪露諾就永遠都不會死,妖精是一個快樂的種族,玩耍和惡作劇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而他們的記憶又是短暫的,所以會樂此不疲地重復同一個游戲。
⑨在二次元是笨蛋的代名詞。
東方是一個射擊游戲,要求玩家躲避對方發射的子彈,而琪露諾有一個著名的大招叫【冰符—冰爆】,貌似威力很大,但只要你站在她的正前方,她就打不到你,奠定了琪露諾笨蛋的基礎。
她認為⑨是世界上最大的數字,計算的時候出現比⑨還大的結果就直接當作⑨。
直到有一天,東方的原作者出了一張官方人物介紹圖片,其中琪露諾排在第九位,名字也沒介紹,直接以⑨帶過,簡介也只有笨蛋兩個字,琪露諾笨蛋⑨之名也完全落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