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教學教案

創造教學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28 22:02:07

㈠ 勞動創造美主題班會教案

一、活動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熱愛公益事業、團結協作、樂於助人的思想品質。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行為習慣,並體現在日常生活中。

二、會前准備:歌曲《勞動最光榮》。

三、活動過程:

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該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那讓我們為這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唱出勞動的贊歌吧。

四、小結: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只有嘗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1)創造教學教案擴展閱讀

教案的特點:

1、要邏輯思路清晰,符合認識規律。在教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教認識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式教學安排和過程,能夠使學生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

2、要不墨守成規,能繼往開來,教案既是以往教學經驗的總結,又是開拓知識新領域的鑰匙,能夠體現學科發展前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㈡ 中班(下)藝術與創造《花兒開了》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不同質地紙的觀察和比較,使幼兒感知紙的特徵及吸水性的強弱。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實驗能力。
〔活動准備〕
面巾紙、圖畫紙、包裝紙、手工紙、白紙、報紙、宣紙、糖紙、錫紙、盆、水、沙土。
〔活動過程〕

探究活動一
探究的問題:用紙做的紙花能開嗎?
幼兒討論。
(1)不能開,紙花是假花,它不可能開花。
(2)能開,因為我們給花澆水,花就能開了
試一試:紙花在哪裡能開花?
幼兒分別把紙花放在土裡、水裡進行觀察。
(1)把紙花放在土裡。
(2)把紙花放在水裡。
說一說我的發現。
(1)紙花在水裡開了。
(2)小紙花太幹了就不開花;真花在土裡能開,假花在土裡開不了。
探究活動二
探究的問題:將不同質地的紙花(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報紙、面巾紙、宣紙、糖紙、錫紙)放入水中,哪朵開得快?
幼兒討論。
(1)厚的紙花開得快。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紙花開得快。
試一試:放進去的紙花哪朵開得快?哪朵開得慢?
幼兒把各種材料的紙花同時放入水中並認真觀察。
說一說我的發現。
(1)包裝紙、手工紙、圖畫紙做的花開得慢。
(2)報紙、面巾紙、宣紙做的花開得快。
(3)開得最快的花是用面巾紙做的,包裝紙做的花開得最慢。
(4)糖紙、錫紙做的花沒有開。
(5)面巾紙吸水最快,包裝紙吸水最慢。
玩一玩,我做的花兒開了。
將不同顏色的紙花放到花叢中,帶領小朋友用噴壺澆花,紙花逐漸開放,體驗花開的快樂。
注意事項
1.教師在實驗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備。
2.如幼兒園的條件較好,幼兒可分組進行活動,讓幼兒在充分玩的過程中感知體驗並得出結論,同時它還能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指導。
3.活動中最好讓孩子卷好袖子,帶上圍裙,以免弄濕衣服。
拓展思路
1.彩色水會不會順著小棒爬上來?
在兩個燒杯中分別放入顏色水(約2厘米高即可),將卷好的紙棒和塑料棒(或玻璃棒)的一端分別放在兩個燒杯的顏色水裡,觀察結果。
2.雨衣、雨傘、窗戶、皮鞋、杯子、毛巾、衣服、抹布等物品中,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作用?

㈢ 益智區創造我的家教案

㈣ 蒙氏數學教案中班創造力訓練教案

幼兒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差,數學又是一門抽象性較強的學科,以下"中班數學游戲大全"能讓幼兒依靠直接的興趣來學習,使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強,學習效果就越好。
幼兒上中班了,可是對數字、數學一點都不感興趣,這讓很多幼師為此而萬分苦惱。別著急,幼兒天生都愛玩,在玩中學數學能讓幼兒覺得十分有趣,自然就喜歡學數學了。為此,學前谷小編為您整理了"中班數學游戲大全",供您參考。
1、蓋印章玩法:將幼兒分成3排,每排幼兒的前面都寫著一個數字,請幼兒看每排前面的數字,在原有印章數量的基礎上再蓋上一定數量的印章,使印章數與數字一致。
2、找朋友玩法:每位幼兒手拿一張數字卡,教室後面貼有與數字卡對應的水果圖。請小朋友們拿著自己的數字卡片到後面去找一找與自己卡片上數字相等的水果圖,看誰找得又快又准。
3、快樂寶貝車玩法:老師手握方向盤開火車,幼兒人手一張數字車票,按照自己手上的車票去找相應的座位。快到站時,老師發出"轟隆隆… 轟隆隆… 嗚 …",激發孩子游戲慾望,然後說:"火車到站了,請座號為1、2、3的乘客下車。"老師和孩子一起檢查,看看有沒有下錯或者沒下的,然後重復到所有乘客下車。
4、鋪石頭玩法:准備各種形狀的"石頭",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石頭",一一對應地嵌入相應形狀的"坑"里,把有"坑"的路鋪好。還可引導幼兒觀察"石頭"路都有什麼顏色,是用形狀的"石頭"鋪好的。
5、踩石頭玩法:路鋪平了,音樂一響,引導幼兒邊念兒歌邊動起來,音樂一停就立即踩到"石頭"上,並說說踩的是什麼形狀、顏色的"石頭"。還可以讓幼兒找找在幼兒園里有沒有這樣的圖形。
6、等量接龍:兩名幼兒玩一組圖片。幼兒觀察接龍卡上的實物數量,將一樣多的實物接在一起。
7、給動物送食物:觀察卡片上的動物和食物,請幼兒先給動物排排隊,再幫他們找出他們喜歡吃的食物。
8、我的朋友在哪裡玩法:教師將有衣著條紋不一樣小熊卡片發給幼兒,幼兒將卡片舉在胸前,然後,在4個圈裡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樣的小熊,就在哪個圈裡。(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能否按照小熊褲子條紋的顏色排列尋找朋友,找到後要提醒找到的幼兒再次比較)。
9、猜一猜玩法:將幼兒分成兩隊,把16張卡片按照橫4張,豎4張放好,圖片朝下,然後依次翻卡片找朋友。如:我翻第一張是個蘋果,記住這個位置上是個蘋果,然後我把它關掉繼續翻,如果你看到有張卡片是你前面看到過的,可以站起來告訴我"它有朋友了"並把它的朋友找出來,找對了,就給這隊獎勵,最後比比兩隊誰的獎勵多就贏了。
10、數客人玩法:"智慧林的小熊今天過生日,邀請了它的好朋友來做客。看看,都有誰來了呢?"(有小老虎、、小熊貓、小猴……) 一共來了幾個小夥伴?請幼兒手口一致地點數:(1,2、3 ……)"總共來了幾個客人?"(一共來了9個客人。)11、幫小熊按數取物玩法:小熊來坐客,請幼兒按照小熊的數量擺椅子、小碗、勺子、杯子等圖片,如一隻小熊坐一把椅子,9個客人就要9把椅子。
12、"超市"游戲玩法:小熊要陪客人,沒時間去購物,請每個幼兒手裡拿著一張數量不等的購物券,各拿一個小筐,根據購物券上的數字卡到"小超市"購買相應數量的物品,購買後回到座位。
13、找媽媽玩法:幼兒聽音樂自由地跑動,音樂停後,分別蹲在地上的瓢蟲身上,要求7個幼兒合作變成七星瓢蟲身上的7個點。瓢蟲媽媽(教師)找自己的寶寶,成人引導本組幼兒進行點數、檢查游戲結果:是否是7個幼兒變成7個黑點,鼓勵孩子進行及時的調整。
14、看數字捶捶背玩法:兩人一組,一人從1-9的數字卡中任意抽取一張數字,看一看是數字幾,然後就在另一位幼兒的背上捶幾下,被捶的幼兒說出捶的次數,若與數字卡的數量相同,游戲成功,交換角色。
15、看數字捶捶背玩法:7-8為幼兒一組,把小椅子擺成小火車的樣子,幼兒騎在小椅子上排成幾列。每列最後面一位幼兒由一套1-9的數字卡,該幼兒任意抽取一張數字卡,數字卡是幾,就給前面的小朋友捶幾下背,前面的小朋友認真計數被捶的次數,然後再給前面的小朋友捶一樣多的次數,一次傳到最前面的一位幼兒,最前面一位幼兒大聲地說出是數字幾,看哪一組傳得快。(要求數字卡不能讓前面的小朋友看到,捶的時候力量要適當,前面的小朋友不能往後看。)16、撒數塊玩法:請幼兒將各色小數塊撒在畫有大圓圈的紙上,然後數一數,各色數塊在圈裡、圈外各有多少?並進行插卡記錄。
17、小青蛙愛玩耍玩法:師幼共同扮演"青蛙",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游戲,幼兒根據兒歌的內容,跳到池塘里或池塘外。教師引出里、外標志卡,再次玩游戲,當教師隨機抽取里、外標志卡時,幼兒看標志快速地跳到池塘里或池塘外,鞏固辨識里、外方位及標志卡。

㈤ 如何幫助學生發展創造力 教案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必須具備創造型性格特徵。人格互動是師生互動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的性格特徵對學生發展的諸多方面有深刻影響。國外的研究表明,對學生的發展而言,教師最重要的性格特徵是:對學生熱情,有移情能力,有獻身精神,富於變通性、開放性、創造性和想像力;同時,教師的創造動機、自主性、好奇心等特徵與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密切相關。而最受學生歡迎的創造型教師的性格特徵是:幽默感、開放性、接受性、願意分享觀點。這些特徵不是憑空而來的,必須在實踐過程中有意識地加以塑造。

其次,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必須了解創造性人才的性格與行為特徵,了解學生創造性的表現形式。教師應該知道,對培養創造力而言,學生的哪些行為特徵是應該得到鼓勵和培養的,哪些是應該予以改變或避免的。相關研究指出,流暢性、變通性、原創性、精緻性、開放性、有活力、冒險、好奇心、復雜性、想像力、獨立性等,是所有創造者在不同程度上擁有的重要特徵,其共同特徵之一則是心理的變通性。只有了解這些特徵,教師才可能接受學生矛盾的行為或特徵,積極地看待其復雜性並做出積極的理解,從而以接受的、開放的、變通的態度認可學生的創造性行為——對學生而言新穎的問題解決方法。

再其次,教師要具備創造性教學能力。這對教師有四點要求:其一,要將教育或教學的總體目標轉化為具體的創造性教學目標;其二,預設教學過程,使其成為學生發現、探究、創造的過程。要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的學習與創造性思考的基礎和背景,幫助學生以新的方式運用已有知識;其三,要把自己從知識智慧的提供者轉變為問題搜尋者、問題設置者、傾聽者、觀眾等角色,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始終為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服務。其四,掌握創造性教學策略。

㈥ 女媧造人教案女媧怎樣創造人類

盤古開辟了天地,用身軀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殘留在天地間的濁氣慢慢化作蟲魚鳥獸,替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氣.
這時,有一位女神女媧,在這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嶺起伏,江河奔流,叢林茂密,草木爭輝,天上百鳥飛鳴,地上群獸賓士,水中魚兒嬉戲,草中蟲之豸跳躍,這世界按說也點綴得相當美麗了.但是她總覺得有一種說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煩,孤寂感越來越強烈,連自己也弄不清楚這是為什麼.
與山川草木訴說心中的煩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話;對蟲魚鳥獸傾吐心事,蟲魚鳥獸哪能了解她的苦惱.她頹然坐在一個池塘旁邊,茫然對池塘中自己的影子.忽然一片樹葉飄落池中,靜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漣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動起來.她突然覺得心頭的死結解開了,是呀!為什麼她會有那種說不出的孤寂感?原來是世界是缺少一種像她一樣的生物.
想到這兒,她馬上用手在池邊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著自己的影子捏了起來.她感到好高興.
捏著捏著,捏成了一個小小的東西,模樣與女媧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竅,雙手兩腳.捏好後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來.女媧一見,滿心歡喜,接著又捏了許多.她把這些小東西叫作「人」.
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樣造出來的,氣概舉動自然與別的生物不同,居然會嘰嘰喳喳講起和女媧一樣的話來.他們在女媧身旁歡呼雀躍了一陣,慢慢走散了.
女媧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熱乎起來,她想把世界變得熱熱鬧鬧,讓世界到處都有她親手造出來的人,於是不停工作,捏了一個又一個.但是世界畢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雙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這樣下去不行,就順手從附近折下一條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漿向地上揮灑.結果點點泥漿變成一個個小人,與用手捏成的模樣相似,這一來速度就快多了.女媧見新方法奏了效,越灑越起勁,大地就到處有了人.
女媧在大地上造出許多人來,心中高興,寂寞感一掃而空.她覺得很累了,要休息一下,到四處走走,看看那些人生活怎樣.
一天,她走到一處,見人煙稀少,十分奇怪,俯身仔細察看,見地上躺著不少小人,動也不動,她用手撥弄,也不見動靜,原來 這是她是最初造出來的小人,這時已頭發雪白,壽終正寢了.
女媧見了這種情形,心中暗暗著急,她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造人,人卻不斷衰老死亡.這樣下去,若要使世界上一直有人,豈不要永遠不停地製造?這總不是辦法.
結果女媧參照世上萬物傳種接代的方法,叫人類也男女配合,繁衍後代.因為人是仿神的生物,不能與禽獸同等,所以她又建立了婚姻制度,使之有別於禽獸亂交.後世人就把女媧奉為「神媒」.

㈦ 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教學設計中「新授環節」是原題目里的還是自己創造內容

新授環節是根據題目給出的材料去寫自己是打算如何去教授材料中的內容的一個環節,主題是給定的,內容是自己的,內容圍繞著主題去寫。

2014年考試的教學設計題為二選一的選做題。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科進行選擇。

語文學科考察的是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文章《日月潭》,數學學科考察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口算乘法》這兩篇文本分別設置了三道小題。除第一道題不同外,後兩道小題都是關於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及導入環節的設計。

(7)創造教學教案擴展閱讀:

真題是要求考生設計教學目標和新授環節。需要認真分析文本,深入把握教材。

對文本的正確把握,是恰當進行教學設計的第一步。考生除了在備考期間要熟悉教材外,還需要經常翻看優秀的教案和教學設計案例。通過對教材和教參的分析正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以及知識與知識間的聯系。

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加工創造,使教材成為教學的文本而不能是教學的主要內容。

其次,在考試中,考生首先要仔細審題。然後認真閱讀文本。對知識點的理解、重難點把握等環節都是高頻的出題點。

1)對教材的分析要著重把握以下六點1)弄清教材對「課標」要求的具體體現。

2)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

3)把握教材的特點。

4)明確教材的教學目標。

5)清楚教材中的重點、難點。

6)解決教材疑點、疑難。考生面對熟悉的文本,心理上會覺得輕松。但考試中能夠碰到熟悉文本的機會很少。面對陌生的一課,考生首先要穩定心態。

7)然後聯系相關熟悉的文本進行比較和分析。例如語文課中寫景的很多文章其教學目標和方法都是一樣的。而數學里分為數與形狀等各模塊知識點聯系非常機密。考生可根據自己熟悉的模塊進行推測分析。

㈧ 如何用畫畫培養幼兒園大班小孩創造力的教案

我國傳統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於忽視孩子創造性的培養。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在本世紀三四十年代就針對我國教育的弊端疾呼要重視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他說:「兒童是新時代的創造者,要解放兒童的創造力」。今天培養兒童的創造性已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課題。一間斗室,一幅范畫加說教是目前很多幼兒園繪畫教學的真實寫照。不少教師在教育中重視教孩子依樣畫葫蘆,循規蹈矩,一板一眼地記憶現成的知識而不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動腦去創造。按照老師的范畫臨摹可以使幼兒掌握粗淺的美術知識和技能,但這樣卻束縛和限制了幼兒的想像力,使幼兒的繪畫活動枯燥乏味,缺乏創造性。如何培養幼兒繪畫的創造能力呢?
一、觀察生活是繪畫學習的源泉
觀察是幼兒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每個正常的幼兒都能看見東西,但還不能說每個幼兒都會看東西,這就是觀察力的問題。幼兒的觀察能力決定著他們的知識水平。蘇聯教育家列·符·贊科夫認為,差生的普遍特點就是觀察力薄弱,因而也就缺乏應有的求知慾。
畫畫是一種視覺藝術活動。畫畫之前,首先總是要通過視覺觀察所要表現的對象。如:形態、結構、色彩、比例、空間位置等,使之在頭腦中留下清晰的印象,然後再憑著記憶、想像去動手進行表現的。這種觀察力的培養,對幼兒美術,乃至一個人的一生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兒的知識經驗很不足,抽象思維能力差,他們在觀察時不能進行分析比較,還不能區別事物細小差別和復雜的空間關系。因此我們應教給他們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分析事物的主次,觀察物象的比例、結構、動態,近大遠小及空間位置等,使他們的觀察能夠逐步深入,能夠通過觀察找出物象彼此之間的關系,辨別出異同,從而使幼兒知道,要描繪物象的基本部分的名稱、形狀、顏色、大小、空間位置以及用途等。例如帶孩子觀察小白兔時可以讓幼兒用語言描述小兔子的特徵,並且按照一定的順序。小白兔身上有白色的毛,長著兩只長耳朵,紅紅的眼睛,三瓣嘴,身體不大,有四條腿,前腿短,後腿長,還有一條短短的尾巴。帶孩子去百貨商店時可以參觀不同的櫃台,問孩子櫃台里有什麼東西,這些東西是干什麼的?售貨員是怎樣賣東西的。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的確,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態,斑駁陸離,紛繁變幻,美不勝收。如朝霞似錦;旭日東升;新月如弓;星閃燈明;飛泉如帶;青山巍巍;春雨如絲;桃紅柳綠;以及湖面上悠閑的天鵝;森林中機敏的猴子;翠竹下溫順的熊貓;山嶺間勇猛的老虎等,都具有不同形態,不同色彩的美,對幼兒都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我們要多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在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發現、觀察雨後的彩虹;雪後的美景;花卉的各種形狀、顏色;昆蟲、小鳥的動態特徵;尋找燕子與麻雀、蝴蝶的異同;觀察秋天的樹木,引導他們看看葉子發生的變化,葉子的各種形狀,聽聽在樹葉上走動時腳下發出的沙沙聲,採集美麗的落葉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選擇兩種或三種物品讓孩子說出他們的異同。如:桔子和蘋果有哪些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手錶和座鍾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寶寶和媽媽的鞋哪兒一樣,哪兒不一樣;水壺和毛巾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另外,我們可以讓幼兒看大師的畫。例如:讓幼兒欣賞鄭板橋的翠竹;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張樂平的三毛。讓幼兒聽畫的故事,使幼兒感受到美,從而大膽想像、創造。
教師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方法的培養幼兒觀察力的同時,還必須培養幼兒的注意力。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也不穩定,只有通過觀察活動,逐步培養他們的注意力,使之達到比較集中,穩定和持久。有意注意的時間長了,才可能使幼兒的觀察力得到很好的發展。如:我們可以給孩子讀一組詞,讓他認真聽,當聽到屬於某一規定的標准詞時就拍手。
興趣是美術的動力,是求知和成才的起點。興趣和愛好象催化劑一樣,能不斷地促使幼兒去實踐、去探索,不斷開辟智慧發展的道路。幼兒對畫畫有一定的興趣,但是這種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需要教師在美術教育過程中加以培養,使之保持持久。當幼兒一旦以極大的興趣參與畫畫時,他們必然以更大的熱情積極而努力地完成作業。
培養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應注意幾點:
1、教材的內容和表現形式要有趣味性,教學方式和方法要注意游戲性。
2、教材難度要適中,教學要求要注意針對性。
3、教師對美術活動的興趣要濃厚,輔導的態度要親切,輔導要注意啟發性。
4、教師要同家長密切聯系,不斷溝通情況,注意保持幼兒的學習興趣。
二、記憶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記憶是一個心理過程。它包括識記、保持再認或重現三個環節。沒有記憶就談不上對經驗的保持,沒有保持,也就無法對經歷過的事物進行再認或重現。可見,識記和保持是再認或重現的前提。許多人都認為孩子很善於死記硬背,因而不注意給孩子很好地講解事物,只要求他們記憶。
事實上,孩子理解後的記憶比機械記憶效果要好的多。研究表明:孩子對常見的物品、樹木、理解了的詞、有聯系的事物更容易記住、記牢,而記憶沒有意義的圖形、事物、音節要花更長的時間,鞏固性也較差。孩子對自己的記憶行為和能力有了一定的意識,我們可以用一定的方法來幫助幼兒記憶、訓練他們的記憶。如:挑選15—20人,讓孩子們圍坐一起,並記住都有哪些小朋友,然後由成人將一個孩子的眼睛蒙住,幼兒一起說:「一、二、三快快找,四、五、六快快藏。」成人在孩子們念完歌謠之後,任意選一名孩子藏到另一間屋子裡,最後讓被蒙住眼睛的小朋友看一看,這里少了哪個小朋友?或是將桌上的實物位置調換,請幼兒憑記憶說出多了什麼少了什麼。
三、想像是繪畫學習的中心
對頭腦中已有的印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的形象的心理過程就是想像。這方面的能力就被稱為想像力,如果離開了想像,孩子的生活就不是豐富多彩,生動離奇了。對於孩子來說,沒有想像就沒有生活。
幼兒的想像水平較低,再造想像佔主要地位,而創造性的成分很少,這和他們的生活經驗、知識范圍密切相關,但幼兒的想像力,發展水平是有個別差異的。有的幼兒只能想到自己周圍的一些簡單的事物,而另一些幼兒則能想到自己見過的、聽過的和自己經歷過的許多事物,他們的想像比較大膽,不受具體現實環境的約束。
一個聰明的孩子面對一個完整的玩具他只有一件事可做,即把他拆散,面對一個不完整的玩具,孩子不得不開動腦子展開想像的翅膀進行組裝。如斷臂的維納斯,以其斷臂曾經讓多少人也正讓多少人為之傾倒。
在繪畫中我們可以提出一些具有發揮想像餘地的命題。啟迪、誘導他們以同一主題為出發點,打破思維定式,展開想像的翅膀在廣闊的天地里自由自在翱翔,尋找藝術表現上更多的可能性。如「我最高興的事」,可能有的畫「看花燈」;有的表現「看馬戲」;有的表現「捉螃蟹」;有的表現「天上」;有的表現「地下」。幼兒美術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從小訓練未來的美術家,不在於對美術技能技巧的機械訓練而在於啟發幼兒的想像和促進其創造性。
在繪畫教學中,我採取這樣的方式進行:先畫出大致輪廓,讓幼兒猜猜要畫什麼。如:「畫不倒翁」,先畫一個圓形,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猜猜老師要教孩子學畫什麼,最後肯定猜對的孩子,使孩子得以情感上的滿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採取如下方法培養幼兒的想像力。
1、像什麼
如藍天上飄著的朵朵白雲像什麼?舊房子里班駁的牆皮像什麼?下雪時屋檐上掛著的冰柱像什麼?外面刮著大風,呼呼的聲音像什麼?
2、能幹什麼
如用紙能幹什麼?用水能幹什麼?用針能幹什麼?用鉛筆能幹什麼?用繩子能幹什麼?……。
3、讓孩子處於一種假定的情景中充分設想會有什麼結果,想法越多越好。如:如果世界忽然沒有了光人們將會怎樣?如果你有了許多錢,想干什麼?如果你原來是一條只會爬行的蟲子,忽然有一天能像人一樣站起來走路的時候,你第一件事會做什麼?
4、什麼東西能有這種用途
如:什麼東西能照明?什麼東西能游泳?什麼東西能解渴?什麼東西會發聲?
5、接著說話
由成人先說一句話,請孩子接著把話說完,而且說的想法越多越好。
如:一天嘉澍正在屋裡玩,忽然聽到劈啪什麼東西摔碎的聲音……;豆豆和媽媽上大街,看到一個小弟弟站在哪兒大聲地哭……。
6、你變我也變
成人和孩子玩這個游戲時應遵循一物降一物的規律。如:成人說:「我變成水」,孩子就說:「我變成杯子」。成人說:「我變成盒子」,孩子可以說:「我變成火」。
7、添畫
給孩子一種或幾種好的幾何圖形,讓他們根據這些圖形進行想像。添上幾筆或補充一些物品成為一個完整情景的圖畫,如:圓形添上幾筆可以變成蘋果、糖葫蘆、大西瓜等。
幼兒最重視教師的評價。教師的評價要從構思是否新穎、獨特,想像是否奇妙、特別,內容是否有童真雅趣,落筆是否大膽,畫面是否豐滿這方面去評價。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