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誰發明導彈

誰發明導彈

發布時間: 2020-11-27 21:05:22

A. 戰斗機上的導彈是誰發明

哪個叫空對空導彈,1944年4月德國首先製成X-4型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尚未投入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告結束。戰後,空空導彈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空空導彈只能對機動性能比較差的亞音速轟炸機實施尾追攻擊,射程2~6千米,主要有美國的「響尾蛇」AIM-9B,蘇聯的AA-1導彈。
第二階段為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超音速轟炸機的出現和電子技術的發展,促使空空導彈的射程、橫向過載、適用的高度和速度都有很大提高。制導規律普遍採用比例導引,導彈具有一定的攔射和全天候作戰的能力,主要有美國的「麻雀」AIM-7E導彈等。但在越南和中東戰爭中的使用結果證明,這類空空導彈不宜用於攻擊高速度、大機動飛行的目標。
第三階段是60年代後期至90年代。空空導彈在遠距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攔射和近距格鬥性能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發展,如美國的「不死鳥」AIM-54C、「先進中距空空導彈(AMRAAM)」AIM -120、「響尾蛇」AIM-9L,蘇聯的AA-11、AA-12,法國的「魔術」2、「米卡」,美、英、聯邦德國等國家合作研製的AIM-132等。1981年以來,美國和利比亞、敘利亞和以色列、英國和阿根廷等在空戰中,都使用了近距格鬥導彈,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大大提高了空空導彈在空戰中的地位。中國從50年代以來先後研製出數種空空導彈裝備部隊使用,根據公開信息上已知的如PL-5,PL-9C,PL-12等等。

B. 第一顆導彈是哪個國家發明的並且叫做什麼導彈

二戰時期,德國研製的V1型是世界上第一枚巡航導彈;而其同期研製的V2型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從發射時間看,是V2早;而從對當時的影響和名氣來講,是V2。以下是研製和首發詳情: V-1飛彈是德國人研製的第一枚巡航式導彈,即有翼導彈。它的起源是無人駕駛飛機。1929年10月,美國人查爾斯凱特林和埃爾默斯內利成功地使一架裝有自動控制裝置的試驗飛機在弗吉尼亞州的海軍機場飛行了15分鍾,但由於資金困難,試驗被迫中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空軍在佩內明德研製了一種FI—104無人駕駛飛機,即後來的V—1飛彈。主要組成部分是彈體,助推發動機,主動發動機,制導部位和戰斗部。V—1飛彈採用自主式磁陀螺飛行控制系統,保障將飛彈導向預定高度,以必要的速度在規定高度和航向進行水平飛行,然後向目標俯沖。V—1火箭重2200千克,彈長7.6米,最大直徑0.82米,翼展5.3米,使用脈動式空氣發動機,飛行距離達240千米,戰斗部裝葯700千克,飛行高度2000米。發射時用彈射器彈射升空,然後按預定彈道自動操縱火箭飛行。 1944年6月13日凌晨,一顆顆火球拖著刺耳的尖叫聲從2000米高度落入倫敦,發出一陣猛烈的爆炸聲並燃起大火。英國空軍出動戰斗機群進行偵察和攔截,發現是一種外形似飛機但無人駕駛的新型武器,這就是納粹德國的V—1型火箭。 從1944年6月13日至9月4日,德軍共向英國發射了8070枚V—1型火箭,有23000多所建築物被徹底摧毀,5500餘人被炸死。但由於這種火箭的精度較低,飛行速度也很慢,其中有46%被英國地面防空炮火擊落,有25%因自身故障而墜毀,只有29%有效地轟炸了倫敦。1944年,從德國試驗基地發射升空的V—2火箭是世界上第一枚彈道導彈 1944年9月8日傍晚,英國的倫敦遭到更猛烈的來自空中的襲擊,德國使用了威力更強大的V—2火箭。這是世界上投入戰爭的第一枚彈道式導彈。這種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的V—2火箭重13噸,載有重1噸普通炸葯的彈頭。長14米,最大直徑1.65米,最大飛行速度達每秒1.7千米,射程320千米,彈道高度80—100千米。在半年之內,德軍在戰爭中發射V—2火箭共4320枚,其中對英國發射了1402枚,落到倫敦市區的有517枚,帶來難以估量的災難。 V—2導彈是單級液體地地彈道導彈。德國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西部戰線使用過身管長39米,射程為120千米的「巴黎大炮」,它的炮彈是空氣阻力很小的大氣層的上層空間飛行的,所以飛行距離很遠。德國軍械學家由此認為,只要使炮彈在同溫層中飛行更長的時間,射程就會進一步增大。1929年末,德軍制定了研製大型火箭的計劃。瓦爾特多恩伯格是德國陸軍研究火箭的發起人之一。1932年10月,他把維馮布勞恩請到自己的研究所,要他領導對軍用火箭的研究工作。布勞恩最初著手研究的是使用液體燃料的A—1火箭,並在柏林郊區庫姆梅斯多夫的試驗台上進行過地面試驗。1934年,在北海的博爾庫姆進行了A—2火箭的飛行試驗。接著,1937年12月又在波羅的海進行了A—3火箭的發射試驗。1939年,完成了V—2導彈的前身A—4火箭的基礎試驗。1942年10月3日,從佩內明德向波羅的海首次發射V—2導彈並獲得成功。 V—2導彈使用液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劑為75%的酒精(3.5噸)和液氧(5噸),採用帶程序裝置及計算飛行速度儀器的自主式陀螺控制系統,垂直發射。戰後,美國從德國俘虜了馮布功恩等幾十名火箭專家及圖紙資料,蘇聯佔領了佩內明德地區後,也繳獲了部分火箭製造設備,儀器,並俘虜了部分技術人員。因此,V—2導彈成為這兩個國家研製彈道的樣彈。

C. 核導彈是誰發明的

樓上說是愛因斯坦!!!真替他感到冤枉。。。愛因斯坦只不過提出了核裂變的公式而已

美國的原子彈計劃始於1942年6月,代號」曼哈頓計劃「,動員了幾乎整個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地所有優秀的科學家,耗資20億美元,由萊斯利·理查德·格羅夫斯和羅伯特奧本海默牽頭,但是這一計劃的產物確切的說應該是核炸彈,導彈是納粹德國的范布萊恩博士發明的,導彈的原型就是「V-2火箭」,就是從天而降炸了倫敦發電廠的那一枚,在戰後德國人的導彈技術被盟軍獲得,20世紀50年代的冷戰時期,美蘇相繼在「V-2火箭」的基礎上發展出了核導彈,第一代核導彈有「宇宙神」、「大力神」、「雷神」、「SS-4"、"SS-5"、"SS-6",關於這一一計劃,其實算不上是什麼發明,只不過是自己的核彈頭放在了人家的彈道導彈上而已,所以關於是誰發明了核導彈真的無法回答

D. 導彈誰發明的

導彈之父沃納·馮·布勞恩,人類導彈技術的開創者。
沃納·馮·布勞恩1912年生於德國,後隨全家移居柏林。沃納·馮·布勞恩的母親是一位出色的業余天文學愛好者。她送給兒子的一架望遠鏡激發了布勞恩對宇宙空間的興趣,成了一個大科學家成長歷程的開端。
1920年後,德國在首都柏林建立了火箭導彈試驗場,學生時代的沃納·馮·布勞恩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探險精神。13歲時,他在柏林豪華的使館內用一個自製的小火箭進行了他的第一次火箭實驗,也因此被警察抓住。他的好奇心使他不斷地實驗自製火箭。然而也因此耽誤了復習功課,使他成績平平,在一次考試中,數學、物理都不及格。
1934年,德國先後在柏林火箭試驗場測試發射了幾枚A﹣1型火箭。而這一年,年僅22歲的沃納·馮·布勞恩以一篇火箭技術的論文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寫的畢業論文論述了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理論和實驗的各個方面。
1936年,德國佩內明德的火箭研究中心建立的重點項目,由納粹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命名為「復仇使者」計劃,沃納·馮·布勞恩作為主導者領銜執行V-2工程。1939年世界上第一枚導彈A-1從德國成功發射,人類軍事武器從此掀開了一個新的時代。1942年又成功發射了V-1導彈和V-2導彈,1944年6月到9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V-1、V-2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X-7反坦克導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導彈。而這些導彈都是由沃納·馮·布勞恩主導研製。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