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藝術創造學

藝術創造學

發布時間: 2020-11-28 19:13:36

㈠ 怎麼理解文學創造過程中如何美麗地描寫悲哀以更好地創造藝術之美

文學創造過程中,想要更美麗的描寫悲哀以及更好的創造藝術之美,必須要把藝術作品跟文學創作相結合,把他的精神靈魂更好地發揮出來,才能讓他既有文學的創意,又具有藝術的美感。

㈡ 藝術發現在文學創造過程中有什麼意義

首先,明確它的定義。藝術發現是指在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後的一種內無意識的審美容趨向,它通過對外在事物進行審視,從而領悟到一種獨特的「事物」和感受。
然後,說明它的作用:作為一種心理機制,藝術發現強調的是一種頓悟,它通過獨特眼光進入深思,發現外物的某一點與心靈契合,它並未改變原先事物,而是觀察創造出了新事物,是文學創作構思過程(文學創造的過程大體有發生、構思、物化三個階段)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和必要的前提准備

㈢ 課堂教學藝術創造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影響課堂教學創造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一、課堂教學自身的因素
1、學生的「學」。這是課堂教學的中心,是課堂教學的目的,也是教學的根本。影響學生「學」的因素主要包括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能力三個方面。
2、教師的「教」。是課堂教學的主導者、促進者。「教」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影響教師「教」的因素主要包括下面幾點:
①、教師自身的職業道德及對教學的態度。作為教師要愛崗敬業、關心學生,把教育作為自己的終生事業來做。只有樹立這種思想才能使自己在工作崗位上認真、安心的工作。如果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那麼教育就成了自己一個簡單的謀生手段,課堂的教學效率肯定無法保證。
②、教師對教材研究、理解的深度與廣度以及綜合、融匯相關知識的能力。教師的教學能力一般是和他的知識儲備成正比的,教師要想把教學搞好,除了學習科學的教學方法外,更重要的還是要研究教材、融合知識,這是一個形式與內容的關系。如果肚子里沒有「墨水」我想那是不可能倒出來的。
③、教師教學設計、板書設計以及多媒體等各種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力。科學、藝術的教學環節設計能有利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學習是快樂的,生活是多彩的。板書的認真科學也能感染學生,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在現代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大大的提高了我們教學的效率,尤其是音樂教學,需要視覺、聽覺、動手、動口等多種方式來引導學生加深理解。可以想像,沒有聲音的音樂鑒賞課將如何進行!
④、教師對師生關系的認識以及在處理師生關繫上的做法。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過程發揮著特殊、奇妙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能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也能積極的參與學習,使學生學習動機由單純的認知需要上升為情感需要,使教師工作動機由職業需要上升為職責需要。教師和藹的態度,親切的目光,真誠的信任和鼓勵,也成為了學生樂於學習的動力。
3、教學過程的其他因素。比如:教材內容適合不適合學生心理發展的水平、班級規模合理不合理、客觀教學設施適宜不適宜、課程資源豐富不豐富的問題,等等。
二、影響課堂教學的外部因素
1、教育教學制度的推進影響著教學的發展速度和方向。隨著對教育認識的加深,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教育也正在迅速的從「傳承式」、「填鴨式」教學模式向現代的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轉變。素質教育的開展正對現代的教育發展打入了一劑「強心劑」。促使教育健康向前快速發展。
2、當代社會的經濟狀況決定了教育的發展水平,從事課堂教學需要堅實的經濟基礎做後盾。嶄新的校舍、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設備以及正常的教學運轉都需要大量的財力支持,可以說沒有錢什麼都做不了。經濟條件的好壞直接制約著課堂教學的效率。
3、社會、家長對教育的認識、重視水平。從幾十年前,教師被稱為「臭老九」到現在教師的待遇福利不斷提高,反映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很多人都喜歡用日本的電子產品,可以說他們的科技技術水平是非常高的,這是因為日本是世界公認的最重視教育並最早實行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幾個國家之一。他們教育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對其近代化的成功和經濟的高速增長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教育造就了大量的尖端人才,從而推動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㈣ 藝術創造學習體會 1000字

中國書畫藝術,以期獨特的藝術風格魅力而成為東方文明的輝煌典範之一,然而,由於它的歷史、文化、社會背景與我們今天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距離,再加上不少作品在流傳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向。如果不了解這些情況,在鑒賞書畫作品的時侯,便無法把握它的藝術實質,如果想進一步對它的歷史傳承,真偽情況的判斷,就會有無從下手之感。因此、掌握書畫藝術欣賞是書畫鑒定的重要基礎之一。本文以欣賞和鑒定中國傳統書畫為主要內容,分段來介紹給廣大網友,為網友提供在書畫鑒賞時的一些方便。

欣賞書畫藝術的基本方法

人們常說,書畫欣賞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

,這是針對在欣賞書畫藝術時所產生的一種心理變化的反應。因為在欣賞過程中,他將涉及到一些比較復雜的心理功能,如情感、想像、理解等等,而最終將期轉化為對書畫藝術的評價。這種評價,包括對作者藝術風格的理解和判斷,對書畫作品藝術特點的認識,以至對書畫作品藝術價值的大致評估。而這些判斷,認識、評估是在自已原有基礎上的一種提升,從而達到一個新的藝術思想境界。這種高級的精神活動,是屬於一種智力與知識的測驗。也是欣賞者,通過對作品的欣賞,來達到對藝術作品的表達方式,和藝術思想的全面理解,如果從人類對藝術的感受來講,它又是一種具有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作用的精神享受。

中國書畫藝術,同其他的造型藝術一樣,其作品內容具有一定的說明性,而其表現手法則具有一定的裝飾性,兩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就使作品產生了一定的藝術性。中國傳統書畫作品的內容,是產生於特定的社會壞境和文化背景中,因此,必然受到這些歷史因素的制約,對於今天的觀賞者來講,要真正了解它,是有一定難度的。中國傳統書畫的裝飾性,是依存於書畫作的表現手法,主要通過中國書畫所特有的多變的線條、點畫、不同的設色、墨暈等等,來表現書畫藝術的之美來感染欣賞者,而這些方面,雖無太多的歷史局限性的一面,但也有受限於社會生活空間的一面。因此,我們今天欣賞傳統書畫的藝術,除了解其內容外,更多地是著重於這一方面。

通過欣賞可以了解作品的基本情況,包括所用的材料、使用的工具、筆法和設色的基本特點,但這只是對作品的「面貌」作一次大致的認識和了解,雖然這種認識和了解還很粗淺,卻為進一步鑒賞打下了基礎,這是很重要的「第一印象」作用。然後開始進入仔細觀察、欣賞階段。這是主要是對作品的表現手法、主題內容等進行仔細深入的分析,來獲得對作品特點具體形象的認識和理解。接著是進入更深入的欣賞方法,這時要從以上對作品的認識理解中,繼續尋找作品的表現手法與主題內容之間的有機聯系,尋找書畫家在創作中所流露的心境、情緒,及作品隨之而體現的意境。這種欣賞,要求欣賞者調動多方面的知識、素養,由眼前的書畫進而擴展到同一書畫家的其他作品,或是其他書畫家的類似作品,甚至是不同意境的作品,如此、都是對眼前這幅作品的特色和內涵的補充和深化。通過對作品的欣賞,來達到對作品的全面了解,同時為下一步的鑒定填定了基礎。

藝術觀點:藝術品被名家創作出來往往都經過一個復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名家們幾乎投入了全部的精力,為了盡善盡美,他們廢寢忘食。因此他們的作品更能讓人產生共鳴,更能感動人,無論欣賞者從事什麼職業,有什麼樣的背景,都會被作品中的藝術魅力所感染。
沒有創新就沒有藝術的發展,每個藝術家都有其自身的創作觀和價值觀,領悟和把握科學發展觀,就是要樹立獨立思考深刻感受和執意創新的藝術信仰,並為之付出畢生的智慧、情感和力量。藝術品市場不是藝術界,時於尚處初級階段的中國藝術品市場,利大於藝的主導思想更多一些,因而在運作過程中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演變成投資升值的借口也就不足為怪了。我贊同一位評論家的收藏結論———「從藝術角度我只選擇值得收藏的作品,從升值角度我會首先選擇購買其作品」。書畫給人帶來無盡的樂趣,書畫作品給人一種藝術享受,更給人一種心靈的啟迪和震撼,畫廣大人民群眾喜歡的作品,做對人民有益的事情。欣賞書畫可以提高個人的修養,書畫家有發現美和創造美的技能,欣賞者要有領悟創作者心思的本領,藝術來源於生活,藝術家將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變作美妙的藝術,這中間付出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心血和努力,真正懂得欣賞藝術的人,不會只看著它的價值有多少,最在乎它能否引起我們內心的共鳴。

㈤ 創作創作基本釋義為:創造文學藝術作品,也可作文藝作品。創作是我們造型綜合能力與藝術創造能力的集中體

創造文學藝術作品,也可作文藝作品。創作是我們造型綜合能力與藝術創造能力的集中體現。在學習創作的過程中,能夠同時滿足我們對於求知和創造的快感需求。

㈥ 靈感思維在科學藝術創造中是一種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元嬰修成三花聚,神仙榜上有你名

㈦ 如何理解文學創造的主體是特殊的藝術生產者

首先,文學創造的主體是存在於藝術生產活動中的藝術生產者。文學創造的主體首先必須存在於文學創造活動中,並創造文學產品。然而,在文學創造活動中,如果作家完全是被動的,或成為自然的奴隸,或他的活動完全從屬於別人,那麼,他就是「自身的喪失」,就不是真正的文學創造主體。文藝理論史上那種把文學主體歸結為單純的「模仿者」的觀點,其根本缺陷就在這里。因此,只有處於文學生產活動中並具有主體性的即自由自覺的創造者,才是真正的文學創造的主體。 其次,文學創造的主體是美的體驗者、評價者和創造者。文學活動屬於價值判斷的活動,更具體地說,屬於審美價值判斷的領域。文學創造的過程必然包含主體對客體的認識與評價。在文學活動中,主體對客體的活動是一種觀念活動,但與科學認識不同,他主要通過對具有審美價值的客觀事物即審美客體(包括物質客體和觀念客體)的直觀感受、情感體驗,對對象作出審美判斷和評價,並在這個基礎上運用文學話語創造出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世界。因此,文學創造的主體既是美的體驗者、判斷和評價者,又是美的創造者——藝術創造的主體與其他創造者的主要區別就是這里。 再次,文學創造的主體是具體的社會人。文學創造的主體作為藝術生產者、審美者,既是具體的個體,又是社會的個體,是具體的社會人。對於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文學創造的主體都是具體的個體。這里的「個體」固然首先指在文學創造中的作家、詩人都是一個個具體的「單個人」,但還包含著深一層的意義,即指文學活動作為一種意識活動必然都是個體的活動。否定作家、詩人的個體性,也就否定了文學創作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人又是現實的人、社會的人,我們既不能抹煞人的個體存在,又不能把個別的人從社會關系中孤立出來,變成超現實、超歷史的抽象物,而應該從社會和社會關系中來理解人的個體存在。實際上,任何個別的作家、詩人不可能是生活在社會和一定社會關系之外的孤立的個體,他們對生活的審美感受、審美體驗、審美判斷和評價以及運用文學語言反映生活的技藝、風格,都受到時代精神、社會意識、公共心理、民族特性、階級意識等因素的影響。 總之,作為文學創造的主體,任何作家、詩人都是具體社會生命、社會靈魂的「單個人」,或者說,都是具體的、個別的社會人。

㈧ 「藝術生產」的概念是怎樣提出來的文學創造作為一種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喲的關系如何

答題要點:(1)「藝術生產」是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會生產活動的客觀過程時提出來的,最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稱藝術活動為「藝術勞動」,後來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中稱為「藝術生產」。(2)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生產活動的兩種基本形式。精神生產的產生和發展,始終以物質生產為前提和基礎。精神生產最初與物質生產交織在一起,從屬於物質生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精神生產才獨立發展起來。精神生產獨立發展起來之後,一方面仍受物質生產的制約,另一方面又有相對獨立性,表現在它的發展與物質生產存在著不平衡現象以及它對物質生產具有反作用。文學作為一種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的關系也如上所述。

㈨ 靈感思維在科學藝術創造中是一種山重水,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馬祖捏百丈禪師鼻子,野鴨子飛過來,飛過去。

都是玩弄感覺。

經驗,先驗,超驗。
過去,現在,未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