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創造力
⑴ 長生不老,到底是人類的福音還是災難
1)人口問題。在這個不斷控制著人口而且依然有死亡的社會中,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長率是1.33%,也就是說世界人口在以每年780萬的速度增長。如果人類實現了長生不老,世界人口的飽滿將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到時候,災難、戰爭,將會接連不斷。
2)能源問題。科學家預測我們的能源將會以一個很快的速度耗盡,如果人類實現了長生不老,那麼能源的耗盡將會是一個更短的時間,到時候,因為爭奪生活資料的生存空間兒產生的矛盾和沖突定會沒完沒了。
3)就業問題。現代社會年輕人的就業情況日益嚴重,盡管有個方面的努力,成效仍不明顯。如果人類實現了長生不老,年輕人將會更多,而就業崗位再多,在這個問題上也難以在彌補了。
4)倫理問題。古人雲「有家財萬貫不如子孫滿堂」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的第一百代曾孫出生的時候,生存空間如此狹小,他真的有堂可去嗎?而且在現在這樣一個有死亡的社會里離婚率都那麼高,更何況在一個沒有年齡和時間約束的長生不老的社會呢?這必將引起一場倫理之災。
5)環境問題。現在我們一直在努力改善環境,但結果怎樣呢?想沙塵暴這樣的自然災害仍然接二連三,如果人類實現了長生不老,人口的急劇增長一定會加重環境的壓力,自然災害將會更嚴重,到時候即使我們在努力,對於強烈的自然災害而言也只能是杯水車薪了。
6)生存價值。我們常常構思,十幾年後的自己是個什麼樣子,然後去努力,去珍惜時間,去實現自己的價值。而如果人類實現了長生不老,我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珍惜時間了,因為十年、一百年甚至一萬年之後我仍然是我現在這個樣子,沒有什麼改變,這樣的人生何來價值?一個沒有價值的社會,難道不是一個災難性的社會嗎?
長生不老的種族可以參考吸血鬼,但是吸血鬼種族並不很幸福,因為吸血鬼族沒有繁殖的能力。當然,即便忽略此點,人類有繁殖能力,那麼痛苦只會更多。
首先,生命的意義就會出現問題,原本是有限的時間做有限的事兒,結果變成無限的時間,那可不是做無限的事兒,而是會出現大把大把的時間浪費,整個人類的效率反而低了;
然後,人的壽命本來有限,於是一輩子的時間,能拉開差距的幾率本來相對小,但因為時間關系,結果差距會拉的很大很大,金字塔的2:8原則很可能變成2:98,或者2:998,甚至2:9998,這要看到時間底拉大到多少;
第三,生命無限,並不表示可以一直健康和不衰退,如果是給你25-30的身體,和給你75-80的身體,分表長生,那肯定是不同的結局,75-80的身體很可能你根本不想活下去,那你還要永生幹啥?
同時還有個問題,優勝劣汰,人類基於生命無限,所以沒有自然死亡,都是非自然死亡,有些人可能處於病態,但卻可以一直活著,最終會造成更混亂、但下降的體質,影響人類基因;
最後,人數,你可能有100個孩子,然後有10000個孫子,然後有,咳咳,誰知道~這只是個你,還不包含別人,人類在2代之內就會出現基於人數的資源貧瘠,最終導致如前提到的2:8法則徹底崩塌,絕大部分人類活在生存下以下,苟延殘喘。
⑵ 在汶川地震這樣的災難過後,我們應該如何繼續發揚這種民族精神
(一)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揚關繫到國家生存發展的根基,關繫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關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現,我們不能不把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其重要的任務。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需要發揮「主心骨」的核心作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我們進行文化建設的「主心骨」。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盪,只有堅持這個「主心骨」的指導,才能鑄牢我們偉大民族的精神之魂,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二)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需要充分挖掘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經過五千多年的歷史沉澱,中華民族創造了為世人所驚嘆的燦爛文明,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寶庫。培育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必須充分汲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營養,以陶冶情操、咨政育人、塑造民族品格,使民族精神世世代代得以繼承和發揚。[2]
(三)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需要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優秀文化的營養。任何民族精神,如果僵化保守,固步自封,都會走向狹隘和衰落,都會失去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只有博採各民族之長,才能使民族精神的內涵日益豐富;只有具備「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和眼光,才能使民族精神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在經濟全球化的洗禮中顯示出更加強大的生命力。
(四)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需要堅持不懈地在全體民眾中開展民族精神的教育。我們應該把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之真正成為全體民眾共同參與的社會實踐,使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隨時隨地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感染和熏陶。要運用各種載體和形式,開展中國歷史和國情教育、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教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就教育,增強全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全民族的創造力和生命力。在當今中國,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今天,我們的祖國又遭遇了暫時的災難,但地震可以震垮我們的房屋,卻震不垮我們偉大的民族精神。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向世人展示我們百折不撓、團結一心、眾志成城的偉大民族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災中去。
⑶ 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一種創造性毀滅力量
科學本身無所謂創造或者是毀滅,因為科學代表的是對自然存在的認識
但是一旦科學轉化為技術,便有了毀滅力
其一是因為,新的技術要取代久的技術,所以必須逐漸地毀滅舊的技術才能發展新的技術。毀滅技術的同時也毀滅了與舊的技術相關系的利益集團。因為在自由的市場競爭中舊有的技術是無法與新的技術相匹敵的。除了在商業領域的毀滅以外,因為一個社會的組織 機構,比如政府,也是依據舊有的技術建立起來的,必然也要遭遇革新。例如:計算機的高效率必然要取代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員。當然也不止於此,新的物質文明往往意味著新的精神文明,所以就有的文化也將遭遇革新
但是你認為這一切是必然嗎?
⑷ 我是1965年10月25日生到2020年有,什麼災難會有人相助嗎
,很高興幫助你為你解答問題,疑問祝你生活愉快,幸福: 具有豐富的靈回感、創造力及藝術才華答;追求和諧、完美人生;知識豐富,懂得教導和激勵別人。優點是多才多藝,有領導和組織能力;擅長計畫和建立新架構。缺點是太嚴肅,不夠開朗,喜歡以自己的眼光評斷別人。
⑸ 如果地球上突然出現了5000萬只霸王龍,人類將遭遇什麼災難
恐龍繁殖,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大量食物,霸王龍的出現,絕不是單一物種,他需要有其他食草性恐龍作為食物為前提,沒有食草性食物,構不成食物鏈,就不會出現霸王龍。遠古時代的霸王龍,也是在有了足夠的食物之後才能夠繁衍生息,形成自己的族群。
因此,霸王龍出現在地球上只是假設性問題,從哪裡一下子能冒出這么多恐龍呢?所以,只是假設話題談論一番罷了,沒什麼實際意義。
⑹ 最有創造力的名人
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詹天佑,字眷誠,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出生在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兒時的詹天佑對機器十分感興趣,常和鄰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時,他還偷偷地把家裡的自鳴鍾拆開,擺弄和捉摸裡面的構件,提出一些連大人也無法解答的問題。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到香港報考清政府籌辦的「幼童出洋預習班」。考取後,父親在一張寫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證明書上畫了押。從此,他辭別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來到美國就讀。
⑺ 科學技術是一種創造性的毀滅量力
科學技術可以說只能復算是工制具性的,沒有目的性,也不具有目的性。
任何工具本身是沒有價值取向的,它被利用於好的目的,也許可以為人類帶來福音,比如醫療難題的解決,壽命的延長,資源的利用等。
但是如果它被用於邪惡的目的,那可能就會帶來災難了,比如核武器,環境破壞,各種奇怪的疾病等。
所以說科學技術是一張創造性的毀滅力量,不是很准確。
⑻ 地球在未來可能會面臨什麼宇宙級的災難
地球也並不是金剛不破的,也會面臨許多的災難甚至讓人類未來無處可去,比如說全球變暖、人工智慧的威脅、小行星的撞擊。
在地球周圍也是有許多的小行星在環繞的,之前有賴於月球這個屏障的阻擋才讓許多小行星沒能靠近地球。可是大家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轉,在太陽周邊還有許多人類沒有觀察到的行星,這些行星的運轉速度非常的快。若是在某一時刻脫離了原本運轉的軌跡,而跑入了地球所行駛的軌道中,那麼兩個星球必然會發生激烈的碰撞。而且以人類如今的技術也無法改變小行星的運轉軌跡,若是小行星撞擊過來,那將帶來不小的打擊。
⑼ 讓你看的震撼萬分的頂級災難片,你看過幾部
1、《唐山大地震》
以小說《餘震》為基礎改編的《唐山大地震》也是改編電影的典範之作,人物、故事基本保持原貌,而且主線更加清晰,情感的表達也非常得體。影片大部分劇情採用雙線敘事,講述家人失散後各自的生活,時間跨度32年,地域以唐山為核心延展至保定、杭州、溫哥華、汶川,徐帆和張靜初分別飾演的母親和女兒在精密的戲劇空間中遙相呼應,隔空碰撞出很多火花,為最後的母女相見引爆「催淚彈」釀足了情緒。其中的價值和技術體現在對特殊年代背景的情懷抒發,對家庭倫理、人物情感的細膩解析。不僅僅是23秒的浩劫,而是聚焦在32年人們心中留下的傷痕,雖然只是娓娓道來,卻更加值得觀眾去久久回味。
2、《2012世界末日》
「 這簡直就是災難片的進化頂點,如果這樣的電影都不夠震撼,還不能使人類警醒,那就只能繼續作死了。」 如果說一部電影能說服我非要去電影院看,那它一定有我不得不去電影院看的道理,就好比這部《2012》,因為這種如此震撼的鏡頭只有在電影院里才有共鳴效果,這部電影的本意,決不是僅僅想表達人類在面臨滅頂之災時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同舟共濟,自我獻身的精神;相反,在整部電影里充滿了精英對大眾的背叛,精英已然成了大眾的敵人。 在印度學者們發現了由於太陽的異常活動導致地殼運動失常開始,這個社會的精英們就用那些他們已經駕輕就熟的慣用手法來封鎖了消息。他們將大眾看作需要監護者的未成年人,他們不相信大眾,認為不成熟的大...... 不錯,片子有2小時30分,很好看,故事情節緊湊,災難場面逼真,是近年難得的經典災難大片! 先說說故事邏輯上的一些問題吧,全球幾十億人口,最後居然只有幾萬人活了下來,而且花了3年的時間居然只造好了4條船,其中還有一條居然在最後要上船的時候被壓壞了,這個也太小看了人類的創造力了吧,還有就是這個事情的保密工作也做得太好了點吧,雖然國家為了保密充當起了殺手......
3、《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商業是左膀,愛情是右臂,對於愛情的大膽歌頌,超越了那個年代觀眾對愛情片尺度所能想像的范圍,要知道,這可是在大銀幕上看一男一女彼此追逐、親吻、大膽表示愛意。影片所表現的愛情,沒有貧富差距限制,看重一見鍾情,渴望瞬間燃燒,這是放之全球而皆準的愛情普世價值,當然中國觀眾也樂得接受,在別人痛痛快快的愛情中過一把癮。《泰坦尼克號》之後愛情片如過江之鯽,但每當它的主題音樂響起,你仍會覺得,它的經典地位很難被取代。
4、《後天》
無愧於是災難片特效之王,隔著屏幕都能夠感受到災難時的震撼,颶風,海嘯,暴雪,冰雹。 我是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看一下這部片子的。 不是因為情節、製作、畫面怎樣,單單是因為它本身宣揚的主題。 05年的自然災害突然變得多起來,總是讓我很容易就想到這部片子。 去看一看,哪怕看過之後能對你有一個短期的影響,那也是好的。 保護我們的地球,一點一滴做起。
5、《獨立日》
話說美國人正准備熱烈慶祝七月四日國慶日之前,外星艦隊竟大舉包圍地球,並對美國幾個大城市展開致命的攻擊。於是智勇雙全的美國總統比爾普爾曼號召世界各國共御外侮,將七月四日就變成地球的獨立日。在電腦專家傑夫戈德布拉姆和黑人空軍飛行員威爾史密斯等人協助下,地球人對外星人展開全面反攻,總統大人更親自駕駛戰斗機沖上第一線 轟動一時的好萊塢科幻動作片,以地球遭到外星人入侵為賣點,大肆宣揚美式英雄主義。出色的特效場面,令本片橫掃1996年度全球電影票房榜,以北美3億,全球8億多的總收入,成為當時僅次於侏羅紀公園的賣座片空前的危機與挑戰七月二日,天空出現異象偌大的外星人宇宙飛船突然停駐在世界各國主要都市上空。七月三日,在外星人不留活口的攻擊原則下,地球上各主要都市,包括洛杉磯 ,紐約都...
6、《海嘯奇跡/驚天巨嘯》
《海嘯奇跡》劇情比較純粹,整部電影的時間線,就是一個家庭從遇難到重聚的幾十個小時,不像《唐山大地震》在跨度很長的時間里影片類型偷渡為家庭倫理片,也不像《一九四二》野心大得想把通直的假史掰彎。小格局看似處理起來簡單,實則要求更高的技術與技巧。開篇時段的海嘯特效,比《唐山大地震》的地震場面真實得多,觀眾更易產生身臨其境的代入感。
7、《末日崩塌》
《末日崩塌》不僅用逼真的災難場景沖擊影迷的視覺,更是通過對於親情與愛情的描寫賺足大家的眼淚。在這部電影中渾身擁有壯碩肌肉的巨石強森不是一個拯救全人類的大英雄,而是一位為了拯救自己唯一的女兒而踏上艱險困難的營救之旅的父親。在拯救女兒的過程中,強森以行動詮釋著「家人」的真正含義,也不斷完成了自我救贖,因為他曾經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另一個女兒在面前去世而無能為力,這一次的末日拯救也讓他終於可以邁向新生,巨石強森賦予了這個角色真實溫暖的性格,以及獨具鮮明的個性。
8、《絕世天劫》
影片中以世界末日為主題,這是眾多觀眾不可抗拒的觀影元素。作為一部暑期爆米花電影,《絕世天劫》頗具觀賞性。影片看起來像一個電視廣告,片中200人被聯系在一起,用花哨的技巧、奢華的技術和昂貴的自嘲給每一個鏡頭添上噱頭。這部電影雖然有些荒謬,但片中特殊的畫面效果令人印象深刻。電影的劇本是一個充滿了令人驚訝的詼諧劇本。
9、《流感》
面對災難,既有人性的光耀,亦有齷齪與醜陋。視人命為草芥的冷漠,自私自利的哄搶,損人利己的行為,在影片中多有觸及。當然,編導著力表現的是災難中小人物的情感暖流。女主角是位單親媽媽,使出渾身解數拯救女兒,體現了母愛的偉大;男主角是位消防員,他完全可以逃出隔離區,因為愛上女主角,主動陪母女二人,致自己生命於不顧,並冒險在病屍橫枕的萬人坑中將心上人的小女孩搶救出來。展示了愛情的力量;即便是小混混,當見到自己兄弟染病致死時,也變得奮不顧身,讓我們感受到義薄雲天的兄弟情。不拋棄,不放棄,正義感,人性美是影片極力功頌的。
10、《地心毀滅》
《地心搶險記》向觀眾展示了一個神秘的地心世界,劇情緊湊,主題健康積極,全人類救星的角色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對人性沖突的把握和刻畫也十分到位,非常適合喜歡快節奏和驚險場面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