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外资签合同

外资签合同

发布时间: 2020-12-19 18:53:06

Ⅰ 外资企业签第三方合同能不能去

如果外资企业要求与你签订第三方合同,那么,你应该首先和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方式与你直接和外资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你的劳动关系相对方不同,前者是劳务派遣单位,后者是外资企业。只要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内容明确,你的权益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Ⅱ 马上去外资企业工作,签合同要注意点什么呢

劳动合同是对企业的一种约束,签合同后企业不可以随意开除你.但你觉得公司不合适你可以辞职走人.告诉你企业哪条不合适,但企业定的合同你可以改吗??签吧,觉得公司不合适你就走

Ⅲ 马上去外资企业工作,签合同要注意点什么呢

与外企签订劳动合同要注意的问题:
一、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
第一、如果是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外商投资企业,这些外商投资企业是中国法人,他们聘用员工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跟这些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这是法律对劳动关系确立标准的一个强制性的要求,没有签订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要受到劳动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
第二、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地把涉及个人权益的主要方面在劳动合同中给予明确。比如说涉及劳动报酬的条款,像劳动报酬是哪些、劳动报酬的组成、劳动报酬的发放在劳动合同中予以规定。还有就是跟个人权益很紧密的具体工作岗位问题,像任什么职位,在什么岗位工作,工作内容是什么样的。这些都可能在劳动者进入外企后有所变化,但是具体的职位,要在合同中给予规定。因为一旦在合同中确定职位,将来在岗位变更方面就会受到这方面法律的保护。
第三、要考虑到在将来的发展当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比较重大的变化,比如说劳动者因为个人原因要离开,单位收不收违约金,如果要收取,什么时候收取,怎样收取,最好在合同当中给予相关的规定。
二、法人是外国人的外企
按照法律的规定,这些外国法人驻华办事处在招人的时候,要求他们一定要通过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外事服务单位来招聘。由外事服务单位招聘以后,把这些人派到外国公司驻华办事处工作。显然,在这种法律框架下,中国公民到这样的外企工作,也就是到办事处工作的时候,他首先应当是和外事服务机构签订一个劳动合同,和外事服务机构建立劳动关系。这个劳动合同和刚才所说的直接聘用合同是不一样的。然后在具体工作岗位,在具体待遇方面,都是由驻华办事处直接进行聘用和支付相关的费用。

Ⅳ 外资企业为什么不可以和员工直接签订劳务合同

从相关劳动法的角来度看,源外资企业是可以和员工直接签订劳务合同;外资企业表明不可以,其实质是不愿意;为什么不愿意呢,原因就是《劳动法》对用人企业有许多约束(例如养老保险、处罚、辞退等),不愿直接签合同就是为了逃避这些约束;如果从劳务公司用人,这些约束是劳务公司与员工直接的合同关系,与这些外资企业没有关系;而外资企业还可以节省一笔关于以上内容的费用(外资企业工资高,各项费用也相应就高);外资企业与劳务公司属业务关系,是经营范畴。这样的外资企业是不能真正获得员工的认同的,其实长远来讲对其是有害的;最为员工应尽量少在这样不负责任、逃避法律监管的企业工作,仅作为参考意见。

Ⅳ 外企代表处能否和员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如来果外企代表处在工商部自门登记注册,有营业执照的话,是直接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
1、在中国境外外企代表处不能直接雇佣中国公民。《国务院关于管理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的暂行规定》(国发[1980]272号)第十一条规定:“常驻代表机构租用房屋、聘请工作人员,应当委托当地外事服务单位或者中国政府指定的其它单位办理。”如果外企代表处需要在中国境内雇佣中国公民,应通过具有涉外劳务派遣资质的单位进行劳务派遣。
2、如果是海外公司派到外企代表处工作的外籍人员,则应及时办理外籍人员就业手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是与海外公司直接建立的,也就不存在是否要与外企代表处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了。

Ⅵ 和外商独资公司签定合同,对方只签英文合同,不签中文合同,这样在中国是有效的合同吗

我的理解如下:
合同法是没有规定说一定要签订中文合同和以中文合同为准的。如果在该英文合同上明确表明只以英文合同为准,那么如果发生争议,确实只能以英文为准。

但是我不太理解的是,签订合同应该是双方地位平等的一种法律行为,是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但是看你的叙述就象在签不平等条约一样。我建议你慎重地考虑这个合同,你完全有权利和立场要求对方签订中文合同甚至以中文合同为准,这是对你自身利益的保护。

以下是一些法律条款,供你参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外 资 企 业 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外资企业,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 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举办产品出口或者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
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条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获得的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 国家对外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外资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六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七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经批准后,外国投资者应当在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三十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外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该企业成立日期。
第八条 外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的规定的,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第九条 外资企业应当在审查批准机关核准的期限内在中国境内投资;逾期不投资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吊销营业执照。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外资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条 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外资企业依照经批准的章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不受干涉。
第十二条 外资企业雇用中国职工应当依法签定合同,并在合同中订明雇用、解雇、报酬、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事项。
第十三条 外资企业的职工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外资企业应当为本企业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第十四条 外资企业必须在中国境内设置会计帐簿,进行独立核算,按照规定报送会计报表,并接受财政税务机关的监督。
外资企业拒绝在中国境内设置会计帐簿的,财政税务机关可以处以罚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五条 外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资,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可以在国内市场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
第十六条 外资企业的各项保险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
第十七条 外资企业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纳税并可以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待遇。
外资企业将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可以依照国家规定申请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部分所得税税款。
第十八条 外资企业的外汇事宜,依照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办理。
外资企业应当在中国银行或者国家外汇管理机关指定的银行开户。
第十九条 外国投资者从外资企业获得的合法利润、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后的资金,可以汇往国外。
外资企业的外籍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其他正当收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可以汇往国外。
第二十条 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由外国投资者申报,由审查批准机关批准。期满需要延长的,应当在期满一百八十天以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二十一条 外资企业终止,应当及时公告,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
在清算完结前,除为了执行清算外,外国投资者对企业财产不得处理。
第二十二条 外资企业终止,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二十四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条 为了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以下简称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举办外资企业,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外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
第三条 设立外资企业,必须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鼓励举办产品出口或者技术先进的外资企业。
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设立外资企业的行业由国务院规定。
第四条 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的投资、获得的利润和其他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外资企业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得损害中国的社会公共利益。
第五条 国家对外资企业不实行国有化和征收;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外资企业可以依照法律程序实行征收,并给予相应的补偿。
第六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审查批准。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九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七条 设立外资企业的申请经批准后,外国投资者应当在接到批准证书之日起三十天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外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该企业成立日期。
第八条 外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的规定的,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第九条 外资企业应当在审查批准机关核准的期限内在中国境内投资;逾期不投资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吊销营业执照。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外资企业的投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条 外资企业分立、合并或者其他重要事项变更,应当报审查批准机关批准,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一条 外资企业依照经批准的章程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不受干涉。
第十二条 外资企业雇用中国职工应当依法签定合同,并在合同中订明雇用、解雇、报酬、福利、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事项。
第十三条 外资企业的职工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开展工会活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外资企业应当为本企业工会提供必要的活动条件。
第十四条 外资企业必须在中国境内设置会计帐簿,进行独立核算,按照规定报送会计报表,并接受财政税务机关的监督。
外资企业拒绝在中国境内设置会计帐簿的,财政税务机关可以处以罚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第十五条 外资企业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所需的原材料、燃料等物资,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可以在国内市场或者在国际市场购买。
第十六条 外资企业的各项保险应当向中国境内的保险公司投保。
第十七条 外资企业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纳税并可以享受减税、免税的优惠待遇。
外资企业将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在中国境内再投资的,可以依照国家规定申请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部分所得税税款。
第十八条 外资企业的外汇事宜,依照国家外汇管理规定办理。
外资企业应当在中国银行或者国家外汇管理机关指定的银行开户。
第十九条 外国投资者从外资企业获得的合法利润、其他合法收入和清算后的资金,可以汇往国外。
外资企业的外籍职工的工资收入和其他正当收入,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后,可以汇往国外。
第二十条 外资企业的经营期限由外国投资者申报,由审查批准机关批准。期满需要延长的,应当在期满一百八十天以前向审查批准机关提出申请。审查批准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天内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
第二十一条 外资企业终止,应当及时公告,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清算。
在清算完结前,除为了执行清算外,外国投资者对企业财产不得处理。
第二十二条 外资企业终止,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缴销营业执照。
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根据本法制定实施细则,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
第二十四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Ⅶ 一家外资企业准备和我签订一年的劳动合同,请问订立一年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多少

问:一家外资企业准备和我签订一年的劳动合同,请问订立一年劳动合同的试专用期是多少?属

答:君同法律在线咨询为您解答

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违反《劳动法》,依据《劳动法》第十六条第2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根据上述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就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对于新上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根据《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3条第2款规定,“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即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而不能单独签定试用期合同。单位通过合同约定规避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义务,行为违法。《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Ⅷ 和外资企业不能直接签定劳动合同吗

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和外资企业可以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

第十六条劳版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权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Ⅸ 合同外资额

合同外资额,全称"合同利抄用外资额",是外商投资合同中约定外方出资部分。比如某地一年内签署的若干招商引资合同,老外要投资1000万美元,而实际上其中有一部分合同没履行,实际只投了800万。合同利用外资就是1000万,实际利用外资就是800万。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