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版权产权 » 实现承包制的企业所有权是属于谁

实现承包制的企业所有权是属于谁

发布时间: 2020-12-25 01:08:24

㈠ 承包人对企业经营成果拥有所有权的,如何纳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复于制个人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79号)规定,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

㈡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什么意思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因是 公司所有权者未必有企业经营能力,所以要委内托经营能力高强容者代己经营,由此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中国民营企业富不过三代的现象,就是私营企业老板把着经营权,舍不得交由他人(职业经理人)打理,而是近亲繁殖(父传子、子传孙),优势递减,导致家业衰败。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使企业资源与经营管理人员达到最优的组合,发挥最大的效益,为所有者带来最大的利润。因为,所有者不一定懂经营,而资产只有运动起来才可能增值,那么谁能来完成这个滚动资产增值的任务呢,那就是经营者——也就是所有者(股东)聘用的经理(总裁),或者说我们常常听说的CEO,这些经营人员有丰富的经济知识和营销能力,但却不掌握资产,公司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为那些不懂经营却想为自己掌握的资产寻找增值机会的人以及懂经营却没有资产的人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契机,从而解决了这个矛盾,实现资源、人力的最优化配置。至于缺点自然是经营者有可能利用其经营管理有关资产的有利地位谋私利,从而损害所有者的权益。但从总体上来看,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最优模式,利大于弊。

㈢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 是什么意思

你想问的应该是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为什么要按工资薪金所得征个税吧?
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意思b承包a企业,但对a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只收取固定的承包费的意思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b,把你现在的公司想象成a(a公司就你一个员工,你承包了a公司),是不是就是等于a每个月给你发工资(承包费),但公司的利润和你没关,所以你按工资薪金所得交个税

㈣ 承包制与租赁制有什么不同

股份制与承包制、租赁制有什么区别?

在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学习中,对于股份制、承包制、租赁制等都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观点,不少同学觉得它们在经营方式上虽然都是对公有制实现方式的变革,但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一下区分。

一、含义不同。承包制(即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指在坚持全民所有制的基础上,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的责、权、利的关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管理制度。租赁制(即租赁经营责任制)是指在不改变企业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通过签订租赁合同,将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租给承租者(集体或个人)自主经营,并按合同规定收取租金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股份制就是利用股份公司的形式筹集资金进行生产,调节社会资源分配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与经营管理制度。

二、特点不同。承包制的主要特点是:1企业对国家上交利润的责任明确,可以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2企业自主权有了一定的保证;3实行了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有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4承包的方法比较不简单,比较适应新旧经济经营体制转换的要求。租赁制的主要特点是:1两权分离的程度高;2风险大,压力大;3经营动大。我国现行股份制的主要特点是:1企业可以容纳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企业由股票持有者共担风险,共享利益;3企业一开始就有一定的自己财产,能够真正做到自负盈亏。

三、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形式不同。实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时,所有权都位于企业之外,由国家行政机关来代表,经营者则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形成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的责权利用经营合同的方式来规定;实行股份制的企业,所有权进入了企业之内,由公司的股东来行使,经营权则由董事会和经理阶层来行使。

四、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程度不同。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企业必须按承包规定进行经营,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只存在部分分离。实行租赁经营的企业,承租者除向国家交纳租金和保证国家的财产完整外,企业有较完全的经营自主权,所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基本上是分离的。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由于股东众多,绝大多数股东不能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公司一般都由经理阶层经营,经理并不一定就是公司的股东或主要股东,而是具有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的专家,所以公司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完全分离的。

五、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稳定性不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的两权分离是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实现的。由于合同的约束力有一定的法律期限,合同的内容也会随着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两种形式的两权分离具有期限性和不稳定性。股份有限公司的两权分离是一种规范化的、稳定的两权分离。公司一旦成立,两权分离就立即发生,而且只要公司不破产,这种分离一直存在下去。

六、所有权实现的方式不同。承包企业的所有权是通过企业对所有者上交的利润和合同规定的其它义务来实现的。租赁企业所有权的实现主要表现在租金上,租金不和企业经营好坏挂钩,企业有没有收益都要缴纳租金。股份制企业的所有权则是通过股息和其他股东权来实现的。在一般情况下股息要和企业经营好坏挂钩,是一个经常变化的量(部分优先股的股息除外)

7、企业独立的程度不同。承包经营和租赁经营是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的经营方式的变革,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企业没有独立的财产。某些企业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时,虽然承包(租)者也用一定的财产作抵押,但这些财产并不构成企业的财产,而且数量十分有限,企业没有实行自负盈亏的条件。因此,尽管租赁企业比承包企业的独立性要大些,但从实质上看,它们仍没有成为自主经营、自负仍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采用股份制形式,就使企业有了独立的资产,企业不仅可以占有、使用这些资产,而且发生亏损时,还可以用这些资产来抵债;当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抵偿债务时,企业就要破产。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企业唯一的所有者,而是所有者之一,因此,再不能对企业进行直接指挥。这样企业就成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了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仍亏的法人。

㈤ 为什么说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代理问题的根源

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因是公司所有权者未必有企业经营能力,所以要委托经营能力高强者代己经营,由此产生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对全民所有制改革提出的一种意见,其核心是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保持国家所有的形式,但是将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开来,采取多种经营形式。

根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的性质和规模,把企业分成几种类型,采取不同的体制。

有些企业实行国家所有,国家经营,由国家直接管理;

更多的企业实行国家所有,企业自主经营,国家主要利用经济手段间接进行管理;

小型企业则实行租赁或承包,但生产资料所有权仍然属于国家。

对于某些国家不便经营的小型国营企业,也可实行转让、 出卖,本质上并不改变国家所有制。

两权分离的问题在于国家与企业怎样分权才合理。对于不同部门、不同企业在不同时期这种关系并不是固定的。在两权分离的改革实践中,出现了由于企业中缺乏国有利益的代表,而使得企业行为短期化,只顾当前,不顾长远利益的现象。

(5)实现承包制的企业所有权是属于谁扩展阅读:

两权分离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简称。

两权分离即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理论,它随着股份公司产生而产生,代表人物是贝利、米恩斯和钱德勒等。

贝利和米恩斯在1932年出版的《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一书中,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这些大公司中相当比例的是由并未握有公司股权的高级管理人员控制的。

由此得出结论:现代公司已经发生了"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公司实际已由职业经理组成的"控制者集团"所控制。

钱德勒认为,股权分散的加剧和管理的专业化,使得拥有专门管理知识并垄断了专门经营信息的经理实际上掌握了对企业的控制权,导致“两权分离”。

㈥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因

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了。企业资本和经营规模非常大,无法有企业所有者来直接经营企业。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的数量非常多,不可能股东都来参与经营。所以只好委托信任的管理层直接管理企业,股东通过股东大会等很多方式来了解经营情况,分享经营成果。

㈦ 一句话: 现代企业制度强调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企业是指公司抄所有的资产,包括有形袭资产和无形资产,
所有权是指这些资产的所有者,他们具有处置资产的权利,
经营权是指管理者通过管理公司资产,使资产升值。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指公司资产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不是同一批人,他们分别具有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是为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

㈧ 企业所有权性质具体是指哪些

从投资(企业注册资金来源)和所有权角度介定的企业性质。
国营:这回词太老了,现在叫“国答有”。全部由国家财政投资,所有权归国家;
合作:又称合伙,两个以上自然人共同投资,所有权归合伙人按投资比例确认,其企业性为个体;
合资:主要是指中外合资,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分别投资,按各方投资并考虑利益关系协商确定所在权比例;
独资:主要是指国外某一个企业单独投资经营的企业,所有权为该企业主;
集体:一个特定的集体经济组织(如村委会)或其他的群众性经济组织投资,所有权为该集体经济组织。
私营:中国公民个人投资兴办,所有权归投资人;
股份:这应该不用解释吧?
报关:外国企业在华的分支机构;
其他:以上未列入者。如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

㈨ 什么叫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

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利。

产权和所有权的区别是:产权是一个较大的概念,产权包括所有权,房地产所有权只是房地产产权中主要的一种。 私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董事会及经理人员代表公司法人经营业务的权利。

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权是指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所以说,所谓经营权是指企业的经营者掌握对企业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

(9)实现承包制的企业所有权是属于谁扩展阅读

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为解决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营机制问题,确立了两权分离的基本原则。根据工业企业法的规定,企业财产属于全民所有,国家依照两权分离的原则授予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实行两权分离原则,并非国家现在就把全部经营权利均交给企业。

依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规定,国家有权向企业直接下达指令性计划,审批企业提出的各项计划,任免企业行政领导千部,乃至决定企业的关、停、并、转等。企业实行两权分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在企业法确立的厂长负责制与企业法人制度等规定下实行自主经营,也可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决定,采取承包、租赁等经营责任制形式。

㈩ 承包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债权债务归谁

债权来债务归企业所有者、还是承包者源?
这要分情况,按责任处理。
属于承包前就有的债权债务由企业承担;属于承包后与经营相关的债权债务由承包者承担。
承包后与所有权相关的债权债务也由企业承担。如,应由企业缴纳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纳税主体是所有者(企业),所以如果承包合同中没有明确由承包人交的话,也应该由企业承担。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