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版权产权 » 音乐版权发展

音乐版权发展

发布时间: 2021-01-07 11:28:55

『壹』 音乐版权收费现象越来越突出,这合理吗

我觉得音乐付费本身是合理的,不能够因为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现象不满意而否认这件事存在的合理性。音乐版权付费就是知识产权付费的一项内容,在大家都开始重视知识产权的时代,音乐也就渐渐开始重视自身的版权。而且一首歌的发行从开始编排,到后期的剪辑,过程并不是一个人的心血,也不是短短的一两天时间。所以一首音乐简单被使用而不缴纳任何费用显然是不符合现在的知识维护的,音乐版权收费就存在合情合理了。

其实不仅仅是音乐版权收费的现象普遍,文字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等在知识产权付费的行列。在如今的社会大风气之下,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网络当中所接触到的信息,能够第一时间想到背后的版权信息。我觉得知识产权付费是合情合理的存在,音乐版权付费也是很正常的行为,也正是因为知识付费的存在,创作者的权益才能够得到保障。

『贰』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发展历史

法律依据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以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了、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潜力的诉讼、仲裁活动。”
从前到现在
协会始终定位在服务全体会员,服务广大音乐著作权人,服务各类音乐使用者,积极推进中国音乐著作权保护事业的进程之上。
收费
协会收取使用许可费的范围非常广泛,对音乐作品的机械复制,如出版音像制品、制作电脑卡拉OK机等,举办现场演出活动,在餐厅、酒吧、宾馆、歌厅、飞机客舱、火车车厢等公共场所播放背景音乐,广播电台、电视台演播音乐作品以及通过网络使用音乐作品等都应由协会负责有偿许可。

『叁』 互联网音乐走向成熟,版权市场走向集中

互联网音乐走向成熟,版权市场走向集中2017年我国手机网民娱乐应用分类使用率版三大派系音乐APP版权权分布互联网音乐走向成熟,版权市场走向集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普及率达到55.8%,其中,手机网民占97.5%。网络音乐作为日常刚需的功能之一,在中国手机网民娱乐类使用中仅次于网络视频,使用率大68%,网络音乐的用户数大约5.24亿。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2017年我国手机网民娱乐应用分类使用率(%)互联网音乐走向成熟,版权市场走向集中资料来源:CNNIC,中国报告网整理我国互联网音乐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音乐版权方、平台运用方和服务支撑方。

『肆』 音乐版权不应搞独家授权,音乐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有多久

小编告诉你音乐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有多久。音乐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有多久著作权保护期限自国家版权局2015年开展网络音乐版权专项整治以来,我国网络音乐的版权秩序明显改善,盗版问题基本得到遏制,网络音乐正版化已成为行业共识。但最近网络音乐版权市场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网络音乐服务商纷纷采购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有的甚至哄抬版权授权费用抢夺独家版权,有的未经许可侵权使用音乐作品。我们认为,网络音乐服务商抢夺独家版权、哄抬授权价格,这不利于音乐作品的广泛传播,不利于广大网民和听众对音乐的使用,不利于本土音乐的创新创造,也不利于网络音乐产业的健康发展。独家授权的模式还可能导致盗版的反弹,会破坏来之不易的网络音乐版权良好秩序。实际上,独家授权这种模式并不是国际网络音乐行业的惯例,在国外唱片公司很少出现将整个曲库授权给一家音乐平台独家使用的情况,即使某张专辑在某个时段存在独家授权,一般时间也较短,像中国这样整个曲库的独家授权是不正常的。著作权法规定的音乐著作权的保护期指的是音乐作品的词曲作者、改编、翻译等创作者对其创作的音乐作品享有专有权的保护期限。保护期限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过了保护期的音乐作品可以免费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权、保护作品的完整权、修改权等人身权永远受保护。

『伍』 为什么现在音乐都特别重视版权

音乐版权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专利,这其中涉及到传播,翻唱等权利!都特别重视版权可以说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另一个是可以从中牟利!所以现在的音乐都特别重视版权!

『陆』 大石音乐版权的公司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大石拓展了合作空间,通过国际化的专业版权管理体制和系统,专成功地将中文歌曲属引入世界非华人地区,并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拥有并代理的中外音乐版权超过50万首,其中不乏猫王、约翰丹佛、大卫鲍威、黑眼豆豆等国际乐坛潮流指标型人物的作品,市场占有率为全世界歌曲数量总和的十分之一。
20多年来,大石与众多国际及本土的唱片、广告、影视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渠道,连续13年荣获新加坡词曲作家协会颁发的“最佳本地音乐出版商”奖项。秉持着“培养、鼓励、推广、经营”的信念,大石欢迎您的加入。您的音乐作品是您最宝贵的智慧产权,请珍惜您的每一首创作!

『柒』 如何加强中国的音乐版权保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有进行登记与注册进而保护自己的权益,然而盗版猖獗,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己的音乐版权保护了?关于加强中国的音乐版权保护迫在眉睫唱片业全球贸易组织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昨日证实,中国首次进入全球十大录制音乐市场。环球唱片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兼市场开发部门负责人AdamGranite在贸易机构的《全球音乐报告》中表示,中国市场提供了艺人和唱片公司,不为这个机遇而感到兴奋是不可能的,尽管挑战依然存在。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新市场中,西方版权拥有者仍面临一些与中国版权制度有关的挑战。这意味着版权制度为创作者和他们的商业合作伙伴提供权利的同时,还包括如何执行这些权利,以及涉及到集体许可时,本地版权所有者如何与全球音乐版权所有者对接等问题。但是,报告仍指出,市场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录音唱片方面,中国仍然缺乏演出和转播权,如果获得了这些音乐版权,这将吸引大量对中国音乐市场发展的投资。在歌曲方面,中国版权法确实为歌曲作者和音乐出版商提供了表演权。但是,这些版权的收入仍然很低。在2017年度统计数据中,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表示,目前中国2000多家电台和电视台中只有105家为他们使用的音乐支付版税。目前作品集的价值在2300万欧元。但是如果整个广播部门都付钱,将会有额外的数千万美元收入进账。加强中国的音乐版权保护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希望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如何加强中国的音乐版权保护的问题对您有帮助,想要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拨打八戒知识产权服务热线。

『捌』 如何理解音乐版权

音乐版权指的是: 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音乐作品的表演权、复制权、广播权、网络传输权等财产权利和署名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精神权利。

『玖』 互联网音乐市场现在发展得好吗特别是原创音乐人,版权可以得到有效保障了吗

都是持续的居高不下。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流行音乐的一蹶不振。一边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一边是苟延残喘,无力回天。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怪至极的现象。
其实,原创流行音乐的衰败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前几年还有诸多互联网巨头和音乐圈大佬利用原创音乐这块遮羞布奋起直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创音乐逐渐的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而音乐产业也体无完肤的赤裸裸的躺在地上,无力爬起。其实一直以来原创匮乏一直只是中国原创流行音乐的一块遮羞布而已,今年歌曲《董小姐》《我在人民广场吃炸鸡》的爆火则让这块破的不能再破的遮羞布灰飞烟灭。事实证明,原创并不匮乏,好的原创更是数不胜数。既然原创并不匮乏,那么究竟是什么拖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后腿呢看
1、巨大的经济利益让所有平台改道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众所周知,酒香也怕巷子深。任何产品想要接近大众,推广平台很重要。同样,音乐产业也是一样。可是再看看我们的现状,电视台要收视率,有收视率广告商才会投钱,网站要点击量,有点击量金主才会买单。与其用新歌手和新歌去尝试,不如拿着大腕和老歌改编稳稳的赚钱。钱是一切平台赖以存活的唯一原动力。至于音乐行业的死活,貌似感觉真的和他们无关。就连打着拯救音乐行业,完成音乐梦想旗号的音乐类选秀节目,也很少能听到真正新的原创歌曲,放眼看去,遍地的老歌和一群号称逗选秀专业户地的选手们。我们的音乐梦想似乎只剩下露脸了。而这一切,归根结底,只是为了钱。
每一档选秀节目都会往自己身上大包大揽一些行业责任:拯救音乐、发掘新人、鼓励原创力量。十年过去了,音乐行业却一天天走向夕阳。真正由选秀输送的逗排得上号地的歌手,数来数去只是李宇春和张靓颖。真正由这些拯救音乐而推出的新原创歌则为零。可能老百姓不是太清楚,许多选秀类节目对选手选歌上有严格的规定。甚至于大部分会列出具体的歌单供歌手选择。既然是一个自由比赛的节目,为什么选歌如此的不自由呢看栏目组早早的从音著协手里买过一些老歌的翻唱权,改编权,然后给所有的选手唱,这么做的目的,第一是可以省钱,从音著协手里每首只需花费一千五元就能在电视上公然翻唱,而一首全新的原创至少得到五千到一万元。第二是可以赚钱,毕竟老歌比新歌更有保障一些,稳稳的改编,然后稳稳的拿到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巨头的彩铃下载分成,每一首至少是以百万元起步的。小投资稳拿大回报的面前,没有人会选有风险且收益不保证的回报。
实际上,不管是电视平台还是互联网平台,所有依附在音乐产业上的相关系统都是在努力的做着杀鸡取卵的事情。当有一天整个音乐产业彻底完蛋了,再没有人写歌了,那么这些节目或系统还会存在吗看实际上,选秀节目的兴盛并没有带来的音乐行业的繁荣,反而是彻底扼杀了原创音乐的生产力。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时下那么多的歌手被称为网络歌手的原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所谓的网络歌曲看因为他们的歌曲就根本没有别的平台愿意接受。除非一首歌火到全民传唱,否则任何平台都不会冒着少赚钱的危险来推广的。
2、版权的不规范助长了音乐市场的混乱
如果说钱是原创音乐倒退的根源,那么版权的不规范操作则是流行音乐市场混乱的添加剂。规范的版权法可以让那些醉心于音乐创作的人们衣食无忧的生活。国外就不说了,就拿港台举例,一个音乐人只要有好的原创作品至少可以拿到五十年的版税,只要有任何一次试听或者点唱都能拿到相应的费用。以知名词人林夕举例,每年他分到的版税至少千万以上。而在内地,写一首歌最多卖个一万到三万元就了不起了。
歌手越来越多,歌曲越来越差。这似乎成为了业内巨头指责音乐的一大理由。而究竟怎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看就是上文提到,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不想只拿一点点可怜的词曲买断费,都跑出来自己唱歌了。没有专业的团队帮忙打理其它事宜的创作者们逐渐的也很难安心的创作下去。专业的人不做专业的事情,唱歌的改主持,写歌的改歌手。于是乎,这样也就成了一个很难解脱的恶性循环。歌手、歌曲越来越多,能靠原创歌曲养家的却越来越少。天娱公司总经理龙丹妮侃侃而谈发展计划,强调逗重点是做偶像地:逗艺人的盈利还是主要来自于演出市场还有代言这两块,音乐版权在中国是不赚钱的,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地
3、选秀节目的翻唱和改编加速音乐产业的荒凉
这个夏天光数得上的名号的大型选秀节目就达到至少20个,每一个都说自己是逗音乐梦想的舞台地。当选手真正上台以后才蓦然发觉,音乐没了,只剩下梦想了,而梦想又和音乐无关,只与成名有关。
选秀节目从来都不只是唱歌,这是制作方早就认识到的。《中国最强音》节目总监夏青在谈到赛制设置时最强调的是逗戏剧化地。让她得到灵感的是好莱坞逗编剧教父地罗伯特·麦基的戏剧理论:逗麦基告诉我们,首先不要让你的主人公过上好日子。地逗戏剧化地的追求来自观众的需要,他们不是闭着眼睛在听歌,需要观看过程,抒发情感。去年《中国好声音》里有一大把煽情故事,逗为了某某亲人而歌唱地的选手屡见不鲜,徐海星搬出去世的父亲,赢得了粉丝也遭受了围攻。今年逗快男地最早受关注的两位选手,一个是唱《董小姐》献给女朋友的左立,一个是主打亲情唱《姐姐》的小强。在观察者眼中,这两位和徐海星并无本质区别。
台湾音乐人黄舒骏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逗这么多选秀节目,事实上并没有新歌和真正的原创歌手。地逗为什么选秀红火,音乐产业荒凉看地这样的讨论在选秀季重复进行,在黄舒骏眼里这是因果倒置:逗选秀之所以能够传到全国,是因为音乐行业衰败,或者说瓦解了。地他的逻辑是:音乐行业蓬勃,新人会直接被唱片公司吸收、出道成为歌星;而在音乐产业被盗版下载摧毁的现在,行业几乎不存在了,喜欢音乐的年轻人只能求助于电视选秀混个脸熟。而电视选秀为了收视率的保证却一直在重复着逗新瓶装老歌地的工作。
其实,好的原创音乐一直并不匮乏,拯救乐坛也只需要做到三件事,一,媒体平台,二,版权健全。三、推广原创歌曲。时下,圈内一部分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浙江卫视即将推出的《中国好歌曲》就是一档造曲不造星的全新栏目。而《快乐男声》也推出了像《董小姐》这样的原创。其实不管时代怎么变幻,老百姓认得也只有好的音乐。就拿近期火爆原创新歌《因为爱着你》举例,在改编翻唱原著歌曲盘踞各大网络音乐排行榜的前五十名的今天,短短不到半个月就冲到了网络新歌榜的十八位,这也侧面说明了老百姓对于好音乐的渴望和认可。小编、希望中国原创流行音乐能早日摆脱时下的窘境,如同电影届一般达到真正的百花争鸣的境界。

『拾』 音乐共享版权何时开始

因为国家版权局《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转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限定的缓冲期到期,各大数字音乐平台日前对自身平台版权不明歌曲进行了清理。不过,虽然同样是积极拥护正版音乐版权,不同音乐平台在应对版权清理前的布局和举措还是不尽相同,腾讯系、海洋系和网易云音乐都选择了抱团共享版权,阿里系则不带任何人“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体现了双方对音乐版权独家化和去独家化的不同态度,也彰显开放与闭门单干两种不同的心态,当然也是两种不同发展思路的博弈。 强强联合的QQ、酷狗,关起门来单干的阿里 经过多次版权更迭,腾讯、海洋、阿里国内三大主流互联网音乐平台今年的版权格局已经基本确定。其中,腾讯系的QQ音乐独家代理了华纳音乐、索尼音乐、杰威尔音乐、福茂音乐等200多家版权方的内容,拥有1500万首歌曲版权;以酷狗音乐代表的海洋系和太合麦田、海蝶、丰华、种子音乐等海内外600家版权方达成合作,现有歌曲版权达到2000万首;阿里则拥有滚石、华研、寰亚、BMG等公司的版权,版权歌曲数量目前无官方统计,但应该超过250万首。 从版权公司阵容上对比,三大阵营可谓各有特色、难分高下;从数据上看,海洋系的酷狗和腾讯系的QQ音乐曲目数量遥遥领先。在国家版权局“剑网行动”的激化下,曲库实力雄厚的QQ音乐和酷狗音乐反而选择了相互抱团转授权,数量上相对弱势的阿里系却选择独善其身,甚至发出“双APP时代”的论调。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前两者虽然清理了部分非版权歌曲,但由于占曲库比例较小,整体影响较小。而据不少媒体报道,阿里音乐“虾米音乐、天天动听受到冲击较大,曲库几有被清空的趋势”,可谓是伤筋动骨。 那么QQ音乐、酷狗音乐为什么会选择抱团,阿里却宁愿伤元气也要选择关起门来单干?其实,这源于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 腾讯、海洋的大布局和阿里的小算盘 早在此前和网易云音乐达成合作的时候,腾讯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虽然和其他平台合作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用户流失,但仍希望和其他平台共同将市场做规范,形成新的生态,将整个市场做得更精细化。言外之意,版权共享对平台的影响微乎其微,产品体验做得好,根本不用惧怕用户流失。这种天之骄女式的洒脱和快意,无疑源于腾讯强大的社交产品体系如QQ、空间、微信的支撑,也预示了QQ音乐未来将走的社交为王、体验为主的道路--内容并非QQ音乐最关心的最终旨归,而只是聚合流量的一种手段。 拥有7亿用户、但没有强大社交产品支撑的酷狗音乐敢于选择抱团这条路,既有用户体验的考虑,但更多的,也是行业生态的考量。在酷狗音乐有关负责人看来,行业新趋势应该是用户、音乐人、音乐网络公司多方共赢的局面,作为连接音乐人和市场的互联网音乐平台有义务倡导“去独家化,相互授权”的共赢机制,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音乐生态圈。相互授权的模式,不仅可以避免用户下载多个APP的困扰,提升用户体验,也方便每个音乐人的作品拥有更多为人所知的机会,这对平台也是一种良好的促进,进而形成一种良性生态循环。 相比较而言,阿里音乐的态度则显得有些自我和任性。抱定关门单干理念的同时,新晋CEO宋柯甚至发出“双APP时代”的评论,认为“两个阵营你各选一个,基本上就能完成你的听歌需求了。虽然有点麻烦,但下两个APP也没多大事儿。只是为了未来能让大家更好地享受到音乐服务。”这段话不仅矛盾,听起来怎么都感觉有种当初360逼QQ用户二选一的味道。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你会接受阿里的这个算盘吗?作为一个虾米资深用户,笔者还是挺不能接受的,近期确实有对很多歌都听不了的虾米弃疗的打算了。在就这个问题采访网友时,不少网友第一反应也是,“如果功能有很多不同七八个都不成问题,别说两个。关键我就听个歌,干嘛要下这么多?”有的网友则直言:“有时间纠结站队问题,不如把产品做得更独特一点,别抄来抄去。” 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是否该独家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音乐版权是否该独家化?从互联网音乐平台的角度来说,因为有各自利益的考量,都各说各理。但若从消费者角度和行业角度看呢? 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APP使用习惯和PC时代不同,PC时代有“浏览器+搜索引擎”的组合就可以包打天下,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APP几乎就等同于一个生态圈,退出一个音乐APP再转去另一个APP的时间、习惯和社交成本都太高。用户渴望的,往往是“一站到底”、包打天下,让用户做“选择题”的做法,既矫情又不明智。 有自己的发展思路无可厚非,但开放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在音乐行业已经步入正版化发展阶段的情况下,致力于打破平台与平台的藩篱,以开放的姿态拥抱版权合作,给用户更多选择权,才是大势所趋。产品体验的优化和创新,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用户的需求本源,如果一项创新要建立在用户忍耐各种不便的基础上,本身就是对提升产品用户体验初衷的背离,也是对移动互联网开放精神的背离,即使承诺再美,无疑也会令人生疑。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