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機發明的
Ⅰ 數碼相機是怎樣發明的
柯達公司於1975年開發出世界上第一部可供購買的數碼相機。
早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內就開始了「CCD晶元」的研究與開容發,並首先研製出了航天事業用的數字化照相機,該照相機通過衛星系統從太空中向地面發送航天照片。1969年美國首次登月,宇航人將一架特製的500EL型哈桑勃特數字照相機長期留在了月球上。
1981年索尼公司發明了世界第一架不用感光膠片的電子靜物照相機——靜態視頻「馬維卡」照相機。這也是當今數碼照相機的雛形。
Ⅱ 照相機是如何發明的
人類進入一個精確的時代
——1830年照相機的發明很少能找出一種發明像照相術這樣有著如此多的用途,除了日常生活,它還被廣泛應用於教育、科研、醫學、信息、傳媒等各個領域,讓我們在回憶過去的時候,產生無盡的遐想。如果我們把我們的紀念品放在一起,就會發現,照片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19世紀30年代,路易斯·達蓋爾成功地發明了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技術——照相術。關於它的發明,還有一段曲折的經歷呢。
達蓋爾1787年生於法國北部的康布雷城,青年時代他是個藝術家。在30多歲時,他設計了「西洋鏡」,這是用特殊的燈光效果展示的全景圖畫。當他從事這項工作時,他開始產生興趣想發展一種不用刷子和油漆就能自動重現世界上的景象的機器。從此,他開始了研製照相機的嘗試。
最初,他設計一架有實用價值的照相機的努力沒有取得成功。1827年時他遇見了尼埃普斯,有可能那時尼埃普斯也在努力發明一架照相機(到那時多少已經取得了一點成功)。兩年後他們變成了合作夥伴。1833年尼埃普斯去世,達蓋爾獨自繼續堅持這一努力。到1837年時,他成功地發明出一種可以實用的照相系統,這被稱為達蓋爾照相術。
1839年,達蓋爾將他的照相過程向公眾公布,但沒有申請專利。作為回報,法國政府授予尼埃普斯的兒子和達蓋爾終身年金。達蓋爾發明的公布在公眾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他成了當時的英雄人物,並接受了眾多的榮譽。與此同時,達蓋爾照相術也迅速得到普遍的應用。達蓋爾很快就退休了,於1851年在距巴黎不遠的鄉村住宅中去世。
沒有什麼發明是完全歸功於一個人的工作的。確實,在達蓋爾之前,許多其他的工作為達蓋爾的成功做了准備。暗箱(一種類似於小孔成像相機的裝置,但沒有底片)至少比達蓋爾早800年就發明出來了。16世紀時,卡爾達諾在如何將透鏡安裝在暗箱的孔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拉開了現代照相機的令人興奮的序幕。但是由於它產生的圖像根本不能保存,幾乎不能認為它就是照相機。另一項重要的准備性發現是1727年由舒爾茨完成的,他發現銀鹽對光敏感。盡管他用這個發現製造出一些暫時存在的圖像,但舒爾茨沒有真正對這一現象深入研究。
最接近於達蓋爾成就的先行者是尼埃普斯,他後來成了這蓋爾的合夥人。大約在1820年時,尼埃普斯發現產於朱迪亞(古巴勒斯坦南部地區)的瀝青對光敏感。通過這種光敏材料與暗箱結合,尼埃普斯成功地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架照相機(他於1826年製造的一架照相機現仍被保存著)。正是由於這一原因,一些人認為尼埃普斯才是照相機的發明者,但是尼埃普斯的照相方法完全不實用,它要求有8個小時的曝光時間,即使是這樣,得到的仍然是一幅相當模糊的圖像。
用達蓋爾的方法,圖像被記錄在一張塗有碘化銀的平板上,15到20分鍾的曝光時間就足夠了。這樣一來,這一方法盡管還很麻煩,但卻可供實用了。在達蓋爾將他的方法公之於眾後的兩年時間內,其他人對這一方法提出了一些小改進:在用做光敏材料的碘化銀中加入溴化銀。這一微小的變化對於大大減少必需的曝光時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而使得用照相術產生圖像變得實用。
1839年,在達蓋爾公布他的發明之後不久,英國科學家塔爾博特宣布他發展了一種不同的照相方法。像我們使用的方法一樣,它使用負片。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記錄表明,塔爾博特實際上在1835年就已經製作出了他的第一張照片,這比達蓋爾照相術提前了兩年。塔爾博特由於同時還在從事其他幾項研究工作,而沒能迅速將他的照相實驗進行到底。
達蓋爾去世了,達蓋爾非常大眾化的發明對以後歷史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促進作用。人們對照相機的研究工作並沒有因此而停止。英國人塔爾博特在銀板照相機發明的同時,創造了「塔爾博特攝影法」,使一張底片可以得到多張照片。又是幾十年過去了,美國人也趕了上來。美國的喬治·伊斯曼發明了卷式軟片,為照相降低成本、走進千家萬戶做了准備。1891年,照相機的價格讓不少人能夠承受,成了家庭中簡單而普及的娛樂工具。
後來,人們開始對原來的黑白照片不再感到滿足,他們需要更高水平的攝影技術,希望照片這種東西能全面地展現生活的全部色彩。彩色攝影技術就這樣應運而生了。除了用於家庭娛樂,它還逐步被推廣到科學研究的各個領域和工業、軍事、醫學、商業等諸多方面,從而推動了這些行業的發展。
Ⅲ 照相機是誰發明的
法國人尼塞弗爾·尼埃普斯於1826年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台相機,它的外觀是一個簡陋的木箱子,藉助暗箱繪畫成像原理,「拍」出了世界上第一張永久性照片,它代表著「攝影的誕生。
其實,這台相機還只能算是相機雛形,沒有實現感光成像,真正讓照相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是法國人達蓋爾發明的銀板相機。
達蓋爾的發明被公諸於世的1839年也被稱為攝影技術的誕生之年。
Ⅳ 照相機的發明講了什麼
世紀初中期,義大利畫家根據「小孔成像」的原理,發明了一種「攝影暗箱」。著名畫家達?芬奇在筆記中對它做了記載。他寫道:光線通過一座暗室壁上的小孔,在對面的牆上形成一個倒立的像。當然,它只會投影,要用筆把投影的像描繪下來。
接著,又有人對「攝影暗箱」進行了改進。比如:增加一塊凹透鏡,使倒立著的像變成了正立像,看起來舒適多了;增加一塊呈45度角的平面鏡,使畫面更清晰逼真……然而,這時候的「攝影暗箱」雖具有照相機的某些特性但仍不能稱為照相機,因為它不能將圖像記錄下來。
世紀初中期,人們發現了感光材料,特別是達蓋爾發現的感光材料碘化銀,彷彿給照相機的問世注入極有效的催化劑。於是,在「攝影暗箱」上裝上達蓋爾的銀版感光片,就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真正的照相機。
照相機的問世轟動了世界。許多高官要求拍攝自己的肖像照,盡管那時候要照一張相就像受一場刑罰一樣。
初期的照相機體積龐大,十分笨重,攜帶十分不便。且照相時要選擇好天氣(因為那時候還沒有發明電燈),必須在晴天的中午,讓照相的人在鏡頭前端端正正地坐半小時左右。為了讓自己的姿容永留人間,養尊處優的老爺、小姐們只好耐著性子忍受這一苦楚。
新事物的產生,對世界必定產生一定的沖擊力。照相機誕生伊始,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巴黎一批靠畫肖像畫為生的畫家,聯名上書法國政府,要求取締照相術。他們的理由十分簡單:怕攝影師搶走他們的飯碗。
然而,新生事物的成長是任何力量都抵擋不住的。不久隨著感光技術的發展,曝光所需的時間大大縮短,照相機顯得更為實用了。
年,英國的斯開夫發明了一種手槍式膠板照相機。由於其鏡頭的有效光圈較大,因此只要扣動扳機,就能拍攝。
有趣的是。有一次,維多利亞女王在宮廷內召開盛大宴會。當斯開夫用他的照相機對准女王拍照時,被蜂湧而上的警衛人員撲倒,一時會場秩序大亂。事後,警衛人員才弄懂,那「凶器」原來是照相機。
之後,隨著感光材料及攝影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照相機也不斷地得到完善。
年,蘭德和寶利金發明了新型照相機。這種照相機可以「一次成像」。
具體地說,拍攝以後,只需要短短的幾十秒鍾,一張照片就會從照相機內慢慢地「吐」出來。
Ⅳ 照相機誰發明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成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版照相機,它是由兩個木箱組成,把一個木箱插入另一個木箱中進行調焦,用鏡頭蓋作為快門,來控制長達三十分鍾的曝光時間,能拍攝出清晰的圖像。
(5)相機發明的擴展閱讀:
照相機主要元件包括:成像元件、暗室、成像介質與成像控制結構。
1、成像元件
通常是由光學玻璃製成的透鏡組,稱之為鏡頭。小孔、電磁線圈等在特定的設備上都起到了「鏡頭」的作用。
2、成像介質
負責捕捉和記錄影像。包括底片、CCD、CMOS等。
3、暗室
為鏡頭與成像介質之間提供一個連接並保護成像介質不受干擾。
4、控制結構
可以改變成像或記錄影像的方式以影像最終的成像效果。光圈、快門、聚焦控制等。
Ⅵ 數碼照相機是誰發明的
1951年賓·克羅司比實驗室發明了數碼錄像機(VTR),這種新機器可以將電視轉播中的電流回脈沖記錄到磁帶上。答到了1956年,錄像機開始大量生產。它被視為電子成像技術產生。
Ⅶ 照相機發明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
一個不透光的盒子,這就是照相機。它的發明經歷了漫長的歲月。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回國的《墨經》一答書就詳細記載了光的直線前進、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鏡、凹凸鏡的成像現象。到了宋代,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一書中,還詳細敘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這時候的「攝影暗箱」雖具有照相機的某些特性,但仍不能稱為照相機,因為它不能將圖像記錄下來。18世紀初中期,人們發現了感光材料,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從此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真正的照相機。而第一台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則是由光學家沃哥蘭德於1841年發明的。
Ⅷ 第一個發明照相機的是哪國人
世界公認第一台照相機是法國L·達蓋爾發明的。
1839年8月19日L·達蓋爾在法國科學院和美術學會召開一個盛大的會議,會上宣布——暗箱十達蓋爾攝影法(感光板)便拍攝成了正像的照片。
L·達蓋爾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達蓋爾。1787年出生—1851年去世。他是一位風景畫家,專業畫舞台背景,當時風景畫、繪畫時流行一種工具——暗箱。暗箱的作用:風景物透過鏡頭進入暗箱中的450反光鏡再反射到位於暗箱上方的磨砂玻璃上,再在磨砂玻璃上鋪上畫布作畫。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昨天留在暗箱上的畫布隱約有樹影已留在畫布上,就產生用什麼方法把暗箱玻璃上的影像留在畫布上,達蓋爾獲悉J·N尼埃普斯也在作這方面試驗,而此時J·N尼埃普斯已年過六十,已覺得財力、精力、物力力不從心,才同意和L·達蓋爾合作。
1829年12月4日簽訂了十年合作協議,雙方公布各自研究成果,以求互相幫助、取長補短,雙方同意以雙方的名義公布研究成果,並平分利益。
J·N尼普埃斯的住地夏隆(Chaion)與L·達蓋爾簽訂協議,當即拿出了他的詳細製作方法,並做了示範,L·達蓋爾卻沒有拿出什麼東西,所以,有人懷疑,在此前,L·達蓋爾還沒有試驗出成果。協議簽訂後,雙方各自進行試驗再也沒有見面。
1833年J·N尼普埃斯逝世,由他的兒子I·尼普埃斯繼承協議的合作關系,遺憾的是I·尼普埃斯不想做什麼試驗,所以只剩下L·達蓋爾一人獨自探索了。1837年,L·達蓋爾又經過了八年的探索,終於成功地拍攝出一幅自然光下的靜物片。
1839年8月19日世界攝影史第一頁揭開了面紗——法國科學院和美術學會召開一個盛大的會議,會上宣布了這一重大發明——暗箱十達蓋爾攝影法(感光板)便拍攝成了正像的照片。所以說世界上第一台相機及感光、沖洗、定影的方法是L·達蓋爾發明的。
(8)相機發明的擴展閱讀
最早的照相機結構十分簡單,僅包括暗箱、鏡頭和感光材料。現代照相機比較復雜,具有鏡頭、光圈、快門、測距、取景、測光、輸片、計數、自拍、對焦、變焦等系統,現代照相機是一種結合光學、精密機械、電子技術和化學等技術的復雜產品。
1550年,義大利的卡爾達諾將雙凸透鏡置於原來的針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為明亮清晰 。
1558年,義大利的巴爾巴羅又在卡爾達諾的裝置上加上光圈,使成像清晰度大為提高;1665年,德國僧侶約翰章設計製作了一種小型的可攜帶的單鏡頭反光映像暗箱,因為當時沒有感光材料,這種暗箱只能用於繪畫。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在感光材料上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張照片,但成像不太清晰,而且需要八個小時的曝光。1826年,他又在塗有感光性瀝青的錫基底版上,通過暗箱拍攝了一張照片。
Ⅸ 照相機誰發明的
照相機是達蓋爾發明的。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製造了第一台實用的銀盤相機。其基本思想是將一塊表面有碘化銀的銅板曝光,然後用水銀蒸汽蒸,再用普通的鹽溶液固定,形成永久的圖像。
後來,達蓋爾用這種方法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機。同時達蓋爾攝影是世界上第一種成功的攝影方法。
(9)相機發明的擴展閱讀:
早在1822年達蓋爾就曾在巴黎開辦了一個名叫西洋鏡的展覽,在當時引起了轟動。這是一種用燈光的變化產生各種各樣效果的畫片景色展覽,有點兒類似如今的幻燈片技術,這也是達蓋爾式對攝影術最初的探索。
後來達蓋爾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發明了達蓋爾術。他首先把鍍銀的銅板浸入碘中獲得碘化銀,然後使它曝光數分鍾,然後他把汞加熱到75攝氏度來熏蒸銀板,使得銀汞齊化,從而產生影像。最後他用鹽水定影。
這些步驟組成達蓋爾攝影術。獲得的板上留下一幅與原來景象一模一樣的鏡子里一般的圖像。圖像必須從一個角度上才能看到,而且必須密封保護,以及防止手印,因此一般被裝在一個前面是玻璃的盒子里。對大眾而言,展示現場神秘的大盒子、化學反應的難聞氣味和汞蒸汽的劇毒。
這一切都給攝影術渲染上了魔幻色彩。相比較前人的攝影術,達蓋爾攝影術曝光時間只需十幾分鍾,影像也更為清晰。由於曝光時間還是要十幾分鍾,所以那時照人像照片時,是需要一個脖架來撐住頭,使人保持不動的。
1839年8月19日,法國科學與藝術學院購買了其攝影法專利,並將這項革命性的發明公布與世,宣告攝影的誕生,同時法國政府宣布這個發明是一個對全世界自由的禮物。這一天也被定為攝影術的誕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