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❶ 石油工程学论文
我国加入“WTO”后,石油钻采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市场全球化大背景下,如何融入国际大市场参与世界同行业的竞争,是各企业面临的生死存亡问题。为提高竞争力,行业中各企业纷纷在产品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企业结构调整、基本建设、技术改造、采用国际通用标准、开拓国际市场上下功夫,成果十分显著。
一、石油钻采设备技术水平取得突破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取得突破。一批列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创新项目的石油设备研制获得成果:宝鸡石油机械厂研制的ZJ70DB钻机,采用全数字控制交流变频等多项新技术,进入国际先进钻机行列;宏华公司研制的ZJ40DBS钻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江汉石油四机厂研制的2000型成套压裂设备通过鉴定,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山西永济电机厂研制的YZ08、YZ08A石油钻井直流电动机由国家科技部授《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江钻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间的技术合作,获得“单牙轮钻头”等国家专利21项。该公司现共拥有国家专利56项,美国、伊朗专利5项。极大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制成功F35-105防喷器,能满足深井、超深井钻探的井控工艺要求,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至此,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有能力实现对防喷器生产的全系列覆盖。该公司研制成功高压注水井带压作业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油田中后期开发过程中高压注水井带压作业的重大技术难题;宝鸡机械厂下属公司研制成功的BSJ5080TSJ60油田专用试井车体积小、用途广、适应性强;华北油田第一机械厂研制的新一代节能抽油机获得中国、印尼、和加拿大三国专利;胜岛石油机械厂成功推出液压反馈式抽稠油泵、长柱塞防砂泵、高效旋流泵三种抽油泵;华北油田大卡热能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ZXCY系列直线电机抽油机通过河北省产品鉴定。该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量和占地面积仅为常规抽油机的50%,且节能效果很好;在海洋石油方面,胜利油田自行建成我国国内最大吨位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赵东一号、生产平台——赵东二号主体结构,胜利油田钢结构承造能力达到国际水平;兰石国民油井公司承包建造的重达1700吨的南海油田自升式井架钻井模块于3月23日完成陆地建造。该钻井模块用于香港正南20公里海域的南海油田作业的番禹4—2和5—1项目。井架可以依托安装在井架下端的导向轮滑行分段起升,无须重型起重设备,在海洋设备安装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进来,由中石油管道局承担的“大口径弯管及装备国产化研制”、“西气东输工程用感应加热弯管技术条件”、华北石油第一机械厂承担的“大口径感应加热弯管制造工艺的研究”、吉林化建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感应加热煨制X70钢级、直径1016大弯管工艺研究”4项课题通过中石油鉴定,技术条件达到国际同类标准的先进水平、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胜利油田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大口径管道全自动开孔机,满足管道、容器带压下开孔、接口、碰头等施工作业。中石油管道局为西气东输工程组织开展了125项科技攻关,其中“PAW-2000型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机”“PFM3640管道坡口整形机”“PPC3640管道气动内对口器”技术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总体来说,我国石油钻采设备技术水平已达到一定水平。
二、化工设备的科研新产品取得较大成果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化工设备的科研新产品取得较大成果。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350万吨/年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在大连石化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裂化成套技术,具备了世界级大型催化裂化装置的工程设计、制造和建设实力。由中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一重、齐鲁石化共同设计制造的千吨级加氢反应器通过中石化技术鉴定,标志着我国迈入大型加氢反应器设计与制造商行列。由中石化和美国鲁姆斯公司合作开发的10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已在中石化各乙烯装置中使用。正在共同着手开发单炉生产能力15~18万吨/年大型乙烯裂解炉,以满足建设百万吨级大型乙烯装置的需要。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制造的乙烯冷箱在燕化71万吨/年乙烯装置运行正常,实现了大型乙烯冷箱国产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沈阳鼓风机厂制造的上海石化70万吨/年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2002年4月12日正式投料运行,达到国外机组水平。由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创新项目:1万m3天然气球罐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由茂名石化设计院设计、茂名石化建设公司施工的12.5万m3原油储罐在茂名兴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原油储罐。南化机成功制造国内最大的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关健设备—二氧化碳吸收塔。抚顺机械炼化设备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辽阳石油化纤公司机械厂研制成功聚酯装置用重型压力离心机,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三、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国内各企业在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如华北石油一机厂为保证其专利产品异型游梁式抽油机的质量,满足批量出口美国等的需要,打破常规,配套产品由原来招标改为联合国内几家获得国际API资格的厂家进行共同攻关,发挥联合优势叫响国产品牌;山西永济电机厂的石油钻井直流电动机由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授予《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一些产品质量好、受到用户欢迎、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的专业厂。如: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防喷器产品占据国内市场80%销售份额,跻身于世界4大防喷器制造商行列;江苏阜宁宏达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地方小厂,公司推出的四款新采油工具QS型系列可取式桥塞、KYLM型系列液力锚、DS90-Y241型组合式油层保护封隔器和Y341型系列软卡瓦封隔器,大大提高了采油作业的成功率,降低了油田生产成本,受到油田用户的欢迎。山西永济电机厂生产的直、交流系列石油钻井电动机已达30多种,国内油田钻机所用配套电机的98%来自该厂。
四、国际通用标准和信息化受到重视
北京石油机械厂获得API 16D会标使用权(API 16D是美国石油学会关于钻井控制设备控制系统规范),北京石油机械厂是国内第一家、世界第九家拥有API 16D会标使用权的厂家。
经过近15年的努力,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形成了面向陆上和海上石油勘探、钻采设备、材料标准体系。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中,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27项。目前,我国通过API认证的石油设备制造企业已达196家。宝鸡石油机械厂已获得API认证达8大类55项,是我国取得API认证最多的石油设备制造企业。为我国的石油机械装备进入国际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实现世界级制造商的目标,江钻股份公司一直把信息化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江钻股份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成功开发应用,大大提高了在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2002年成为湖北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示范企业。
五、企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上海神开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成功购并上海第一石油机械厂、上海第二石油机械厂、上海石油仪器厂、上海石油化工机械设备研究所等。由上海神开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参股60%、上海电器集团总公司参股20%、个人参股20%,成立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宝鸡石油机械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成功改制为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并全面启动耗资7000万元的钻机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具有50年历史,生产炼油、化工设备的抚顺机械厂与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一样,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步履蹒跚,举步维艰。近年来,虽几经努力,但亏损不断加剧。在得到员工的支持和认可、在市委、市政府指导组的协调指导下,采取国有民营策略,顺利实现企业转制;原华北石油二机厂的产品85%以上的市场在华北石油管理局外,由于体制的束缚,经营陷入困境。2002年顺利完成了整体带资分流改制工作,新成立了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六、石油钻采设备向海外进军取得成效。
江钻股份公司是世界石油钻头三强之一,石油钻头出口到美国、加拿大等19个国家和地区;宏华公司已交付中亚ZJ70D钻机5台,又新接中亚国家的10台ZJ50DBS电动钻机订单;南阳石油机械厂先后有7台3000米车装钻机随长城钻井公司和大港油田等用户赴墨西哥作业,其钻机性能给用户留下了良好印象。2002年,750马力电动拖挂式钻机在墨西哥中标;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向土库曼出口成套钻机及其外围设备;中原油田特车修造总厂石油钻采特车出口土库曼、格鲁吉亚、哈萨克;新疆石油局采研院研制的一批固井工具、抽油泵出口哈萨克;四川射孔器材公司批量射孔器材出口哈萨克等。
❷ 安徽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科技局每年专利申请量有要求吗
申报条件
1.知识产权管理基础良好。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设立知识产权工作机构、专职人员(不少于 3 人)、专项经费;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为标准,建立运行系统高效的知识产权工作管理制度和体系,知识产权对企业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
2.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较强。企业能够利用专利信息开展专利申请规划、评估、布局、挖掘,拥有有效发明专利 10 件以上,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在全省企业平均水平以上。
3.知识产权运用成效初显。企业核心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开展专利许可转让活动,运用专利权实现质押贷款或投资入股;建有专利数据库,分级分类管理专利;专利转化运用对企业发展效益显现。
4.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有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制度,初步建立专利侵权预警和风险监控机制,设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纠纷应对工作方案,积极运用行政和司法手段开展维权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合法权益达到有效维护。
❸ 安徽恒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安徽恒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面向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专动应用等属现代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依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智能无线ZigBee自组网技术和M2M系统,专注于打造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物流、智能医药等行业内物联网示范运用工程,志向成为国内领先的物联网智慧方案解决商和全自动智能产品定制商。
法定代表人:余定平
成立时间:2016-06-21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40521000083355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姑孰路828号
❹ 昆山希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昆山希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2009-06-21在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版任公司,注册权地址位于昆山市高新区华淞路7号E栋。
昆山希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5836907930785,企业法人林少渊,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昆山希盟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组装、销售、上门安装及维修;电子设备及周边配件、零部件、模具、五金配件销售及售后服务;计算机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电子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
❺ 容维证券实力怎么样
真的是个骗子公司,一开始可能赚点钱,随后开始让交服务费,不管多少就是让你交钱。随后便是深套了。我是深受其害。都有聊天证据。一开始让交26800,到后来3000也要。
❻ 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事业单位吗
属于国企的。
公司信息:
国企 / 100-499人
公司行业:
外包服务
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简介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概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国家、地方两个层面创新基础能力的合理布局为目标,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等有较好创新资源基础的领域,选择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工程研究中心,给予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命名和项目支持。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针对每个领域只命名一个,因此,具有较强的排他性优势。二、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成立背景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科普中心)是2008年经安徽省发改委批准,由安徽省科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安徽科大讯飞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组建成立的国内首家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省级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时任中国科协党组书记邓楠同志和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同志共同为科普中心揭牌。
科普中心下设芜湖和蚌埠2个分中心,建有七大研发和工程化机构,分别是:科普云应用研究室、语音科普应用研究室、科普产品标准化与认证研究室、“做中学”儿童益智科普研发平台、智能识别科普应用平台、机电一体化技术科普应用研究室、科普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2010年,为了更好的进行市场化运营以及承接国家的重大研究专项,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在科普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并与2012年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六年发展,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在科普产品创意设计、技术研发、课题研究、专利申请、标准制定、产品销售等方面取得了显着成果:研发的“社区科普之家”系列产品得到了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希同志的高度评价,并成为中国科协与财政部共同实施的“科普益民计划”推荐采购产品,有望在全国范围内的科普示范社区推广应用;基于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和公众对科学知识的新需求启动的“科普云”计划,得到了国家、中央部委及省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与肯定;同时,科普中心还成功获得科技部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1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支持;荣获中国科协命名的“全国科普创作与产品研发示范团队”荣誉称号;获得专利授权104项、软件着作权3项,成为合肥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承担国家标准编制预研课题2项。
在不断取得成绩的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普产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完善,有效地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科普中心于2013年3月启动申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期为实现区域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并能在全国范围内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
经过项目方案起草、专家论证、修改完善、主管部门审核、国家发改委审批等过程,2013年10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3年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的批复》(发改高技[2013]2064号),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被批复为“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从而正式升格为国内唯一面向科普产品研发及产业化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叁、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战略目标和建设规划
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将面向国家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大战略需要和地方科普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顺应网络化信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坚持自主研发与集成应用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应用示范与辐射推广相结合的工作原则,以研发品牌产品、突破关键技术、打造特色服务为工作目标,通过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开发公众易于接受的、与高科技深度融合的科普产品,重点突破科普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科普云平台搭建关键技术,制定科普产品相关标准,构建涵盖云平台服务、标准化与认证服务、工程咨询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示范推广服务的科普产业特色服务体系,将工程研究中心建成集研发、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为一体的国际一流的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
具体的发展规划是着重打造叁大平台和共建叁大基地。带动科普产品升级换代,引领科普产业健康发展。
打造叁大平台:
(1)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将通过打造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推动产业相关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提升科普企业资源开发能力,降低资源开发风险,提高科普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扶持科普企业发展、培养科普专业人才、联合相关单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指导高校参与科普产品创意创新大赛等。与此同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将通过中国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促进科普产品供应商与需求方的交流,通过安徽省科普文化产业协会增强科普企业之间的交流,通过科普产业论坛加深专家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从而发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交流职能。
(2)科普产品标准化与认证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将通过打造科普产品认证平台,在研究科普产品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制定具体产品标准,开展科普产品认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保障科普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3)科普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将通过与国外一流科普产品技术研发机构和企业合作与交流,不断提升我国科普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共建叁大基地:
(1)科普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通过进一步聚集优势科技资源,与相关单位共建科普产品关键技术研发基地,突破产品共性技术瓶颈,支撑科普产业健康发展。
(2)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普资源应用转化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将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科普应用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普产品应用转化的效率。
(3) 科普产品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将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单位联合研发、引进消化吸收等方式取得在科普产品关键技术上的突破,集各家之所长,将高新技术引入到科普产品的开发中去,研究解决科普产品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大力促进高新技术科普产品的产业化。
通过打造叁大平台、共建叁大基地,科普产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将聚集优势科技资源,围绕产业技术需求组织科研攻关,通过产业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高新技术在科普领域的转化应用,增强科普企业的研发实力,培养科普产业优秀人才,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科技与文化、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提高科普产品的智能化、数字化、艺术化、娱乐化水平,扩大工程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科普产品的升级换代,从而提高科普资源的传播效率和覆盖率,以老百姓喜闻乐见更易接受的交互方式让社会公众共享科技发展的成果,切实有效地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助力完成2015 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5%的国家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