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协议签订人

协议签订人

发布时间: 2020-12-14 21:47:12

⑴ 个人签订的协议有危害人体的条例合法吗

白垩系的划分以欧洲海相地层为依据,最初以菊石为标准分6~7个阶(期),后来将某些亚阶升级,增加到现在的12个阶(期),但仍有人习惯于把下白垩统下部的4个阶合称为尼欧可木阶(或译纽康姆阶)。上白垩统中部的康尼亚克、桑顿和坎潘 3个阶合称为森诺阶。在这12个阶中可划分出53个菊石带,近年来又以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做为白垩系分阶、分带以及洲际对比的重要依据。

⑵ 协议是签订还是签定

从法律角度严谨来说,应该用“签订”。

签订是一种过程,是一系列行为的综合,是动态的表述,就是从酝酿到谈判,再到双方签字成立。而签定是一种结果,是一系列行为后产生的状态,是一种静态的表述,就是已经经过签订行为达到了双方希望的结果,不但已经成立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已经生效,对双方已经设定了合同的权利义务。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收录了“签订”一词,注释为“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而没有收录“签定”。在我国现行的法律解释中对于签定合同还是签订合同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不过在实际的情况中大家最好还是使用签订合同这组词语比较严谨,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谨慎点没错的。

所以无论从规范语言还是从法律角度而言,应该写签订,而不应该写成签定。法律用语比较严谨,不应该乱用替代词,而让妄生歧义。因此,是签订合同,而非签定合同。

(2)协议签订人扩展阅读

签订合同的必备条款要具体、明确:

1、当事人名称须真实、一致;

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包装方式要具体、明确;

3、注意验收方法、程序和时间;

4、履行方式须具体:交货方式、结算方式;

5、履行期限须确定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

6、尽量明确本司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7、违约责任要量化为违约金或确定违约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8、解决争议办法为协商、诉讼,约定由本司所在地法院管辖或广州仲裁委员会仲裁。

⑶ 个人签订的协议书具备法律效力吗

个人签订的协议书若没有违背法律原则,由个人主观意愿签约,则协议具备法回律效力。
协议书是社会生活中,协作的双方或数方,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双方或数方共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定的书面材料。协答议书是契约文书的一种,是当事人双方(或多方)为了解决或预防纠纷,或确立某种法律关系,实现一定的共同利益、愿望,经过协商而达成一致后,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记录性应用文。
订立协议书,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从制度上乃至法律上,把双方协议所承担的责任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能够明确彼此权利与义务、具有约束力的凭证性文书,协议书对当事人双方(或多方)都具有制约性,它能监督双方信守诺言、约束轻率反悔行为,它的作用,与合同基本相同。

⑷ 请问合同的签订必须是法定代表人吗

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第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民法通则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因此,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签订,只要有单位的法定通用公章即可。

(4)协议签订人扩展阅读:

订立过程:

1、须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

合同为各方达成的协议,属于双方或多方的法律行为,因此,订立合同须由至少两方当事人参与,仅一方当事人不存在订立合同问题。

订约当事人是否为双方或多方,决定于参与订约的人是否为相互独立的意思主体。在一般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的经济目的是相反的,但在某些情形下,订约当事人各方也可有相同的经济目的,但须能为相互独立的意思表示。

2、须有当事人之间的意思表示的互动

合同订立是由独立的主体相互接触,互为意思表示,直到达成协议的过程。因此,合同的订立须有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从要约、再要约,直到承诺。

3、须为特定当事人之间为缔约而为意思表示

订立合同只能是在特定的人或者特定范围内的人之间进行,并且当事人须以缔约为目的进行接触,当事人之间相互所为的意思表示是为订约发出的。若不特定的人之间或者虽为特定人之间相互接触,进行协商,但并不是以订约为目的,则不属于合同订立问题。

⑸ 合同签订人承担什么责任

这种无万厘头的问题能得到认真的回答也是异事.可见1楼是受虐狂.

⑹ 一般两个人私下签协议,怎样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首先,协议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更不能违背常识和社会公德,其次,签订协议的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第三,签订协议内容必须是真实意思的表示(意识不清、强迫等状态下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最后,签订协议必须签名或者按手印,还要写清楚必要的信息,如签订时间、生效和解除的条件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第七条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6)协议签订人扩展阅读:

协议:在法律上是合同的同义词,只要协议对买卖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作出明确、具体和肯定的约定,即使书面文件上被冠以“协议”或“协议书”的名称,一经双方签署确定,即与合同一样对买卖双方具有约束力。

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为了开展某项活动,经过协商后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

参考资料:协议-网络

⑺ 请问:双方签订协议中的(签订)与(签定)的区别有什么不同

"订"和"定"只能说从许多人的使用习惯上来说,很多地方通用,但从法律角度严谨来说,应该用“签订”合同,而根本就没有“签定”这个词,最多只能将两个字拆开理解,即通过签署合同而确定了某件事情。

《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收录了“签订”一词,注释为“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而没有收录“签定”。从词的结构来说,“签订”是并列结构,是一个词,而“签定”是动补结构,是一个短语,除了有“签订”的意思外,还指签订的条约或合同是确定不变的。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组异形词,二者等义,但推荐使用“签订”。

总的说来,“签订”的“订”是经过商讨而立下的意思。而“签定”的“定”的许多义项中,相关的义项也有“商定”意即通过协商使之确定。从它们的含义可以看出,对于合同或者条约来说,似乎用“签订”或“签定”都是合适的,而且都是“签”即签署——签了字就生效,程序和效力都一样。所以,两者的选用似乎就是习惯和规范用法的问题了。但从法律用语上说,应该写签订,而不应该写成签定。法律用语比较严谨,不应该乱用替代词,而让妄生歧义。因此,是签订合同,而非签定合同。

⑻ 个人与个人之间签订协议有效吗

有效。
个人之间签订相关协议,这在现实工作生活中非常多。只要双方认可并签字,其中内容没有违背法律原则和规避法律的条款,就属于有效的协议。
签订协议需要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1. 各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签署。
2. 各方当事人需亲笔签名。
3. 其中不能有故意规避法律和违背法律基本原则的内容。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