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創造者
『壹』 上海東方明珠和經貿大廈是誰設計建造的
上海東方明珠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博士生導師、教授。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英國注冊結構工程師,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資深總工程師,江歡成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歡成設計的。由中國上海對外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造.
上海金貿大廈是由美國芝加哥著名的SOM設計事務所設計的
『貳』 中國十大名將
第一位:李靖所屬:大唐,大唐王朝第一名將 ,騎兵戰天才史載保持全勝的武將,更難得的還是許多戰陣的對手都是彪悍生猛的游牧民族。平生多次輕騎奇襲,上演出其不意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南平蕭銑,北滅突厥,西逐吐谷渾,無往不利,開創了大唐王朝近300年的不世基業,界定了中國歷史上最廣闊的漢人帝國疆域,為大唐解決了最大的外患,為中原的長治久安持續繁榮奠定基礎。
第二位:白起所屬:諸侯國秦中國歷史上破城最多的將軍(120餘座.才看完《墨攻》,看到那個青銅時代的攻城戰,拔城120餘座,有多少將士為他死在雲梯上,城垣下…...更是深解一將功成萬古!)。中國歷史上殺人最多的將軍(這個變態對別國的打擊政策就是讓那個國家失去生育能力,在那個年代動輒坑殺數萬青壯兵士對計劃生育有多大貢獻啊,他殺掉了那個時代10%的人口和50%的可戰鬥力量。最恐怖的一次是活埋趙兵40萬)。在白起的時代跟秦王朝接壤簡直是個噩夢!沒事兒的時候就把韓魏揪出來打頓個鼻青臉腫;楚國遷都,屈原哀郢;趙國精子稀缺,從此失去戰鬥力成為殘廢。白起更難能可貴的是不恃武而驕,能正確分析國際形勢。
第三位:衛青
所屬:大漢,騎兵戰超級天才
第四位:冉閔所屬:冉魏
第五位:成吉思汗所屬:蒙古,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遼闊的國家。他的軍隊是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孤軍深入攻略四方。
第六位:項羽所屬:西楚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神的人。猛將成才的代表(絕版)!戰神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運籌帷幄,一種是神勇無匹,袁崇煥屬於前者,西楚霸王屬於後者。
第七位:袁崇煥所屬:大明,中國歷史上最堅固的長城(可惜還是被敵人繞過了)。在隨著弓箭射程的不斷提升和火器被用於戰爭,個體在戰爭中能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小。
第八位:岳飛所屬:南宋,他的軍隊是第一隻被冠以「岳家軍」稱號的國家軍隊。
第九位:郭子儀所屬:大唐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84歲始卸甲,為將60餘年,常不戰而屈人之兵.唐江山得享數十年安寧.若非郭子儀力挽狂瀾,唐王朝可能僅僅是曇花一現。
最後第十名:粟裕
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中國現代傑出的革命家、軍事家、戰略家。淮海戰役、上海解放戰役等一系列重大戰役的指揮者。粟裕創造的五大戰爭奇跡
『叄』 上海歷史博物館設計者是誰
市文管委主要領導介紹,早在 1983年,上海就在上海市農業展覽館的第 5館成立了上海地方歷史陳列室, 1985年又擴建為陳列館。 1991年,陳列館遷入虹橋路 1286號,並正式命名為上海歷史博物館。
然而,隨著 2002年虹橋路場館租借期滿,博物館被迫關閉。周育民和劉奕民兩位委員介紹:從 2002年至今,博物館始終沒找到穩定像樣的場館。
記者了解到,本市「十一五」規劃中,上海歷史博物館建設項目佔有一席之地。目前,市文管委等有關部門正積極開展選址工作。
---------
真可憐啊,連個家都沒有呢,哪來設計者啊?~~
『肆』 上海中心大廈誰投資的
上海中心大廈的開發商是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12月5日,由上海城投(集團)有限公司、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專門負責「上海中心」項目的開發、建設及運營。
「上海中心」 位於中國上海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核心區,主體建築總高度632米,地上127層,地下5層,總建築面積57.6萬平方米,連續120度緩緩螺旋上升,形成了獨特優美的流線型玻璃晶體,體現了現代中國蓬勃的生機,是一座集辦公、酒店、會展、商業、觀光等功能於一體的垂直城市。
「上海中心」選擇632米的建築高度,以使其與周邊420米的金茂大廈和492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在頂部呈現優美的弧線上升,營造出更加和諧的超高層建築群,並將作為上海的新地標。
(4)上海創造者擴展閱讀:
「上海中心」具有的功能:
1、全配套的品牌商業服務:
商業為地下1-2層及裙房的主要功能, 為陸家嘴金融城的辦公人員、商務人士及住戶提供全面的、高品質的商務配套服務。
2、國際標準的超甲級辦公:
2至6區為辦公區域,面積約為220,000平方米,每區設有一個交易層為金融企業提供完善的金融交易業務空間。
3、超五星級酒店和精品辦公:
7至8區由面向高端客戶的中國超五星級自主品牌—J酒店及精品辦公區組成,面積共約80,000平方米。
4、觀光和文化休閑娛樂:
位於9區的頂部觀光面積約4,000平方米。突破8小時以外小陸家嘴地區的空城現象,成為集觀光、購物、娛樂、餐飲、休閑功能於一體的商業文化城。
5、特色會議設施。
在高區有可以觀景的會議設施,在1區和裙房用於會議及宴會的面積約10,000平方米,設有大型多功能廳、宴會廳和會議設施,滿足會議論壇、展覽展示、派對舞會和主題婚典等活動的需求。
『伍』 上海東方明珠塔是誰設計的
上海東方明珠塔是由江歡成設計的。
江歡成(1938.11.23--)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城北客家人。土木結構專家,著名工程結構專家。高中畢業於梅州市梅州中學。196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上海現代建築設計集團總工程師,江歡成設計事務所所長。
長期從事建築工程設計,在大屯煤礦、航天部新民廠總裝車間、上海衛星地面站、尚比亞黨部大樓、電子部1421所、高層住宅結構優化設計以及上海東方明珠塔等重大工程中,創造性地做了大量工作。
(5)上海創造者擴展閱讀:
東方明珠塔建築結構: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多筒結構,以風力作用作為控制主體結構的主要因素。主幹是3根直徑9米,高287米的空心擎天大柱,大柱間有6米高的橫梁連結;在93米標高處,由3根直徑7米的斜柱支撐著,斜柱與地面呈60°交角。
該建築有425根基樁入地12米,上千噸的3個鋼結構圓球分別懸掛在塔身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加3根近百米高的斜撐。電視塔的塔身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其設計抗震標准為「7級不動,8級不裂,9級不倒」。此外,該建築還有著良好的抗風性能。
東方明珠塔簡介: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The Oriental Pearl Radio&TV Tower)是上海的標志性文化景觀之一,位於浦東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該建築於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上海6套無線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里。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塔內有太空艙、旋轉餐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等景觀和設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陸』 「夜上海是哪一年創作的歌曲啊作者什麼背景
1947年創作
中文名稱:夜上海
外文名稱:Shang Hai night
所屬專輯:電影《長相思》插曲
發行時間:1947年
歌曲原唱:周璇
填 詞;范煙橋
譜 曲;陳歌辛
編 曲:Ansen
音樂風格:流行,勵志
歌曲語言:普通話
周璇1920年8月1日出生於江蘇常州,中國電影演員、歌唱家。
1931年加入明月歌舞團,因演唱歌曲《民族之光》而受到關注。1932年發行首張唱片《特別快車》。1934年憑借歌曲《五月的花》成名[2] ;同年她在上海《大晚報》舉辦的「廣播歌星競選」中名列第二 。1935年進入電影圈,同年出演電影《風雲兒女》。1937年主演的電影《馬路天使》成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而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天涯歌女》、《四季歌》亦在華人地區流行;她運用傳統的民族聲樂發聲方法,藉助於話筒,開創出一種獨特的演唱風格 。1938年簽約上海國華影業公司。1941年《上海日報》舉辦「電影皇後」評選,周璇在當選後婉拒了「電影皇後」的榮譽。
1946年赴香港發展。1947年主演電影《長相思》,由她演唱的影片插曲《夜上海》成為華語歌壇的代表作品之一。1948年主演古裝電影《清宮秘史》。1950年從香港返回上海。1951年主演電影《和平鴿》,拍攝期間因突發精神病被送入醫院治療。1957年9月22日,周璇在上海病逝。1995年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女演員獎。
『柒』 哪裡有郭沫若的《創造者》啊 哪裡有郭沫若的《創造者》啊
目錄有內容要自己去買書
"上卷白樺自選詩
黎煥頤自選詩
趙麗宏自選詩
季振邦自選詩
田永昌自選詩
寧宇自選詩
宮璽自選詩
張燁自選詩
林裕華自選詩
姜金城自選詩
謝其規自選詩
朱金晨自選詩
李天靖自選詩
趙首先自選詩
徐芳自選詩
陳鳴華自選詩
劉希濤自選詩
桂興華自選詩
楊明自選詩
陳柏森自選詩
嚴力自選詩
路鴻自選詩
武佩珧自選詩
許德民自選詩
王小龍自選詩
陳東東自選詩
宋琳自選詩
孫悅自選詩
王寅自選詩
宋慶平自選詩
韋泱自選詩
陸新瑾自選詩
陸澄自選詩下卷孟好轉自選詩
孫曉剛自選詩
默默自選詩
薛錫祥自選詩
程林自選詩
韓高琦自選詩
丁麗英自選詩
鐵舞自選詩
繆克構自選詩
余志成自選詩
俞志發自選詩
王亞崗自選詩張健桐自選詩
陳忠村自選詩
小魚兒自選詩
陳曉霞自選詩
海岸自選詩
成雅明自選詩
錢濤自選詩
丁飛龍自選詩
李剛自選詩
冬青自選詩上海的詩與詩的上海謝冕上海向來是開風氣之先的地方。當我們回顧中國新詩發展的百年歷程時,當我們檢閱中國新詩近一個世紀的創作實績時,上海無論如何是繞不過去的名字。以往人們談論上海,都注意到這個城市在中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前沿和先鋒的地位。上海在金融、貿易、製造業以及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從來都是中國的驕傲。但是上海在新文化的提倡和建立、在新文學歷史和新詩歷史上的光輝而卓越的貢獻,往往被它的經濟優勢的光芒所遮蔽,乃至於被忽略。其實,上海在新文化的建設方面的作用,在中國始終充當著不容忽視的先行者的角色。城市的繁榮,出版印刷業的發達,以及人才的集中所形成的優勢,使上海在中國文化的建設中享有無可替代的榮光。在涉及中國詩歌的領域時,情況也是如此。人們都記得最早發表新詩的《新青年》是在上海編輯發行的。要是沒有當年以上海為基地的《新青年》對於白話詩的大膽試驗與實踐,也許也不會有今天我們面對的詩歌事實。《新青年》當時選擇上海絕非偶然,乃是由於當日唯有上海能夠提供這樣從事開天闢地事業的環境和氛圍。所以,上海應當自豪。上海是中國通往世界的港口,上海吸納著、吞吐著一切來自外界的新信息。在相對保守的中國,上海始終是最先,也最積極傳播新思想和新精神的都市。許多激勵文學和詩歌進行新的創造的靈感,都來自上海(後來還有香港),而後,通過上海傳播到中國的各個角落。論及中國新詩艱難而輝煌的歷程,我們始終都沒忘了向這座城市致敬。我們不會忘記它在近百年的光景中,對中國新詩事業所施加的長遠影響。繼《新青年》之後,上海陸續在每個時段為中國的文學和詩歌默默地貢獻著。這個城市屬於詩,詩也始終鍾情於這個城市。先說在新詩發展過程中起過重要作用的創造社,它一直堅持在上海開展詩歌和文學的事業。《創遣》季刊是創造社成立之後最早發刊的文藝刊物。1922年3月15日創刊,由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編輯,上海泰東圖書局發行。《創造》季刊於詩的貢獻甚多,郭沫若的《創造者》是對於新詩熱情的呼喚和禮贊:「我要高贊這最初的耍兒,我要高贊這開辟洪荒的大我。」在出版季刊的同時,1923年7月21日,創造社同人又在《中華新報》開辟《創造日》副刊。郭沫若在代卷頭語《背著兩個十字架》中說:「永遠受了詛咒,永遠受著苦難的國民喲!我們對於你不惜我們的血淚,我們只希望你從十字架上復活。」。《創造日》出了一百期停刊。同年5月接著辦《創造周報》,由上海泰東圖書局發行。郭沫若在發刊詞《創世工程之第七日》中寫道:「上帝,我們是不甘於這樣充滿缺陷的人生,我們是要重新創遣我們的自我。」…創造社以此為契機,以多種形式,鍥而不舍地以上海為據點,為中國詩歌開創了創造的時代。這情景是非常動人的。要說的還有「新月」。詩歌的新月派也是以上海為根據地,《新月》創刊於1928年。在它的周圍集中了一批當時最具活力的詩人。《新月》一創刊就表示了對中國新詩命運的關注。《新月》創刊所申的原則,以及它所團結的詩人極具挑戰性的創作實踐,對於中國新詩的價值,是明顯的和久遠的。「我們不敢附和唯美與頹廢,因為我們不甘犧牲人生的闊大,為要雕鏤一隻金鑲玉嵌的酒杯。美我們是尊重而且愛好的,但與其咀嚼罪惡的美艷還不如省會德性的永恆。」…先不說這些話澄清了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一社團創作傾向的多少誤解,僅就「新月」諸詩人所致力於中國新詩的格律建設以凸顯詩的音樂特質的努力,人們也應該感念當年誕生於上海的這一份刊物。關於上海與中國詩歌事業的緣分,需要用一部專門的著作來講述。這顯然不是此刻我們要做的事。但是,既已開了頭,有些史料方面的事,還是忍不住要說說。這里不能不提到同樣創刊於上海的《現代》雜志,它在上海上詩壇六十家推動中國文學和中國詩歌的現代進程中的功績,人們當然不會忘記。①我們對於上海與詩歌的審視已經從20年代轉到了30年代,40年代依然有許多值得敘述的詩歌故事,在中國歷史大變革的前夜的上海,曾經出現過《中國新詩》和《詩創遣》。這兩個詩歌刊物,特別是前者,對於大轉型的中國詩歌以巨大的震蔫,這也已是當今學界公認的事實,不需我再多加解釋。上海和詩的因緣仍在繼續。上海以它在工業建設中的特殊地位,為中國的工業題材詩歌貢獻了顯著的業績。在新時期的詩歌創作中,上海的詩人們提出了城市詩的主張,並有著非常突出的實踐,只要熟悉新時期詩歌創作的人,對這段歷史都不會陌生。此外,上海詩人在促進中國現代詩的創新和探索方面,也是為世人所矚目。人們通常用「海上詩壇」或「海上詩人」來稱呼和評價上海對中國現代詩的貢獻。中國許多傑出的詩人都為舒展自己的靈感和想像力而選擇上海。他們以上海為立足點,又從上海把詩的火種帶向了遠方,戴望舒和紀弦都是這樣的人。上海的土地和天空成就了詩,詩也永遠銘記著上海。有的詩人已經走遠,但人們記住了他們堅強的身影和閃光的足跡。有更多的詩人正在這里勤奮而智慧地工作著,我們總是能夠聽到從黃浦江畔傳來的美好的聲音。上海是無愧於中國的。《海上詩壇六十家》的嫡輯出版,是為顯示當今上海的詩歌創作實力而作出的舉措。它是一次大聚會,也是一次全面的大展示。我在這里會見了我所熟悉的年長的和年輕的朋友,我也從中認識了我所不熟悉的更加年輕的一代新人。我聆聽著他們不同的聲音,這聲音發自他們已經獲得自由的心靈。他們是不同的,甚至是很不同的。但他們的確展現了他們的藝術個性和詩歌夢想。我懷著感動的心情享受這一切。這是一個藝術多元的時代。我多次講過,當今的創作是各行其是的,一致的標准已經消失。人們都在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習慣歌唱,他們不再承認有什麼必須一體遵照的法則。人們正在學會寬容。人們不再尋求、也不再對統一的風格懷有期待。詩人將向前走去,詩歌將在這種行進中校正自己的歧誤。詩歌的另一個名稱叫希望。基於上述的原因,我在這篇文字中避免涉及具體的詩作,這是要請大家原諒的。但在文章的末了,我想破例引用具體的詩句。一位經歷過苦難和窒息的詩人,他聲稱「只願做一個愛和被愛的人」,他有時會發出一聲嘆息,他驚奇於「嘆息也會有風暴般的回聲」。他的苦痛是深沉的,「痛苦莫過於此了,必須用自己的手指去掐斷自己的歌喉」,所幸這樣的悲哀正在遠去。這是一棵久經風霜的「越冬的白樺」,他聆聽著自己的軀干被嚴寒肢解的聲音,但他還是發現了絕境中的希望。這位歷盡滄桑的詩人,送給我們的依然是執著,堅定、頑強的信念:我們和這塊土地是一體的這是我們全部的不幸和幸運山脈連著我們的骨骼江河連著我們的血管我從不為自己的苦難疼痛、呻吟我卻會為你的傷痕顫栗、痙攣、直到死對大地、天空、城市、鄉村和人民的偉大的愛,這是上海的詩人們給予我們的最強大、最動人,也最持久的詩意。2006年1月28日至2月1日,正是舊歷乙酉、丙戊交替之時,於北京大學上海上詩壇六十家"
『捌』 請問,上海灘的《玫瑰玫瑰我愛你》的創作者是誰呀
作詞吳村,作曲陳歌辛
《玫瑰玫瑰我愛你》,知名的國語歌曲,原名「玫瑰啊玫瑰」,作詞吳村,作曲陳歌辛。
其原唱者為1930年代上海灘著名歌星姚莉。後在台灣、香港等地又被多名歌手翻唱。
『玖』 09上海高考零分作文《不敢「創新」的創新》作者是誰
大部分的零分作文其實都是考試完了,有些人出於一些目的!事後才寫的~~而整個高考零分作文的標題!無非是增加一些點擊率而已~~
『拾』 四川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朱德、楊尚昆、巴金、郭沫若、江竹筠
1、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1906年-1908年在四川大學(當時還叫四川中西學堂)學習。
2、楊尚昆
楊尚昆(1907年8月3日-1998年9月14日),男,號誠五,四川省潼南縣雙江鎮(今屬重慶)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並入上海大學學習。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1920年考入四川大學(當時叫成都高等師范學校)。
3、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1920年,考入四川大學。
4、郭沫若
郭沫若(1892一1978年),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乳名文豹,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
1892年11月16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現代文學家、歷史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 、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
5、江竹筠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1949年11月14日),四川省自貢市大山鋪鎮江家灣人,中國共產黨地下時期重慶地區組織的重要人物,為中國共產黨追認的女烈士。曾在曾在川大求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四川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德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郭沫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楊尚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竹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