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电视转播合同
❶ 请详细介绍一下NBA的合同规则,谢谢、
NBA的合同规则如下:
10天短合同
顾名思义,10天短合同是自由球员与球队签下的一份为期10天(或者3场比赛的天数,两者取大)的合同。
北京时间每年的1月6日13:00后(或者这一天后的第一个工作日,2011-12缩水赛季为2月7日),球队可以与自由球员签订10天短合同。
10天合同的期限不能跨过球队的最后一场常规赛。换句话说,在球队打完第80场常规赛,或者在距离球队最后一场常规赛不足10天时(两者取早),他们就失去了签订10天短合同的资格。
一支球队与同一名球员在一个赛季里最多签两份10天合同,这两份合同可以是连续签约,也可以不是。在两份10天合同结束后,如果球队想继续留下这名球员,那么他们至少要与这名球员签约至当赛季结束。
一支球队拥有10天合同的数量不能大于该球队的未激活球员名单的数量。但是如果一支球队的激活球员名单中有13名球员,那么他们10天合同的数量可以比未激活球员名单数量多出一份。
10天合同的基本薪金是可以协商的,但通常来说,球队都会提供最低标准的薪金。具体的薪金数额会按照合同内天数(10天或者3场比赛的天数,两者取大)的比例发放。
完全自由球员又称为非受限制自由球员(unrestricted free agent),对于这一类型的自由球员,他可以在劳资协议允许的情况下,和任何球队签约,母队没有办法对他做出限制。
自由球员共分为两类,除了完全自由球员外,另外一类自由球员被称作受限制自由球员(restricted free agent),当这一类的球员要和其他球队签约时,母队有权匹配他得到的资质合同,将他留在球队。
受限制自由球员,受限制自由球员仅存在于少数情况下。当一名首轮秀履行完自己的4年(2+2)新秀合同时,他有机会成为受限制自由球员。当一名有NBA经验的球员在联盟打球的时间不超过3个赛季时,他也有机会成为受限制自由球员。
但是,当一名首轮秀的新秀合同只履行2年或者3年时,若球队选择不执行球队选项,那么该球员将成为一名完全自由球员。此外,其他所有情况下的自由球员均为完全自由球员。
对于受限制球员来说,无论他和其他球队达成什么协议,母队都有权利在72小时内匹配这份协议(年限、总金额、选项等,全部相同),将他继续留在球队。当然,球队也有权利不给球员开出报价合同,这样的话,该球员将成为完全自由球员。
(1)nba电视转播合同扩展阅读
底薪合同
底薪(veteran minimum salary),顾名思义,就是球队想与一名球员签约时所需付的最低薪水。
NBA劳资协议中将底薪称为“老将最低工资”,其中的“老将”指的是所有在NBA打过球的球员,为了避免中文语境下的歧义,通常在翻译的时候会直接去掉“老将”,译成“底薪”。
根据劳资协议的规定,针对在联盟中效力时间长短不同的球员,NBA都有不同的底薪标准,拿NBA 2015-16赛季来说,如果你是一个从来没有打过NBA的菜鸟球员,那你的底薪标准就是525,093美元,如果你已经打了一年,那你的底薪则为845,059美元。
联盟针对生涯长度为0-9年的球员都给出了明确的底薪标准,对于在联盟效力超过10年的球员来说,他们新赛季的底薪标准则为1,499,187美元。
新秀合同,亦即新秀级别合同(rookie scale contract),是NBA为新秀制订的合同标准。“级别”(scale)指的是每个新秀的工资数额由其参选年份和顺位决定,类似我国曾经的级别工资制度。
新秀合同并不等同于“新秀的合同”。笼统地说,只有首轮新秀与选秀球队签订的合同才是新秀合同,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
跟据现行劳资协议规定,首轮秀合同(亦即新秀合同)为4年合同,前两个赛季为保障合同,后两个赛季为球队选项。在第一、第二个赛季结束后,球队要在当年的10月31日(逢非工作日则顺延)之前选择是否执行第三、第四年的球队选项。
若球队两年都选择执行选项,则球员会在执行完四年合同后变为受限制自由球员。否则,球员会在新秀合同到期(即打完第二或第三个赛季)后成为完全自由球员;此时,球队仍可以与其续约,但无论使用任何一款特例,都不得超过新秀级别合同规定的金额。
举例,对一名在球队A效力了三年,并且成为完全自由球员的新秀来说,尽管A队享有他的“鸟权”,但球队仍然无法绕过新秀标准合同制度,付给球员顶薪。
❷ NBA的合同有那几种
新秀合同,老将底薪合同,自由合同,顶薪合同,标准特列 注:NBA常说的合同人处非保障期 或者是非自由人等 是根据 同一个球员在一个球队呆上的时间长短,既要在同一球队达到3年以上。即可成为自由球员
❸ NBA的中产合同是什么意思
中产阶级条款仅仅只是个特例.它允许球队在超过了工资帽的情况下。给任何一个球员一份等同于每年的NBA平均工资的合约.(如果球队使用了这个特例而使得工资总额超越了奢侈税触发线,一样要交奢侈税)
这个平均工资是这样计算的:将前一赛季总工资额除以375(30支球队乘以平均每队12.5名球员),得到的数值再乘以108%,得到的就是该赛季的平均工资.
每赛季1月10日开始,上个夏天未使用的中产阶级开始贬值,每天降低原价值的1/180.
这个特例每年都有,合约最长可达六年。跟一个球员签一份多年的长约不影响这个球队每个赛季使用这个特例。举例来说,一个球队可以利用这个特例跟一个球员签一份六年的合约,而下一年再次使用这个特例来签另一名球员
这个特例可以分割给多个球员,不是只能给一个球员的.例如兰德里,去年夏天想要求全额中产(558万)但最终只是得到了中产的一部分,300万.
这个特例不能用来先签后换.
这个特例不能和薪金空间组合使用,例如球队有100万的薪金空间以及558万的中产条款,但不能利用这两者组合成658万来签约一个球员.
任何球队每年都有这个特例,即使已经超越了奢侈税.例如纽约,这个赛季要交2000多万的奢侈税,但一样用这个特例签下了克里斯-杜洪.
❹ 新浪与NBA的转播合同是多少
商业秘密,其实我们能知道的.
❺ 为啥nba转播合同那么高
商业化很成功,何况篮球运动nba一家独大,一枝独秀,在篮球运动的领域,NBA领先太多了,这跟垄断差不多了。
❻ 腾讯和nba得转播合同是多少钱
腾讯以5亿美元(31.2亿人民币)获得NBA未来五个赛季的网络独家直播权,每年的版权成本版相当权于新浪目前合同的五倍。不仅如此,腾讯还得到了在腾讯游戏平台改编NBA游戏的权利。
2010年,新浪跟NBA签了3年协议,价格约为每年700万美元,每天可以播放一场NBA比赛。2013年,受微博业务拖累,面临经营压力的新浪放手一搏以每年2000万美元拿下NBA“2+1”(两年合同,但第三年新浪有优先续约的权力)的续约合同,除了比赛直播,NBA官方社区也落户新浪。尽管新浪拿到了网络直播权,但NBA还是会在新浪优先选择直播的情况下,每周授权给腾讯直播两场NBA赛事的权利;同时,乐视体育也获得部分比赛的转播权限。NBA公司希望这项赛事在直播方之间能形成竞争。
但是现在只有腾讯一家唱独角戏,像乐视这种重视版权的网站也只能看着人家玩儿。
望采纳
❼ NBA保障合同是什么
NBA保障性合同是指发生“缺乏能力”、“伤病”等情况下仍确保合同不失效的合内同。
保障性合同的容意思就是,不管出现任何情况,球队都不能终止这份合同,都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数额支付工资。这儿的任何情况当然只包括NBA范围内。
若有保障合同球队可以和球员商量买断,若经过球员同意,球队就裁掉该球员。付给球员买断费就可以了。买断费相当于球员当年的工资,但是不一定是全额。
❽ 央视暂停NBA转播之前已按合同交费了吗
应该是先缴费的,转播权才会给你的
❾ 新转播合同会给NBA带来什么影响
新转播合同会给NBA带来什么影响?
说明:这是针对一个小范围收集而来的5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基本上都是简单的知识普及,并未做过多的分析预测。或者说,这是一个对于未来肯定会发生什么的科普,而没有涉及那些不确定性较强的问题的前瞻。
对于新转播合同以及其对NBA未来的影响有什么问题,可以在本楼@我进行提问,我会对那些我认为可预测性较强的问题尽可能给出我的答案;对于可预测性比较差的问题,比如2016-17赛季是不是会再次缩水,或者新劳资协定会是什么样子,我无力预言,因而无法作答。
1、在篮球式微的今天,NBA为何能签下天价转播合同?
篮球是否正陷于一个低谷,这本身是一个值得争论的话题;但是显然,当转播方和NBA商谈合同的时候,他们考虑的事实上不是“篮球现在是否在低谷”或者“篮球是否在趋向下滑”,而是“篮球转播市场的现状和前景”。
就转播市场的现状而言,拜勒布朗-詹姆斯所赐,NBA并非处在近年来的低点上;而前景属于市场分析的范畴,就不是我们所能置喙;但是很明显的一点是,这次提前透露的新电视合同数额与涨幅,和过去几年间,其他三大联盟的新转播合同续约的数额与涨幅是类似的,也就是说,从整个北美四大联盟这样一个角度入手分析,这次的转播权费用上涨是完全在意料之中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今夏之前,球队和球员双方就已经预期到了2016工资帽的大幅上涨,并且出现了勒布朗的1+1合同这样的特殊案例。
某种程度上说,职业体育在过去三十余年时间里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状态,说明对这个领域的市场价值判断还没有固定下来,换句话说,具体到转播合同到底应该签多大,宏观到这个市场总共会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其实现在没有人说得清楚;那么当然这就更多地是一个通过博弈摸索的过程。
这种高速发展,不知道极限何在的现状肯定有很多原因,比如经济本身的发展,竞技体育作为一种娱乐产业的发展包括泛娱乐产业自身的发展,媒体产业的发展——包括技术进步和商业开发两方面的发展——都是显然的原因。
不过,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至少要业内真正的领导者们才能说明白了,至少以我的能力,只能简单类比其他北美职业体育联盟,而得出“合同合理”的粗略结论。
2、转播合同对于工资帽有什么影响?
对于2016-17赛季,这个合同必然大幅提高工资帽;之后的情况,要取决于新的劳资谈判所达成的协定(下一个问题具体讨论这一点)。除非劳资谈判出现非常戏剧性的转折导致球员收入在篮球相关收入中的分成比例发生极大的下滑(几乎不可能),否则这份转播合同在2017年后也依然将大幅度提高BRI,进而大幅度提高工资帽上限。
这样就是勒布朗签1+1合同的理由:2016,拥抱新劳资协定,新顶薪。
3、会不会引发新一轮的罢赛和劳资谈判?大概时间节点和过程可能是什么?
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会触发新的劳资谈判的。
现有的劳资协定期限到2020-2021赛季,不过双方都有权选择跳出现有协议。根据规定,任何一方都可以通过在2016年12月15日之前通知对方的方式跳出协议,如果跳出,则协议会在2016-17赛季结束后终止。
显然,根据目前的消息,新转播协议会在本赛季签署,在2016年生效,所以球员一方没有任何理由放弃行使自己的跳出权。
当然,发生世界大战行星撞地球三体人入侵之类不可抗力导致新电视转播合同不能履行的状况例外。
因此可以预见,在新转播合同签署后,球员工会会逐渐活跃起来,为下一轮劳资谈判做好准备;如果双方能提前达成协议,则之后就是例行公事:双方一致同意让现有劳资协定在在2017年6月30日之后终止,由双方达成的新协定取代。
如果不能提前达成协议,那么停摆将重演。大幕由2016年劳方的一纸通知拉开,2017年6月30日开始,球队将不能接触球员,一切相关活动,包括夏季联赛,自由球员签约,交易等等全部被冻结,直到新协议达成。而正式比赛是否会受到影响完全取决于谈判进程,不过考虑到总体而言四大联盟的劳资谈判斗争是趋于激烈的,或许因停摆而缩水甚至取消赛季是完全有可能的情况。
4、工资帽提升对大、中、小球队的生存状态有何影响?
回答比较长,先把结论摆出来:微观上会有影响,但因为影响因素太多,很难预言影响会是怎样;但宏观上,马太效应将继续存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明确一点,工资帽提升本身并不会对不同球队的生存状态有多少影响。但是工资帽提升是源于转播费提升,后者必然带来劳资协定重订,这个重订就有可能产生各种影响。其中对于各种球队生存状态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工资帽的软硬度。
因此我们先要考虑,新的劳资协定是否会重新讨论工资帽硬度。
不需要具备太多劳资协定方面的知识,只要了解一下从2011年至今球员工会方面发生的事情就可以大概看出,尽管付出了停摆的代价,但劳方对于2011年的劳资谈判的结果并不满意。从条款上分析,劳方最大的两个损失,首先是球员收入占篮球相关收入BRI的比例大幅下降(从固定57%下降到在50%附近摇摆);其次就是变得较硬的工资帽。
前者很容易理解;后者则需要稍微详细说明一下。当前劳资协定的半硬工资帽,已经严重打压了球队在奢侈税线之上运营球队的意愿和能力——请允许我强调一下,在新的半硬工资帽体系下,不但球队老板变得更不愿意交税,而且他们即便愿意交税,但在税线之上进行操作的能力也大幅下降。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劳资协定规定,总体上球员一定会拿到BRI的大约50%。所以工资帽再怎么硬,并不影响球员们拿到手里的总数。
但是工资帽的软硬会影响工资在球员间的分配。大体而言,年薪越高的球员,对球队的议价能力越强;所以理论上讲,工资帽越硬,球队越不愿意突破工资限制;而因为球星是稀缺资源,球队就会更倾向于把钱花在顶尖球员身上,而压榨中低收入球员的收入。
球员工会里是一人一票的;大多数球员是中低收入球员。所以理论上说,球员工会整体上是倾向于抵制硬工资帽的。
这里的问题在于,首先,理论和实际情况还有差别;其次,球员们基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理解劳资协定,所以作为球员利益代言方的球员工会所聘请的法律专家的意见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假设信息完全透明,那么新劳资协定除了BRI分成之外,在最重要的议题——工资帽的软硬度上预期将有一番激烈的争夺。结果岁无从预测,但球员总体上更希望工资帽软一点。
相比之下,资方态度很简单,他们希望建立更硬的工资帽。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一开始的问题了:可以预期,新的劳资谈判一定会再次讨论工资帽硬度的话题。这就很可能导致工资帽硬度的变化。
对于球迷来说,最关心的是球队经营和联盟的竞争水平。工资帽越硬,球队的经济实力对于竞争力的加成就越小;但是球队永远不会是完全公平竞争的,假设NBA执行真正的硬工资帽,工资帽之上一分钱不许多花,那么显然“大市场”球队、城市生活环境更好的球队,实力更强的球队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而且因为其他球队无力通过增加总工资的方式来抗衡这些球队,他们的竞争劣势可能更致命。
也就是说,就算是最坚硬的工资帽,也只是在理论上给了各队财政上的公平竞争环境,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大球队”还是更容易走上良性循环,而“小球队”更容易走上恶性循环。马太效应永远不会被赶出NBA。
必须说明的是,各种因素都在影响“大球队”和“小球队”的定义。交通和媒体的发达让传统的“大市场”概念已经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勒布朗能凭借一己之力把克利夫兰骑士队这样联盟最底层的“小球队”变成自由球员趋之若鹜的“大球队”;另一方面,如果马刺能证明他们的经营能力可以独立于GDP乃至波波维奇而持续运作,也可以在NBA中复制绿湾包装工的奇迹;快船的崛起则提醒湖人和尼克斯这样的传统豪门:你们未必一定能永远压制同城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说,硬工资帽还是给了现在意义上的“小球队”一条活路的。
影响“大”“小”球队竞争力的因素还会有很多,例如球员的合同长度在最近三份劳资协定中不断降低,这对于弱队迅速摆脱垃圾合同进入重建有好处,增加了弱队咸鱼翻身的机会;例如可能推行的新的选秀制度可能改变球员天赋在若队中的分布,可能会增加最底层“小球队”的重建难度;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联盟整体利益考虑,充分的公平竞争意味着一个混乱、缺乏标志性球队的联盟,从商业角度看是不利的;所以强者恒强虽然是一种不公平的状态,但未必是一种坏的状态。
5、在新转播合同正式生效前,这两年内,这个消息对NBA球员的影响?
很显然,合同在2016年及其后到期,且在合同到期后还有机会签大合同的球员们统统有福了;而2015年合同到期的球员,选择起来就比较难受。
我们可以举三个例子大概说明。
第一个例子是布莱德索。他现在有三种选择:一是签订一份长合同;二是模仿门罗,签下报价合同,在明年成为完全自由球员;三是签订一份为期两年的合同。
目前来说,只要均薪合理,签订长合同对布莱德索并不吃亏,尤其是如果他能在合同中加上球员选项的话。因为等到2016-17赛季新工资帽起效的时候,他的长合同已经执行了两年,如果他有16-17赛季结束后的球员选项,那么他就处在非常有利的位置:虽然16-17赛季的薪水没有享受到工资帽提升的好处,但是他既避免了短期合同的风险,又可以根据劳资谈判的情况选择是否跳出合同。
签下报价合同的情况我们等会儿分析。
签订一份两年期合同,就是追随勒布朗的道路。好处是如果两年后能够以新工资帽为基准签合同,则可以尽早享受到工资帽提升的利益;坏处是一旦两年内出现意外,那很可能就没有然后了。勒布朗敢签1+1超短约是因为就算他未来两年中遭遇一次伤病,只要没达到严重伤害他的职业生涯的程度,2016年成为自由球员时他仍然注定会拿到顶薪;有这个底气的球员可不多。
第二个例子是门罗。他已经签订了报价合同,因此将在明年夏天成为完全自由球员。考虑到还有一年工资帽就将提升,他会比较难受。一方面,一年短约不但高风险,而且除非续约或者签换,一年短约都会影响鸟权;另一方面,四年或者以上的长约又不太甘心。
第三个例子是科怀-伦纳德。他尚未和马刺达成提前续约;现在他提前续约的意愿显然会进一步降低。因为提前续约的话,新合同是从2015-16赛季起执行,这个合同的尴尬之处和门罗明夏签合同是一样的。
但是不提前续约对伦纳德也非常不利,因为这样他会在明年夏天进入自由球员市场,此时他和门罗唯一的区别就是受限制和非受限制,其他方面都是一样的。如果届时他再签一年短约(比如签下报价合同),那么意味着他连续两年选择短期合同观望,这其中的风险不言而喻;但不论今年还是明年签长约,又都是2015-16赛季开始执行,相当不甘心。
所以简单地说,今明两年合同到期的球员将面临是冒险签短约还是规避风险但放弃2016新工资帽利益的选择。这将给明年的自由球员市场增加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其中最受影响的是2011届的首轮新秀们,他们的新秀标准合同将在明夏到期,提前续约必须在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否则将在明年夏天成为受限制自由球员。
当然,这主要是对高薪球员来说的;对于中低薪水的球员,这个影响非常小。
(来源:虎扑)
❿ nba新签电视转播协议对联盟有什么影响
对于2016-17赛季复,这个合同必然大幅提高工资制帽;之后的情况,要取决于新的劳资谈判所达成的协定(下一个问题具体讨论这一点)。除非劳资谈判出现非常戏剧性的转折导致球员收入在篮球相关收入中的分成比例发生极大的下滑(几乎不可能),否则这份转播合同在2017年后也依然将大幅度提高BRI,进而大幅度提高工资帽上限。
这样就是勒布朗签1+1合同的理由:2016,拥抱新劳资协定,新顶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