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版权产权 » 知识产权市场化

知识产权市场化

发布时间: 2021-01-12 10:20:44

⑴ 申请专利有什么用能挣钱吗

申请专来利能不能挣钱
申请专利后取得源专利权的,专利权一般是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专利权人可以通过许可或者转让专利权获得经济利益.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十条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可以转让.
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他组织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手续.
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他人专利的,应当与专利权人订立实施许可合同,向专利权人支付专利使用费.被许可人无权允许合同规定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该专利.

⑵ 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什么意思 完善知识产权什么意思。

我自己看了一些资料总结的大概意思就是生产资源的必备生产要素(如用地、用电版、用能等)将根权据企业市场发展情况提供不同的供给标准(比如给发展好的,税收靠前,节能的企业减少生产要素收费标准,给能耗大的,性价比低的企业提高生产要素收费标准,促进优胜劣汰!)。也是属于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
完善知识产权就是常说的包含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相关部门配置,知识产权的申报和维护流程等等,简单来说就是要重视知识产权这一块内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针对那些抄袭的作品要加大打击力度和惩罚力度。对知识类产品(如书刊、论文、影视作品、创意点子等等)的所有权著作权使用权等一类权利进行明确规定和保护。

⑶ 关于开展以市场化方式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工作的通知

知识产权运营主体分类所谓知识产权运用就是全面发挥知识产权的战略、资产、信息等多种价值,实现知识产权的战略、经济、法律和社会功能,所以知识产权运用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包括知识产权运营在内。而知识产权运营,则主要指发挥知识产权的资产价值,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功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部署知识产权运营试点企业工作时,给出的知识产权运营的定义是:“知识产权运营指以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为直接目的的、促成知识产权流通和利用的商业活动行为。具体模式包括知识产权的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专利标准化等,涵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经纪,以及基于特定专利运用目标的专利分析服务”。 我们可以将知识产权运营理解为:知识产权运营的直接目的就是通过运营实现知识产权资产的经济价值,或许知识产权运营可能会带来社会、法律等其他意义,但不是知识产权运营应当主要考虑的。知识产权运营的方式包括许可、转让、融资、产业化、作价入股、专利池集成运作、专利标准化等,换言之实现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交易经纪是知识产权运营的重要环节和基础,知识产权运营并实现经济价值的关键在于让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产权流动起来、活跃起来、转化起来,归根到底就是用起来。由于运营主体包括企业、高等院校等创新主体,也包括面向供需提供服务的中介与平台等,那么大家都在谈论着的知识产权运营,是不是在同一个语境(context)下讨论问题呢?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来自不同工作背景的知识产权工作者,各自理解的知识产权运营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笔者觉得,梳理一下不同的知识产权运营主体,对深化讨论知识产权运营理论与实践问题,乃至制定知识产权运营政策,都是必要的。

⑷ 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要完善产权制度和抄要袭素市场化配置机制。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为基本导向,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种侵权行为要依法严肃处理,对产权纠纷案件要依法甄别纠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快技术、土地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资源类产品和公共服务价格改革,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要用有力的产权保护、顺畅的要素流动,让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在产权保护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备受关注。“进入工业社会后期和软价值时代,硬资源的重要性开始相对下降,知识产权等软资源的重要性开始上升,而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成果、专利等软资源流动的基础保障,有利于优化市场的软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效率。同时对于破坏市场秩序、侵犯知识产权、侵害企业合法权益进行严厉惩处,也是营造创新友好的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

⑸ 专利制度的制度市场化

专利制度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是专利技术的“风向标”。因而有着其按市场经济

体制、市场机制运作的特点。 计划经济时期,中国虽然以技术鉴定、成果奖励、论文发表等政策措施在封闭的社会系统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发明的发展。但这些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直接后果是只重学术不重市场,不利于解决技术发明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问题,致使许多新技术科研完成后被束之高阁,或在文献发表之后,技术市场化之前向国内外公开直至流失,国外的产品反过来在国际市场上又对中国造成严重冲击,终究不能形成“知识-专利-创新”的良性循环。 专利制度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受到专利技术的市场控制力制约,而市场控制力又直接体现在专利技术的附加值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不再将产品本身作为获利的主要途径,而是利用增殖服务牟取超额利润。
在市场机制引导下的专利制度保护措施不仅可以向市场直接提供专利产品,还能向他人转让或许可使用专利技术。后者催生出专利许可证贸易,通过协议联合模式扩大专利权的市场控制力。专利制度与市场附加值的绑定服务为企业整合自身优势起到积极的作用。 充分发挥双方自主研发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用户体验。此次联姻是一次技术创新与解决市场发展问题挂钩的必然之路,双方分析市场,预见网络游戏发展未来,有的放矢,可以进一步拉大巨人网络服务器技术与同行间的差距,进而为形成业内技术标准打下基础。由此可见:正确的市场判断,是专利技术良好运转的前提。摩托罗拉重技术轻市场,盲目抛弃“低端”GSM原始专利而选择“高端”CDMA市场,最终导致曲高和寡,痛失霸主地位的惨痛教训就是一个值得反思的前车之鉴。只有专利思想的根源来自市场需求,使专利思想和行为满足产品或技术市场的需要,才能使基于市场需求产生的专利权利的市场定位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稳定性、适用性和覆盖范围,进而增加通过专利权利获得市场利益的机会,从而迈向专利经营的最高环节。
同时,信息网络化时代的专利技术与公路、铁路、航空时代相比,无形网络市场在促进有形市场的发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度节约了商务成本,提高了商务效率。随着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对以无形财产为特征的知识产权保护显得至关重要。

⑹ 企业专利申请的动机与影响因素

参考:IRP慧眼知识产权网 企业专利申请的动机与影响因素

随着全球经济知识的飞速发展,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越趋白热化,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各国竞争的关键性因素,特别是专利,专利已成为一个国家、地区乃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和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战略资源。
一、企业申请专利的动机
全球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逐渐成为企业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资产,国内与国际专利数量猛增,专利竞争态势愈演愈烈,企业的专利活动呈现出战略性和攻击性,专利申请的动机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演变,呈现出战略化、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趋势。不同的专利申请动机导致不同的专利申请行为,可将企业的专利申请动机概括为市场化动机、非市场化动机和战略性动机三类。
1、市场化动机。市场化动机是指专利申请人以实施为目的进行专利申请,通过产品销售获取利润。
2、非市场化动机。非市场化动机是指专利申请人申请和获得专利并不以实施为目的,纯粹是为了非市场化价值的需要。
3、战略性动机。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技术竞争日益激烈,专利的实施和应用越来越具有战略性,专利的战略价值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二、企业专利申请的客观影响因素
企业专利申请的动机来源于企业的主观意愿,选择基础是企业内外部的客观条件和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和环境影响企业专利申请的动机,而动机决定企业的专利申请行为。因此,研究企业专利申请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企业的专利申请动机和专利申请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国外学者较早对企业专利申请的客观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但侧重于实证研究;而国内研究相对较少,多是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除了企业的客观基础外,企业的内部激励因素(如专利制度、创新战略、战略导向、企业家的支持和参与、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或企业间合作、企业对政府支持性政策的利用程度等)也是影响企业专利申请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三、企业专利申请的总结
企业的专利申请动机可被分为市场化动机、非市场化动机和战略性动机三类。其中,非市场化动机包括:为达到政府或单位的专利数量考核;为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单位奖励、专利资助;等等。战略性动机包括:保护创新不被模仿;获取专利许可和转让收入;阻挡竞争对手的研发或创新;建立专利池/专利联盟;保护产品的国内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领导地位;拓展国外市场;进行合作谈判;获得投资的可能性,等等。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创新类型和研发强度是影响企业专利申请动机的客观因素。企业内部激励专利申请的措施有:健全知识产权制度;给予充足的研发投入;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和严格的责任体系;加强绩效考评体系建设,重视专利指标;完善知识产权
管理体系;实施合适的知识产权战略。

⑺ 为什么要注册公司注册一个公司有什么好处

⑻ 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

第一,产抄权制度是社会袭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
一是保障市场秩序的基础。
二是保障市场主体活力的基础。
三是保障市场预期的基础。
如何完善产权制度:
一是补齐产权制度中的短板。
二是加快构建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有偿使用制度。
三是完善国有资产产权制度。
四是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
五是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六是完善居民财产权保护制度。
七是持续加强产权保护。
第二,要素市场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一是普遍存在的二元结构双轨运行现象。
二是价格扭曲。
三是市场壁垒。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必由之路。
一是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
二是深化要素市场改革。
三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