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壹』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是哪个学校的博导
上海大学法学院现有博士点一个,硕士点五个。
博士点是:在管理科学与工回程一级学科下,答自主增设的知识产权管理博士专业(2007年2月起);
硕士点分别是: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998年6月起),刑法学(1999年12月起),法学理论(2003年9月起),民商法学(2006年1月起),法律硕士(2007年5月起)。
陶鑫良教授应当就是上海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博士专业的博导吧。
『贰』 生物与法律
一、历史沿革
上海大学法学院前身是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最早可追朔到始建于年的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和建立于1988年的“上海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及“上海科技法联合研究所”。
复旦大学分校法律系是文革后上海地区最早和国内最早之一恢复和开展法学教学和研究的单位。1985年,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等五所大学的分校合并组成原上海大学,原复旦大学分校成为上海大学文学院,该系遂改称上海大学文学院法律系。1993年,因上海法律专科学校(与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两校一体)加入原上海大学,称上海大学法学院,文学院法律系改称为文学院涉外经济法系。1998年10月,原文学院涉外经济法系与原知识产权学院进一步合并成为新知识产权学院。
“上海工业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建立于1988年,1991年,该中心与复旦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社科学法学所等单位的相应机构共同组建了“上海科技法律联合研究所”,方明伦常务副校长兼任该所所长,该所本部设在上海工业大学。1994年5月,原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和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上海大学,当年9月,由钱伟长校长亲自倡导与联系,香港星光传呼集团董事长黄金富先生当年首期各捐赠200万元人民币,合同约定十年内今后每年再各捐资100万元人民币,在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各建立一所知识产权学院;方明伦常务副校长亲力亲为,指挥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建立与建设工程,并兼任知识产权学院院长。1998年10月,知识产权学院与文学院涉外经济法系合并,组建成为新的知识产权学院。自1994年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直至2002年的八年间,一直由上海大学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方明伦教授兼任院长。现任院长为陶鑫良教授。
2004年,原上海大学法学院(与上海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两校一体,办学地点在青浦野马浜)独立成立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大学党委经过讨论任命王卫国教授为院长,重组了新的上海大学法学院,办学地点在宝山区上大路99号上海大学本部院系综合楼B楼四楼。
二、发展现状
上海大学法学院下设知识产权学院、法律系和金融法系。另外设有比较法研究中心、港澳台法研究中心。学院现有法学硕士授予点3个(法学理论、宪法与行政法学和刑法学),本科大法学专业1个(下设三个方向:金融法方向、知识产权法方向和刑事司法方向),法学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成人教育法学专业专科、本科和专升本教育点各1个。 学院现有近600名本科生、130多名硕士研究生和数百名成人教育学生,多年来已开设出本科生、双学科生、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班、培训班共五个层次的几十门法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知识产权系列课程,完成了一批富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科研论著与其他成果。
学院所属知识产权学院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两所知识产权学院之一(另一所为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是一所开展法学教学与研究并以知识产权法的教学与研究为特色的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从1994年成立至今,已经培养十一本科生和多届双学科本科生千余人;从1996年起已经和正在培养法哲学、法律文化、法社会学、法学方法论、犯罪学、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司法心理学、比较行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金融财税法学、宪法与公民权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数百名;同时还举办了一届知识产权管理在职研究生班和面向全校开设知识产权公共课程,并且为社会进行知识产权培训数万人。
学院所属金融法系开设的金融法专业方向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内、国际金融中心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的,学生在大学低年级完成普通法学主干课程之后,进一步修习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知识和金融法律、法规及其原理的专业课程,在了解和熟悉金融、财会、资本市场运作的一般知识的基础上,全面学习和掌握诸如:银行法、证券法、会计法、保险法、信托法、票据法、公司法与破产法、金融证券业律师实务、上市公司运作法律实务及相关专业法律知识,成为既懂金融行业实务操作又具备专业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学院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和司法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队伍,承接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以及市级立法机关的立法课题。知识产权学院是国内最早招收学习研究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的本科生教学单位;原文学院涉外经济法系是上海地区文革后最早恢复和开展法学教学和研究的单位,近二十年来为司法部门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法律人才,沪上许多著名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均毕业于该系。
学院重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演讲赛、辩论赛和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和口才。学生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学院聘请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为兼职教授,不定期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多年来,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影响。
学院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专利和商标事务所、政府各级管理部门、海关、边防检查、外贸部门、三资企业、银行和其他企事业单位。
三、学科发展规划
法学院根据上海大学的整体定位和整体战略目标,根据上海市和长江三角洲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根据学院的现状和可能发展条件,经多次研究讨论,提出以下发展目标:发扬“自强不息,求实创新”校训校风,拆除“四堵墙”,“坚持教学、研究二个中心”,“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凝聚力量、重点突破、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以知识产权法和金融法为学科生长点、支撑点;形成特色,培育特长,构筑制高点,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本科生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2010年前完成学院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的转化,再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跻身于国内一流法学院之林。具体而言,学院在2010年要达到的目标为:
(一)学科发展目标
通过对世界一流法学院和国内一流法学院的研究调查,知己知彼,审时度势,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形成巩固和推进科研和学科特色,注重应用研究和研究应用。2010年前再构筑一至二个学科高地,在知识产权方面、金融法方面形成并巩固学科优势,维持“本市前列,国内先进”的平台,进而在2010年争取达到并保持“国内前列,国际参与”的平台。
(二)教学发展目标是
全力争取三年内形成一支教学与科研综合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科学、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建立规范、激励、有序的教学管理规则、组织编写一批理论结合实践的,反映学术研究前沿的优秀教材。同时积极、稳妥地引进和使用外语原版教材,开设多媒体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全力提高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质量,培养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特色鲜明,能研究善实践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至2010年形成鲜明的科研引领教学、教学渗透科研的、体现研究教学型学院特色的教学体系。
(三)队伍建设目标
目前法学院有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专业教师30人,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任务。学院将通过大力提升现有师资水平和加速引进优秀人才的“双管齐下”措施,至2010年建立一支基本规模50人以上,平均年龄40岁以下,博士学位比例在30%以上,国内知名学者比例占10%以上的智力资源配置优化,各学科人才分布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比翼双飞”的师资队伍。
『叁』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学科发展规划
知识产权学院根据上海大学的整体定位和整体战略目标,根据上海市和长江三角洲在新世纪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根据学院的现状和可能发展条件,经多次研究讨论,提出以下发展目标:发扬“自强不息,求实创新”校训校风,拆除“四堵墙”,“坚持教学、研究二个中心”,“培养一个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凝聚力量、重点突破、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面向全国,以知识产权法和经济法为学科生长点、支撑点;形成特色,培育特长,构筑制高点,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本科生教学为中心,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2010年前完成学院由教学研究型向研究教学型的转化,再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跻身于国内一流法学院之林。具体而言,学院在2010年要达到的目标为:
(一)学科发展目标
通过对世界一流法学院和国内一流法学院的研究调查,知己知彼,审时度势,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扬长避短,形成巩固和推进科研和学科特色,注重应用研究和研究应用。2010年前再构筑一至二个学科高地,在知识产权方面形成并巩固学科优势,维持“本市前列,国内先进”的平台,进而在2010年争取达到并保持“国内前列,国际参与”的平台。
(二)教学发展目标是
全力争取三年内形成一支教学与科研综合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科学、与时俱进的教学体系;建立规范、激励、有序的教学管理规则、组织编写一批理论结合实践的,反映学术研究前沿的优秀教材。同时积极、稳妥地引进和使用外语原版教材,开设多媒体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全力提高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学质量,培养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特色鲜明,能研究善实践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至2010年形成鲜明的科研引领教学、教学渗透科研的、体现研究教学型学院特色的教学体系。
(三)队伍建设目标
目前知识产权学院有教职员工38人,其中专业教师28人,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成人教育任务。学院将通过大力提升现有师资水平和加速引进优秀人才的“双管齐下”措施,计划未来建立一支基本规模50人以上,平均年龄40岁以下,博士学位比例在30%以上,国内知名学者比例占10%以上的智力资源配置优化,各学科人才分布合理的教学与科研“比翼双飞”的师资队伍。
『肆』 陶鑫良的介绍
陶鑫来良,上海大学知自识产权学院院长,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知识产权部主任,教授、博导、律师、仲裁员、专利代理人资格。1990年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获硕士学位。曾任上海大学专利事务所所长、科研处副处长、人文学院副院长等职。1994年至2009年历任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副院长、院长;2009年至2011年曾任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2011年9月起复任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现兼任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知识产权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等。
『伍』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研究生考试
是每年招生
陶鑫良的书可以多看看,其他主流书目和人大的法学评论期刊可以多看看。
『陆』 有考上北大知识产权方向法学硕士的前辈吗求考知识产权专业科所需要的参考书。
(1/2)的负1次幂-(π+3)°+根号12+2/(根号3-1的绝对值)=2-1+2√3+√3+1=2+3√3
『柒』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的发展现状
知识产权学院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两所知识产权学院之一(另一所为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是一所开展法学教学与研究并以知识产权法的教学与研究为特色的法学院。下设知识产权法系、涉外经济法系、企业法系和比较法研究中心、港澳台法研究中心。学院除本科生教学外,还设宪法与行政法、法学理论、刑法学三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培养硕士研究生。知识产权学院从1994年成立至今,已经培养八届本科生和多届双学科本科生近千人;从1996年起已经和正在培养法哲学、法律文化、法社会学、法学方法论、犯罪学、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司法心理学、比较行政法学、知识产权法学、金融财税法学、宪法与公民权等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上百名;同时还举办了一届知识产权管理在职研究生班和面向全校开设知识产权公共课程,并且为社会进行知识产权培训数万人。学院目前承担着本学院五百多名本科生和法学院一、二年级近千名本科生课程,本学院近百名硕士研究生和数百名成人教育学生的教学任务和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已开设出本科生、双学科生、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班、培训班共五个层次的几十门法学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和知识产权系列课程,完成了一批富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科研论著与其他成果。
学院拥有一支以教授、副教授为骨干的教学、科研和司法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师资队伍,承接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项目以及市级立法机关的立法课题。知识产权学院是国内最早招收学习研究知识产权法律和管理的本科生教学单位;原文学院涉外经济法系是上海地区文革后最早恢复和开展法学教学和研究的单位,近二十年来为司法部门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法律人才,沪上许多著名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均毕业于该系。?
学院重视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开展演讲赛、辩论赛和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和口才。学生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学院聘请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专家为兼职教授,不定期邀请外国专家、学者来院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多年来,学院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影响。
知识产权学院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专利和商标事务所、政府各级管理部门、海关、边防检查、外贸部门、三资企业、银行和其他企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