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漢語文學創造

漢語文學創造

發布時間: 2020-11-28 04:35:23

1. 漢語言文學是什麼

【定義】

語言文學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專門人才。

與漢語言文學相對應的專科專業為語文教育,其培養對象是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等。

【拓展資料】

學科介紹:

主幹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字學、聲韻學、訓詁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中國當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概論、中國文化概論、中國歷代文論、古典文獻學、馬克思主義文論、美學、民間文學、兒童文學、影視文學、比較文學、西方文論、寫作、文藝心理學、中外語言學史、中國文學批評史、語文教學論、語言文字信息處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育實習、見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具備能力:

1、具有一定政治覺悟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道德規范,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素養。

2、系統、扎實掌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功底厚實,說寫能力兼備。

3、獲得中學語文教師基本技能的訓練;初步掌握本專業及其中學教學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4、基本掌握一門外語。具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事教學工作的基本能力。

5、掌握擴大體育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鞏固中學學會的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增強體質,促進身體機能的健康發展。

6、培養高品位的審美觀,提高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強化藝術活動的技能,發展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學生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高度統一。

2. 寫作課考試的論述題:結合自己的專業(漢語言文學)談談對寫作的認識。300字

寫作是文學得以展現的一種最直接的途徑,所以寫作也可以理解為文學創作。
真正的文學創作是來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層面上的一種精神寄託,而生活體驗是其根本。沒有生活作為源泉,只能是沒有內容只有骨架的空白文字,在創作過程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相融於文字之中,讓讀者體會當時社會的背景,理解作者所要表達高於生活層面上的精神境界與寄託,在撼動人情感的最高境界之時,才會有文學的價值問世。
夢想的思維過程是文學創造的構思階段。正如福樓拜所說過的藝術的性質和目的就是要去塑造一種「幻象」。所謂「『幻象』的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長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之說,我認為這正是對文學藝術定義的最為形象和確切的表述。
然後從人的性情方面來說,世上分兩種人。有一類人比較現實,他們只是忙忙碌碌地經營者自己的現實的生活,或者說是從事自己的事業,一切拿功名利祿來衡量,能換來物質利益的就認為是有用的,不能換來物質利益的就認為是虛假的,因此他們總認為文學的和藝術的東西是虛假的,是騙人的,記得上中學的時候就有一位同學是從來不看電影的,他的理由是電影里的東西都是虛構的、無意義的,對自己的生活起不到任何幫助,在他看來,這些看電影的人都是大傻瓜,整天浪費著寶貴的時間,而那些寫電影劇本,拍攝電影的人更就一定是瘋子!像這樣一類沒有夢,或者很少有夢,也不願意聽,或看別人說夢話的人,那一定是和文學藝術無緣的人。因為沒有夢,當然也就不可能寫出自己的夢想出來。而另一類人除了身體活動在在現實世界外,在他們的腦海里還有一個更為廣闊的精神世界,對於這樣的一類人來說,沒有夢的生活簡直就不是生活,如果停止了想像,人雖活著等同於死亡。特別是當夢的色彩不斷呈現出五彩繽紛、斑斕多姿的時候,他們會為了自己的夢幻而一直興奮與激動,他們不得不欣然命筆,將自己的夢幻記述下來,以期望與更多的人分享。當然這樣的人所記述下來的夢想,它不會是痴人說夢,而應是智者說夢,它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他所記述的應是現實社會生活在他腦海里所形成的折射與反映。這是高於現實生活的一種精神寄託,是存在與夢中的另一類真實。像這樣的一類人應該就是和文學有緣的人。
有夢的人與沒夢的人之比較,沒夢的人對生活理解的直觀,簡單,對痛苦和快樂的感受比較少;而有夢的人對生活理解的層次比較深,同時也有著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憂思和痛苦,也享受有別人品嘗不到的快樂和幸福。人活在這個世上,對你所遇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的感悟,對誰也無法逃避的愛人和被人愛,棄人和被人棄的種種感受,以及由人世間的感情糾葛,恩怨情仇所構成的故事的描述,也許你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沒有覺得什麼,等以後回過頭來看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感覺到每一個故事無不折射著當時的社會、歷史、政治、宗法的、倫理、地域、人性、文化的背景。當我們閱讀歷朝歷代的文學作品的時候不就是這樣的一種感受嗎?小故事可以折射大世界,大社會。因此文學創作就更加是那些有夢之人方飛夢想的舞台!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不但如此,人生還是一條沒有回頭路可走的單行道,而且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一生也只有一次能夠在那條單行道上徜徉,難道我們只想單調的以一層不變的方式走完那條短暫的道路嗎?我相信沒有人會願意這樣,只是因為社會、家庭、學校等等因素的影響,通常我們只能以一種方式來度過我們的一生,一旦越軌,後果可大可小,但是因為文學創作的存在,我們能夠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去體味和感受他人所處的另類人生。但那些給我們以體驗的大作家們是真正意義上在精神層面上做到了多活幾次,那些文學作品裡的主人公,以及主人公所經歷的種種事情,我認為這無一不都是作家所幻化出來的自己另一人生的寫照。因此文學創作是有夢的人的精神的家園。
青春將會一步一步地遠去,生命也終有一天也會終結,這是誰也無法抗拒的事實。但是,我認為沒有夢的人充其量只能活夠一生,然而有夢的人不僅僅活夠一生。在他們的生命之外還有生命,那就是精神;在他們生命之後還有生命,那就是文學創作。
文學創造依靠的是材料儲備、藝術發現和創造動機三個環節。而「物化」則是文學創造過程的最後階段,即作家將在構思過程中以初步醞釀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轉化為語言、文字等符號,並固定在紙張上,使其成為物質性的文本,成為可以流通和消費的意識形態話語系統的階段。文學創造的物化通過「形之於心」到「形之於手」的轉化,語詞提煉與技術運用,以及即興發揮和推敲手段來得以完成,形成一部作品。
雖然隨著當代社會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物慾的疾速橫流,現代的文學創作似乎離我們漸行漸遠,也確實越來越多的人整天拚命的為金錢與利益奔跑,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從事或欣賞文學創作,但文學的創作並沒因此而中斷過,那是因為總還是有那麼一小部分懷揣夢想之人,通過自己的夢來感染一個接一個的人,而正是如此,文學創作的浪潮才得以繼續激盪,文學創作的旗幟才能夠繼續飄揚,最後我想告訴當代的人們,金錢利益固然重要,因為那是我們物質生活的需要,但也請試試偶爾放慢一下你們腳步的頻率,嘗試著接觸與體會文學創作的精神內涵,我相信那一定會是你精神生活所必須,所以請不要在空洞乏味的生活中一味的追求物質的灌溉,而讓我們學會在充實祥和的日子裡享受精神的洗禮。讓文學創作之火得以延續,為我們黑暗的生活抹上一絲光亮。讓文學創作之泉得以流淌,為我們乾枯的生命送上一泓清泉!

3. 漢語言文學是什麼意思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一定的文藝理論素養和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知識,能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的漢語言文學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於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

2.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以及新聞、歷史、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

3.具有文學修養和鑒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

4.了解我國關於語言文字和文學藝術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本學科的前沿成就和發展前景;

6.能閱讀古典文獻,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現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馬克思主義文論汁「較文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外國文學史、民間文學、漢語史、語言學史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學實習、論文寫作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相近專業: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

漢語言文學(師范類)

業務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漢語言文學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夠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業務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教育及教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素養,初步具備從事本專業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正確的文藝觀點、語言文字觀點和堅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知識,並具有處理古今語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讀和分析古今文學作品的能力、協作能力和設計實施語文教學的能力;

2.了解語言文學學科的新發展,並能通過學習,不斷吸收本專業和相關專業新的研究成果,根據社會需要和教育發展的需要,拓寬專業知識,提高教學水平,在將新知識引人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富有開創精神;

3.了解本專業及相關專業各學科學術發展的歷史,重視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同時具有一定的哲學和自然科學素養。掌握資料收集、文獻普查、社會調查、論文寫作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逐步學會在文理滲透、學科交叉的前提下,開辟新的領域;

4.熟悉教育法規,具有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和漢語言文學教學基本理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事教學工作的基本能力;

5.存良好的口語和書面語表達能力。

主幹學科:中國語言文學。

主要課程;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漢字學、漢語史(或文字、聲韻、訓估學)、中外語言學史、語言文字信息處理、中國文化概論、中國古代文獻學、文學概論、馬克思主義文論、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民間文學、比較文學、寫作、文藝心理學、中國文學批評史、語文教學論。自然科學基礎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教育實習、見習、教育調查、社會調查或畢業論文等,一般安排15~2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文學學士。

相近專業:漢語言。

4. 漢語言文學專業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編輯、文學評論、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工作,師范方向的畢業生主要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的人才,通過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可在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有的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

可適宜在黨政機關,包括報刊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互聯網、對外交流其他企事業部門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專門人才。

(4)漢語文學創造擴展閱讀: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知識技能:

1、具有一定政治覺悟和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道德規范,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教師職業素養。

2、系統、扎實掌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功底厚實,說寫能力兼備。

3、獲得中學語文教師基本技能的訓練;初步掌握本專業及其中學教學的科學研究的方法。

4、基本掌握一門外語。具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從事教學工作的基本能力。

5、掌握擴大體育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鞏固中學學會的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增強體質,促進身體機能的健康發展。

6、培養高品位的審美觀,提高感受美、鑒賞美的能力,強化藝術活動的技能,發展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學生內在美和外在美的高度統一。

5. 我本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但我想考戲劇的研究生(創作方向)。那麼我應該具體靠什麼專業

本科學的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想考戲劇的研究生(創作方向)。那麼具體回考戲劇專業下設研答究方向戲劇影視編劇。參考如下。
上海戲劇學院戲劇專業2015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
專業代碼:135102
研究方向
01戲劇表演02音樂劇表演03戲劇導演藝術創作04戲劇影視編劇05藝術管理06社會表演學

6. 如何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

要認真分析各門功課的特點,了解各門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抓住學習重點,避免平均用力
中文專業的專業課程,基本上可以分為三大類:
1、文學類。包括古代、現代和外國文學作品選、文學史;以及文學理論等。作品側重在介紹古今中外各種主要的文學作品,要把功夫花在理解和
熟悉有關作品的作者、創作時間、創作的時代背景、主要內容、主題思想、情節、矛盾、表現手法、藝術特色、寫作線索、段落結構、主要人物形象、社會影響、體

裁、作品的隱含深義、構思特點等等方面。學習作品選,必須認真閱讀原著不能只看教材不看作品。文學史重在介紹文學發展的歷史情況,因此,要從各個時代的政

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狀況入手,抓住各個時代的代表作家、代表作品、文學流派、文學團體、文學現象及其興衰過程、原因、歷史影響等等。學習文學史,既要
抓縱的歷史發展線索,又要抓橫的時代剖析。文學理論重在介紹文學的本質、構成、特點、流派、創作過程、創作手法、文學鑒賞、文學發展的內部規律及外部因

素、馬列主義經典作家對文學和文化的論述、古今中外美學名家對美的本質、特點以及審美問題的種種探討,等等。自學文學理論,應當在理解概念、術語、基本觀
點、基本理論上著力。
2、語言類。包括古今漢語和語言學理論。古代漢語的學習內容,有文選、通論和常用詞三大項;現代漢語和語言學概論,則主要學習語音、詞彙、語法、文學、修
辭及語言的本質、發展等方面的理論。學習古漢語文選,要努力理解每篇課文的字、詞、句、章的含義,特別是重點記號的字形結構、詞性、詞義和用法特點的分

析,搞清句子的語法結構,並結合課文積累常用實詞和常用虛詞。學習古今漢語和語言學的理論,要突出對概念、術語、語言規律、構成情況、變化特點等的理解。
3、寫作、邏輯類。寫作包括寫作理論和寫作實踐兩個方面。寫作理論著重介紹各種體裁的文章的構成、特點、寫作方法、構思過程等,應該結合文章的體裁來掌握

理解,切忌生吞活剝。寫作實踐則要求運用寫作理論來指導具體的作文,不斷提高觀察、分析事物和提煉主題的能力,提高謀篇布局、表情達意、駕馭語言的能力,

提高寫作技巧和寫作水平;因此,要經常實踐,不斷總結經驗。邏輯則專門介紹人類的思維形式、思維規律、思維特點等,學習中要特別強調對概念、術語、規律的
理解和運用。

要加強記憶
知識的倉庫要靠記憶來充實,記住的東西越多,人的知識越豐富,智力就越發達。記憶有兩種:機械記憶和邏輯記憶。機械記憶就是不管懂不懂,先背下來再說。一
個人在學習過程中,不可能什麼知識都是充分理解、完全搞懂之後再去記憶的;有時恰恰相反,是在記住之後再去慢慢消化理解的。有許多知識,如一些重要的定

義、規律、特點等,也需要考生一字不漏地死死記住。有時,機械記憶又往往是邏輯記憶的前提和基礎。在一定意義上,對學生來說,死記硬背不但是必要的,而且
是必需的。因此,我們提倡進行一些必要的機械記憶。邏輯記憶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的記憶。
怎樣才能提高記憶效率和記憶水平呢?下面介紹六種常用的記憶方法:
1、表格記憶法。把教材所介紹的一些重要內容,分別製成表格,列出要點。這樣做不但方便記憶,而且有益於訓練思維。例如,學習現代文學作品選,可按作品名稱、作家姓名、寫作時間、主題思想、主要情節、主要人物、藝術特點、社會影響等項,排出一覽表。
2、要點記憶法。把需記內容的要點概括、總結出來,通過記要點來記住內容。一些涉及變化規律、互相關系、意義影響等方面的內容,用這個記憶方法就比較好。如近體詩的平仄格律,只要記住「間、對、粘」三字,並理解其含義,就掌握住了。
3、分類記憶法。把某一課程的內容,按性質分成若干類,按類記憶。如《語言學概論》,就可分為名詞術語、變化規律、構成特點、方法手段、分類標准、來源情況等類別,把教材各章的有關內容分別歸入其中。
4、例證記憶法。通過記住典型例子、例句來記住有關的理論、規律、術語等。例如,只要記住「項伯殺人,臣活之」、「春風又綠江南岸」、「齊威王欲將孫臏」三個例句,就可以掌握古代漢語中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用方法。
5、多看記憶法。有些定義、術語、規律等,隨記隨忘,老是記不住,怎麼辦呢?可將這些內容寫在小本子上,只要得空就拿出來看看,也可把它們寫在小紙條上,貼在自己舉目可見的桌子、衣櫥、床頭、門板、牆壁上。見的次數多了,自然就記住了。
6、誦讀記憶法。有些內容,默記很難,可大聲誦讀,邊讀邊記,口、耳、腦並用,這樣記憶效果就比較顯著。
記憶的方法還有許多,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用、創造。

要理論聯系實際,努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中文專業的理論說程和理論內容很多,死學理論不但枯燥無味,而且很難理解掌握;而聯系實際,不但能加深對理論的理解,而且能提高運用理論解決具體問題的能

力,學習也就活了。例如,學習寫作理論的文章分類,可以隨手拿一份報紙,看看上面的各種文章各屬哪一類,以及為什麼;學習現代漢語中的層次分析法,可以隨

手找一段文章,把裡面的每個句子都作一番分析,等等。有些實際問題,如果覺得解決不了,那就再回過頭來重新學習教材內容,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對經過反復思
考而確實解決不了的問題,應隨時記在「問題匯集」本上,主動向別人討教。

要認真研究試題類型和答題方法
在每次考試中,中文專業各課程幾乎都有數以百計的考生僅以幾分之差而過不了關。產生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固然在於這些考生未能全面掌握有關知識;但也不可
否認,確有一些考生不是由於水平不夠,而是由於考試發揮不好,不善於正確答題而導致失敗。考試既是指示考生學習方向的指揮棒,也是衡量考生學習水平的標
尺。因此,認真研究以往各課程的試題內容、試題類型和答題方法,從而找出規律性的東西作為借鑒,是至關重要的。

7.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年論文寫點什麼比較容易啊

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題目目錄
一、現代漢語部分
二、寫作部分
三、文學理論部分
四、美學部分
五、現代文學部分
六、古代文學部分
七、中國當代文學部分
八、語言學概論部分
九、外國文學部分
十、民間文學部分
十一、古代漢語部分
十二、中學語文教育學部分 一、 現代漢語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語言運作特色的研究
2.諷刺語言中的文化底蘊
3.語法中的語義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語用與語法的關系
6.新興詞綴研究
7.祈非主謂句的修辭作用
8.論動詞重疊式的使用條件
9.論句群納入中學語文教學的實用意義
10.新興辭格研究
11.語言環境對句式選擇的制約作用
12.××方言(包括語音、詞彙、語法等部分)
13.××方言現象專題報告
14.代詞的語用研究
15.語言副詞的語用研究
16.助動詞的語用研究
17.時下新詞描寫
18.句型的語用研究
19.語氣詞的語用研究
20.言語行為在句子里的表現

二、 寫作部分

1.論小說的敘述視角
2.論小說的誤樂性
3.心態小說的藝術魅力
4.論現代小說性情節結構類型
5.論小說的新典型觀
6.論小說語言的創新
7.論小說的寫作技巧
8.論廣告辭的審美特性
9.從報告文學的轟動效應探視讀者的審美要求
10.試論新時期女性散文的藝術特色
11.試論畢淑敏小說的創作特色
12.試論詩歌中意象的類型與特徵
13.論魯迅小說對人物靈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試論當今散文的發展走向
15.論小說中的意識流手法
16.試論新時期散文創作的藝術特色
17.論新聞文體的審美特質
18.試論新聞寫作的真實性
19.論想像在文學創作中的功用
20.試談散文筆法的多元化趨勢
21.論新時期散文的藝術嬗變
22.任選當今一個散文作家的作品進行評論
23.任選當今一個小說作家的作品進行論述
24.論散文的「自敘體」色彩
25.論文學語言的審美特性
26.試論王蒙小說的藝術特色
27.試論王安憶小說的藝術特色
28.論文學人物性格的立體結構
29.意識流寫法的魅力
30.任選當今一個詩人的作品進行論述
31.文學創作情感論
32.論張潔小說的藝術三、文學理論部分

1. 論藝術真實
2.論文藝欣賞中的心理距離
3.文藝欣賞中的共鳴與溝通
4.論藝術直覺
5. 論藝術虛構
6.論典型
7.文學流派在藝術創作中的意義
8.簡論文學作品形式的獨立審美特徵
9.新時期文學發展與典型內涵的新變化
10.新時期詩歌審美特點的新變化
11. 論當代中國的大眾文化
12.論藝術創作的通感與錯位
13.論審美變形
14.論藝術想像在文學創作中的價值
15.論文藝作品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
16.論本世紀中國文論的現代性主題

四、美學部分

1.儒家美學在中國古典美學發展史上的地位
2.莊子美學思想對中國藝術精神的影響
3.論樸素美
4.蔡儀美學思想述評
5.朱光潛在當代中國美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6.評李澤厚美學思想
7.中國意境理論的形成和發展
8.禪宗對中國美學發展的影響
9.試論文學語言的審美特徵
10.論藝術接受中的個體差異
11.人類審美態度的演進歷程
12.論悲劇審美的道德內涵
13.當代中國大學生審美情趣考察
14.論形式美的美育效應
15.美育與社會人文精神的轉化與重建
16.美育與社會的文明進步
17.審美與文化的關系
18.略論大眾審美文化的歷史與現狀
19.論宗白華美學思想
20.論審美現代性
21.廣告的審美特徵論析
22.論詩歌語言五、現代文學部分

1.冰心小詩研究
2.郁達夫小說中的抒情特徵
3.郁達夫小說中的自我形象
4.《女神》中的泛神論色彩
5.《故事新編》研究
6.「革命十戀愛」小說模式論
7.《孔乙己》的藝術技巧論
8.《祝福》與中國的祭祀文化
9.魯迅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10.進化論與魯迅思想研究
11.吳蓀甫的悲劇特徵
12.《腐蝕》的藝術特徵
13.朱自清散文的藝術特點
14.徐志摩詩歌研究---以《再別康橋》為例
15.廢名小說主題與藝術風格
16.《家》中的兩種文化沖突
17.張愛玲小說的主題思想
18.《蝕》與《子夜》的比較分析
19.《四世同堂》的藝術特徵
20.進化論與中國現代文學
21.廢名小說的藝術風格
22.「五.四」鄉土小說研究
23.周作人散文的藝術特點
24.林語堂的散文藝術
25.新感覺派小說藝術
26.「七月」詩派的現實主義特徵
27.張天翼小說的諷刺藝術
28.錢鍾書《圍城》的語言藝術
29.老舍小說中的幽默風格
30.中國現代小說中的散文化問題
31.胡風的詩和詩論
32.路翎小說藝術研究
33.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太陽」意象
34.茅盾小說中的「理性化」特徵
35.戴望舒詩歌研究---以《雨巷》為例
36.瞿秋白雜文論
37.蕭紅小說的藝術特點
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題
39.曹禺劇作的「生命」主題
40.曹禺《雷雨》的結構藝術
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義
42.試論高覺新形象
43.《寒夜》中的曾樹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44.魯迅小說中的農民形象
45.蘇青小說研究
46.中國現代作家與中國傳統文學(擇一角度)
47.艾青詩歌的藝術特徵
48.趙樹理小說民間化特徵
49.論徐志摩的詩
50.論聞一多的詩
51.論錢鍾書《圍城》的主題思想
52.論穆旦的詩
53.曹禺與夏衍戲劇之比較
54.論沈從文的《邊城》
55.蕭軍小說研究
56.論田漢的戲劇
57.論張愛玲的小說風格
58.丁玲小說研究 六、古代文學部分

1.《詩經》的審美學特色
2.論《詩經》中的征役詩
3.論《詩經》中的婚戀詩
4.論《詩經》中的史詩
5.論《詩經》中的農事詩(其他類型,自擬題目)
6. 論中國古代神話的演變
7. 中國古代神話與原始觀念
8. 先秦諸子書寓言研究

9. 先秦史傳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書寓言研究(其他類型,自擬題目)
11. 先秦文學與理性精神
12. 《呂氏春秋》與雜家
13. 《詩經》的比興與《楚辭》的象徵
14. 論《左傳》的戰爭描寫
15. 論《左傳》的婦女形象
16. 《戰國策》的藝術成就
17. 《戰國策》名篇研究
18. 老子的思想
19. 《老子》的藝術特色
20. 《莊子》的藝術特色
21. 《莊子》寓言的藝術成就
22.孟子論辯散文的藝術風格
23.從《離騷》看屈原的自覺與不自覺
24.《史記》所描寫的游俠
25.《史記》所描寫的刺客
26. 司馬遷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記》所描寫的戰國四公子
28. 《《古詩十九首》的藝術成就
29. 從《氓》到《孔雀東南飛》──論中國古代敘事詩的發展
30. 曹操與詩文革新
31. 論曹操的詩歌創作特色
32. 論曹操的散文創作
33. 論曹丕在中國詩史上的地位
41.論曹丕的文學成就
42.曹植的生平與其詩歌創作的歷程
43.論三曹對建安文學的貢獻
44.論建安文學的美學傾向
45.阮籍詩歌的美學傾向
46.論陶淵明的田園詩
47.謝靈運與山水詩
48.陸機、潘岳詩文的比較研究
49.《世說新語》的語言技巧
50.《世說新語》的寫人技巧
51.《世說新語》與中國古代小說
52.論王維和李白的山水詩
53.論李白的自由精神
54.論李白的情感世界
55.杜甫詩歌的地域色彩
56.論杜甫詩歌的儒家精神
57.試論李白詩歌的浪漫特質
58.論王維的「詩中有畫」
59.唐代各類題材詩歌研究(任選一類)
60.唐代各體詩歌研究(任選一體)
61.唐代詩人研究(可選一人,也可選數人進行比較研究)
62.唐詩的精神風貌
63.唐代社會、政治、文化與唐詩創作之關系(可只論述唐詩創作與某一方面因素的關系)
64.對宋詩的研究可參照以上七個方面擬題
65.論李賀詩的怪誕
66.李賀詩與屈原賦
67.論李商隱詩的朦朧美
68.論白居易的新樂府
69.論白居易的感傷詩
70.唐代進士與文學的關系
71.杜牧的史論詩
72.論韓愈散文的「氣」
73.柳宗元山水游記的藝術成就
74.唐傳奇名篇研究(可任選一篇分析)
75.唐傳奇與佛教
76.唐傳奇與道教
77.唐傳奇題材類型研究(可任選一類題材研究)
78.唐傳奇作家研究(可任選一位作家作綜合研究)
79.唐傳奇的審美風格
80.唐傳奇與中國古代小說
81.唐傳奇與中國古代戲曲
82.唐傳奇的敘事特徵
83.唐傳奇與中國史傳文學
84.唐傳奇的抒情特徵
85.唐代小說的創作觀念
86.唐代小說專書研究
87.唐代小說的各類主題研究
88.唐代各體散文研究
90.唐代散文家研究
91.唐代散文的藝術特色
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93.唐代社會、政治、文化與散文創作之關系
94.對宋文的研究可參照以上諸方向自行擬題
95.蘇洵散文研究
96.論蘇軾的「超然」
97.試論宋詞婉約派在美學上的意義
98.試論宋詞豪放派在美學上的意義
99.論皮日休、陸龜蒙的小品文
100.從文藝政策看唐詩的繁榮
101.論文人山水詩的寄託
102.論王安石的詠史詩
103.論杜牧的詠史詩
104.李清照的詞論及其實踐
105.李清照之人格與風格
106.蘇軾各體詞研究
107.蘇詞的風格
108.蘇軾的詞論特色與其詞創作的關系
109.對辛詞的研究可參照以上諸方面自行擬題
110.蘇、辛詞與豪放詞派之關系
111.論詠物詩
112.論晚唐小品文的藝術追求
113.溫庭筠、韋庄詞之比較.
114.論節奏──古典敘事散文的抒情化調節機制
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個系列分析)
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婦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類人物,可只取其一)
117.《三言》思想傾向研究
118.《三言》創作技巧研究
119.《三言》與中國古代小說之關系
120.《三言》與中國古代社會生活
121.《三言》與馮夢龍的文學創作活動
122.《二拍》研究(參照《三言》研究諸方面自行擬題)
123.明代散曲與民歌
124.牡丹亭的人文主義色彩
125.《郁離子》研究
126.高啟詩文的藝術特徵
127.吳偉業的敘事詩藝術
128.《花間集》風格論
129.《花間集》題材論
130.《花間集》與唐宋詞史
131.論賈寶玉(或林黛玉、薛寶釵、王熙鳳)
132.論《紅樓夢》的語言藝術
133.《水滸傳》人物論(任選其一)
134.《水滸傳》風格論
135.《水滸傳》接受史
136.《水滸傳》與中國文化精神
137.《三國演義》人物形象研究(任選其一)
138.《三國演義》的戰爭描寫
139.《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精神
140.《西遊記》孫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141.論《儒林外史》中的知識分子形象
142.論《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143.論《聊齋志異》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國當代文學部分

1.試論王蒙新時期小說創作的新探索
2.試論諶容小說創作中的女性形象
3.試論蔣子龍筆下的改革者形象
4.試論張賢亮小說創作中的美學特徵
5.《茶館》簡論
6.試比較許秀雲與胡玉音的藝術形象
7.金庸小說主題論
8.試論梁曉聲知青題材小說創作的特色
9.試論高曉聲農村題材小說創作的新貢獻
10.論莫言《紅高梁》系列小說的特徵
11.論鄧友梅《那五》的藝術典型
12.試論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環》在軍事題材小說創作上的新突破
13.試論《人生》中高加林與劉巧珍的愛情悲劇
14.陳忠實《白鹿原》研究(自擬題目)
15.蘇童小說研究---以《米》為例
16.余華小說藝術探討
17.試論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8.試論五十年代的「創業者」梁生寶與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異同
19.試論王安憶的小說創作
20.《廢都》研究(以《廢都》為論述對象,自擬題目,如人物、結構、語言等)
21.試論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浮躁》
22.試論劉心武長篇小說《鍾鼓樓》或《四牌樓》的思想藝術特色
23.試論王安憶《長恨歌》
24.試論茹志鵑小說創作獨具的審美特徵
25.阿來小說《塵埃落定》研究
26.試論池莉小說創作的獨特風格
27.張平《抉擇》的意義
28.試論「先鋒派」小說的創新與不足
29.試論「新寫實主義」小說的思想傾向與藝術特色
30.試論郭沫若歷史劇中的女性形象
31.試論中國當代「女性文學」的崛起、特徵及其發展趨勢
32.試論賈平凹文學創作的特色
33.試論余秋雨的散文創作
34.試論徐遲對報告文學的新貢獻
35.論「朦朧詩」的源起、成就與不足
36.論舒婷詩歌創作的思想意蘊與美學特色

八、語言學概論部分

1.試論語言符號與其他人工符號的異同
2.從社會功能看語言的本質
3.漢語詞義的演變
4.××話中常見的語流音變
5.××話一般詞彙的消長
6.談句型變換與語言表達
7.試論詞義的模糊性
8.漢字與拼音文字比較研究
9.淺談語音演變的規律性
10.××方言與普通話語音的對應關系
11.試論社會方言與言語社團的關系 九、外國文學部分
1.評莎士比亞喜劇中的女性形象
2.評莎士比亞悲劇的藝術特色
3.評莫里哀的喜劇藝術
4.評雨果《悲慘世界》的人道主義思想傾向
5.評拜倫詩歌的藝術風格
6.評普希金的抒情詩
7.評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金錢」主題
8.評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藝術)
9.評左拉創作的自然主義傾向
10.評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說(可選擇其中一部)
11.評托爾斯泰的「心靈辯證法」描寫藝術
12.評安娜·卡列尼娜的愛情悲劇
13.評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說創作中的「復調」藝術
14.評契訶夫短篇小說藝術
15.評《靜靜頓河》的藝術成就
16.從《雙城記》來看狄更斯的人道主義精神
17.評《簡愛》的愛情主題
18.評《呼嘯山莊》的藝術特色
19.評哈代《德伯家的苔絲》中苔絲的悲劇
20.評易卜生的社會問題劇
21.論卡夫卡小說的思想藝術特徵

十、民間文學部分

1.當代中小學生新編順口溜論
2.當代社會順口溜論
3.當代笑話論
4. 論民間文學的實用性
5.論民間文學的流傳變異性
6.論民間文學的傳統性
7.論民間文學的集體性
8.論民間文學與表演性的關系
9. 論民間文學的歷史價值
10. 民間文學與風俗習慣的關系
11.論民間文學的多功能性
12.論民間文學在生產勞動中的實用價值
13.民間文學總結勞動經驗論
14.論民間文學的教育功能
15.論民間文學的娛樂功能
16. 民間文學的藝術欣賞價值
17. 論洪水神話
18. 論神話的藝術特徵
19.論神話的影響
20.論×地民間傳說的主要內容
21.論×地的人物傳說
22.論×地的能工巧匠傳說
23.論×地的英雄傳說
24.論×地的歷史傳說
25.論×地的地方傳說
26.論×地的風俗傳說
27.論×地長工與地主的故事
28.論×地的勞動故事
29.論×地的家庭故事
30.論×地的愛情故事
31.論×地生活故事的類型問題
32.論×地的嘲諷笑話
33.論×地的幽默笑話
34.論民間笑話的藝術成就
35.論民間笑話的美學意義
36.論傳統民間童話的內容
37.論傳統民間童話的分類
38論×地的精靈童話(故事)
40.論×地的人物童話(故事)
41.論×地的童話的藝術特色
42.論×地的民謠
43.論×地的民歌
44.論×地的山歌
45.論×地的民間小調
46.論×族民歌
47.論×地的勞動歌
48.論×地的農民苦歌
49.論×地的長工歌謠
50.論×地的工人苦歌
51.論×地的婦女苦歌
52.論×地的諷刺歌謠
53.論×地的情歌
54.論×地的儀式歌
55.論×地的兒歌、童謠
56.論民間歌謠的藝術特點
57.論×地的政治諺語
58.論×地的勞動諺語
59.論×地的諺語的藝術特點
60.論謎語的歷史
61.論×地的謎語內容
62.論×地的謎語分類
63.論地的謎語藝術特徵
64.論×地歇後語分類
65.論×地民間長詩的藝術特色
66.論×地相聲
67.論×地快書、快板 十一、古代漢語部分
1.論漢字的性質
2.論漢字發展演變的規律
3.許慎六書說論評
4.古漢語的後置定語問題
5.原始漢字的認定及其構形特點
6.「『何所』十動詞」的內部結構層次
7.現代漢字構形特點
8.現代漢字的表記功能
9.論現代漢字中的變體字
10.論現代漢字中的形聲字
11.論現代漢字中的會意字
12.論現代漢字中的象形字
13.漢字編碼研究及方案設計
14.漢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漢字考釋方法述評
16.漢字析形方法研討
17.漢字教學方法研究
18.詞的多義性和詞素的多義性
19.詞義演變的深層意義基礎
20.音義聯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據性
21.漢字起源研究述評
22.半坡刻符的性質及其與文字的關系
23.古漢字指事字的表義功能
24.形聲字起源試論
25.甲骨文形聲字研究
26.《說文》省聲研究
27.漢字形體演變的基本規律
28.論漢字形體演變的繁簡分合
29.漢字前途討論述評
30.訓詁學與中學語文教學
31.論中學教材文言文的注釋
32.論漢字的音義聯系
33.江永「女書」源流研究
34.江永「女書」的形體結構研究
35.主謂間「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見」字詞性再研究
37.主謂間「而」字的形成和發展

十二、中學語文教育學部分

1.語文教學系統的構成要素及其關系研究
2.論語文教學目標的規范表述
3.語文教學目標對語文教學效率的影響
4.論語文教學目標體系的建構
5.論文學教學內容與學生人文素養的關系
6.語文課程標准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
7.語文新教材的使用情況調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種版本均可)
8.論語文知識與技能的關系
9.論思維訓練在語文教學中的體現
10.語文教學模式與語文教學個性關系
11.論語文教學中××模式(或方法)的運用
12.作文批改的多種方式及效果
13.論作文測評的效度與信度
14.論閱讀題型的設計
15.語文素質的構成及培養思考
16.語文課堂評價的價值與策略
17.論語文教師的文學修養(或科學意識)
18.中學語文加大文言文內容的價值探討
19.論說話(或聽話、閱讀、寫作等)能力的培養
20.論語文教學中減負與提質的關系
21.文學教學模式及方法研究
22.語文教師科研意識和行為研究
23.探究性學習與語文教學
24.語文知識結構和教學結構的關系 中國古代文學類

1)李白詩中的仙、俠精神。 2)論辛詞的英雄情節
3)論杜詩沉鬱頓挫的風格特色 4)論辛棄疾的「以文為詞」 5)論韓愈的「以文為詩」。
6「清空騷雅」、「幽韻冷香」的白石詞。
7)關於白居易〈新樂府的評價 8)關漢卿雜劇中的女性形象
9)韓愈散文的藝術風格 10)元散曲的藝術風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創作 12)<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13)唐傳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滸傳的藝術成就
15)論杜牧的七言絕句 16)論歸有光的散文
17)論李商隱的無題詩 18)〈牡丹亭〉的藝術成就
19)西蜀詞與南唐詞之比較 20)〈西遊記〉的奇幼美與詼諧性
21)歐陽修詞的藝術風格 22)〈金瓶梅〉人物論
23)歐陽修散文的情韻美 24)「三言」「二拍中經商題材的時代特色
25)王安石後期的詩歌 26)論納蘭性德詞
27)蘇軾詞的主導風格 28)〈桃花扇〉人物論
29)秦觀詞的婉約風格 30)〈聊齋志異〉的藝術特色
31)〈紅樓夢〉的悲劇精神 32)論易安體
33)論陸游詩歌的愛國主題 34)〈儒林外史〉的諷刺藝術

8. 漢語言文學(創意寫作方向)是什麼意思

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創意寫作方向的意思是:學習這個專業的主要內容是創作的策劃和具體的寫作,而不是一般的學習漢語言知識和文學知識。

9. 漢語言文學研究什麼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幹課程及部分選修課程簡介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古代文學是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課程講授中國古代文學發生、發展的歷史及其輝煌成就,講述各個歷史時期文學的特點及主要的作家作品,講述中國古代文學的嬗變規律及如何批判地繼承中國古代文學遺產,弘揚祖國優秀的文化傳統。本課程擬分先秦文學、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隋唐五代宋遼金文學、元明清近代文學四段講授。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是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本課程以馬克思主義語言學理論為指導,主要講授現代漢語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正確理解、分析和使用現代漢語的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課程和報考研究生創造條件,同時也為學生畢業後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現代漢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中,必須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既讓學生學習理論,更要注重語言實踐。通過實踐,讓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讓他們學有所用,學了會用。

古代漢語
古代漢語是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本課程以馬克思主義語言學理論為指導,系統講授古代漢語語音、文字、詞彙、語法等方面的基礎知識。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獲得一定的古代書面語言的感性和理性知識,能藉助工具書閱讀一般文言文,並為學生報考研究生和畢業後從事中學語文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古代漢語是一門工具課性質很強的基礎課。由文選、常用詞和語法知識三部分組成。語法知識是理論,文選和常用詞是實踐。其教學方法是理論聯系實踐。因此,既要講足理論知識,又要講授文選以印證知識。

寫 作
寫作是高等學校中文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主要講授文章寫作的一般知識和各種文體的寫作方法。學習寫作課程的總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使學生具有較高的寫作水平和必備的詞章修養。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能寫通順、像樣的文章,要具有扎實的寫作基本功、良好的寫作習慣,要有比較強的「文體感」。

寫作有著鮮明的目的性、明顯的綜合性和很強的實踐性。寫作是一門開拓性的學問,是一項富於創造性的工作,是一種艱巨復雜的勞動。要提高寫作水平,就必須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就必須早打基礎,養成良好的習慣; 就必須始終保持旺盛的寫作熱情;就必須多閱讀、勤練習。

文學概論
文學理論屬於人文科學,是一門意識形態性很強的學科。文學理論作為研究文學普遍規律的學科,以文學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疇以及相關的科學方法為其研究對象,以哲學方法論為總的指導,從理論的高度和宏觀視野上闡明文學的性質特點和規律。文學理論的任務一般規定為四個方面:即文學本質論、文學創作論、作品構成論、文學接受論。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的文學理論,是對古今中外一切文學活動實踐的總結,具有實踐性品格和鮮明的價值取向。

文學概論是高等學校中文專業的一門基礎理論課。對於這門課程的學習,應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緊密聯系當代蓬勃發展的文學活動,通過對具體的文學創造和文學批評實踐的分析、探討,逐步形成能把握文學的本質,揭示文學創造的過程與規律,能比較具體、深入地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對文學作品、文學思潮和文學運動,能夠做出自己的評判。同時,在教學中要注意和文學理論史、文學批評史、文學史等文藝學的各個分支的學習聯系起來,從而進一步明確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地位,以更好地掌握這門科學。
外國文學
外國文學是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必修基礎課。

主要內容包括從古代到二十世紀的歐美文學和亞非文學的基礎知識和發展概況,著重對各個時期重要的作家作品進行分析。

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外國文學發展的概況和重要的作家作品,提高分析、鑒賞和評價外國文學作品的能力,以便今後更好地從事中學語文教學。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