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拒签劳动合同
Ⅰ 新劳动法实行后,员工拒签劳动合同该怎么办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且不用支付补偿金。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内须签订劳动合容同才可上班,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当即不予录用。亦即严格遵循先签劳动合同再入职的原则,不签合同一律不许录用。
通过完善员工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中明确若员工不按时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属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行为,企业对此有权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
(1)员工拒签劳动合同扩展阅读: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在法定情形下,如果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合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劳动关系终止
Ⅱ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但仍在工作,公司要怎样处
书面发通知,记住一定要书面,通知,合同已经到期, 不续签视为自动申请离职。然后不让进厂,否则风险很大很大。
Ⅲ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是否赔偿
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员工拒绝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专合同的,用人单位属可以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且用人单位无需对劳动者进行任何赔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任1、夫妻双方实行约定财产制的,生存一方在履行了连带清偿责任后,可以在约定财产的范围内行使追偿权。任2、夫妻双方实行法定财产制的,应当首先用共同财产清偿。具体清偿顺序如下:
(1)双方的共同财产足以清偿共同债务的,以共同财产来清偿共同债务,剩余财产在双方之间平等分配。
(2)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共同债务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如协议不成,由法院进行判决。
不存在共同财产的情况下,债务由双方协议清偿,如协议不成,仍由法院进行判决。任3、如果夫或妻一方死亡的,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Ⅳ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详细
对于劳动者主动拒绝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要求用人单位要做到以下几点:
先应当向员工书面告知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员工表示拒绝,则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员工的通讯地址,向员工邮寄一份限期签订劳动合同的通知。
其次,在书面通知上,应当明确签订劳动合同的最后期限,并将劳动合同的文本一并发出。需要用人单位注意的是,该份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劳动合同法》第17条的必备条款,如果有任何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员工是有权不予签订的。
再次,无论是发出通知之日还是签订劳动合同的期限,都最好是在劳动者入职之后一个月之内,否则将会面临着经济补偿的赔付。
最后,用人单位应当告知员工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将是终止劳动关系。
(4)员工拒签劳动合同扩展阅读
1、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势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这是由于劳动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千变万化的,不同行业,不同单位合同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各不相同,国家法律法规只能对共性问题做出规定,不可能对当事人的具体权利义务做出规定,这就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
2、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深感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和方式数量,并且通过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同,发挥劳动者的特长合理使用劳动力。
3、劳动合同有利于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这既是对合同主体双方的保障又是一种约束,有助于提高双方履行合同的自觉性,促使双方正确行使权力,严格履行义务。
Ⅳ 新劳动法实行后,员工拒签劳动合同该怎么办
合同到期拒签合同视为自动解除合同,用人单位不必补偿.
Ⅵ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公司应如何处理
在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上,用人单位并非完全被动,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用人单位有权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Ⅶ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劳动和合同内容必须具备法版定内容,是我国劳动合权同法赋予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否则,根据该法第8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则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也就是说,无论是谁的原因,只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得自入职第二个月起支付双倍工资。但是,在实践中,也确有少数劳动者不愿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在这种况下,如果再让单位承担双倍工资的惩罚性责任,则显然不公平。因此,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因此,把这两方面的规定结合起来看,可以知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如果劳动者拒签劳动合同的,单位必须终止劳动关系,否则,就要承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责任。
Ⅷ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在劳动合同的签订问题上,用人单位并非完全被动,因为法律明确规定,只要符合内一定条件,用人单位有容权终止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Ⅸ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该怎么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版通知后,劳动者权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