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知識的創造過程

知識的創造過程

發布時間: 2020-11-28 21:57:27

⑴ 知識是怎樣被創造出來的

知識來源有兩種觀點,英國的洛克和休謨認為人類的知識來自經驗,人類能夠理解因果關系,卻不能理解因果關系發生的原因,我們能夠理解因果關系,僅僅是因為習慣。我們經常看到力可以使物體運動,所以我們得出了「力是物體運動的原因」這樣的結論。但是為什麼力可以使物體運動卻沒有人能夠卻回答了,所以我們的理性,仍然是膚淺的感性認識。我們之所以知道因果關系,僅僅是觀察得到的,也就是休謨所說的「習慣」,是統計學概念。第二種觀點,代表人物為笛卡爾和萊布尼茨,知識早先存在人的大腦中,後天的實踐活動激發了潛存在人腦中的知識,即天賦觀念。我不完全認同他們的觀點。知識是再人類活動中世界的客觀規律的在人腦中主觀反映。知識有兩個條件。一,世界是有序的,運行時有規律的。二,人腦可以認識到這些規律。知識的來源有兩種。知識的原型來自事物的客觀規律,而客觀規律的載體又是事物。所以人類不可能脫離生產活動來認識事物,知識也不可能不通過生產活動被憑空創造出來了。人類的知識必然來自經驗。經驗是知識產生的必要條件,但是這並不代表說知識的產生完全依賴經驗。假如你看一本書,只看了一半,這本書毀掉了。盡管沒有看完,你卻能預感下半本書的大致內容。科學家對於超過我們經驗外的事物,通過假想來構造出一個純粹思維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銜接上。比如在對原子模型知識,超出人類的經驗之外。我們只能通過純粹的思維假想,通過純粹思維-假想創造的知識,是不確切的知識,還需要進一步的認證。一本沒看完的書結局有很多種可能,我們的世界或許只是眾多可能中的一種。我們銀河系的規律,在宇宙的結論或許完全相反,或者以另外一種形態存在,也不得而知。

⑵ 個人的什麼對知識創造起決定作用

1、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科學、文化、藝術的唯一源泉;其次,勞動群眾為人們從事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勞動知識分子在精神財富的創造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既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又是社會改革的決定力量。社會革命、社會改革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不可能自發地起作用,必須通過人民群眾這一社會變革的主體才能實現其作用。

總而言之,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是社會變革的主體,同時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傑出人物對歷史的作用
(1)傑出人物對歷史發展的重要作用:
a. 傑出人物是一定歷史任務的發起者和倡導者;
b. 傑出人物是歷史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c. 傑出人物是歷史進程的重大影響者。
(2) 傑出人物作用的發揮受一定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

⑶ 創新過程的要點描述是指什麼

知識創新的過程,發現問題要注意什麼
科技創新是科學原創和技術創新的總稱。科學原創是人類在認識自然現象及其運動和發展過程中發現和發明帶有規律性的新知識及其所用的器具;技術創新就是人們為了改造自然而進行製造和操作過程中,總結發明或發現的新知識和發明的新技藝。科技創新也就是:科技知識的創新;生產的物質技術條件的創新;以及人力素質和勞動技能的創新。 科技以知識為本意味著創新的最終主體是人。知識本質上是人的智力活動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識和創新知識的神奇的功能。盡管信息經濟時代的智能機也擁有不斷增大的知識生產能力,但它永遠不能取代人的高級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本)的地位與作用。可見,知識為本,知識以人力為本,決定了科技創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學與技術知識和進行知識創新的智力勞動群體的培育及其積極性的調動。 科技創新,關鍵在一個「創」字,去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以達到另闢溪徑、縮小差距、後來居上的目的。這就是科技創新應遵循的原則。中國的資源有限,事事都創新,既無必要,也無可能,因此弄清楚為何創新,怎樣創新,創什麼新,就顯得非常必要,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需要有明確的政策規范。 科技創新也要有風險意識。有沒有風險意識取決人們對事物有多少了解。知道風險有多大,風險在何處,才能決定自己敢不敢冒風險。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家少一點書生氣,企業家能多一點書香氣,情況就會有一個根本的轉變。科技創新不是隨心所欲,任何發明創造都是在發掘矛盾、解決矛盾的過程中逐步完成的。我們在進行任何一項科技創新時,首先需要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科技創新的過程就是不斷對比、不斷修正的過程。在一個競爭性的社會環境里,圍繞全局性的主題,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創新機構要根據條件和需要可以講對策,但更要講戰略。從科技層面上看,一個國家的科技創新戰略極為重要。戰略的落後或失敗,會導致可怕的、難以設想的後果。企業的情況也是類似,受成本和資源約束,企業更傾向於使用對策。由於資源有限,對策的實施常常排擠戰略資源,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的企業的創新戰略多是有頭無尾或虎頭蛇尾。而以「引進」、「跟蹤」、「模仿」為主的對策型發展方式,不可能使企業在此創新時代獲得必要的競爭優勢。 科技創新的戰略既要遵循科技發展的一般規律,也要遵循一些創新的邏輯。比如,原創優先問題、常規擴張與突變革命交替發展問題、路徑依賴問題、知識的非線性迭加問題,等等。在創新的實踐中要有所綜合,有所創造,有所集成,有所超越。 未來科技創新戰略的基本要點正如有的專家描述的那樣將是寬頻創新、演進創新、人本創新、自主創新。科技創新戰略應集中注意力,著眼於四個基本點的管理,即新生點管理、切入點管理、臨界點管理、制高點管理。進行原創性、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的科技創新活動,是中國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其實更為重要的是這也將成為中國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 加強科技創新,必須大力推進體制上的創新。創新更需要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東西,來不得半點浮躁和虛妄,科技體制的創新和良好科技創新文化氛圍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我們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而決不能以創新的名義,行主觀意志辦事之實,切忌盲目性、隨意性和片面性。如果說,「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生命力所在,那麼,「科技創新」則是生產力發展,進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生命力所在。

⑷ 創造知識的方法,產生知識的方法

1.不太善於思考
2.不善於創新
3.看書少
4.太急於模仿
5.不愛動手操作
6.做實驗不積極
我已經盡力了、、
把我評為最佳答案唄、、

⑸ 知識是創造人類的(),在不斷地問「為什麼」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大國崛起之路就是不斷創新、不斷突破、不斷超越之路。
通過發明創造,人類不斷地實現跨越,跨越了海洋,跨越了天空。

⑹ 知識創造的促進條件包括哪些

《創造知識的企業》學習記錄

十萬個idea
04月11日
副標題:日美企業持續創新的動力。

本書講了一個企業或團隊,如何進行內部知識的創造、管理和升級。

什麼是知識創造的本質?

知識創造的本質,是隱性知識顯性化,然後再從顯性知識返回到隱性知識的過程。
什麼是知識創造的條件?

企業最主要的工作是提供有利於知識創造的外部環境或場所。
知識創造如何落地?

高管負責「做夢」,中層管理者負責「解夢」,一線員工負責「圓夢」,要充分發揮中層管理者的重要作用。

《創造知識的企業》的基礎原理

什麼是知識?

1,「顯性知識」,可以用語言、文字、數據、圖表、公式表達的,可用計算機處理的,或儲存在資料庫內的知識。

2,「隱性知識」,屬於個人體驗,難以用語言、圖表、數據等明確表示,進行交流、教授時也較為困難。
知識創造的過程?

1,把一個人的隱性知識轉化給另一個人。

轉化的方式是:觀察、模仿、「潛移默化」,關鍵是去體驗、去領悟這個人是怎麼做的,結果是擁有和這個人一樣的隱性知識。
2,把學到的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

這是知識創造過程的精髓,關鍵是形成文字、語言、程序等方便交流、傳播的信息。

轉化的方式可以是數據、概念或模型。

企業可以通過一些流程設計,來有意促使個人的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
3,從局部顯性知識到全局顯性知識。

把個人產生的顯性知識,與團隊、企業已有的知識重新組合和系統化,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結,形成新的團隊、企業知識。

轉化的方式:手冊、說明書、報告、多種形式的分享,反正就是不停地講、不停地溝通。
4,從企業的顯性知識,回歸個人的隱性知識。

關鍵是讓企業員工消化、吸收新產生的顯性知識,內化成他們自己的隱性知識,引發整個企業的知識創造的良性循環。

轉化的方式:干中學、邊干邊學,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領悟。
知識創造的促進條件

知識創造有5個所謂促進條件:意圖、自主管理、波動和創造性混沌、冗餘、必要的多樣性。

1,是知識創造的動力條件。

每個人要願意把自己的隱性知識貢獻出來。企業要明確知識發展意圖,依照共同願景選擇開發知識,把對知識的培育納入到管理體系。
2,是知識創造的能力條件。

搭建一個具有創造知識能力的團隊。成員由不同職能部門背景的成員組成,具有高度的自主行動能力,利用「最少重要規定」來管理團隊。
怎樣搭建「自組織團隊」?

要注意團隊成員的知識冗餘程度,並且保證人員的多樣性,團隊成員得有一定的共同知識基礎,還要有一定的知識互補性。

提高知識的冗餘程度,可以靠崗位輪換、集體會議、非正式的聚會等;提高知識的多樣性,可以選擇跨部門的成員組成自組織團隊。
中層管理者怎麼保證知識創造落地?

中層管理者要扮演好三個角色:現實的重塑者、知識轉化的加速器、跨越層級的傳送帶和潤滑劑。
怎樣培養或選拔中層管理者?

主要關注他們的能力結結構。

要具備:懂協調、會管理、善謀劃,把握項目節奏;能鬼扯,天馬行空、方便創造新概念;有方法,精通各種知識創造的方法論。

比如:什麼歸納、演繹、比喻、類比等;會挑事,能鼓動大家對話、甚至爭辯;能服眾,團結一切能團結的力量。
其他同類書籍

《明茨伯格管理進行時》

⑺ 知識創造的介紹

野中郁次郎(Nonaka)和Takeuchi指出,企業在「組織的知識創造」(即企業具有的創造新知識、在組織中擴散新知識並將這些新知識融入到產品、服務和系統中去的能力)中的技能是個關鍵的成功因素。因此,企業面臨的挑戰就是不斷改進創造、傳遞和使用知識的過程。Holsappk和Joshl在對有關知識管理文獻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將知識管理分為以下幾個過程:從組織的外部獲取知識,從組織內部的資源中選擇知識,產生新知識,在組織內部儲存和擴散知識而實現知識的內部化,然後以顯形知識或隱形知識的形式將新知識外部化。

⑻ 知識型組織的創建

要創建知識型組織,需要集中精力做好幾項關鍵工作: 知識型組織根據所知道的和所做的來確定企業戰略。在某個領域比競爭者知道得更多,在戰略上就可以形
成競爭優勢。同時也意識到知識對企業成功的影響力(制定戰略的過程也是知識創新的過程)。舉例來說,美國第一金融的核心專業知識是微觀市場營銷和目標風險分析,而不是銷售信用卡。公司憑借其在統計建模和實驗設計上超人一等的能力,將企業戰略定位於個人財務風險管理。該公司認為,如果不是敏銳地注意到私人財產資料庫的發展,公司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不會這么明顯。 一個企業的知識創新能力取決於學習的能力。成功的企業尋找機會時會在具有戰略意義的知識領域開展學習和試驗。林肯再保險公司搜尋有關再保險的各種疑難案例進行研究,創造學習機會;霍爾森公司也做同樣的事,尋找機會參與不同尋常的建築工程。將客戶、貿易夥伴、供應商和利益團體納入學習的范圍也很重要,簡而言之,要向一切能帶來企業所需知識的人學習。
最終,要把企業戰略作為一個假設,然後在驗證的過程中鼓勵企業進行學習。比如第一金融公司把每一個市場、每一個產品和每一項工作都作為一個實驗,進行測評、驗證和改善。不僅按產品和服務來給客戶分類,而且根據企業從客戶身上學到知識的多少來分類。雖然第一金融和林肯再保險等公司向熟悉的客戶學習,客戶也提供了越來越多的學習機會,但是公司還積極尋找機會,向其他的細分市場學習。新客戶是最重要的學習來源,也是未來重要的戰略機遇。
將學習的成本作為投資,而不是開支。管理者應將學習投資視作一種期權,而不是按照傳統的投資回報分析理論將其作為沉沒成本。哪怕公司以虧本的方式去獲得一個客戶,如果這樣做公司可以了解未來的市場機會,或者使公司有足夠長的時間去研究市場機遇,那麼這種做法反而是一項有利的投資。比如林肯再保險公司通常採用期權定價模型來評價在知識和學習上的投資。知識型組織既重視學習的經濟價值,也了解學習的戰略價值。 知識型組織一般按照競爭的需要和戰略的需要,來招募員工和制定員工的職業發展規劃,並將社會資本作為知識創造、交流和運用的關鍵促進因素,獎勵創新、冒險、大膽實驗和大膽想像的行為,甚至也獎勵失敗,如果能夠從中得到重大啟發的話。

⑼ 華為是如何進行創造的,文化生活知識進行分析

華為在進行創造創新過程中,
①立足於社會實踐,注重人民群眾的需專求。

②繼承傳統,推陳出屬新.發揚傳統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內容,注入體現時代要求的新內容.
③博採眾長,以我為主.既吸取外來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國傳統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堅持正確方向.克服「守舊主義」和「封閉主義」、「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傾向.

⑽ 學習改變命運,知識創造未來什麼意思

通過學習,人們能夠獲取知識和技能,從而改變命運,創造美好的未來。

學習作為一種獲取知識交流情感的方式,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的內容,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紀這個知識經濟時代,自主學習已是人們不斷滿足自身需要、充實原有知識結構,獲取有價值信息,並最終取得成功的法寶。

知識是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客觀世界(包括人類自身)的成果,它包括事實、信息的描述或在教育和實踐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是人類從各個途徑中獲得的經過提升總結與凝練的系統的認識。通過知識的獲取,人們那能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創造未來。

(10)知識的創造過程擴展閱讀:

學習必要性:

1、人的學習不僅要獲得個體的行為經驗,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人類祖先遺留下來的社會歷史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

2、人的學習是一種有目的的,自覺的,積極主動的過程。人有主觀能動性,可以積極主動地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

知識的重要性舉例:十八世紀英國天文學家哈雷聲稱他知道哈雷彗星的行為規律,並預報這顆彗星於1759年重新出現。後在1759年1月21日,人們果然又一次看到這顆彗星。哈雷說的很准,這就是知識。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