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合同违约
Ⅰ 合同违约诉讼属于民事诉讼吗
常见的民事纠纷有以下:
(1)因财产权而发生的纠纷,大多指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所发生的纠纷;
(2)因买卖、租赁、借贷、赠与、典当等合同行为而发生的纠纷,以及继承遗产所引起的纠纷;
(3)因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所发生的债务纠纷以及损坏财产而引起的赔偿纠纷。如捡到别人丢失的财物不还,帮不在家的邻居修缮要倒塌的房屋等;
(4)因人生权利受到侵害引起的纠纷。主要指侵害公民的健康权、姓名权、荣誉权和肖像权;
(5)因侵害公民的发明权、著作权(版权)而引起的纠纷;
(6)婚姻家庭引起的纠纷,主要有离婚以及因离婚引起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纠纷,赡养、抚育、抚养纠纷;
(7)因经济合同、企业劳动用工、企业承包、土地承包、乡邻权等引起的纠纷;
(8)法律规定的或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关文件规定的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其他民事案件。只要遇到这其中的任何一项纠纷,都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Ⅱ 如何明确民事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违反合同来,并不一定会引起民事责源任的承担。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违约当事人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法律的规定,构成违约责任应具备的要件有:
1.有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当事人的违约行为造成了损害事实;
3.违约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
(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
(三)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Ⅲ 合同违约属要承担民事 还是刑事责任》
合同违约绝大部分要承担民事责任,少数违约由于有违反法律的嫌疑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Ⅳ 民法中关于违约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你好!我国《民法通则》只对违反合同的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作了相应规定: 第二节 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
合约定条件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
损失。 第一百一十二条 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的赔偿责任,应当相当于另一
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反合同时,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
的违约金;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对于违反合同而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
方法。 第一百一十三条 当事人双方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分别承担各自应负
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四条 当事人一方因另一方违反合同受到损失的,应当及
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无权就
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第一百一十五条 合同的变更或者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
的权利。 第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一方由于上级机关的原因,不能履行合同义
务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向另一方赔偿损失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再由
上级机关对它因此受到的损失负责处理。 第三节 侵权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一十七条 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
还财产,不能返还财产的,应当折价赔偿。 损坏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
偿。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 第一百一十八条 公民、法人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
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受到剽窃、篡改、假冒等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第一百一十九条 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
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
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第一百二十条 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
损失。 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一百二十一条 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侵
犯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
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运输者、仓储者对此负有责任
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第一百二十三条 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
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
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四条 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
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五条 在公共场所、道旁或者通道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
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
承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六条 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
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
担民事责任,但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 第一百二十七条 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
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受害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
理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由于第三人的过错造成损害的,第三人应当承担民
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八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正当防
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二十九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
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
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
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条 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
任。 第一百三十一条 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
人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二条 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 第一百三十三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
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
他的民事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
监护人的除外。 在合同约定中也才会产生违约责任,请参考,是否能对你有用。谢谢!
Ⅳ 人民法院对民事合同违约案件赔偿有什么规定
依据约定或法律规定。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版法》约定一方向对权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第一百一十六条 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Ⅵ 合同违约的诉讼时效
诉讼或者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版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权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纠纷。一般的合同纠纷按照民法总则的规定,诉讼时效为3年,几类特殊的争议,如租赁合同中延付或拒付租金的争议,保管合同中寄存物被丢失或损毁的争议的诉讼时效为一年。由于合同的复杂性、地域性,因此,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四年。其他法律规定了特别时效的,依照其规定,如海商法规定的货运赔偿请求权的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当应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Ⅶ 民事违约金不得超过本金的依据是什么
民事违约金按双方约定处理,没有不得超过本金的法律规定。但是,如专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属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根据《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
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7)民事合同违约扩展阅读
根据《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六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第一百一十九条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当事人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由违约方承担。
Ⅷ 合同违约的起诉期法律怎么规定
在合同违约后,起诉时间是当事人自己决定的,这个法律没有强制性的规定,只是在不同的时间起诉有不同的法律效果,当然这个法律效果直接影响但是人的权利义务。《中国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这是一般的诉讼时效规定,如果合同法中没有特别规定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就是三年。超过诉讼时效以后可以起诉,但是如果被告以诉讼时效进行抗辩,法院查明以后,原告便丧失胜诉权,当然在被告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情况下,法院是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所以合同违约后起诉的时间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但是建议最好在诉讼时效内进行诉讼,最大化的保护自己的权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九条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