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1.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相关案件
四川省成都市的音像销售商付强自2000年1月至2005年7月从事盗版光盘经营活动,从中非法赢利达10万余元。
四川省公安厅于2005年6月21日对付强的天马音像店进行搜查,共查获各类音像制品126种22257张,经四川省音像制品鉴定组鉴定,其中有123种21912张属非法音像制品。2005年7月12日,付强被警方抓获。
此案被称为“四川省销售盗版光盘第一案”,付强成为四川省因销售盗版光盘走上被告席的第一人。2005年12月30日,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法院审理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一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出版、印刷、复制、发行本解释第一条至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出版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三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公诉机关庭审出示的鉴定书只证明被告人付强销售的音像制品中有正版音像制品以外的非法音像制品,不能排除该非法音像制品是侵权复制品的可能性,也就未证明被告人付强销售的就是上述司法解释所指的“其他非法出版物”,因此指控被告人付强犯非法经营罪罪名不准确。被告人付强及其辩护人辩称其销售的是盗版光盘,应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认罪态度好,请求对其从轻处罚的意见,法院予以采纳。据此,法院以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判处被告人付强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6万元。
2. 怎么区分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侵犯著作权罪
您好!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违反著作管理法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侵犯他人的著作权,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二者在定义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也有以下区别:
(1)主体要件不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主体只能是侵权复制品制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单位,侵犯著作权罪的主体一般是制作者,有时可能是与制作者通谋的发行者或销售者。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则可以是复制发行或出版,也可以是制作、出售,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构成犯罪。在实践中,行为人如果实施侵犯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构成犯罪,又销售其制作的侵权复制品而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后一行为属于刑法理论上的不可罚之事后行为,对其只以侵犯著作权罪论处,而不能再定一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而实行数罪并罚;如果行为人销售的侵权复制品并非其本人制作的侵权复制品,其两个行为又符合构成犯罪的数额或情节要求的,则应对其定两个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人事先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人通谋的,对其应以侵犯著作权罪论处,这属于共同犯罪问题。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3. 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是侵犯著作权罪还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解析如下:根据刑法
第二百一十七条【侵犯著作权罪】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第二百一十八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可见,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所以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4. 请问“购买侵权复制品”是否购成违法犯罪
购买抄侵权复制品,不购成犯罪袭。购买侵权复制品,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5. 1. 甲实施了刑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直接定侵犯著作权罪。刑法217条规定
6.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侵犯著作权罪有什么区别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7.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相关说明
一、本罪原依人大常委会《决定》而设,新《刑法》规定了这一罪名。定回罪标准和量刑答标准都做了改动,放宽了。最高刑从《决定》的五年以下降为三年以下。
二、本罪不是指直接侵权复制行为,而是对他人已经复制的作品进行销售,而且主观上是已经知道这些作品是侵权复制品的情况下。
三、销售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标准,依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为:个人10万元以上;单位50万元以上。数额较大的,不构成本罪。
四、依最高法院司法解释,复制和销售侵权复制品为同一物的,不实行数罪并罚;非同一物的,应实行数罪并罚。
8. 不知现在销售盗版光盘是定非法经营罪还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还是侵犯著作权罪
问:不知现在销售盗版光盘是定非法经营罪还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还是侵犯著作权罪
答:君同法律在线咨询为您解答
著作权侵权行为,是指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又无法律上的依据,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权人专有权的行为。根据其情节、危害后果以及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著作权法把所有著作权侵权行为区分为两大类。
侵犯著作权,侵权人应当承担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其赔偿应按下列标准计算:
一、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赔偿数额;
二、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
三、著作权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
四、赔偿的数额应当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9. 如何认定是否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一、什么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他人著作权、专有出版权的文字作品、音乐、电视、电视、录像、计算机软件、图书及其他作品以及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
本罪的构成特征:
(一)侵犯的客体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和著作权管理制度。
(二)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刑法》第217条规定的侵权复制品而进行销售的行为。例如销售明知是盗版的文字作品、音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
(三)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
(四)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是侵权复制品而予以销售,并具有营利的目的。
二、如何认定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要正确认定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就要准确把握本罪与非罪、与侵犯著作权罪的区别。
(一)本罪与非罪
判断销售侵权复制品是否构成犯罪,主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1、看行为人是否明知销售的属于侵权复制品,如果并不明知,即使存在严重过失也不构成犯罪。
2、看其销售对象是否属于本法规定的侵权复制品(第217条所定),不属于上述对象的不构成犯罪。
3、看其销售违法所得数额大小,如数额未达巨大的,即使有其他严重情节也不构成犯罪。
(二)与侵犯著作权罪
1、主体要件不同。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主体只能是侵权复制品制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单位,侵犯著作权罪的主体一般是制作者,有时可能是与制作者通谋的发行者或销售者。
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则可以是复制发行或出版,也可以是制作、出售,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构成犯罪。
在实践中,行为人如果实施侵犯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权益的行为构成犯罪,又销售其制作的侵权复制品而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后一行为只以侵犯著作权罪论处,而不能再定一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而实行数罪并罚;如果行为人销售的侵权复制品并非其本人制作的侵权复制品,其两个行为又符合构成犯罪的数额或情节要求的,则应对其定两个罪实行数罪并罚;如果销售侵权复制品的行为人事先与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人通谋的,对其应以侵犯著作权罪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