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通信协议
Ⅰ 极米投影仪的蓝牙接受模式是什么通讯协议
所有类似这样的投影仪。链接超过一个的话都会有明显的延迟。
Ⅱ 蓝牙的通信协议要怎么区分其固定码类型位
大把蓝牙通信的程序, android通过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互相发送数据, 处理数据等等, 这里有个简单的demo, 拿去用吧.
Ⅲ ios蓝牙时通过什么协议实现的
首先,你要了解你的目的是什么,一般的IOS蓝牙开发有以下三种目的:
1. IOS设备和IOS设备之间交互
好消息是:ios6.0可以把iPhone手机当从设备了,可以两台iPhone通过蓝牙通信传数据了,有点类似spp协议
坏消息是:我们需要的不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两个使用IOS设备的土豪之间互相切磋游戏,玩个飞车什么的,需要注意的是
2. IOS设备与MFI认证设备交互
什么是MFI认证呢?意思是(Make For ipod/ipad/iphone),只有少数的硬件厂商才有苹果的MFI认证,如果你看到这,你的蓝牙设备还没设计,而且想发布在AppStore上,而且打算使用蓝牙4.0以下(4.0就不需要MFI了,福音),那你还是找个MFI认证的硬件开始做吧,我们公司已经有产品了,不可能重新设计,方案Pass了。
好消息是:如果你的蓝牙模块还没设计,打算在AppStore上发布,打算使用蓝牙4.0以下(IOS设备都兼容),那你就抓紧找MFI认证的蓝牙模块吧
坏消息是:我们不可能重新设计,所以舍弃
3. IOS设备与非IOS设备交互
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了,根据这个现状,我们能分析出两种情况:
a. 我想做蓝牙4.0以下的,这样iphone4也能用了
好消息:确实可以兼容iphone4,但是由于苹果封闭,没有那个API给你调,苹果上也根本检索不到非IOS设备,所以你就需要越狱了,调用私有Api连接设备
坏消息:只有越狱的手机才能用,发布到AppStore是妄想
b. 我想做蓝牙4.0的,不全兼容也没事,我想发布在AppStore上
好消息:苹果开放了4.0的BLE通道,你可以用BLE通道通信,而且4.0设备也能检索到
坏消息:对IOS版本和IOS设备双重要求,肯定不能全兼容了
所以,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方案,现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案:
1. 情景:蓝牙2.0,发布在AppStore上
答:使用MFI认证的蓝牙模块设计你的蓝牙产品
特点:不越狱就能用,IOS设备全兼容
2. 情景:蓝牙2.0,不用MFI
答:不能用苹果的Api了,使用私有Api连接设备
特点:只能越狱的手机才能用了,IOS设备全兼容
3. 情景:蓝牙4.0
答:使用BLE通道
特点:IOS设备不完全兼容,无需越狱,无需使用MFI,可发布在AppStore上
注意:一定要看你的蓝牙版本,这样才能选择方案,我们现在设备的版本是2.0,但是Boss想要发布在AppStore上,所以打算升级成4.0的,只有这么办了
Ⅳ 蓝牙协议有哪些
蓝牙传输协议是指的是蓝牙协议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无线射频通信(RFCOMM)和业务搜索协议(SDP)。L2CAP提供分割和重组业务。
支持协议主要指的是蓝牙协议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无线射频通信(RFCOMM)和业务搜索协议(SDP)。L2CAP提供分割和重组业务。RFCOMM是用于传统串行端口应用的电缆替换协议。业务搜索协议(SDP)包括一个客户/服务器架构,负责侦测或通报其它蓝牙设备。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的一种特殊的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
蓝牙使当前的一些便携移动设备和计算机设备能够不需要电缆就能连接到互联网,并且可以无线接入互联网。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蓝牙作为一种小范围无线连接技术,能在设备间实现方便快捷、灵活安全、低成本、低功耗的数据通信和语音通信,因此它是实现无线个域网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与其他网络相连接可以带来更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尖端的开放式无线通信,能够让各种数码设备无线沟通,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的一种,原本用来取代红外。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与语音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它以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基础,为固定与移动设备通信环境建立一个特别连接。其实质内容是为固定设备或移动设备之间的通信环境建立通用的无线电空中接口(Radio Air Interface),将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进一步结合起来,使各种3C设备在没有电线或电缆相互连接的情况下,能在近距离范围内实现相互通信或操作。简单的说,蓝牙技术是一种利用低功率无线电在各种3C设备间彼此传输数据的技术。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使用IEEE802.15协议。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正有力地推动着低速率无线个人区域网络的发展。
原理
蓝牙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实现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和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短距离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UHF无线电波)。蓝牙可连接多个设备,克服了数据同步的难题
蓝牙技术是世界著名的5家大公司一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Nokia)、东芝(Toshiba)、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和英特尔(Intel),于1998年5月联合宣布的一种无线通信新技术。蓝牙设备是蓝牙技术应用的主要载体,常见蓝牙设备比如电脑、手机等。蓝牙产品容纳蓝牙模块,支持蓝牙无线电连接与软件应用。蓝牙设备连接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配对。这种配对搜索被称之为短程临时网络模式,也被称之为微微,可以容纳设备最多不超过8台。蓝牙设备连接成功,主设备只有一台,从设备可以多台。蓝牙技术具备射频特性。采用了TDMA结构与网络多层次结构,在技术上应用了跳频技术、无线技术等,具有传输效率高、安全性高等优势,所以被各行各业所应用。
Ⅳ 蓝牙的连接方式是属于UDP还是TCP
首先蓝牙和TCP/IP协议没有关系,TCP/IP是面向广域网的,而蓝牙只是面向更小的局域网(微微网)的协议,不存在如/IP那种路由选择等情况,且一般是点对点通信为主体。
蓝牙有一套自己的专用协议簇,协议规范SIG的目标是允许遵循规范的应用能够进行相互间操作·完整蓝牙协议栈包括:基带,链路管理,逻辑链路控制与适应协议和服务搜索协议等4部分组成·
蓝牙协议规范的目标是允许遵循规范的应用能够进行相互间操作.蓝牙SIG规范的完整蓝牙协议栈
(1)基带协议
基带协议确保各个蓝牙设备之间的射频连接,以形成微微网络。
(2)链路管理协议
链路管理协议(LMP)负责蓝牙各设备间连接的建立和设置。LMP通过连接的发起,交换和核实进行身份验证和加密,通过协商确定基带数据分组大小;还控制无线设备的节能模式和工作周期,以及微微网络内设备单元的连接状态。
(3)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
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是基带的上层协议,可以认为L2CAP与LMP并行工作。L2CAP与LMP的区别在于当业务数据不经过LMP时,L2CAP为上层提供服务。
(4)服务搜索协议
使用服务搜索协议(SDP),可以查询到设,备信息和服务类型,从而在蓝牙设备间建立相应的连接
Ⅵ 蓝牙协议版本之间的区别.
蓝牙目前暂时共有三个版本 V1.1/1.2/2.0。
2)以通讯距离来在不同版本可再分为 Class A(1)/Class B(2)。
3)版本的区别
1.1 为最早期版本,传输率约在748~810kpbs8,因是早期设计,容易受到同频率之产品所干扰下影响通讯质量。
1.2 同样是只有 748~810kpbs 的传输率,但在加上了(改善 Software)抗干扰跳频功能。(太深入之技术理论不再详述!)。
4)通讯距离版本
a)Class A 是用在大功率/远距离的蓝芽产品上,但因成本高和耗电量大,不适合作个人通讯产品之用(手机/蓝牙耳机/蓝牙 Dongle 等等),故多用在部份商业特殊用途上,通讯距离大约在 80~100M 距离之间。
b)Class B 是目前最流行的制式,通讯距离大约在 8~30M 之间,视乎产品的设计而定,多用于手机内/蓝牙耳机/蓝牙 Dongle 的个人通讯产品上,耗电量和体积较细,方便携带。
5)无论 1.1/1.2 版本的蓝牙产品,本身基本是可以支持 Stereo 音效的传输要求,但只能够作(单工)方式工作,加上音带频率响应不太足够,并未算是最好之 Stereo 传输工具。
6)版本 2.0 是 1.2 的改良提升版,传输率约在 1.8Mpbs~2.1Mpbs,可以有(双工)的工作方式。即一面作语音通讯,同时亦可以传输档案/高质素图片,台湾有部份蓝牙 Dongle 已经有在市面发售,但在手机内有支持蓝牙 2.0 版本则是很少。蓝牙耳机能够真正使用的亦不多,部份蓝牙产品自称是 2.0 版本,但仍然要利用外加配件才能达到。故相信最快也要到今年 9~11 月底才成气候,2.0 版本当然也支持 Stereo 运作。
7)稍后蓝牙 2.0 版本的芯片,是有机会加入了 Stereo 译码芯片,则连《A2DP》(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也可以不需要了。
Ⅶ 求教大神CSR8635支持哪些蓝牙通信协议
感谢楼上,但是为什么使用标准的4.0协议,CSR不做响应?
Ⅷ 无线协议的蓝牙技术
1998年包括IBM、Intel、诺基亚、东芝、三星等所有世界著名IT厂商共同组成了“蓝牙友好协会”,目的是制定短距离无线数据传输标准,这项标准就是“蓝牙”(Bluetooth)。目前已有1400多家通信、信息、电子、汽车等厂商参与。
蓝牙技术以无线局域网的IEEE 802.11标准技术为基础,是一种用于替代便携或固定电子设备上使用的电缆或连线的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设备使用无需许可申请的2.45GHz频段,可实时进行数据和语音传输,传输速率可达到1Mbit/s,在支持3个话音频道的同时还支持高达723.2k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
蓝牙面向的是移动设备间的小范围连接,因而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代替线缆的技术。它用来在较短距离内取代目前多种线缆连接方案,并且克服了红外技术的缺陷可穿透墙壁等障碍,通过统一的短距离无线链路,在各种数字设备之间实现灵活、安全、低成本、小功耗的话音和数据通信。也就是说,在办公室、家庭和旅途中,无需在任何电子设备间布设专用线缆和连接器,通过蓝牙遥控装置可以形成一点到多点的连接,即在该装置周围组成一个“微网”,网内任何蓝牙收发器都可与该装置互通信号。而且,这种连接无需复杂的软件支持。蓝牙收发器的一般有效通信范围为10m,最多可以达到100m左右。
蓝牙技术能够提供数字设备之间的无线传输功能。不仅可以使得PC、鼠标、键盘、打印机告别电缆连线,而且可以实现将家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如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安全设备及移动电话等无线连网,从而通过控。上网浏手机实现遥览网页和发送电子邮件将更加方便。还可以使智能移动电话与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以及各种数字化的信息设备能不再用电缆,而是用一种小型的、低成本的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起来,进而形成无线个人网 (Wireless Personal AreaNetwork,WPAN),实现资源无缝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