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层协议
『壹』 TCP/IP协议到底是四层还是五层为什么书上写4层,老师又说又5层
TCP/IP协议分四层。OSI模型是国际标准,分七层。讲课的时候,一般把概念综合起来回讲,就说是五层,老师们把网络接答口层分开为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了。
OSI的七层协议体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比较完整,但其既复杂又不实用。TCP/IP体系结构则不同,现在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包含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
(1)5层协议扩展阅读: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从本质上讲,TCP / IP仅具有最上面的三层,因为最底层的网络接口层与普通通信链路的功能基本没有太大不同。 对于计算机网络,此层并不多,尤其是新的特定内容。
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时,通常会采用一种折中的方法,即集成OSI和TCP / IP的优点在一起,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这样既简洁又能将概念阐述清楚。
『贰』 为什么有人说TCP/IP 分4层、有的 确说分5层好
前面的回答都文不对题,我补充一个:
TCP/IP一定是分为4层的,不可能是5层。
分5层只是内将网络接口层容划分为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两层,为此更容易新入门的人来理解整个TCP/IP的体系,在字面上的确是一个网络接口层,但在学习时,将它细分以后更容易理解,结构也更明确和清晰。
另外分7层那个,和TCP/IP模型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个叫OSI模型,两个就不是一个东西。
『叁』 TCP/IP的五个层是什么
五个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假设两台机器AB,以A给B发信息,作为例子解释:
【物理层】
目标:实现AB之间可以发送01信号。
意义:就是物理上实现连接,AB之间用网线连接;或者无线链接。
【数据链路层】
目标:把信息编码成01,并找到B后发给它。
编码:将信息封装成一个数据包,包括头和数据两部分;头里面包含了A和B的物理地址,世上任何两台机器有唯一的物理地址。
发送:A以广播的形式,发给所有A可以发送到的机器,如果自己是B则拿过来,如果不是则丢弃。
【网络层】
目标:改善数据包发送的范围,减少网络负担。
问题:由于A会发送给所有机器,则如果连接的机器越多负担越重。
方案:将世界的机器分区域,一个区域内的网络通过广播发送,区域之间则通过新协议(IP)交流。
协议:物理地址是网卡本身的地址,IP4,IP6则是人为分配的地址,可以通过子网掩码来判断AB是否属于同一个区域。
【传输层】
目标:区分AB上不同应用程序对网络的使用。
方案:通过端口(0-65535),0-1023已经被系统使用了;端口好像进入一个大厦后,要进入房间的门牌号,端口的选择则通过新协议(TCP/UDP)实现。
协议:TCP、UDP分别是两种可靠性级别不同的协议。
【应用层】
目标:实现对AB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编码。
原因:不同应用程序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数据进行A上编码和B上解码。
『肆』 Tcp/ip协议四层和五层的区别
OSI的七层协议体抄系结构的概念清楚,理论也比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TCP/IP体系结构则不同,它现在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TCP/IP是一个四层的体系结构,它包含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和网络接口层(用网际层这个名字是强调这一层是为了解决不同网络的互连问题 ),不过从实质来讲,TCP/IP只有最上面的三层,因为最下面的网络接口层基本上和一般的通信链路的功能上没有多大差别,对于计算机网络来说,这一层并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具体的内容,因此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是往往采用折中的办法,即综合OSI和TCP/IP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这样既简洁又能将概念阐述清楚
『伍』 分层网络协议的第五层
-会话层
功能: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
1、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版立通信链接,保持会权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
例:使用全双工模式或半双工模式,如何发起传输,如何结束传输,如何设定传输参数
2、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通信的优先级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设置通信期限。
『陆』 按照TCP/IP四层协议或五层协议,从应用层到最下层的物理层的通信过程,
三层以上数据包通信,一层到三层数据帧通信,第一层物理层用比特流通信
『柒』 5层协议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
星型优点:便于集中控制,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必须经过 中心结点,所以这种网络拓扑易于维专护和安全缺点属:中心系统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因为中心系统一旦损坏,整个系统便趋于瘫痪。对此中心系统通常采用双机热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答案补充 环型优点:这种结构显而易见消除了端用户通信时对中心系统的依赖性。缺点:这种拓扑结构有一大弊端,如果有一台主机损坏,其它主机也不能使用. 答案补充 总线型优点: 这种结构具有费用低、数据端用户入网灵活、站点或某个端用户失效不影响其它站点或端用户通信的优点 缺点: 缺点是一次仅能一个端用户发送数据,其它端用户必须等待到获得发送权。媒体访问获取机制较复杂。尽管有上述一些缺点,但由于布线要求简单,扩充容易,端用户失效、增删不影响全网工作,所以是LAN技术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 答案补充 OSI参考模型分为七层从高层到低层依次是: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捌』 简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中各层的主要功能。
1、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连接法。
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
3、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
4、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务,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
5、应用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8)5层协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传输控制协议 TCP(Transmisson Control Protocol)--提供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用户数据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提供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不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 计算机网络中进行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可能会经过很多个数据链路,也可能还要经过很多通信子网。网络层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网间路由和交换结点,确保数据及时传送,在发送数据时,网络层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和包进行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