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我的四大發明

我的四大發明

發布時間: 2020-11-28 16:07:55

⑴ 請問我過的四大發明是什麼

四大發明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四種發明。即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 印 刷 術 印刷術的發明給人類文化的傳播開辟了極其廣闊的道路,對於推動世界文明的發展起過極大的作用。正因為這樣,印刷術和火葯、指南針一起,被馬克思稱為「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馬克思聯系歐洲的歷史發展闡述說:「火葯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說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杠桿。」(《經濟學手稿(1861-1863年)》,《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427頁》。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 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畢升是北宋中期的一個普通平民知識分子,當時人稱布衣。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畢 升 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里,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葯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葯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葯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葯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葯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採用。 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現代的凸版鉛印,雖然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朝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中間,我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不可磨滅的。可是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我們卻一無所知,幸虧畢升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事跡,比較完整地記錄在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里。 造 紙 術 首先,採用了多種植物原料,解決了造紙原料資源不足的問題。破布(當時是麻布)、麻頭和破魚網等廢棄物資的利用,既增加了原料來源,又降低了紙的成本。尤其是用樹皮做原料,更是重大的創造,可以說開創了近代木漿紙的先聲,為造紙業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途徑。 其次,工藝上有比較大的進步。多種原料的利用,對工藝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動了造紙技術的改革。由於史書缺乏具體的記載,對當時的實際操作難於詳細了解。今天,手工造紙已經基本上被機器造紙所代替,但是造紙的原理和基本的生產工序並沒有什麼根本的變化。 第三,造紙從此成為獨立的行業。以前,紙只是紡織業漂絮漚麻的副產品,產量很低,技術上的改進也很受局限。新原料的開辟和新技術的採用,使造紙從紡織業中獨立出來,這是造紙發展史上意義重大的轉折點。從此,紙的生產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自公元二世紀蔡倫改進造紙技術,制出優良的紙張,深受人們的歡迎和喜愛,造紙術很快推廣到全國各地,簡牘和縑帛逐漸被歷史所淘汰。公元三到四世紀,紙成了我國唯一的書寫材料,同時造紙術也不斷得到改進,日趨完善。 後來,我國發明的造紙術傳遍了五大洲,大大促進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深刻地影響著世界歷史的進程。正如英國科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評價包括造紙術在內的我國「四大發明」的時候所說:「它們改變了世界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狀態,又從而產生了無數的變化;看來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宗教,沒有一個顯赫人物,對人類事業曾經比這些機械的發現施展過更大的威力和影響。」 蔡 倫 蔡倫,字敬仲,桂陽(今湖南省耒陽縣)人,東漢明帝永平末年(公元75年或以前),開始在京城洛陽皇宮里當差。章帝建初年間(公元76-84年),任小黃門(宦官中職務比較低的)。和帝即位(公元89年),升任中常侍,侍從皇帝,參預國家機密大事。後來,兼任尚方令,掌管宮廷御用手工作坊。 蔡倫總結西漢(西漢武帝時期)以來用麻質纖維造紙的經驗,改進造紙術,利用樹皮、碎布、麻頭、舊魚網等原料,經過精工細作,制出優質紙張。元興元年(公元105年),奏報朝廷,受到漢和帝的稱贊,從此造紙術得到推廣。因此後來他被封為「龍亭候」(封地在今陝西省洋縣),所以他組織監制的紙被稱為「蔡候紙」。 由於蔡倫對造紙術的貢獻使我國到公元二世紀初的東漢時期,已經完成了具有重大意義的造紙技術改革。

⑵ 我們國家的四大發明之一有什麼

中國四大發明是指古代中國的四種發明,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活字印刷術.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
(1)指南針
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
( 俗稱吸鐵石 )
.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指南針的N指向北方,E指向東方,W指向西方,S指向南方.
(2)火葯
火葯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荒謬和可笑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恩格斯高度評價了中國在火葯發明中的首創作用「現在已經毫無疑義地證實了火葯是從中國經過印度傳給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葯武器一道經過西班牙傳入歐洲.」火葯的發明大大的推進了歷史發展的進程是歐洲文藝復興的重要支柱之一.
(3)造紙術
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為甲骨文.
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喜歡讀書每次外出遊學身後都跟著五輛裝滿竹簡的大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
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而蔡倫只是改造了紙.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為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改進了造紙術才使紙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對紙的概念有個統一認識.什麼樣的物品叫「紙」.在古代埃及有紙草紙歐洲有羊皮紙中國歷史上有絲絮紙和作書寫用的縑帛紙和蔡侯紙其中只有植物纖維製造的蔡侯紙對世界造紙業的發展及人類文化的傳播具有深遠影響其基本工藝一直沿用至今.根據史書記載和後人研究蔡倫造紙術的基本點歸納起來就是用植物纖維為原料經過切斷漚煮、漂洗、舂搗、簾抄、乾燥等步驟製成的纖維薄片.沒有經過造紙基本步驟處理的纖維薄片不具備紙的基本性能就不能稱之為中國古代傳統概念上的紙.世界上最早的紙是埃及的紙莎草紙而歐洲中世紀則普遍使用羊皮紙這兩種紙因為原料單一改進餘地有限被使用復數種類材料的中國紙所取代.
(4)活字印刷術
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細質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後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理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⑶ 我的歷史回大發明。

指南針、造紙術、復火葯和印刷術是制我國的四大發明。
意義:四大發明對人類在文化、經濟、軍事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對世界文明的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也是我國成為文明古國的重要標志。
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在人類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1.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是人類文字載體的革命;
2.印刷術的出現,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歐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的狀況;
3.指南針發明及應用於航海,促進了中國航海事業的發展,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發現美洲和環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條件,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展;
4.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歷史進程。

⑷ 我們中國四大發明是什麼

四大發明是關於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種觀 點,是指中國古代對世界具有很大影響的 四種發明,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重要創 造,一般是指造紙術、指南針、火葯及印 刷術。
此一說法最早由英國漢學家李約瑟提出並 為後來許多中國的歷史學家所繼承,普遍 認為這四種發明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 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且這些發明經由各種途徑傳至西方,對世 界文明發展史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古代中國四大發明
一:指南針(司南),最早有記載的司南源於戰國時期,其實際年代應記載不足而不可考。其發明者也難以查尋(可能來源於百姓生活所發現)。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應當算是最早的比較完整的記錄了),宋朝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也有人造磁的方法(較接近現代的指南針了)。
二:火葯,火葯是中國漢族發明於隋唐時期,源於煉丹術(帶有相當的偶然性),其發明者也同樣不可考(不知道是那個道士無意中煉丹練出來的)最早也比較完整的記載來源於孫思邈的「丹經內伏硫磺法」。
三:造紙術 時期:東漢(公元102年到105年間),發明者:蔡倫,發明地點:洛陽。
四:活字印刷術: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
實際上明確四大發明的年代(細化到某年)是不太現實的,由於古代信息的流動性相當的差,存在記載和現實脫節的現象,沒有辦法反應出當時的實際情況。同時由於四大發明強調的是其對文化和文明的影響,所以並不局限於某個人的發明,像指南針和火葯的發現就來源於生活,也無法考證是由誰首個發現。

⑸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者分別是誰

指南針發明者說法不一,但是傳統的說法,也是權威性的說法是有軒轅黃帝發明的。

火葯是我古代的煉丹家發明的。但是具體是誰已經不可考。

造紙術目前大多數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

活字印刷是北宋慶歷間畢升發明的。

拓展資料

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四大發明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作出的一項重大貢獻。它是根據物理學上磁學原理研製而成。它最早發明於何時,是誰人發明的,目前還沒有定論,但是傳統的說法,也是權威性的說法是有熊國(今河南新鄭市)的軒轅黃帝發明的。西晉崔豹《古今注》說:「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蚩尤作大霧,兵士皆迷。於是作指南車以示四方,遂擒蚩尤而即帝位。」

北宋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活字印刷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火葯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火葯又被稱為黑火葯。是在適當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進行迅速而有規律的燃燒,同時生成大量高溫燃氣的物質。在軍事上主要用作槍彈、炮彈的發射葯和火箭、導彈的推進劑及其他驅動裝置的能源,是彈葯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紙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漢族勞動人民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製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

⑹ 四大發明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jihuournim8lklva0ai愧疚死了生氣啊股票基金旅途7好是滴繪圖啊具體1提籃球褲投訴忽然就磨破花卉哈圖垃圾拉薩

⑺ 我們的祖先創造了一項世界的四大發明是什麼簡要說說四大發明的意義

1、來 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提源供了經濟、便利的書寫材料,掀起了一場人類文字載體的革命。
2、 印刷術的出現,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改變了歐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讀書的狀況。
3、 指南針應用於航海,為歐洲航海家進行環球航行和發現美洲新大陸提供了重要條件。

4、 火葯武器的使用,改變了作戰方式,幫助歐洲資產階級摧毀了封建堡壘,加速了歐洲的
歷史進程。

⑻ 《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一文中你對我們的祖先是怎麼評價的

以四大發明為一種動力,但是不能僅僅的停留在四大發明上。四大發明也告訴了現在的人要創新,知道我們的祖國曾經也強大過,但是不能因為曾經強大過現在就不艱苦奮斗。要向四大發明看齊,以他為一種動力來激勵自己和國人。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