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所有权法则儿歌
㈠ 孩子出现“物权敏感期”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做法:
★不强迫孩子分享
孩子既然有物品支配权,那么父母就不该强迫孩子分享。
比如有小孩看上了自家孩子的玩具,哭着闹着要,如果孩子不愿意,父母也不要强行把玩具拿给其他孩子玩。
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家长适当干预
孩子进入物权敏感期时,有时会不知道怎样正确处理问题。
有其他小朋友抢自己东西时,孩子可能会大哭叫妈妈帮忙。如果遇到妈妈不在的情况,孩子可能就没有主意。
因此,家长要教会孩子方法,碰到争抢时要如何解决。不过关键是孩子心里要真正认同这种做法,最好不要把事情弄复杂,不要让矛盾升级。
教育孩子是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不要着急,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孩子教好,没有天生的坏孩子。
如果遇到孩子和别人发生争抢的情况,父母要先理解其行为,然后再就行纠正。
培养孩子正确的“物权意识”,对于将来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家长要学会以上三点,建立起孩子的分享观,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友善。
㈡ 传统童谣有什么
月亮奶奶
㈢ 我们家宝宝二岁半了,会背书念儿歌,明白大人的意思,懂得向大人提问
一、2岁半宝宝的成长 宝宝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认知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他特别需要朋友,从其他小朋友那里宝宝可以得到许多生活经验,那是从父母那里学不来的,所以宝宝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妈妈应带宝宝走出家门,为孤单的宝宝找几个好伙伴。 有时候可能你会很厌烦宝宝做手工,因为他做手工时常把房间搞得乱七八糟,不要被这种凌乱和噪杂吓住,它往往是宝宝创造性的开端。你可以教育宝宝把打扫房间看作游戏的一部分,每次的扫尾工程就是收拾房间,宝宝可能还不会收拾,没关系,你可以耐心地陪他收拾几次,慢慢培养他的调理性,等宝宝再长大一些,就会认可这种方式了。对于宝宝辛苦完成的“作品”,尽管看上去非常拙劣,但是他还是满心期待着你的表扬认可,你的赞赏会给他再次创造的信心。 和宝宝交谈是父母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内容,现在可以对宝宝进行词汇教育了,例如,宝宝说“蚂蚁”,那么你可以告诉他:“蚂蚁可以搬动比身体重几十倍的物体,它是个大力士。”“蚂蚁搬家就是要下雨了。”等,经常和宝宝说复杂的词汇和句子,可以帮助宝宝更快地学习语言。 唱歌是每个宝宝共同的爱好,现在宝宝已经会唱2-3首歌曲,而且唱时节拍、旋律、吐字都比较准确了。 2岁半宝宝发展的里程碑 大动作 单足站立几秒 用足尖走路 自己扶拦上楼梯交替一步一级 自己扶拦下楼梯双足踏一台阶 可用双足或单足跳远 会接滚来的球和反跳的球 学走10~15厘米高的平衡木 精细动作 会砌10块积木造塔 会砌3块积木搭桥 会砌5块积木造门楼 会砌6块积木造金字塔 每分钟穿上4~6颗珠子 会画+、写1和0(画正方形) 拧开螺口瓶盖,按大小配盖 套上6~8个套桶 会解结扣子,开关末端封闭的拉锁 言语 说出自己的姓名、几岁、性别和父母姓名 提问“你”时用“我”回答 背诵儿歌或唐诗一至几首 回答图上“谁”“干什么”“在何处”“好和坏”等问题 会唱3个音阶的歌曲几首 会说若干英文单词 认知 认识食物、动物、日常用品名称和用途 知道动物的特点、叫声和生活习性 认识几何图形和颜色3~4种(红、黄、黑、白) 会用图片配对 拼上切开2~6块的拼图 懂得冷、饿、渴、困时怎么办 知道分辨图中画的人是“姐姐”还是“哥哥” 知道区分1和3哪边多,两边都是5是“一样多” 背数1~10,点数1~4,会取2~3个玩具 复述2~3位数 认识若干汉字 区别天气晴、阴、雨、风、雪,白天和晚上 按命令伸出左手、右手、右腿、左腿 情绪与社会行为 正确使用礼貌语言“谢谢”“您早”“您好”“再见”等 同大孩子做合作游戏“过家家”时会表达意见、服从命令 用杯子倒水不洒出 会用勺或筷子自己吃完一顿饭 及时上厕(坐盆),穿脱松紧带裤子 自己按程序洗手擦干 会穿鞋(不分左右)袜子(不会拉后跟) 穿上背心和套头衫 用洗涤灵洗净水果 能离开家长0.5~1小时 二、2岁~2岁半宝宝的喂养方法 2岁至2岁半的宝宝,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做到规律进餐,定时定量。对于2岁以上的宝宝,应安排好早、午、晚三餐及早、午、晚三次的点心。其次不要让宝宝养成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习惯,达到均衡的饮食结构。除此还要帮助宝宝锻炼自己动手能力,让宝宝自己尝试用勺、碗吃饭。 在宝宝开始逐渐适应正常的饮食后,父母要培养宝宝良好的咀嚼习惯。经过调查发现,过早给宝宝太硬的食物会影响到宝宝的咀嚼习惯,由于太硬的食物超过了宝宝的咀嚼能力,致使宝宝不咀嚼食物,直接就咽了下去,时间久了会养成宝宝不爱咀嚼食物的习惯。有些时候宝宝由于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食物,不怎么咀嚼就下咽,因此需要父母耐心地教宝宝咀嚼食物,不能急躁。在喂食宝宝的时候,刻意拉长两口饭菜的间隔时间,让宝宝有充足的咀嚼时间。 宝宝2岁以后,通常可以与家人吃一样的正餐了,因此要注意对盐的摄入量,一般理想情况下,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应在8~10克之间,但我国只有南方的部分地区符合这一标准,而北方的绝大多数地区都远远超过这一标准,摄入太多的盐对宝宝很不利,会使宝宝在年轻时就患上高血压。所以为了全家人的健康,把正餐做成淡淡的味道,让宝宝从婴幼儿时期就习惯淡味食物。 三、如何培养2岁半宝宝的阅读兴趣? 语言学家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孩子到2岁的时候就基本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语法,能够交流。想象我们自己学习外语的经历,有几个成人能在两年的时间里把一门外语掌握得那么好呢?学习阅读是一个自然的、长期的过程。从出生开始,你的孩子就在为一生所需的阅读、写作、说话和思维的能力打基础。宝宝热切地听一切声音。越多接触到成年人的语言模式和词汇,他们就越容易掌握语言。一个孩子以后词汇量的大小部分取决于他生命的头几年学了多少词汇。 因此,从现在开始就都多和宝宝谈话!给他唱歌,讲故事,告诉你的宝宝,天空是蓝色的,毛毯是柔软的,浴盆里的水是温暖的…… 当你的宝宝开始学说话的时候,认真听他想说什么,和他对话:“是的,小狗在摇尾巴。他很高兴,我想那是因为它喜欢你。你想抱抱它吗?它舔你了?很痒是吧?……” 让书成为孩子世界的重要部分,和宝宝一起看书,不仅分享故事,也一起看文字。读书的时候,用手指着字,宝宝会开始理解故事和书面语言的关系。 拿一根小棍在地上写字,把看图识字卡片贴在冰箱上,如果他们学写自己的名字和发音马很好,如果他们不学,熟悉这些字的形状也是值得的。 通过对周围环境中食物的命名谈论这些食物,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提高它的理解力,如邻居的狗,附近的儿童娱乐场所,他最喜欢的食物,街上的汽车和窗外的小树林。和他一起享受语言——读书,学习绕口令,讲故事。 四、0~3岁宝宝的交际潜能 2岁~2岁半 发展特征 宝宝想要独立,很想和别人分享玩具或其他东西,一起玩时经常充满敌意,总想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 照顾者的对策 开始教宝宝社交的基本礼仪,如要尊重别人的所有权,和别的孩子有矛盾要用温和方式解决,及时表扬他(她)为此做出的努力。 多玩一些要把东西给别人的游戏,从中学会与别人共享。 2岁~2岁半宝宝的营养食谱2007-4-9 9:32:00 进入亲子社区 由于2岁以后,宝宝的牙齿咀嚼能力、胃肠道消化能力日趋完善,因此宝宝的饮食也不必像以前一样要做得很碎,食物的范围也扩大了很多。 鸽蛋益智汤 材料:枸杞子50克,龙眼肉100克,葱末5克,姜片5克,鸽蛋20个 调味料:盐、胡椒粉少许,香菜末、清汤适量 做法: 1.将枸杞子、龙眼肉用温水洗净,枸杞子去核,切成细末。 2.鸽蛋用小锅加清水煮熟,剥去壳。 3.将枸杞子、龙眼肉,放入锅中加清汤煮10分钟,加盐、胡椒粉、葱、姜。 4.将去壳的鸽蛋加入汤内,烧沸,出锅,撒上香菜末即成。 具有增智补脑的功效,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⑴、观察事物的特性。 ①比较形状。用一些不同形状的积木,也可用硬纸板剪成不同形状的纸卡,教小儿学会认识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懂得选择同样的图形进行匹配。 ②比较远近。培养孩子远近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可用含远近的词引导孩子行为,加强对远近概念的意识,如“和妈妈靠近点”。还可在游戏中,教小儿领会远近的意思。 ③培养孩子观察的更全面,这样孩子可扩大观察的范围,促进思维的发展。带孩子到户外观察,教小儿学会先观察周围总体概况,再集中观察
㈣ 什么是童谣
童 谣 是 在 儿 童 间 流 行 的 歌 谣 。 它 的 特 点 是 不 用 乐 器 伴 奏 而 歌 唱 。
童 谣 之 发 端 相 当 早 。 根 据 《 左 传 · 昭 公 二 十 五 年 》 记 载 , 在 周 文 王 与 周 武 王 的 时 代 即 有 童 谣 。 后 来 民 间 也 多 有 童 谣 流 行 。 童 谣 有 儿 童 自 发 编 创 的 , 也 有 成 人 教 授 使 之 歌 唱 的 。 童 谣 有 不 同 类 型 , 道 教 童 谣 是 其 中 之 一 。
所 谓 道 教 童 谣 是 根 据 道 教 的 思 想 旨 趣 而 创 作 的 并 且 在 儿 童 中 流 行 的 歌 谣 。 从 功 能 上 看 , 道 教 童 谣 也 具 有 预 谶 的 作 用 。 历 史 上 , 在 改 朝 换 代 的 关 键 时 刻 , 社 会 上 往 往 出 现 一 些 符 合 道 教 预 谶 精 神 的 童 谣 。 例 如 隋 朝 杨 坚 当 皇 帝 之 前 , 社 会 上 有 些 人 就 放 出 杨 坚 有 " 龙 颜 " 当 为 皇 帝 的 谶 语 。 《 隋 书 · 王 劭 传 》 说 : 陈 留 有 一 座 老 子 祠 , 祠 中 有 枯 柏 。 世 上 传 说 , 老 子 将 " 度 世 " , 曾 经 预 言 枯 柏 如 果 生 出 东 南 枝 , 就 会 有 圣 人 出 世 , 道 教 就 会 盛 行 。 到 了 南 齐 的 时 候 , 枯 柏 真 的 从 下 生 枝 , 并 且 朝 东 南 上 指 , 夜 间 , 有 三 个 童 子 结 伴 唱 起 歌 谣 : " 老 子 庙 前 古 枯 树 , 东 南 状 如 伞 , 圣 主 从 此 去 。 " 据 说 杨 坚 到 亳 州 当 刺 史 , 亲 自 到 老 子 祠 察 看 , 只 见 柏 枝 回 抱 , 与 童 子 歌 谣 所 唱 吻 合 。 杨 坚 于 是 把 自 己 当 作 " 圣 主 " 。 隋 朝 末 年 , 又 有 童 谣 唱 道 : " 桃 李 子 , 鸿 鹄 绕 阳 山 , 宛 转 花 林 里 , 莫 浪 语 , 谁 道 许 。 " 前 人 解 释 , 此 童 谣 中 的 " 李 " 暗 示 将 有 李 姓 兴 起 为 帝 王 , 而 " 桃 " 通 于 " 陶 " , 指 的 是 " 陶 唐 " , 省 略 了 " 陶 " 字 , 就 剩 下 " 唐 " , 暗 示 有 唐 王 朝 取 代 隋 朝 。 这 种 谶 语 式 的 童 谣 与 楼 观 道 士 歧 晖 关 于 李 氏 将 起 而 为 帝 并 且 大 兴 道 教 的 谶 语 颇 相 类 似 , 很 可 能 出 于 道 门 中 人 的 创 作 。
道 教 童 谣 因 为 琅 琅 上 口 , 易 于 流 行 , 这 在 客 观 上 起 到 了 特 殊 的 宣 传 作 用 。
另一个解释:
楔 子
前面二集介绍了许多闽南语传统念谣。黄哲永先生说,那些念谣念起来真是有「原味」,是民间文学的瑰宝。但是光念仍不够尽兴、过瘾,於是念著哼著就唱起来了,成为民间传唱的童歌或儿歌。这些曲子有的是随著念谣自然而然产生的,有的是有心人士把它慢慢收集起来谱上简单的曲调而传唱开来的,就好像孔子、荷马、福史特和陈达,他们都是历史文献的创造者;是童谣、民歌、史诗等的整理者和传唱者,他们将生活的智慧和民族的土地结合,成为人类的大智慧。比如说著名台湾本土音乐家吕泉生、林福裕先生等人就曾采撷传统念谣而加以谱曲、成为传唱一时的「摇婴仔歌」及「板桥查某」等。基本上目前流行的闽南语童谣在词曲的产生上分为下列几类:
一、完全不知词曲由来,系祖先流传下来的,这又分为可唱的及没有曲调的,且又分全台湾的及地区性的。
二、词是祖先留下的,但曲是后人编的,且知道是谁编的,这中间又分为保留原词及修改过的词意。
三、词曲都是近代创作家编写的,有名有姓。
第一类,当然就是传统童谣。第三类当然就是创作童谣,而第二类的定位较为复杂,是新旧融合的创作,但不论第一类还是第二、三类,只要是用闽南语来传唱的,都称为闽南语童谣(也有人说成台湾童谣,亦有其立论基础)。虽都各有不同的风味,但同样的都芬芳醉人。
命名为陈酿与新酒的这一集,将理性又感性地分析传统闽南语童谣、创作童谣之异同点和优劣点,并且试图为今后的闽南语童谣找出方向和远景。
闽南语童谣的园丁
台湾创作童谣是什麼时候开始的,其说法比传统童谣的来源更难追寻。诚如刚才所说,台湾前辈音乐家早就采撷民间念谣来创作,光复后到近年像史惟亮先生、许常惠先生等都作过类似的田野调查和整理,可惜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物质条件及教育理念不同於今日,所以没有轰动和掌声,仅在有心推动台湾乡土文化的阶层中获得些许关怀和赞叹!
假如要说台湾创作童谣明显的起跑点,那应该要追溯到民国五十三年(西元1964年),当年施福珍先生在员林家商担任音乐老师,暑假的午后,他的午睡被几名顽皮小孩子吵醒了,原来夏日炎炎把柏油路晒融了,赤脚粘到了脚:「点仔胶,粘到脚」。这样一句轻松而押韵的童语,使他灵感大发,五分钟以内,他完成了堪称为闽南语童谣文艺复兴之作———「点仔胶」。那天之后,他开始留意当时自立晚报刊载的吴瀛涛先生所写的「台湾谚语与俗谣」专栏。施先生他搜集、他编曲,一首首藉传统念谣而改编的闽南语童谣出现了,这些童谣并没有在学校中教唱,却在童子军、救国团等社团中散播开来。为此,他遭到校方责问,因此而辞去了教职,他的后半生以改编、创作、教唱、推广闽南语童谣为职志。简上仁先生说:「他被大家尊称为台湾童谣的园丁。」
闽南语童谣蓬勃兴起是这几年的事,随著本土文化的抬头及母语教学的需求,闽南语创作童谣如雨后春笋。在这中间,台语歌曲(台语流行歌曲)也跟著水涨船高,连外省第二代的蔡琴也出版了台语歌曲专辑。这些新一辈的创作家们,的确也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闽南语童谣。於是各地的出版商、唱片公司及基金会也都主动找上了这些创作家。其中最有趣的是国语日报也找到了谢武彰等老师来写童谣(闽南语的及国语的)。
闽南语传统童谣,传统两字非常广泛又模糊。早自荷郑时代,近到光复后,凡是没有名分的闽南语童谣都属於传统童谣。所以在前面所说的三类中,第一类是纯粹的传统,第二类是改编的传统,而令人感到有趣的是第二类远多於第一类。也正因为这样,本集中将那群推广闽南语童谣功臣--采撷传统念谣而加以改编后成为传唱的创作者们作一介绍。
一、施福珍先生:
近四十年来,他不断采撷、整理、修改、谱曲、出版、教唱并推广,他自己还会唱,乐此不疲。现在他忙得很,太多的学校、社团、社区和公民营单位,都找他演讲教唱。他不计酬劳,也不计较人数多寡和路程远近,都慨然欣然前往。最可贵的不光是他那分才华,而是那分热心和修养。
二、简上仁先生:
简先生是学财税的,原先在海关服务。但是受了史惟亮先生、许常惠先生等前辈的感召毅然投入台湾民谣的采撷、研究和推广的崎岖路。为了出版第一张台湾童谣的CD,他不惜借款和标会,现在他卓然成家。除了童谣、民谣、俗谚语及台湾民间文学研究外,也致力於台湾歌谣的国际化,现在还在英国修民族音乐学的博士学位。
三、谢武彰先生和冯辉岳先生:
他们都不作曲,专门作词。其中谢先生以国语为主,闽南语次之。而冯先生以客家童谣为主,国语及闽南语次之。
四、王金选先生:
王金选先生很年轻,不过三十岁。他原本是以画插画为业,在偶然机会中看到谢武彰先生的儿童文学作品而大受感动,开始创作童谣。在第一次投稿就顺利成功之后,大获鼓舞,现在是年轻一辈中,作品最多且广受欢迎的童谣作家。他常常为他的童谣歌词配上插画,每个星期天,他还到台北恩主宫的图书馆教小朋友画漫画。
五、黄哲永先生:
黄哲永先生任职於蒜头糖厂,他和妻子因为热爱本土文化,於是到处采撷传统念谣,并整理和诠释,出版成书,他现在已是云嘉地区著名的台湾民间文学的泰斗之一。
六、康原先生:
康原不到四十五岁,年轻轻的就作了外公。他学历不高,但用功自修并且勇於创作,不论诗、散文、小说及歌曲他都涉猎、他有一张娃娃脸及一付好嗓子和好口才,使他在推广闽南语俗谚及童谣中给予人亲切感和生动感。
七、钟信昌先生:
钟信昌先生既不会作词也不会作曲,但他对闽南语创作童谣特别有兴趣,他曾以「闽南语创作童谣之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那是台湾地区第一篇以此内容为硕士论文。现在他任职於台北县三峡镇安溪国小总务主任,他决定要用系统和理论在学校内推广闽南语创作童谣。
八、卢继宝先生:
卢继宝先生是屏东里港乡土库国小的校长,长期以来对闽南语颇有研究。时风开后他更加了一把劲,整个学校布置成学习语文的文化园区,并且从附设幼稚园到六年级,从班际到校外,积极推动母语教学。包括:俗谚语、念唐诗、儿童剧、改编歌仔戏、儿童诗创作等等。当然台湾童谣是不会轻忽的一环。他曾说过一句话:没有母语就没有民族,没有民族就没有国祚。
九、林文宝先生:
林文宝先生是国立台东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这样性质的研究所,在台湾是唯一的。林所长常说:台湾的文学,尤其是儿童文学,长期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几乎失去自己的风格和定位,这是非常遗憾而危险的事。所以他积极复兴台湾的儿童文学,当然台湾童谣是其中一环。他认为闽南语只是汉语的方言之一,推广母语教学是应该的,但不能把母语及方言教学的分量超过国语,否则就是另一种的偏执。林文宝先生这两年来为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执行台湾创作童谣的甄选、评审和出版推广。这中间不光是闽南语的,还有国语、客语及原住民语,他说:凡是优良的童谣他都设法让它传唱及保存。
十、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原本就引导并规划全国性的文化走向、社区文化和本土文化之推动就是其中之一。陈郁秀主任委员是著名的音乐家,她知道音乐及童谣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并且也忧虑在过去不短的岁月中,台湾童谣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於是成立专门执行小组,广泛甄选创作童谣,并且奖励童谣作者。现已出版两集优良作品集,并且分发至各国中小学,配合学校教师的传唱与教学,促使台湾的创作童谣更为普及,陈郁秀主委希望推广到台湾各地区,让台湾儿童唱自己的儿歌、念自己的童谣。
闽南语童谣创作应注意的重点
一、要深切了解闽南语。
二、善用俗谚及俚语。
三、简短、顺口。
四、丰富的想像力。
五、生活周遭的题材(符合现代的题材)。
六、要有押韵。
七、要有教育意义。
八、作曲时注意原来闽南语的高低八音,以免唱出来是其他的意思。
九、儿童的演唱技巧有限,不要高於八度音也不要低於八度音。
十、避免生涩的词汇。
童谣与童诗的区别
一、童谣有较为规制的句型,童诗则否。
二、童谣讲究押脚,童诗则否。
三、童谣多半较短,童诗不受限制。
四、童谣较为浅易,童诗的文学性较高。
五、童谣谱曲容易,且容易传唱,童诗则否。
童谣并非只是说、学、逗、唱的游乐工具,它还肩负著孩童教育的重任。
文 化 藏 宝 阁
童谣的变形
既然童谣是口耳相传而不必经过文字,而且以生活周遭的事物为材料,於是童谣常有变形的现象,依其发生情况可将之分为二类:
一、无意的
无意的改变通常由於记忆不全,或口耳之误,因为记忆不全所以详略互异,因为口耳之误,所以误此为彼,但却也因此提供儿童自我弥补的创作参与。
二、有意的
有意的改变便是传播者创发的介入,其原因有时因为对於原来内容的不满意,有时因为风物或方音的差异而不得不做改变,而风物与方音的差异如果传诵者不加以改变,则必限制了该童谣的扩散,除非改变内容,否则在不同口音地区,便难以传诵。
总而言之,不论有意或无意的改变,这种变形的现象经过辗转传播,难以查证孰正孰变。人人可以参与,自以为傲,正是童谣引人入胜的所在。
创作童谣的曲谱方法
依据语言声调的特性,所有语言组合已具备一定的音乐起伏性,於是口诵的「谣」,在句式的节奏抑扬顿挫中,已犹如音乐一般了,这种随语言而来的音乐性,等於赋予童谣配曲的先天架构,当然,从另一角度来说,它也是一种限制,於是「词」「曲」的和谐,便成了童谣配曲的一项要件。
未能和谐的「词」「曲」往往造成歌唱者的词不达意,或听者的不知所云,而假如歌者变乐合词,则又辜负了配曲者的苦心。
童谣结构
一、节奏
节奏为童谣的根本,其节奏不外「整齐式」与「变化式」二种,所谓整齐式,指全篇皆由一定字数的句子所组成,因为整齐句式的开展,需要掌握相当程度的语言支配能力,但如果过长容易形成单调的感觉,对儿童而言难以接受,是故整齐句式比较少见,而且篇幅也较小。因此,童谣的节奏可以说是以变化句式为生命,变化句式并无复数成组的限制,并且可以随时换韵,换句话说,变化句毋宁是换韵为要件。
二、技巧
赋比兴三种诗法,在童谣可说大多数为直述的「赋」,再加上少数的「比」,而「兴」则往往只不过是用以「起韵」而已,因此,最常见的技巧便是「形式」诱导思考与联想的问答法、数序法、对应法、重复法、顶真法,尤其顶真法以前句的句尾做后句的句头,可以无限开展,差不多可说是长篇童谣的一大法门,是儿童最容易学习也最容易获得成就感的技巧,当然,以上五种方法混合使用更可以充实童谣的生命。
文 化 Q&A
问 :创作童谣的蓬勃,会不会促使传统童谣的消失?
答:基本上不会,但在传唱的人口数上原则上会降低。原因是:一、优秀的传统童谣,已经经过数十年、数百年的考验;二、传统童谣的音韵美和比喻美及联想美,有的是创作童谣无法相比的;三、传统童谣和台湾俗谚语连结为一体,只要俗谚存在,传统应该就不容易消失;四、汰旧换新,原本就是社会及自然界的法则,不必过於忧虑。但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如果对闽南语文化和本土认识不够,率尔操瓢,只是以新奇、随俗地创作儿童歌曲,可能会变成异质文化而失去了所谓的台湾童谣「原味」。
问 :囝仔歌的作曲与配曲要点还有哪些?
答:一、念谣旋律化;二、旋律口语化;三、曲调简单易唱;四、前奏简明活泼:五、和声伴奏易弹;六、音域适中;七、上扬、下坠及切音等特别处理;八、字与音调的明确处理:同音异字异调、同音异字同调、同字异音异调,同字同音异调。
问 :「A、B、C狗咬猪」这首童谣是教育部民国九十年(西元2001年)儿童歌唱比赛指定歌曲之一,它引起广泛的讨论,究竟归属於传统童谣还是创作童谣?
答:这首童谣创作於日治时期,当时日本人一心西化,所以学洋文的风气很盛,但众所周知,日本人在英文发音上可说十分生涩,由此,当时的台湾民众讥讽他们的发音就像猪被狗咬到那麼难听,至於后面串接的阿爸坐飞行机,又从半空中摔下来,则是后人附加的,据简上仁老师说,这首童谣有许多版本,其一是掉下一台洗衫(衣)机,其二是阿爸头毛剩一支,真是琳琅满目,但均能表现闽南语押韵之美。
文 化 采 风 录
福史特
全名为史蒂芬‧福史特(Stephen Foster)美国早期民谣作曲家,他的作品广传於世界各地如:苏珊娜、老黑爵、肯塔基老家乡等等,尤其对南方黑人族群充满无奈、悲悯又乐观、坚忍的描绘,无人能出其右。
老人读书会
嘉义县朴子市,举办了老人读书会,一方面教老人识字及其他艺文技能。一方面采撷耆老们的口述历史和俗谚,真是互惠又相长,实在是美谈,可作为其他县市之参考。
孔子
中国春秋时代人,他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外,也是最早的「中国民谣」之整编和诠释者。他曾说:「诗三百,思无邪」,意思是说诗经三百篇,篇篇皆纯美。
荷马(HOMER)
古希腊诗人,编撰了「伊里亚德」 及「奥狄赛」两篇史诗。并且终生吟咏传唱,他的作品成为欧洲文化的泉源。
文 化 快 易 通
参考书目
1.施福珍著:台湾囝仔歌曲集1-3册,优美印刷厂,民国90年2月二版。
2.洪艺、杨素芳著:亥秋千,安可出版社,民国89年。
3.台北市政府编:欢喜念歌诗1-6册,民国89年9月。
4.王金选著:肥猪齁齁叫,格林出版社,民国88年4月。
5.王金选著:点心摊,台湾麦克出版社,民国88年9月二版。
6.李赫著:台湾囝仔歌,稻田出版社,民国80年。
7.钟信昌著:台湾闽南语创作的儿歌研究,台北市立师范学院,民国90年。
8.庄柏林著:台湾诗曲集,荣后文化基金会,民国85年1月。
9.康启明著:讲唱台湾囝仔歌,安可出版社,民国87年12月二版。
10.行政院文建会编:爱的风铃-台湾2000年儿歌100首,民国89年12 月。
㈤ 儿童珠心算破5减口诀表 儿
珠心算减法口诀表:一下一、二下二、三下三、四下四、五下五、六下六、七下七内、八下八、九下九;一上四去容五、二上三去五、三上二去五、四上一去五;
一退一还九、二退一还八、三退一还七、四退一还六、五退一还五、六退一还四、八退一还二、九退一还一。
(5)幼儿所有权法则儿歌扩展阅读:
珠心算的来历
珠心算是通过思维作数的计算而得出结果的活动。是在大脑中以算珠表象作为载体,运用珠算法则所进行的计算。自从人类开始有了数与数位概念,并能进行最简单的数的计算时起,就有了心算。
为了辅助心算,才有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算工具,石子、树枝等也都是远的最原始的计算工具。接着发明了筹算、珠算、笔算、电算等计算工具及相应的算法。
㈥ 幼儿园大班语言《对韵歆》对联形式的儿歌
【上卷】 一东·其一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东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一东·其二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 云叆叇、日曈曚蜡屐对渔蓬 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 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 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 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一东·其三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檐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红子月 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二冬·其一 晨对午夏对冬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仙鹤对神龙 凤冠球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派 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 二冬·其二 清对淡薄对浓暮鼓对晨钟 山茶对石菊烟锁对云封 金菡萏、玉芙蓉绿绮对青锋 早汤先宿酒、晚食继朝饔 唐库金钱能化蝶、延津宝剑会成龙 巫峡浪传云雨荒唐神女庙 岱宗遥望儿孙罗列丈人峰 二冬·其三 简对繁叠对重意懒对心慵 仙翁对释伴道范对儒宗 花灼灼、草茸茸浪蝶对狂蜂 数竿君子竹、五数大夫松 高皇灭项凭三杰、虞帝承尧殛四凶 内苑佳人满地春光愁不尽 边关过客连天烟草憾无穷 三江·其一 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宝烛对银缸 朱漆槛、碧纱窗舞调对歌腔 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英雄天子汉刘邦 三江·其二 颜对貌像对厐龙辇对徒杠 停针对搁竺意懒对心降 灯闪闪、月幢幢揽辔对飞舱 柳堤驰骏马、花苑吠村尨 酒量微酬琼香颊、香尘没印玉莲跄 诗写丹枫韩文幽杯流节水 泪弹斑竹舜妃遗憾积湘江 四支·其一 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 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 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四支·其二 菹对醢赋对诗点漆对描脂 璠簪对朱履剑客对琴师 沽酒价、买山资国色对仙姿 晚霞明似锦、春雨细如丝 柳绊长堤千万树、花横野寺两三枝 紫盖黄旗天象预占江左地 青袍白马童谣终应寿阳儿 四支·其三 箴对赞缶对卮莹照对蚕丝 轻裾对长袖瑞草对灵芝 流涕册、断肠诗喉舌对腰肢 云中熊虎将、天上凤凰儿 禹庙千年垂橘柚、尧阶三尺覆茅茨 湘竹含烟腰下轻纱笼玳瑁 海棠经雨脸边清泪湿胭脂 四支·其四 争对让望对思野葛对山栀 仙风对道骨天造对人为 专诸剑、博浪椎经纬对干支 位尊民物主、德重帝王师 望切不妨人去远、心忙无奈马行迟 金屋闭来赋乞茂林提柱笔 玉楼成后记须昌谷负囊词 五微·其一 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 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 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 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 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 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五微·其二 戈对甲幄对帷荡荡对巍巍 严滩对邵圃靖菊对夷薇 占鸿渐、彩凤飞虎榜对龙旂 心中罗锦绣、口内吐珠玑 宽洪豁达高皇量、叱咤喑哑霸王威 灭项兴刘狡兔尽时走狗死 连吴拒魏貔貅屯处卧龙归 五微·其三 衰对盛密对稀禁服对朝衣 鸡窗对雁塔秋榜对春闱 务衣巷、燕子矶久别对初归 天姿真窈窕、圣德实光辉 蟠桃紫阙来金母、岭荔红尘进玉妃 霸王军营亚父丹心撞玉斗 长安酒市洞仙狂兴换银龟 六鱼·其一 羹对饭柳对榆短笛对长裾 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 周有若、汉相如王屋对匡庐 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 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六鱼·其二 吾对汝尔对余先授对升除 书箱对药柜耒耜对耰锄 参与鲁、回不愚阀阅对阎闾 诸侯千乘国、命妇七香车 穿云采药闻仙人、踏雪寻梅策蹇驴 玉兔金乌二气精灵为日月 洛龟河马五行生克在图书 六鱼·其三 欹对正密对疏囊櫜对苞苴 罗浮对壶峤水曲对山迂 骖鹤架、待鸾车桀溺对长沮 搏虎卞庄子、当熊冯婕妤 南阳高士吟梁父、西蜀人才赋子虚 三径风光白石黄花供杖履 五湖烟景青山绿水在樵渔 七虞·其一 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 毛锥对羽扇天阙对皇都 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 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 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鲈脍竟归吴 琴调轻弹杨柳月中潜去听 酒旗斜挂杏花村里共来沽 七虞·其二 罗对绮茗对蔬柏秀对松枯 中元对上已返璧对还珠 云梦泽、洞庭湖玉烛对冰壶 苍头犀角带、绿鬓象牙梳 松阴白鹤声相应、镜里青鸾影不孤 竹户半开对牖不知人在否 柴门深闭停居还有客来无 七虞·其三 宾对主婢对奴宝鸭对金凫 升堂对入室鼓室对投壶 觇合璧、颂联珠提瓮对当垆 仰高红日近、望远白云孤 歆向秘书窥二酉、机云芳誉动三吴 祖饯三杯老去常斟花下酒 荒田五亩归来独荷月中锄 七虞·其四 君对父魏对吴北岳对西湖 菜蔬对茶淡苣藤对菖蒲 梅花数、竹叶符廷议对山呼 两都班固赋、八阵孔明图 田庆紫荆堂下茂、王裒青柏墓前枯 出塞中郎羝有乳时归汉室 质秦太子马生角日返燕都 八齐·其一 鸾对凤犬对鸡塞北对关西 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婗 颁竹策、剪桐圭剥枣对蒸梨 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 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鹊权借一枝栖 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 于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 八齐·其二 鸣对吠泛对栖燕语对莺啼 珊瑚对玛瑙琥珀对玻璃 绛县老、伯州犁测蠡对然犀 榆槐堪作阴、桃李自成蹊 投巫救女西门豹、赁浣逢妻百里奚 阙里门墙陋巷规模原不陋 隋堤基址迷楼踪迹亦全迷 八齐·其三 越对赵楚对齐柳岸对桃溪 纱窗对绣户画阁对香闺 修月斧、上天梯螮蝀对虹霓 行乐游春圃、工谀病夏畦 李广不对空射虎、魏明得立为存麑 按辔徐行细柳功成劳天敬 闻声稍卧临泾名震止儿啼 九佳·其一 门对户陌对街枝叶对根荄 斗鸡对挥尘凤髻对鸾钗 登楚岫、渡秦淮子犯对夫差 石鼎龙头缩、银针雁翅排 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 能辨名伦死倚野哉悲季路 不由经靴生乎愚也有高柴 九佳·其二 冠对履靴对鞋海角对天涯 鸡人对虎旅六市对三阶 阵俎豆、戏堆埋皎皎对皑皑 贤相聚东阁、良朋集小斋 梦里山川书越绝、枕边风月记齐谐 三径萧疏彭泽高风怡五柳 六朝华贵琅琊佳气种三槐 九佳·其三 勤对俭巧对乖水榭对山斋 冰桃对雪藕漏箭对更牌 寒翠袖、贵金钗慷慨对诙谐 竹径风声籁、花溪月影筛 携囊佳韵随时贮、荷锄沉酣到处埋
㈦ 儿歌被改是否有著作权问题
最近有一张截图在朋友圈里大范围流传,有一首著名的歌曲《一分钱》被篡改成了《1元钱》。当事人的女儿表示,不尊重文化,随意丑化不值得被提倡。这中间设计的著作权问题又怎么说明呢?跟着我了解一下吧!
最后,谈谈法律观念。依据我国《著作法》,原作者持有歌曲的所有权,其中包括修改歌词。其他人是不允许侵犯原作者的权利的。修改了歌词也就意味着侵犯了原作者的“作品修改权”。
歌曲这一类问题是层出不穷的!随着最近新媒体的出现火了很多歌曲,很多歌曲问题也浮现水面。很多人随意篡改歌曲,未经原著作者同意就广泛流传,这需要大范围的整治,不是小范围的问题。还是个人的法律意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