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版权产权 » 非遗知识产权保护

非遗知识产权保护

发布时间: 2020-12-31 05:38:34

❶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有何不同

虽然这两者基本都是由人创造出的产物。

但是区别很明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看重回的是历史的传承;
知识产权看答重的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有期限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权是社会共有的;
知识产权是私权,是某个人或者某企业或者某组织或者小型集体所持有,并非社会所共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❷ 民间传统技艺是否在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内请说明原因。此外若在范围内,请告知我几个实例,谢谢。

民间传统技艺不在知识产权的范畴,它们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国正在确立和完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的范畴主要在:
a.口头传统和表述

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它的主要范畴在:
a.著作权
b.专利
c.商标
d.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等
由于知识产权兼具有专用权性和科学创造性,所以注定它是有时间限制性的,所以些传统的文化,古老的发明都不能属于这个领域了。

❸ 请 问: 华阴老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具有知识产权;如果有

响当当知识产权认为国家非物质文化,应该归国家所有,

❹ 求大神:有什么关于非遗保护相关书籍可以介绍吗最好是理论性的研究,如能有关于非遗知识产权研究的更好

书 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
作 者:刘锡诚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ISBN: 9787507733563
开本:
16开
定价: 56.00 元

内容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汇集了著名民间文化学者刘锡诚先生多年来在“非遗”的保护、考察、咨询和理论探索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作者应邀在
一些省市的“非遗”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等专业机构的授课、讲演稿,所遴选的文章均具有应“非遗
”保护工作的需要而撰的特点。对“非遗”的保护、普查、建档、数据库建设、传承人认定、干部培训、项目论证、评审申报等工作 均有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刘锡诚,山东昌乐人。1935年2月生。1957年北京大学毕业。先后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新华通讯社、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任职。1997年退休。历任《人民文学》编辑部评论组长、《文艺报》编辑部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常务副主席、顾问,《民间文学》、《民间文学论坛》、《评论选刊》、《中国热点文学》杂志主编。主要著译有:《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选编翻译,作家出版社1958年)、《马克思恩格斯收集的民歌》(合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海防前线战士歌谣选》(采集,与路工合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苏联民间文艺学40年》(与马昌仪合译
《落马湖》《高尔基与民间文学》(与林陵、水夫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小说创作漫评》(文学评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小说与现实》(花城出版社1983年)、《俄国作家论民间文学》(选编翻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印第安人的神奇故事》(与马昌仪合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原始艺术与民间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年)、《作家的爱与知》(文学评论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石与石神》(合著,学苑出版社1994年)、《走出四合院》(随笔,群众出版社1996年)、《河边文谭》(文学评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中国原始艺术》(专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象征——对一种民间文化模式的考察》(学苑出版社2001年)、《追寻生命遗韵——我眼中的文化史迹》(文化随笔,武汉出版社2003年)、《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文坛旧事》(专著,武汉出版社2005年)、《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专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民间文学:理论与方法》(选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图书目录
全球化与文化研究
社会经济发展与民间文化的保护

原点:多样性与多样化
文化圈与文化“飞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西部为例)
抢救性保护和生态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信仰和神秘思维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古村落
传承与传承人论
转变理念正当时

对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问题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文学普查
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与保护
民间文学田野调查的理念与方法
原始艺术及其观念在民间文化中的遗留与影响

整体研究要义
“活态”保护的一种模式
留住我们的文化根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四大关键
基于实践的学理探索
政府主导与专家参与

保持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
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脉
春节:慎终追远生生不息

清明节的天候和物候
黄石与《端午礼俗史》
民间传说及其保护问题

牛郎织女传说的时代命运
“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
关于“梁祝义(宜)兴说”
略谈白蛇传传说
湮没的文化有待出发
湘西:什么最重要?
民族民间艺术的瑰宝
蓝夹缬与昆曲的葛藤
大地震后的文化担当

❺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申报专利吗

  1. 不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属于社会共同财产,不是个人的,专利专保护的是专利人的合法权益,是保护私有权属利的。

  2. 《专利法》第一条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❻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有何不同

两者来基本都是由人创造出的产物。自

但区别很明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看重的是历史的传承;
知识产权看重的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有期限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属权是社会共有的;
知识产权是私权,是某个人或者某企业或者某组织或者小型集体所持有,并非社会所共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