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协议
① 加多宝判赔广药14亿多元是什么原因
7月30日报道,上市公司白云山近日发布公告,称目前持有“王老吉”商标的公司控股股东广药集团收到了广东高院的一审《民事判决书》,广药集团就“王老吉”商标起诉加多宝侵权案件一审胜诉。根据判决结果,加多宝需向广药集团赔偿超过14亿元,对此,加多宝昨天表示将提起上诉。
之所以加多宝会存在侵权使用“王老吉”商标的情况,是因为双方在一定时期内对于商标授权期限存在争议。据了解,2000年5月2日,广药集团曾签订协议授权鸿道集团使用“王老吉”商标至2010年5月1日,后又分别于2002年11月及2003年6月签订两项《补充协议》,最终合同期限至2020年5月1日止。不过后来双方出现纠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于2012年5月9日作出裁决,认定两项《补充协议》无效,这也意味着鸿道集团能够合法使用“王老吉”商标的最终期限是2010年5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此次广药集团向加多宝索赔的损失发生时期几乎就是与第一份《授权协议》到期后至后两份《补充协议》被认定无效之间的时间段相重合。
② 中弘碰瓷加多宝事件真相到底是什么
8月27日晚间,中弘股份公告公司及控股股东与加多宝集团、银谊资本共同签署《债务重组及经营托管协议》,8月28日上午,加多宝集团官网澄清:对协议所述内容完全不知情,且中弘股份在公告中所述有关加多宝集团的经营情况及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在重组的利好刺激下,已经跌成“仙股”的中弘股份8月28日涨停开盘,在加多宝澄清的情况下仍未打开涨停板。 之后,深交所宣布中弘股份盘中临时停牌。
问题五:是否为避免退市?
时间回溯到半个月前,中弘股份股价一直在1元/股上方徘徊,而在8月15日该股却惨遭跌停,其股价终于实质性打破了1元大关,收盘价下跌至0.94元/股。
随后至今的9个交易日中,中弘股份仍旧持续不振,股价一度“杀跌”至0.71元/股。如今,中弘股份股价已经连续10个交易日低于1元/股,进而坐实了“仙股”称号。
③ 加多宝的商标战中其合同的两份补充协议为什么被判定无效
因为广药是国企,所以加多宝每场官司都会败
④ 中弘股份遇到危机了吗
8月27日晚间,中弘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加多宝等多方签署了经营托管及债务重组协议,加多宝等相关方拟向中弘股份提供流动性支持及管理服务,以解决中弘股份的债务危机。
然而仅仅过了一晚,8月28日一早,加多宝就发声明否认,称加多宝对协议所述内容完全不知情,从未对协议中签名的“黄伟清”有任何授权,公告中所述加多宝的财务数据严重不符。一时间,这场重组变为“罗生门”。
中弘宣布引进加多宝重组,被“打脸”
加多宝称,从未签署过协议,加多宝集团从未对黄伟清出具任何授权
8月27日晚间,股价早已连连下跌至1元以下的中弘股份忽然发布公告称,公司、公司控股股东中弘集团与加多宝及银谊资本签署了《经营托管及债务重组协议》,由加多宝、银谊资本对中弘股份、中弘集团进行债务重组。
在公告中,中弘股份坦言,由于管理不善,资金紧张,在建地产项目均陷入停工状态,面临多起诉讼,已经陷入严重经营困难及债务危机,持续亏损。而加多宝准备通过债务重组及托管经营,向中弘股份提供流动性支持及管理服务,解决中弘股份的债务危机,恢复中弘股份的正常经营。
在公告的开头,中弘股份按例写道: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不过,谁也没有想到,反转来得如此之快。
8月28日上午,加多宝集团称,从未与中弘股份、中弘卓业集团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前海银谊资本有限公司签署过《经营托管及债务重组协议》,对协议所述内容完全不知情;加多宝集团从未对黄伟清出具任何授权;中弘股份在公告中所述有关加多宝集团的经营情况及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加多宝集团将通过法律程序查明此事,并追究相关方法律责任。
昨日中午,中弘股份称,公共传媒出现关于中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信息,可能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公司于28日盘中临时停牌,待公司通过指定媒体披露澄清公告后复牌。
昨日下午,中弘股份收到深交所问询函,要求详细说明公司及相关方签署《经营托管及债务重组协议》的过程、各方出席人员姓名及职务,并核实协议签署过程、协议结果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加多宝集团的声明核实公司披露的《关于签署经营托管及债务重组协议的公告》及所涉事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救星”被披露业绩亏5.8亿,加多宝否认
去年加多宝债务131亿元,业内人士称,中弘股份公布的加多宝业绩是真实可信的
除了协议本身引人注意,加多宝被意外曝光的巨额亏损业绩也令投资者感到意外。
根据中弘股份公告显示,加多宝2015年、2016年、2017年未经审计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00.4亿元、106.3亿元和70.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9亿元、14.8亿元和-5.82亿元,负债则分别为78.1亿元、87.6亿元和131.7亿元。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加多宝2015年-2017年销售额分别约为250亿元、240亿元、150亿元,虽然呈现下降趋势,但仍是上百亿元规模。
加多宝的最新一份声明中称,中弘股份在公告中所述有关加多宝集团的经营情况及财务数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将追究其法律责任。但是,加多宝并未公布新的业绩情况。
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告诉新京报记者,近年来,加多宝陷入经济困局,包括高管和中层在内的流动性较高,基层人员也不稳定,整体销售不顺畅。
“从我们产业分析的角度来看,中弘股份公布的加多宝业绩是真实可信的”,朱丹蓬说,一般来说,已经“退无可退”的中弘股份没有理由公布这样极其容易被拆穿的虚假信息,目前行业内的猜测,主要集中在加多宝确实有参与中弘股份重组的意向,但双方没有协调好,中弘股份单方面公布了加多宝亏损、负债率提升的业绩,触怒了加多宝,“加多宝一致对外宣称自己去年的销售业绩为150亿元,如今被指只有70亿元,这涉及欺骗经销商与合作伙伴,是底线问题”。
中弘股份昨日深夜公告称,加多宝集团经营情况和财务数据由加多宝集团提供给公司,公司已在公告中如实作出披露,根据加多宝集团提供的主要财务数据,其2017年12月31日净资产和2017年度净利润均为负值,是否具备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和进行债务重组的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