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機發明者
⑴ 洗衣機的發明者是誰
1880年,美國出現了蒸氣洗衣機,蒸氣動力開始取代人力。在蒸汽機發明之後,有人用它初步實現了洗衣的機械化。但真正意義上洗衣機的誕生要到電動機發明之後。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是美國人阿爾瓦·丁·費希爾在1901年設計並製造出來的。之後,水力洗衣機、內燃機洗衣機也相繼出現。到1911年,美國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電動洗衣機的問世,標志著人類家務勞動自動化的開端。
⑵ 洗衣機是誰發明的
洗衣機是叫漢密爾頓·史密斯的美國人在匹茨堡製成的,最初的洗衣機的主件是一專只圓桶,桶內裝有一根帶屬有槳狀葉子的直軸,軸是通過搖動和它相連的曲柄轉動的。但這台洗衣機使用費力,且損傷衣服,因而沒被廣泛使用,但這卻標志了用機器洗衣的開端。
美國人比爾·布萊克斯發明了木製手搖洗衣機。布萊克斯的洗衣機構造極為簡單,是在木筒里裝上6塊葉片,用手柄和齒輪傳動,使衣服在筒內翻轉。
1880年,美國又出現了蒸氣洗衣機,蒸氣動力開始取代人力。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改進。
(2)洗衣機發明者擴展閱讀
1955年,在引進英國噴流式洗衣機的基礎之上,日本研製出獨具風格、並流行至今的波輪式洗衣機。至此,波輪式、滾筒式、攪拌式在洗衣機生產領域三分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
60年代的日本出現了帶干桶的雙桶洗衣機,人們稱之為「半自動型洗衣機」。
70年代,生產出波輪式套桶全自動洗衣機。
70年代後期,以電腦(實際上微處理器)控制的全自動洗衣機在日本問世,開創了洗衣機發展史的新階段。
80年代,「模糊控制」的應用使得洗衣機操作簡便,功能完備。
90年代,由於電機調速技術的提高,洗衣機實現了寬范圍的轉速變換與調節,誕生了許多新水流洗衣機。
⑶ 請問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的發明者是誰
冰箱:1913年誕生於美國芝加哥的名叫Domelre的家用電冰箱是第一台。比較多的說法是瑞典工程師柏拉騰 (Balzer von Platen ) 和孟德 (Carls Munters) 率先製成首台電冰箱,並將專利權賣給美國家榮華公司,但他們發明冰箱的年份卻分別有1921、1923、1926年之說。
洗衣機:漢密爾頓·史密斯,洗衣機的發明者。1858年,漢密爾頓·史密斯在美國的匹茨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洗衣機。
空調:美國發明家威利斯·哈維蘭德·卡里爾於1902年設計並安裝了第一部空調系統。美國紐約的一個印刷商發現溫度的變化能夠造成紙的變形,從而導致有色墨水失調,該空調系統就是為他設計的。卡里爾的專利1906年得到注冊。
⑷ 洗衣粉的發明者是誰
發布時間:2004年06月21日
中國時尚論壇 http://bbs.dresschina.com
合成洗衣粉是粉狀(或顆粒狀)洗滌劑,是生活中合成洗滌劑最常見的一種。這種洗滌劑是用表面活性與助劑配成粘稠的料漿,然後用噴霧乾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製造的一種混合物。洗衣粉是由多種化學成分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劑,如烷基苯磺酸鈉、烷基磺酸鈉、脂肪醇硫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的共聚物等。各種化學物質相互促進,相互彌補,使洗滌去污效果更為理想。這些表面活性劑也可直接用來作為洗滌劑使用,但是洗滌去污效果並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較高。因此,配製洗衣粉時還要加入一些助洗劑和輔助劑,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貯存、使用都比較方便。洗衣粉通用的助劑可分為無機鹽和有機物兩大類。
無機鹽助劑
(1)磷酸鹽。有正磷酸鈉、磷酸氫二鈉、磷酸二氫鈉及三聚酸鈉,洗衣粉中應用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鈉。三聚磷酸鈉中多價的金屬離子具有較強的螯合能力,能將不溶解的多價金屬陽離子絡合,變成可溶性的復合離子,如可將水中的鈣、鎂離子螯合,使它們不致沉積到織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滌劑活性物的洗滌效能。三聚磷酸鈉還對微細的無機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膠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懸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積到織物上,從而提高了洗滌劑的洗凈作用。由於三聚磷酸鈉含6個結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動性與顆粒度,使成品乾爽,便於包裝,不致產生粉塵、吸潮、粘結等不良現象。
(2)硅酸鈉。與其他助劑使用時能起到互相協調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助洗效果。它對金屬的表面上生成一層很薄的保護層,抑制洗衣粉中磷酸鹽對洗衣機金屬表面的腐蝕。硅酸鈉的水溶液在洗滌過程中對溶液中的污垢和固體微粒具有懸浮、分散和乳化的能力,能防止污垢再沉積到織物上。硅酸鈉水溶液經水解,能產生氫氧基,使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這種緩沖作用可節約洗滌劑中表面活性劑的用量。
(3)純鹼。能將脂肪污垢皂化而將污垢除去,但在洗衣粉中不宜中入過量,以免洗滌時損傷織物。
(4)硫酸鈉。在洗衣粉中是重要的填充劑,可以降低產品價格,也可降低洗滌劑活性物的臨界膠束濃度,能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劑濃度較低時發揮洗滌作用。
(5)過氧酸鹽。主要是利用它放出來的活性氧使污斑氧化,作為去污斑劑,可除去鐵銹等斑跡。洗衣粉中常用的是過硼酸鈉,它含10.38%的活性氧。
有機物助劑
(1)羧甲基纖維素。它是用棉短絨先與鹼液反應,生成鹼性纖維素,然後與一氯醋酸鈉的乙溶液經醚化反應,生成羧甲基纖維素鈉鹽。羧甲基纖維素鈉鹽在洗滌劑中的作用是它能吸附在污垢質點周圍及織物的表面上,由於它帶有多量負電荷,在靜電排斥力作用下,使污垢質點很好的懸浮,分散在溶液中、不會再沉積到織物上。
(2)熒光增白劑。它是一種微黃色帶有熒光性的染料,它溶解在水中被吸附在衣服的纖維上,而不會立即被水沖掉。這種染料吸附後能增加被洗織物的光澤,保持印花衣服的白度、亮度及鮮艷的色彩度。此外,在洗衣粉中還常中有料漿調節劑,即甲苯磺酸鈉,以及香料、色素等。
加酶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入了一定數量的酶制劑。酶制劑是一種生物制劑,加入洗衣粉中可對相應的污垢進行生化反應,如脂肪酶可使油脂類污垢分解;澱粉酶可分解澱粉類污垢。使用酶制劑進行洗滌可以縮短洗滌時間,延長織物壽命,有效地提高去污力。在通常的加酶洗衣粉中一般都加入的是鹼性蛋白酶,這對洗滌人體所分泌的污垢有特殊的效能。
漂白型洗衣粉是在洗衣粉中加進了一定數量的漂白劑,例如過硼酸鈉、過碳酸鈉等過氧化物。國內漂白型洗衣粉主要加過碳酸鈉。此因洗衣粉在60。C以上的熱水洗滌時可放出活性氧,對織物及衣服上的污跡產生漂白作用。使白色衣服洗的更加潔白。但最好不要在高溫下洗滌帶色的衣服,這樣會對帶色部位產生漂白作用而使衣服變舊。如在冷水中洗滌時漂白劑不發揮作用。
含氧彩漂洗衣粉有兩種類型:一種色彩漂粉是單純的含氧漂白劑,基去污力不大,可作漂白洗後織物用;另一種是色彩漂粉和洗衣粉混合後製成的。這種彩漂洗衣粉,不僅可氧化衣服上的污垢,而且不損原來的顏色,使本來的色彩更加鮮艷,還能除茶銹、汗跡、血咖啡漬等難洗的污垢
⑸ 洗衣機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美國
這是一個洗衣機的發展史
從古到今,洗衣服都是一項難於逃避的家務勞動,而在洗衣機出現以前,對於許多人而言,它並不像田園詩描繪的那樣充滿樂趣,手搓、棒擊、沖刷、甩打……這些不斷重復的簡單的體力勞動,留給人的感受常常是:辛苦勞累。
1874年,「手洗時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人發明了木製手搖洗衣機。發明者是美國人比爾·布萊克斯。布萊克斯的洗衣機構造極為簡單,是在木筒里裝上6塊葉片,用手柄和齒輪傳動,使衣服在筒內翻轉,從而達到「凈衣」的目的。這套裝置的問世,讓那些為提高生活效率而冥思苦想的人士大受啟發,洗衣機的改進過程開始大大加快。
1880年,美國又出現了蒸氣洗衣機,蒸氣動力開始取代人力。
之後,水力洗衣機、內燃機洗衣機也相繼出現。到1911年,美國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電動洗衣機的問世,標志著人類家務勞動自動化的開端。
電動洗衣機幾經完善,在1922年迎來一種嶄新的洗衣方式「攪拌式」。攪拌式洗衣機由美國瑪依塔格公司研製成功。這種洗衣機是在筒中心裝上一個立軸,在立軸下端裝有攪拌翼,電動機帶動立軸,進行周期性的正反擺動,使衣物和水流不斷翻滾,相互摩擦,以此滌盪污垢。攪拌式洗衣機結構科學合理,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不過10年之後,美國本德克斯航空公司宣布,他們研製成功第一台前裝式滾筒洗衣機,洗滌、漂洗、脫水在同一個滾筒內完成。這意味著電動洗衣機的型式躍上一個新台階,朝自動化又前進了一大步!直至今日,滾筒式洗衣機在歐美國家仍得到廣泛應用。
隨著工業化的加速,世界各國也加快了洗衣機研製的步伐。首先由英國研製並推出了一種噴流式洗衣機,它是靠筒體一側的運轉波輪產生的強烈渦流,使衣物和洗滌液一起在筒內不斷翻滾,洗凈衣物。1955年,在引進英國噴流式洗衣機的基礎之上,日本研製出獨具風格、並流行至今的波輪式洗衣機。至此,波輪式、滾筒式、攪拌式在洗衣機生產領域三分天下的局面初步形成。
20世紀60年代以後,洗衣機在一些發達國家的消費市場開始形成系列,家庭普及率迅速上升。此間洗衣機在日本的發展備受矚目。60年代的日本出現了帶干桶的雙桶洗衣機,人們稱之為「半自動型洗衣機」。70年代,生產出波輪式套桶全自動洗衣機。70年代後期,微電腦控制的全自動洗衣機橫空出世,讓人耳目一新。到80年代,「模糊控制」的應用使得洗衣機操作更簡便,功能更完備,洗衣程序更隨人意,外觀造型更為時尚……進入90年代,由於電機調速技術的提高,洗衣機實現了寬范圍的轉速變換與調節,誕生了許多新水流洗衣機。此後,隨著電機驅動技術的發展與提高,日本生產出了電機直接驅動式洗衣機,省去了齒輪傳動和變速機構,引發了洗衣機驅動方式的巨大革命。
在中國,由於歷史原因,洗衣機工業起步較晚,直到1978年才正式生產家用洗衣機。但是,隨著人們認識的發展,尤其是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進入80年代後的洗衣機工業並沒有像一些人預料的那樣停步不前,而是保持著旺盛的發展勢頭。1983年洗衣機產量由1978年的400台飆升到365萬台,此後全國各地掀起了大規模的技術引進熱潮,大約有40多個廠家先後從洗衣機技術先進國日本、英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等引進技術60多項。技術的引進、吸收和創新,極大地提升了國產洗衣機的產業素質與生產能力,縮短了同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如今,我國洗衣機年產量約佔世界年產量的四分之一,居於世界首位。除了在數量和品種上滿足國內市場外,還出口到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躋身於國際洗衣機市場的競爭行列
⑹ 洗衣粉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古人怎麼洗衣
德國漢高在1907年以復硼酸鹽和硅制酸鹽為主要原料,首次發明了洗衣粉。洗衣粉是一種鹼性的合成洗滌劑,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是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烷基苯磺酸鈉,少量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再加一些助劑,磷酸鹽,硅酸鹽,元明粉,熒光劑,酶等。經混合、噴粉等工藝製成。
古人用皂角煮的汁液冷卻後用錘衣板使勁捶打,把污漬捶打出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柴灰來洗衣,可以洗的很素凈,因為柴灰是鹼性的,也可以洗出污漬!並且不像現在這些洗衣粉那樣傷衣服、傷手!
⑺ 第一個發明洗衣機的中國人
1858年,一個叫漢密爾頓·史密斯的美國人在匹茨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洗衣版機不過搓衣板要是算洗衣設備的權話,倒是中國人發明的,搓衣板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史無可考。「搓」字最早出現在唐詩里,可知搓衣板的歷史最早不過唐朝。也可能以前就有但不叫這個名字,史籍並無記載,所以不敢妄加推測,只敢推測是魯班。
⑻ 洗衣機的發明過程是怎樣的
1858年,一個叫漢密爾頓·史密斯的美國人在匹茨堡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專台洗衣屬機。該洗衣機的主件是一隻圓桶,桶內裝有一根帶有槳狀葉子的直軸。同年,史密斯取得了這台洗衣機的專利權。但這台洗衣機使用費力,且損傷衣服,因而沒被廣泛使用,但這卻標志了用機器洗衣的開端。
1880年,美國出現了蒸氣洗衣機,蒸氣動力開始取代人力。在蒸汽機發明之後,有人用它初步實現了洗衣的機械化。但真正意義上洗衣機的誕生要到電動機發明之後。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是美國人阿爾瓦·丁·費希爾在1901年設計並製造出來的。之後,水力洗衣機、內燃機洗衣機也相繼出現。到1911年,美國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電動洗衣機。電動洗衣機的問世標志著人類家務勞動自動化的開端。
⑼ 洗衣機發明者
費希爾,R.A.
Ronald Aylmer Fisher (1890~1962)
英國統計學家和遺傳學家。1890年 2月17日生於倫敦,1962年7月29日卒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1912年畢業於劍橋大學數學系,後隨英國數理統計學家J.瓊斯進修了一年統計力學。他擔任過中學數學教師,1918年任羅坦斯泰德農業試驗站統計試驗室主任。1933年,因為在生物統計和遺傳學研究方面成績卓著而被聘為倫敦大學優生學教授。1943年任劍橋大學遺傳學教授。1957年退休。1959年去澳大利亞,在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的數學統計部作研究工作。
他的主要貢獻有:①用親屬間的相關說明了連續變異的性狀可以用孟德爾定律來解釋,從而解決了遺傳學中孟德爾學派和生物統計學派的論爭。②論證了方差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並應用於試驗設計,闡明了最大似然性方法以及隨機化、重復性和統計控制的理論,指出自由度作為檢查K.皮爾遜制定的統計表格的重要性。此外,還闡明了各種相關系數的抽樣分布,亦進行過顯著性測驗研究。③他提出的一些數學原理和方法對人類遺傳學、進化論和數量遺傳學的基本概念以及農業、醫學方面的試驗均有很大影響。例如遺傳力的概念就是在他提出的可將性狀分解為加性效應、非加性(顯性)效應和環境效應的理論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主要著作有:《根據孟德爾遺傳方式的親屬間的相關》、《研究者用的統計方法》、《自然選擇的遺傳理論》、《試驗設計》、《近交的理論》及《統計方法和科學推理》等。他在進化遺傳學上是一個極端的選擇論者,認為中立性狀很難存在。他一生在統計生物學中的功績是十分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