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
①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应将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成本,并计提折旧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当按照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而仍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的,其相关的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以及建筑物的价值的,则应当对实际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如果确实无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原则进行处理。
(1)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划拨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此可见,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种基本形式。
(1)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
(2)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土地使用者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这种划拨土地使用权也有两个显著特征: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权是无偿的,也就是说无须缴纳任何费用、支付任何经济上的代价。
② 请教一个问题,将自用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
中华。会计网校来18号老师回答:楼源主,您说的是以前的规定吧,现在处置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是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的,而不是其他业务收入。
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部分在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也是直接转入其他业务成本的。
若是自用房地产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
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或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开发产品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对应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若是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是对映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的。
③ 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问题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的规定,企业通过划拨无偿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也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支出(如缴纳配套费、土地储备金等)应计入取得无形资产的成本。
土地使用权用于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地上建筑物时,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其成本,单独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借:无形资产/国有土地使用权
贷:银行存款(购入)
或实收资本(投资者投入)
(3)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第三条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
(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第四条 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五条 企业在判断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时,应当对无形资产在预计使用寿命内可能存在的各种经济因素作出合理估计,并且应当有明确证据支持。
第六条 企业无形项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应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一)符合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构成无形资产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不能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构成购买日确认的商誉的部分。
第七条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
研究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
开发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
④ 工厂转让处理问题
一、不能对地上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进行合理分配情况
作为固定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作为固定资产的土地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与房屋建筑物合并计入固定资产的土地,另一种是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合并计价的土地使用权,企业外购的房屋建筑物,实际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土地和地上建筑物之间分配,分别确认为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比例、账面价值比例等方法。如果相关资料难以取得,不能对地上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进行合理的分配,那么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的规定进行处理。
以购买方式取得时(买方):借: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贷:银行存款
出售土地使用权收到处置价款时(卖方):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
二、可以对地上建筑物和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进行合理的分配
作为无形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按取得时所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确认为无形资产。在实务中需要注意区分不同取得方式下土地的价值如何确定。新会计准则规定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与地上建筑物合并计算成本,应仍然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分别进行摊销和计提折旧。
1.取得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以购买方式取得时:借:无形资产;贷:银行存款。以所有者投入方式取得时:借:无形资产;赁:实收资本。以接受捐赠方式取得时:借:无形资产;贷:资本公积。
2.土地使用权摊销的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贷:无形资产摊销。
3.处置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企业出售土地使用权时,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由于是处置非流动性资产,所以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价款大于账面价值时:借:银行存款,无形资产摊销;贷:无形资产,营业外收入。价款小于账面价值时:借:银行存款,无形资产摊销,营业外支出;贷:无形资产。
⑤ 2007年8月3日,甲企业出售一块土地的使用权,该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为500 000元,
账面价值=500000-50000=450000,营业税=700000*5%=35000,营业外收入=700000-450000-35000=215000
借:银行存款 700000
累计摊销 50000
贷:版无形资产 500000
应交税费权—应交营业税 35000
营业外收入 215000
⑥ 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企业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项目时,应当将尚未摊销完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全部
比如你的土地购置成本是100万元,按工业50年摊销,10年之后,土地账面价值80万元。
你只需要将这80万元转入到在建工程即可,分录为
借;在建工程80
累计摊销2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100
⑦ 投资性房地产的账务处理
(一)采用成本模式计量
1、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等
2、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开发产品等
3、计提折旧或摊销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4、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5、处置投资性房地产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1、企业外购、自行建造等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在建工程等
2、将非投资性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等(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差额)
贷:开发产品等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方差额)
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或相反分录
4、取得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5、处置投资性房地产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注:“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有可能在借方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其他业务成本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或相反分录
(7)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根据《投资性房地产(2006)财会[2006]3号2006-2-15》第十三条:企业有确凿证据表明其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应当将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其他资产或者将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一)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
(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
(三)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
(四)自用建筑物停止自用,改为出租。
第十四条:在成本模式中,应当把房地产转换前的账面价值作为转换后的入账价值。如果是把自用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那么自用房地产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及资产减值准备要分别转入至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准备,该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如果是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第十五条: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成自用房地产时,应当以该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的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和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十六条: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The day的公允价值计价。
转换The day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换The day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第十七条:当投资性房地产被处置时,或者永久退出使用且预计不能从其处置里取得经济利益时,应当终止确认其项投资性房地产。
第十八条:企业出售和转让、报废投资性房地产或者发生投资性房地产毁损时,应当把处置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⑧ 土地使用权待实际开发时其账面价值转不转在建工程
你的企业是房地产行业,实际开发时计入“开发成本-土地成本”科目,不应计入“在建工程”;如果是企业自行建造房地产,不转入在建工程科目,因为,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的折旧年限和土地的摊销年限有时不一致。
⑨ 2010年6月1日,甲公司以账面价值7 500万元,公允价值8 50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吸收合
借:长期股抄权投资袭-乙公司7800
贷: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75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司300
合并后的资本公积=2000+300=2300
合并方对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入账价值应当按照资产在被合并方产账面价值入帐。
⑩ 为什么用来建造厂房的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不应计入所建厂房的建造成本
这是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土地使用权要单独计量的,计入无形资产-土地使有权版。
企业外购房屋建筑物所支付权的价款中包括土地使用权以及建筑物的价值的,则应当对实际支付的价款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分配;
如果确实无法在土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按照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原则进行处理。
(10)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扩展阅读:
划拨土地使用权:
划拨土地使用权是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或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后无偿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此可见,划拨土地使用权有两种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