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协议
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版合同性质不得转权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Ⅱ 合同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后,合同当事人是
合同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后,合同当事人是原来的一方当事人和转让后的内一方当事人。
举例说容,甲乙双方的合同,乙将合同转让给丙,转让后的合同当事人是甲和丙。
《合同法》第八十八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合同法》第八十九条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的,适用本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一条至第八十三条、第八十五条至第八十七条的规定。
Ⅲ 如何转让合同权利义务
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之后,由于情况或条件的变化或其他原因,致使需要第三人加入到合同中来,享有其中的某些权利、承担某些义务,受该合同某种程度约束的一种法律行为。合同转让包括权利的转让、义务的转让或权利义务共同转让。合同权利义务的转让能相应减少因合同不能履行或延迟履行而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失,避免纷争的出现。但法律同时也规定了某些合同不得转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十九条规定,有三种情形:1、根据合同的性质不得转让;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如某涉及具有特定人身份的权利或义务的〈〈演出合同〉〉,某特定的演员便不能将其演出的义务转让于他人;某具有抚恤金请求权的人,便不能将其权利转让。除此之外,一般民商事合同中,只要不违反当事人的约定,合同的转让是允许进行的。
合同转让与有着明显区别。合同变更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更改,而当事人并未发生变化,而合同转让则是合同当事人中增加进来第三人,其受该合同某种程度的约束,而合同的内容则未有任何变化。以某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为例:某甲公司作为卖方、应按约定向乙公司供应2万支显象管,期限是1998年8月30日,合同签订后,甲公司因条件发生变化预计在8月30日前无法生产出2万支显象管,于是经与乙公司协商将2万支显象管减少到1.5万支。这便是合同的变更。假如甲公司并未要求减少供应数量,而是与同样生产该产品的丙公司达成协议,由丙公司供应其余的5000支显象管,则属于的转让,丙公司加入进来作为该买卖合同的新主体。
前述的甲公司与丙公司就5000支显象管供货义务的承担达成的协议,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必须取得乙公司的同意方可生效,否则乙公司有权不接受丙公司的供货。而就供货义务的转让时,甲公司实际上是将自己的部分业务(或称利润机会)让与了丙公司,甲寻求的目的仅是希望不致出现违约赔偿要求。所以,在甲公司与丙公司的5000支显象管供货合同义务转让协议中,往往会直接约定该5000支显象管的价款将由乙公司直接向丙公司支付。这实际已经是合同权利、义务的一并转让,在这种情形下,该协议仍需取得乙公司的同意。
仍以该买卖合同为例,某甲公司货物已全部供应,而乙公司欠甲公司一笔款项,此时为方便结算,甲公司可与丙公司达成一致协议,乙公司直接将款项付于丙公司,这便是合同权利的转让。转让合同权利,转让人与受让人须将该转让事项通知债务人。该通知到达债务人,权利转让方可生效,转让人与受让人不能仅以发出通知便认为已通知债务人。
当债务人乙公司接到该转让通知时,权利转让生效,债务人应向丙公司支付款项,但为保护债务人合法权益〈〈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本例中如果乙公司认为甲公司供应的货物数量上有误差或是质量上不符合约定,则这种情况将引起乙公司向甲公司主张抗辩权,将直接影响货物是否支付或如数支付。此时,若合同权利已经转让,即如前述乙公司向丙公司支付货款,则乙公司凭对甲公司的抗辩权向丙公司主张贷款不予支付或不能如数支付。
Ⅳ 合同权利义务转让协议是三方协议还是双方协议
三方是指学校、企业、毕业生三方。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
《劳动法》第16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条又补充规定: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第21条还指出: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通常来讲,外企、合资企业、私企一般采用试用期,根据合同期的长短,可以是1至3个月不等,通常试用期为3个月,不得超过6个月。国家机关、高校、研究所一般采用见习期,通常为一年。
在明确劳动关系之后,求职者应注意及时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防止社会保险费等权益受到侵害;单位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做法明显是违法的,毕业生不要以为不签合同就可以更自由,不签合同会损害毕业生作为劳动者的权益,特别是在双方产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出现工伤等情况时,会带来更大麻烦。双方未订立劳动合同的,“跳槽”行为将不受用人单位约束。
三方协议签订后不是万事大吉,还要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保障部门指出: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单位一旦和求职者确立了劳动关系,就应依法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劳动合同而未订立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终止劳动关系。
一份合法的合同包括: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对于工作的内容应当尽量细化。如,岗位工种外延大或比较广,说明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当事人从事的岗位工种变化范围大。
求职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对岗位工种适度细化。对于试用期、培训、保守商业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求职者希望在劳动合同中体现的内容,当事人可提出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求职者一旦发现条款表述不清、概念模糊的,及时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说明修订。
Ⅳ 合同一方将合同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应符合哪些规定
合同权利义务转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将其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方,由该第三方继受这些权利义务。
合同权利义务转移包括了全部转移和部分转移。全部转移指合同当事人原来一方将其权利义务全部转移给第三人。部分转移指合同当事人原来一方将其权利义务的一部分转移给第三人;此时转让人和承受人应约定各自分得的债权债务的份额和性质,若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应视为连带之债。
债权债务转移的条件
:
1.转让人与承受人达成合同转让协议
2.原合同必须有效
3.原合同为双务合同
4.符合法定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