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激勵稅
㈠ 如果我為企業創造了利潤,老總給我100萬,我需要交納多少個人所得稅
建議你把這100萬投到所在的公司入股吧,繳個稅肯定按照最高稅率啦,45%……
㈡ 稅收是國家創造的嗎
稅收不是國家創造的,是資本家或經營者和高收入者創造的創造的。
㈢ 稅收籌劃能給企業創造多大的經濟效益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機制的日趨完善,稅收籌劃將成為企業經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首先,稅收籌劃是使企業利益最大化的重要途徑。稅收具有法律的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這種依法徵收同時也是對納稅單位和個人的財產、行為、所得等的法律確認,即依法納稅後的財產、行為、所得等是法律認可並受法律保護的;稅收可視作經營費用,是企業純利潤的減項,企業在不違法的前提下不納稅或少納稅,就意味著花少量的費用獲得同樣的法律認可和國家法律保護;稅收是政府調節經濟的重要杠桿,政府根據市場規律制定的產業政策、產品政策、消費政策、投資政策等無一不在稅收法規上得到充分體現。企業在仔細研究稅收法規的基礎上,按照政府的稅收政策導向安排自己的經營項目、經營規模等,最大限度利用稅收法規中對自己有利的條款,無疑可以使企業的利益達到最大化。
其次,稅收籌劃是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的促進力。企業經營管理不外乎是管好「人流」和「物流」兩個流程。而「物流」中的「資金流」對企業經營如同血液對人體一樣重要。稅收籌劃是一種高智商的增值活動,為進行稅收籌劃而起用高素質、高水平人才必然為企業經營管理更上一層樓奠定良好基礎;稅收籌劃主要就是謀劃資金流程,它是以財務會計核算為條件的,為進行稅收籌劃就需要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規范財會管理,從而使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不斷躍上新台階。高素質的財務會計人員,規范的財會制度,真實可靠的財會信息資料是成功進行稅收籌劃的條件。創造這些條件的過程,也正是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過程。
第三,稅收籌劃是維護企業良好形象的重要保證。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企業或個人做出一些違法行為往往是由於對一些人或事想不開即心理不平衡,同時又找不到擺平的方法造成的。盡管我們已經進行了好多年包括稅法宣傳在內的法制教育,盡管人們已在生活中感受到納稅給自己帶來的益處,但納稅仍然是極容易引起人們心理不平衡的事情。如果沒有稅收籌劃,偷逃稅就會成為人們尋求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有關資料顯示的各國市場經濟發展初期偷逃稅成風就是明證。在政府和社會成員商品意識、法律意識較強,平等競爭較為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已經基本建立的今天,企業要想通過偷逃稅來獲取物質利益,結果會得不償失。一方面由於稅收法規及相關法律日益健全,稅收征管日益嚴密,執法力度日益加大,偷逃稅成功的概率越來越小,而一旦被發現就要受到法律制裁,輕則補稅罰款,重則拘役或判刑;另一方面,由於政府和社會成員法律意識、平等競爭意識日益增強,偷逃稅者會因其破壞了平等競爭環境而受到社會各方面的譴責,使其名譽掃地,而失去信譽的企業將無法在競爭中生存。這雙重損失使得偷逃稅者望而卻步。那麼,怎樣既保持企業良好形象,又保證企業利益最大化呢?一句話說得好:野蠻者抗稅,愚昧者偷稅,精明者進行稅收籌劃。
第四,稅收籌劃是企業經營決策的重要內容。企業經營決策無非是決定企業經營中的「六個W」,即:What(做什麼),Why(為什麼做), When(什麼時候做),Where(在什麼地方做),Who(誰來做),How(怎樣來做)。這六大元素無一例外的與一定的稅收政策相關。企業經營決策者在決定這六大元素時,將稅收作為一個重要條件,根據政府制定的有關稅法及其他相關法規設定若干方案,進行精心比較後擇優抉擇,就會收到同樣的投入賺取更多利益的效果,否則會相反。
總之,稅收籌劃是在經營中尋求企業行為與政府政策意圖的最佳結合點,成功的稅收籌劃往往既能使經營者承擔的稅收負擔最輕,又使政府賦予稅收法規中的政策意圖得以實現,對政府、對企業都有利。因此,政府對稅收籌劃持鼓勵態度,稅收籌劃將成為企業經營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㈣ 企業使命:為國家創造稅收;為客戶創造效益;為股東創造收益;為員工搭建事業平台。是否有更好建議
現代企業使命不可或缺的是社會責任,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不會走遠
㈤ 如果消費一元能為國家創造多少稅收
如果消費一元能為國家創造相當於適用所有稅率的稅收,如增值稅17%、增值稅的城建稅7%等等。
㈥ 麗麗創造小發明,獲獎10000元,10個月後將錢取出,並扣除利息稅37.5元,求年利率
利息=本金*年利率*存款月數/12
所以,年利率=利息*12/(本金*存款月數)=37.5*12/(10000*10)=4.5%
㈦ 增值稅是企業創造的一種新增價值
增值稅是國家對企業創造的新增價值的抽成。
舉例來說,企業新增價值100元,這個100元國家需要抽取17元,那麼企業剩下的是83元。
㈧ 稅收是國家創造的,這句話是對還是錯
稅收取之於民,這句話,當然是錯誤的。
㈨ 所謂企業所得稅鼓勵企業自主創新 主要指什麼方面的創新又是以何種形式來實現鼓勵的呢
《企業研究開發費用稅前扣除管理辦法(試行)》國稅發[2008]116號及新 所得稅 法,相關規定:自主研發費用化支出加計扣除50%,資本化支出形成無形資產的按成本加計50%攤銷扣除。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九十條稱,《企業所得稅法》第二十七條第(四)項所稱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免徵、減征企業所得稅,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軟體生產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中的職工培訓費用,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規定,可以全額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還有營業稅方面的。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有關稅收問題的通知》(財稅字[1999]273號)以及《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取消"單位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免徵營業稅審批"後有關稅收管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4]825號)的規定,對單位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
新辦軟體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
(一)政策依據:根據《關於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財稅[2008]1號)第一項:關於鼓勵軟體產業的所得稅優惠政策主要有:
1.軟體生產企業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所退還的稅款,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軟體產品和擴大再生產,不作為企業所得稅應稅收入,不予徵收企業所得稅。
2. 新辦軟體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我國境內新辦軟體生產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國家規劃布局內的重點軟體生產企業,如當年未享受免稅優惠的,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3. 軟體生產企業職工培訓費用的扣除。軟體生產企業的職工培訓費用,可按實際發生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4. 企事業單位購入軟體的折舊攤銷政策。企事業單位購進軟體,凡符合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可以按照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進行核算,經主管稅務機關核准,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2年。
綜上所述,國家對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創造了種種稅收優惠。
㈩ 哪些變數會創造稅收籌劃機會
1、單位量變是指不同的納稅單位(納稅人)從事同一種業務或經營活動所面臨的回納稅義務不同,從答而給人們提供了選擇稅負較輕的單位從事該項活動的機會,以減輕其納稅義務。在我國的主要稅種中,同樣存在一些單位量變。
2、地點量變是指納稅人在不同的地區從事經營活動所面臨的納稅義務不同,從而使其具有了選擇在稅負較低的地區從事經營活動的機會。納稅人的稅負是由名義稅率和稅基共同決定的,其中名義稅率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由於稅收是一個國家主權范圍內的事務,所以國與國之間的名義稅率很可能存在差異。
3、性質變數是指納稅人從事不同經濟活動而取得不同性質的收入所面臨的稅負不同,從而為其提供了減輕納稅義務的空間。
4、時間量變是指納稅人在不同的時間從事某項經濟活動所帶來的稅收後果不同,從而為減輕其納稅義務提供了機會。從貼現的角度看,如果一筆收入能推遲納稅或者一筆費用能提前列支,都會降低納稅人應納稅款的現值,所以,企業應當把握好從事一項經濟活動的有利時機,過早或者過晚從事該項活動可能都不利於降低企業的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