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翔機是誰發明的
⑴ 滑翔機是怎麼發明出來的
無論是氣球還是飛艇,都是比重小於空氣的飛行器,那麼最早的比重大於空氣的飛行器是什麼呢?不是萊特兄弟的飛機,而是風箏。
雖然目前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但人們普遍認為風箏起源於我國。
風箏傳到歐洲已經相當晚了,大概是14世紀初。但是,直到19世紀,歐洲都沒有任何人認真想過用風箏載人或把它作為一種可能的飛行器加以研究。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804年,喬治·凱利爵士將風箏用於他的精巧的小型滑翔機的機翼為止。
早期的滑翔試驗飛行他除了利用風箏作機翼製成了固定翼滑翔機模型外,還於1809年成功地製造出了航空史上第一架全尺寸的可載人風箏滑翔機,用繩牽引起飛。在他的有生之年,凱利多次改進滑翔機。在1853年,他研製的滑翔機首次載人自由飛行,為航空史上第一架比重大於空氣的載人航空器。
現在,由於材料科學的發展,滑翔機都採用強度高、重量輕的材料製造,而用一般都裝有幫助起飛的小型輔助發動機。懸掛滑翔機的機翼大多為傘翼的,其平面形狀為三角形或矩形,是在錐形骨架上鋪上不透氣的合成纖維布料製成的。與以前不同的是:現在的滑翔飛行成了一種體育運動,並為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
⑵ 滑翔機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滑翔機的出現要早於飛機,1801年,英國的喬治?凱利爵士研究了風箏和專鳥的飛行原理,屬於1809年試制了一架滑翔機。
1847年,已是76歲的凱利製作了一架大型滑翔機,兩次把一名10歲的男孩子帶上天空。一次是從山坡上滑下,一次是用繩索拖曳升空,飛行高度為2至3米。4年後,由人操縱的滑翔機第一次脫離拖曳裝置飛行成功,飛行了約500米遠。
⑶ 通過螳螂發明了鋸子通過了發明了滑翔機通過鯨魚發明了潛水艇通過蝙蝠發明了雷達通過青田發明了直升機
依靠海豚,鯨魚等發聲發明了聲吶。
依靠眼鏡蛇的溫度探測能力發明一種跟蹤導彈。
以色列一科學家依靠沙漠中甲蟲的外殼發明一種在沙漠中收集水的裝置。
⑷ 滑翔機是怎樣發明的
德國滑翔機專家奧托·利連撒爾是一位土木工程師,早期他與兄弟合作開始研究鳥類的撲翼飛行,並進行撲翼機的試驗。他曾經說過:「每一隻鳥都是一名奇特表演師」「誰要飛行,誰就得模仿鳥。」果真利連撒爾給自己安上了兩只大翅膀,於1891年首次滑翔成功,同年俄國人茹科夫斯基發表了《鳥的翱翔》一書,從理論上闡述了製造滑翔機的原理。
利連撒爾在以後的5年不斷改進滑翔機,在空中飛行了2000多次,其中一次飛行的最長距離就達350米。不幸的是,1896年8月9日,他在德國斯圖倫附近的山坡上駕駛自己設計的滑翔機,用雙腿狂跑起飛,一陣狂風使他從15米高度摔了下來,受了重傷,次日便身亡,享年48歲。他是從重於空氣的航空器上失事犧牲的第一個人。
在利連撒爾發明滑翔之前,已有人研製和試飛了滑翔機。如1799~1811年英國人D·凱里就製造和試飛了風箏式滑翔機,1868年法國人勒布里埃也研究和試飛了用馬牽引的滑翔機,但都未達到利連撒爾研製的滑翔機這樣盡善盡美的程度。滑翔機是利用機翼在氣流中產生升力的一種飛行器,本身沒有動力裝置,不能自行起飛,在高處向下滑翔時,遇有上升氣流還能升高。最初的滑翔機主翼是用柳條和竹子做成骨架,中間交叉起來,隨後蒙上布塗飾而成,飛行時操縱者下半身子懸吊在主翼下面。
滑翔機
華盛頓航空宇宙博物館里珍藏的那架單葉標准型滑翔機,是美國新聞大王威廉·倫道夫·哈斯特在1896年春直接向利連撤爾購得的,主翼面積13平方米。像這樣的滑翔機,他至少造了8架,都先後出讓給了飛行愛好者,其後,這架滑翔機曾公開進行飛行表演,最高高度是15米,最遠飛行距離是116米,該機1906年存於斯密森協會,於1906年先後進行過兩次小修,1967年完全修復,現在所見的水平尾翼,不是原型。從1891年製造了第一架滑翔機起至1896年,利連撒爾設計製造了五種單翼滑翔機和兩種雙翼滑翔機,他的單翼滑翔機很輕,不載人時僅重20千克,滑翔機飛行時可載駕駛員1人。為了進行滑翔飛行試驗,利連撒爾在柏森附近堆起一座人造小土山,高約15米,他把滑翔機捆綁在雙肩上,沿著小山的斜坡往下跑,使滑翔機起飛,並在田野上空滑翔一段距離。在他早期的滑翔機上,尾翼面固定,不起操縱作用,在飛行中靠前後移動身體來使滑翔機保持穩定。利連撤爾試飛滑翔機,是用雙臂撐在滑翔機上來支持身體的,在他快速跑步從山坡上滑下來而起飛時,臂部和雙腿懸掛在滑翔機下面。這樣就可向任何需要的方向擺動,來對滑翔機進行操縱,這同現代懸掛式滑翔機飛行的情況相似。
⑸ 人們從大雁身上獲得什麼啟示發明了滑翔機
人們從鳥兒的身上獲得啟發發明了滑叛翼
⑹ 滑翔機是中國人發明的嗎
滑翔機的發明者是英國業余飛行學家——喬治.雷克。
1804年,31歲的英國業余飛行學家專喬治·屬克雷致力於研究風箏的飛行能力,他了解風箏翅膀與風所成角度的重要性,在一根5尺長的竿上綁上風箏的翼,使翼與水平面夾角成6°,以保持端部朝上。並加上一個自動調節的尾巴作為尾舵與升降舵,還有一個可移重物,以調節重心。他的飛行試驗成功了!
1809年,克雷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機,但在試驗中損毀了。
1849年,已是古稀之年的克雷設計製造成一架大型的滑翔機,兩次把一名10歲的男孩子帶上天空。一次是從山坡上往下滑翔,另一次是用繩子拖曳升空。4年之後,由人操縱的滑翔機第一次脫離拖曳裝置,飛行成功。克雷的馬車夫成為第一個離地自由飛翔的人,飛行了約500米。
克雷認為:飛行所需的不僅是上升力,還需有兩項要素:推力(克服空氣阻力的前推力量)和控制(操縱升降及轉向)。此外,克雷還認識到流線型機身可以減少空氣的阻力。至於控制方面,克雷的滑翔機尾部都裝有方向舵和升降舵組合。後來,他又設計了一種鋼絲輻輪,為滑翔機裝上輕便的起落架。克雷吸收了當時能獲得的一切知識,創立實用飛行科學。
⑺ 真正成熟的滑翔機是誰發明的如何發明的
世界航空界的業內人士有一個共識,人類有史以來真正的成熟的滑翔機,是由德國的李林塔爾兄弟發明的。
李林塔爾兄弟出生在德國北部麥倫堡省的一個紡織品商人的家庭里,他們從小就對鳥兒的飛行感興趣,幻想著有一天能真的飛上天去。早在中學時代,他們就對凱利設計的滑翔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長期的思考,他們認為人要想在空中飛行,像鳥兒一樣拍打著翅膀那是行不通的,而像鳥兒那樣停止拍打翅膀靜靜滑翔,也許是可行的。
這是1861年夏天的一個漆黑無月的夜晚,李林塔爾兄弟偷偷地從家中跑出來,站在一個閱兵台上,用勁振動縛在雙臂上的用薄板做的翅膀,並拚命奔跑,想要飛起來。原來,他們兄弟倆害怕同學們嘲笑,這才趁天黑出來練習飛行。
這一年,他們倆分別只有13歲和12歲,但是他們倆已經製作出了許多小的飛行器模型,還自製過一架滑翔機,在自家房屋後面的土坡上進行實際操作。最遠的一次,哥哥奧圖飛過了100米的距離。
奧圖長大後,成為柏林市一位有名的機械工程師,他設計過蒸汽鍋爐、採煤機和採石機,多次獲得政府的獎勵。盡管這樣,他的最大興趣仍然是飛行,為了能像鳥兒那樣飛行,他幾乎耗去了全部工余時間和節余的金錢。他經常和弟弟研究多種不同鳥類的翅膀結構和飛翔方法,特別注意其翼展面積和對升力的影響。他們特別注意海鷗的飛翔,集中精力研究鷗翼,並深信人類的飛行必須以撲翼動作來維持。他和弟弟古斯塔夫的滑翔飛行練習從來沒有中斷過。
1889年,奧圖發表了人類航空史上的經典著作《作為航空基礎的鳥類飛行》。兩年後,他們又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採用固定翼的滑翔飛機,全部重量約20千克,兩個翅膀的長度為7米,用竹子和藤做成骨架,在骨架上縫著布,人的頭部和雙肩可以從兩翅之間進入。後部還裝有尾翼,看起來很像蝙蝠展開的雙翼。奧圖把自己吊在這副翅膀上,從15米高的山岡上跳起,滑翔機在風力作用下輕輕地飄在空中,在300米外安全降落。從此,他有了「蝙蝠飛行家」的雅稱。
從1893年到1896年間,李林塔爾兄弟在一座名叫里諾韋的小山上先後進行了2000多次滑翔飛行,距離最長的一次達到了350米,高度最高曾經達到了30多米。他們在多次飛行中研究了升力和風速、傾角的關系,積累了許多數據,同時還建立起了空氣動力試驗室,摸索飛行的規律,使得他們製作的滑翔機性能越來越好。起初,他們製作的是單翼機,後來採用雙翼機,以獲得更大的升空力。李林塔爾兄弟倆在這期間共同造出了8種型號的滑翔機,大多採用撲翼機械,以柳木作支架,用竹片或藤條支起布匹,蒙在滑翔機上。
李林塔爾兄弟在試驗中認識到,應該進行三項改進:第一是在飛行中使機身平穩不搖擺;第二是為了改變方向,需要安裝舵;第三是要安裝動力,即使沒有迎面風也能飛行。為了保持飛行時機身的穩定,他們採用了各種力學知識,獲得了相當良好的效果。在動力方面,由於那時已發明出了內燃機,他們在滑翔機上安裝了2.5馬力的發動機。至於舵的問題,他們決定在製成帶發動機的飛機以前,先在滑翔機上裝上舵,搞一下試驗。
1896年8月9日這天,風比任何一次試驗時都要大,年已48歲的奧圖又一次登上里諾韋山。這一次他要對裝了舵的滑翔機進行試驗。他像往常一樣,抓住滑翔機向山坡下奔去,然後騰空而起。漸漸地,他隨著一股上升氣流飛到離地面20多米的空中。奧圖沉著冷靜地順風使舵,突然感到滑翔機翅膀扭動了一下,「不好,有旋渦氣流!」還沒有等他將滑翔機調整好,又一陣狂風從側面吹來,滑翔機失去了控制,轉眼之間翅膀折斷,結果連人帶機摔了下來。第二天,躺在柏林一所醫院里的奧圖對泣不成聲的弟弟留下了這樣的遺言:「如果沒有犧牲,任何事情都不會成功。」說完他就離開了人世。奧圖犧牲的消息震動了世界。固然有人因此而畏懼、悲觀,但是也有人因此而受到激勵,他們繼續奮不顧身地進行研究,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直至發明出帶有動力的飛機。
⑻ 最早的滑翔機是誰發明的
20世紀德國滑翔機專家奧托·利連撒爾曾經說過:「誰要想飛行,誰就得內模仿鳥。」利連撒容爾給自己安上了兩只大翅膀,於1891年首次滑翔成功。在以後的五年中,他又不斷地改進滑翔機,在空中飛行了2000多次,其中有一次飛行的最長距離為350米。
滑翔機是利用機翼在氣流中產生升力的一種飛行器。它本身沒有動力裝置,能自行起飛,在高處向下滑翔時,遇到上升氣流還能升高。最初的滑翔機主翼是用六條竹子做成骨架,中間交叉起來,隨後蒙上布圖飾成,後面裝有尾翼,沒有舵。乘坐者固定在主翼中部,上半身在主翼上面,下半身懸吊在主翼下面。操縱起來十分困難。
⑼ 達芬奇是不是發明了滑翔機
人類很早就憧憬象鳥一樣在空中飛翔。15世紀的偉大藝術家、發明家達·芬奇曾設計過一種撲翼機,設想人趴在上面,用手腳帶動
一對翅膀飛起來。古代的中國人,希臘人、巴比倫人和印度人也作過類似的嘗試。但人沒有類似鳥的肌肉和骨骼,所以他們的理想無法實現。——常識科學篇。
⑽ 人類模仿鳥翼翅膀設計了滑翔機之後,又發明製造了直升飛機,直升飛機的螺旋槳高速旋轉,飛機就能起飛,請
直升飛機復的螺旋槳高速旋制轉時,螺旋槳旋轉對空氣施加一個向下的力,空氣對螺旋槳施加一個(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反作用力,當這個力大於飛機重力時飛機就能起飛,利用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故答案為:螺旋槳旋轉對空氣施加一個向下的力,空氣對螺旋槳施加一個(大小相等的)向上的反作用力,當這個力大於飛機重力時飛機就能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