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發明品
① 你有什麼小發明,以「小小發明會」寫一篇四百字左右的作文,可以寫自己,還可以寫同學。
一、
我最想發明微型縮小屋了。
因為在我們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都是孤單一人,當要出去很久時,總是放不下心。微型縮小屋就為你解決這個難題。
微型縮小屋是一個仿照屋子。它非常小,只有一個手掌的四分之一大。運用十分簡單,佔用空間十分小,你不用擔心它不見,因為如果你不小心弄丟,他會發出一種異常的波動,這種波動只有那座小屋子的主人才會聽到看到。如果有人撿去了,想把它歸自己所有,並且把它發送波動的儀器弄壞了,這也不用怕,因為微型縮小屋,只有本身的遙控器才能打開。別的遙控器是不可以打開。我希望這種屋能給大家帶來方便。 微型縮小屋有一個遙控器。遙控器上面有七個鍵,鍵的顏色都不同:紅、黃、藍、綠、青、赤、紫。七個按鍵分別有:吸收二氧化碳、開燈、關燈、保暖、保涼、聯網、防護罩。人可以在裡面上網,看電視等。
這種用途非常之廣泛。特別適合經常出門在外的探險家了。有些人也許會問:那你屋內的能源來自那裡?如果有探險家爬到了懸崖峭壁上,房子怎樣安落呢?如果某個地區很熱或很冷怎麼辦?沒有網線怎樣上網?如果在山野里野獸來了怎麼辦?
這些問題都不用怕。因為神秘的遙控器在您手裡,您只要按一下遙控器里的紅鍵,屋子就能為自己存下能量了,屋子的主要能源是二氧化碳。所以就不用那麼浪費能源了。只要你按一下黃鍵,燈就會自動開,但是除了你所在的房間的話,其它地方的燈是不會開的。只要你按一下藍鍵,燈就會關閉。只要你按一下綠鍵,房子就會自動變暖,使你冬天出門在外就不用再受嚴寒了。只要你按一下青鍵,房子就會變得非常涼爽,使你在夏天再也不用面對炎熱了。只要你按一下赤鍵,電腦就會自動跟電信連通。只要你按一下紫鍵,您的房子旁邊就會有透明的防護罩,讓你免受野獸之憂。
雖然這只是想,但總有一天我經過努力發明了微型縮小屋
二、
看看我的小發明
誰都有偉大的理想,而要想實現你的理想,就必須從小,從小事做起。
我為了實現我的理想,於是我就先開始,看動腦筋,搞小發明了……
今天,我在看電視時,看到電視里,一些人做的裝飾掛品,於是,我就想:我能不能比他們做的還好呢?能!我一定能做的還好!
這時,我就開始准備材料了。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把家都翻了個底朝天,才找出了一塊白紗布,和一些彩色的線。准備好工具後,我就開始做裝飾品了。
首先,我把紗布一對折,用針把其餘的三個面縫起來,在找一張跟紗布一樣大得紙,用彩筆在紙上畫好畫之後,把紙放進紗布里,在把紗布縫起來。然後,再在紗布的另一面用彩筆畫上美麗的畫,之後,我又在上面噴上了香水。最後,我又把編號的才是拴在了紗布上,再在底下掛上一個鈴鐺,就這樣,一個香荷包就做成了。
你瞧!這個就是我的小發明!好看嗎?
三、 每當我上學和放學時,我都會看一下櫥窗里我四年級暑假做的小發明——風鈴。
那是四年級的暑假,我很多作業都已經做完了,只有小製作這項作業讓我很傷腦筋。一次,我無意中看見客廳里有一盒已經過期了的「三精牌藍瓶口服液」,我好奇的走過去,打開一看,滿滿的,只喝了一瓶!我望著這些好喝的口服液,想喝,可是又已經過期了。扔了,又覺得可惜,怎麼辦呢?我靈機一動:「我可以把瓶子里已經過期了的口服液倒掉,把外面的瓶子收集起來做成一個漂亮的風鈴呀!」。
說干就干,我先把瓶子從盒子里拿出來,用剪刀在瓶口上刺了一個小洞,然後把瓶口朝下,讓口服液一點一點的倒出來,待全部的口服液都倒完後就把瓶子放在桌子上。從家裡找出一些以前美術課上沒有用完的的卡紙、雙面膠,又找出毛線、剪刀等工具。待一切准備完畢後,就正式開始製作了。
我的頭腦中閃現出商店裡見過的很多風鈴的樣子,可就是不知該做什麼樣子的風鈴。我找來很多的美術書,終於在三年級的美術書上找到了「海底世界」風鈴。我和媽媽商量了很久,決定就做它。
我先用一張藍色的卡紙,把它剪成了圓形,然後又在圓形上剪掉了 一個銳角,再把剛剛剪掉的那個角的兩邊用雙面膠粘了起來,這樣就成了一個漏斗形狀。接下來,就要做吊墜了。吊墜是各種海底生物。我在一張紅色的卡紙上畫了一隻大螃蟹,舉著大而有力的大腳,鼓著一對大眼睛,樣子好威風啊!我用剪刀細心地剪下來。再剪一條肥肥的大鯉魚、背著厚厚的殼的小烏龜……再准備一些長短不一的各種顏色的毛線,每個生物的背後都粘上一根。其次就是在每個生物的下面吊上一個瓶子,這下可把我難道了,怎樣才能把瓶子穩穩地吊在上面呢?直接套在瓶口上吧,不好看,而瓶子是玻璃的,又不能在下面打個小洞,怎麼辦呢?我望著瓶子發呆。突然,我的視線落在桌上的牙簽上,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把牙簽分成兩段,拿起一段,用毛線從中間綁上,再把牙簽斜著放進瓶口,把毛線提起來。瓶子就穩穩地吊起來了。我用同樣的方法把所有的瓶子都吊上了。最後把所有的連著生物和瓶子的毛線從漏斗的中心穿過,擰成一股。這樣一個漂亮的風鈴就做好了。我美滋滋的拿給媽媽看,媽媽也特別喜歡,直誇我做的真好,並和我一起把它掛在了客廳里。
每次我到客廳,我都會看看我的風鈴。每次起風的時候,我的風鈴就會「叮咚、叮咚」地唱歌,在風中翩翩起舞。
② 小小發明家日常生活用品中,什麼用起來不方便,需要改進。我認為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紙杯使用非常不方便,水的溫度很高時,很燙手,可以用鐵絲做了一個固定的架,防止燙傷手指
③ 小小發明家,詞語口袋:飛機 遙控 又好又快 開動腦筋 高興極了看圖寫話
禮物大人用品於小小飛機型,遙控錄音機。
④ 有誰知道小發明家的故事
小小發明家的故事
小發明並不神秘,它就在我們身邊,從學習、工作用品到生活日常用品,這些小發明看似簡單,卻帶給我們實實在在的好處。梅列區青山小學二年級的廖靜怡和四年級的黃文瑾發明的「記憶鑰匙」和「多功能吸塵器」,就是看似簡單但實用的小發明,在去年福建省舉辦的第24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這兩位小學生的小發明都獲得了省級三等獎。
走進這兩位小女孩身邊,我們發現她們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只是善於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勤思考、勤鑽研,勇於去探索、去實踐。
廖靜怡:凡事總喜歡問個「為什麼」
今年二年級的廖靜怡參加比賽的時候才6周半,是此次比賽中年齡最小的選手。活潑可愛的她從小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凡事總愛問個為什麼。爸爸是三鋼的高級工程師,在靜怡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放學後,爸爸總會將女兒接到單位,給女兒講解一些工程原理的知識,那時的她對爸爸的講解似懂非懂,但也聽得如痴如醉。或許是受了爸爸的影響,靜怡從小養成了「動手」的習慣,手中經常擺弄一些小玩意兒,有事沒事地經常與爸爸「抬杠」。比如:洋娃娃為什麼會唱歌、玩具手槍為什麼能夠發聲發光等等。
對於自己的小發明「記憶鑰匙」,她羞澀地說:「因為奶奶的記憶力不好,常常走到樓下就忘了有沒有反鎖門,老是要重新回家確認,所以我就想能不能發明一種鑰匙,反鎖了門以後就有個記號。」
靜怡把想法首先告訴了爸爸,又在一次學校發下的發明設想表格里,把想法告訴了老師。數學老師林愛貞了解情況後,立即到靜怡家裡和家長溝通,爸爸和老師都肯定了靜怡的想法。有了爸爸和老師的支持,靜怡勁頭十足,每天一做完作業,她就和爸爸開始研究如何把想法變成現實。
想法雖好,可操作起來並不容易。該如何入手呢?一次偶然的機會,靜怡從圓珠筆上找到了靈感,「一按筆帽圓珠筆的筆芯就露出來了,再一按,筆芯就縮回去了,我想我的記憶鑰匙應該和圓珠筆的原理差不多。」一開始,靜怡說想法,爸爸就在旁邊按照她的意思畫草圖,身為機械方面的爸爸經常為女兒豐富的想像力驚嘆。
第一份草圖基本成型。按照女兒的意思,爸爸的設計草圖顯示在鑰匙里裝一個圓環,這個圓環上有一個紅點,當鑰匙上的小圓孔顯示紅色就是反鎖。設計看似成功了,但是靜怡卻不滿意。「鑰匙里裝的顯示配件是圓環,這樣紅點要轉一圈或者半圈才能看到,我想能不能把配件設計成方形的,讓它在顯示區域直接從左邊到右邊,這樣就更快更方便了。」靜怡再一次向爸爸提出了建議,爸爸按照靜怡的意見再一次做了修改。
當爸爸拿出設計稿時,只有6周歲的靜怡根本無法完全理解。爸爸、靜怡和老師討論了好幾次,把深奧的設計術語改編成幼兒可以理解的語言。2009年3月,記憶鑰匙的設計稿終於出爐了,並被學校報送到省里參加24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最終獲得省級三等獎的好成績。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第一項發明給廖靜怡帶來了信心和樂趣,加上與生俱來的天賦,讓她產生了許多創造設想。靜怡告訴記者,最近她又有了一個新想法,想發明自動鎖門器。
黃文瑾:小才女的發明之路
和廖靜怡不同的是,10歲的黃文瑾顯得比較內向些,但她又是一個很有想法善於觀察的女孩。
文瑾的媽媽是三鋼幼兒園的老師。擅長繪畫的媽媽從小培養女兒畫畫的興趣,讓文瑾養成了細致觀察的好習慣。無論花開了、燕子飛來了,文瑾都會第一個發現,畫畫,賦予了她更多感悟美的能力,也給她的發明創造提供了更多的靈感。
文瑾告訴記者,發明「多功能吸塵器」目的是為了減輕媽媽做家務的負擔。由於家中天花板及一些高的地方死穴較多,媽媽每次都要爬上爬下很是辛苦,孝順的她就突發奇想,能否在自家的吸塵器上安裝一個適合在高空操作的吸頭,這樣只要站在地上,就能夠輕松將高地方的灰塵一吸而盡。
每年的5月份是青山小學的科技月,學校都會鼓勵學生拿出創意和老師一起進行探討。活動中,黃文瑾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陳素青老師,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和家人的贊同後,文瑾和媽媽就開始研究製作的每個細節,並和陳素青老師反復溝通。
製作多功能吸塵器的第一步就是要收集製作的材料,經過觀察對比,文瑾覺得家裡平時不用的大號可樂瓶有和吸塵器相似的地方,於是她和媽媽商量著截取瓶口的那一段來製作成吸塵器的口。就這樣一個一個細節的琢磨,文瑾和媽媽一起收集了幾個大號的可樂瓶、PVC管、空心管、廢舊的吸塵器吸頭、一個小型的家用吸塵器,開始製作「多功能吸塵器」。
文瑾說,這個發明最有意思也最難琢磨的地方就是製作空中吸塵器的吸柄,首先要在已經截好的可樂瓶瓶口內塞入廢舊的吸塵器的吸頭,再找一根直徑與瓶口相同的PVC管(空心管)插入瓶口固定,在PVC管約30厘米處把管截開,用一截可活動的彎管連起來,這樣PVC管就能活動了。她說,PVC管子能活動,媽媽擦日光燈的時候就方便多了,擦日光燈管時將PVC管成直立狀態,當PVC管成彎曲低頭狀時,就可以擦日光燈燈罩。「她有這樣的發明想法,我們並不意外,因為她平時就有很多奇思妙想的表達。」陳素青老師還告訴記者。文瑾除了喜歡奇思怪想的小發明外,還喜歡畫科幻畫,她的科幻畫《太空清潔器》、《地震能量吸收儀》、《太陽能充電服》等作品多次在全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獎。生活中,這個勤於思考、熱愛生活的小女孩還很喜歡跳舞,快樂學習、快樂成長,成為黃文瑾的座右銘。(本報記者 羅超旻 林芳芳 文/圖)
⑤ 小小發明100例的各章摘錄
許多少年朋友在思考小發明的時候,往往會想,廢刀片還有用嗎?墊板還有別的用處嗎?一把尺能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把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其實就是一個問題:「這個東西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多想幾個「是否已經充分利用」的問題,也是打開小發明思路的好方法。要使每一樣東西都「物盡其用」,就必須注意破除守舊觀念,要注意那些經常被忽視的東西。在提出課題以後,就要冷靜地分析怎麼利用,是不是值得利用等一系列具體問題。只有在解決了這些具體問題以後,小發明才能真正誕生。 移植法,也叫轉移法,就是把已經知道的原理,大家熟悉的部件,移植到新發明上來。這種技術移植,是發明創造的一條重要途徑,而且往往是一條捷徑。
小發明是這樣,大發明也是這樣。太陽能飛機是個發明;可是飛機是原有的,太陽能電池也是已有的設備,問題只是怎樣把太陽能電池移植到飛機上去。
使用移植法,首先是要會想,想出一點門道以後,還要研究怎樣移植,要解決一些新的技術問題,這一步更重要、更關鍵。充氣塑料地球儀的設想是好的,怎麼把地圖印到一個圓球上,那還要解決許多技術問題呢。 生活中常常出現一些偶然的現象,我們要注意抓住它的特點,想一想裡面的道理。要是想清楚它的道理,往往可以搞出一些小小發明來的。
比如說:你知道了針孔成像的道理,找來一張硬紙,在上面扎出一個針孔,放在眼前往外看。你毫無目的,只是想試試能看到什麼,然而,什麼也沒有看到。有的人出於好奇,會拿出一些東西,毛玻璃啦,半透明紙啦,放大鏡啦⋯⋯在針孔前晃動。忽然,他看到了清晰的映像,針孔加放大鏡所看到的映像,竟然跟使用望遠鏡一樣!
這純粹是偶然的發現,因為事前並沒有想到這樣的結果。有心的人馬上會想到,再試一試,再判斷一下,試了幾次,結果都相同,跟真的望遠鏡一樣。於是,就可以斷定,可以採用這個方法來發明一個針孔望遠鏡了。
看起來都是偶然的發現;如果不去思考,偶然的發現就會滑過去,什麼結果也沒有。可是,如果留心觀察,認真思考,偶然的發現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
這里要說明的是,世界上出現的現象,都有它的道理。偶然出現的現象,也是有它的道理,有時,我們不注意就把它放過去了。可是,如果抓住不放,那還可以通過它發現一些道理,搞出一些小發明來。 搞小發明,思路要靈活,左思右想找不到出路的時候,倒過來想往往是個好辦法。
倒過來想,用走迷宮來說明是最清楚的了。走迷宮,一般人都是從入口開始,一步步向下探尋,找到出口。可是,有時候不能很快找到通路,這時可以倒過來,從出口反著走,往往比較容易找到通路。倒過來想是一種逆向思考法。
幾個步驟:
一、假定設想中的發明已經製造出來;
二、分析這個發明有什麼特點;
三、從這些特點來推論它的原理,使用的材料,否定一些不可能的途徑;
四、確定這個發明的具體樣子。最後,再把這個小發明製作出來,拿到現實生活中去檢驗。 這又是一種搞小發明的思考方法:提出希望,希望發明一個什麼東西,再想怎麼實現希望。應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和別人的經驗,提出切實可行的辦法來。
我們稱這種思考方法為希望點列舉發明法。它與缺點列舉發明法一樣,也是選擇小發明題目的一種簡便有效的好方法。有了良好的希望以後,不要停留在希望上,深入下去,找出實現希望的辦法。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想去做,小小發明就出現了。不信,大家試一試。 小發明的題目從哪兒來?有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看看身邊使用的東西,有什麼不方便、不順當、不合意的地方。有許多東西,你看慣了,就會認為沒有什麼值得改進和發明的。可是,你要是用新的眼光去看它,問上一個「有什麼缺點需要克服的?」往往就會找到小發明的題目。
比如,雨衣和雨傘都是常用的雨具,我們使用它的時候,很少認真地想過它們的缺點,而小小發明家林恆韜卻認真地思考起來,在肯定雨衣的優點之後,找出最主要的缺點——雨水從雨衣上流下來,會淋濕鞋襪。
主要缺點明確了,改進的方向也就明確了,這是開始邁出的第一步。一個問題的提出,等於找到了一項小發明的題目。
從學習、生活中不順當、不方便、不合意的事情著手,列舉缺點,多問幾個「有什麼缺點需要克服的?」再去尋找克服缺點的方法,並動手做一做、試一試,是一種列舉缺點發明法。也是選擇小發明題目的一種簡便有效的辦法。當你看完本章介紹的各項小小發明後,一定很有啟發。你還可以邀請幾個小朋友,一起對某一項需要改進的事物進行討論,列舉出它的缺點,並從中找出關鍵,設計出改進的辦法。經過改進,缺點克服了,新產品出來了,這就是一項新的發明。
⑥ 小小發明家作文100在航模館
今天來我們學習了第三單元的口語交自際「小小發明家」,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拿出自己的作品,好熱鬧呀!
殷文博是第一個拿出來的,是一個用飲料瓶做的「花籃」。他介紹說:首先從瓶子中間剪開,把四周剪成很細很細的豎條條。再把其中兩根豎條條粘在一起,變成了花籃的提手。一個漂亮的花籃就做好了,挺好看的。
第二個是馬一鳴做的腰鼓。是把兩個方便麵捅粘在一起,再用繩子穿在兩個桶上,就變成了一個腰鼓。還挺像呢。
我做的是一個花瓶。用一個瓶子從中間剪開,把瓶口朝下放在瓶子的下半部分,灌上水,把吊蘭放進去。我覺得:我這個花瓶做得很好,又經濟又環保,還能給教室里增加綠色。漂亮極了!
同學們都爭著發言,爭著展示自己的作品。
我看著一個個「展示品」,覺得同學們都很聰明。還真像一個個小小的發明家。我以後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做個真正的發明家。
⑦ 小學二年級日記《小小發明家》
假如我是小小發明家
假如我是一個發明家,我將帶上各種各樣奇妙的工具,到一個無人知曉的地方,帶上各種材料,我會把所有精力投入發明中,我要創造出能帶給人類好處的發明。
假如我是發明家,首先我會研發一種多功能的扳手,它有多種功能的作用,可以畫線、裁板、分解螺絲,還能照明。我要把這種扳手大量投入生產,發送給貧困人民,讓他們可以製造各種各樣精美的生活用品和手工藝品,然後把這些精美的生活用品、手工藝品出售給需要這些東西的地方,這樣來改善那些貧困地方人的生活,讓貧困人民也可以從貧窮變的富有。
假如我是發明家,我會利用世界各地所有廢品的電器,製造出各種不同的樂器,在不同的天氣和溫度下,發出各種悅耳的聲音,讓人們感受到與眾不同的交響樂。
假如我是發明家。我要發明一種能讓人與人之間,沒有惡意,能用廣闊的心胸去對待每個人身邊的人,每個人都有像雷鋒叔叔那樣樂於助人的精神,使這個社會變的非常和諧。
假如我是發明家。我會在野生動物生活的地方,發明一種人性化的設施,讓野生動物可以無危險的自由自在的活動,就可以讓野生動物感覺在野外的自然界。我要發明一種可以從冬暖夏涼的房屋,野生動物就不會因為中暑和風寒而死亡。我當然也會發 ...
⑧ 生活中的小小發明
①挑選一個平時不用的精緻的盒子,比如化妝品盒、巧克力盒,牙膏盒等; ② 把自己手機放在盒上,用鉛筆在盒子(上面和前面)標劃出手機的長(如果盒子的寬度不夠大,則只需標劃出手機的寬即可),注意最好要在盒子中央部分,並且在邊上留出適當位置;
③ 在盒子標劃手機的范圍之外兩邊的任何一邊,用鉛筆勾畫出一條直線(包括上面和前面),直線的長度大致是飯卡寬度的一半,注意要在邊上留出適當位置;
④ 在另外剩下的那一半上面那個面,用鉛筆大致劃出一隻筆的圓弧狀
⑤ 依據劃好的線條用小刀劃開,注意要在邊上留出適當距離
⑥ 已經做好了,現在只需把手機放上,把飯卡插上去,筆插上即可
⑨ 小小發明家:日常生活用品中,什麼用起來不方便,需要改進。我認為可以採取這樣的方法:
香皂 用完放哪還得再洗一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