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合同书
⑴ 应届生协议书怎么签
签就业协议应注意事项
年初,高校毕业生开始进入签约的高峰。协议一旦签定,基本上就意味着你的第一份工作就确定了,因此,要特别注意签定的注意事项。
第一,签协议前,毕业生一定要全方位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例如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招聘的岗位性质、企业的员工培训制度、待遇状况、福利项目等系列内容,不但要掌握资料,更要实地考察。并且还需要重点了解单位的人事状况,了解企业是否具有应届毕业生的接收权。第二,毕业生在签约时要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受函到院系领取就业协议书,先由毕业生、院系在协议书上签署意见后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再交给学校,学校签字后纳入就业计划,西医书生效。有的毕业生为省事,要求学校先签署意见,但这样做使学校无法起到监督、公正的作用,最可能受害的将是毕业生本人。第三,签署协议书时,一定要认真、真实地填写协议书内容。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说明,并在协议书中注明。以往有毕业生向用人单位隐瞒这些情况,而遭到违约处理。第四,毕业生在签约时也要考虑对自身权利的保护。协议具有双向约定的作用,如果有双方需要相互承诺的部分,一定要在协议书或补充协议上加以说明。就业协议中可以规定违约金的数额,根据现行劳动法规中规定的上限是12个月的工资总和。第五,毕业生在签约中,一定要注意条款的合理性。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毕业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押金、保证金等,并以此做为是否录用的决定条件。第六,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都不得单方面拖延签约时期,毕业生遇到问题而忧郁不决时,最好能够即使咨询高校就业部门负责老师,征求相关的意见和指导。第七,签定就业协议书后,一定要签署劳动合同。正式的劳动合同可能是学生毕业前签订,毕业后生效的。一般就业协议书也会在劳动合同生效时,而终止其效力。
⑵ 应届生—>就业协议书
应届生——就业协议书,也称:三方协议书。是毕业生应聘求职的协议书。内
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一份容学生自己留底,一份录用单位保留,一份学校保存。就业协议书是用来证明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应聘证明。有三个意义:
1.具备就业资格;2.学校用于统计就业率;3.与用人单位达成聘用协议。
不是每个应届生都能拿到就业协议书的。只有符合毕业资格,允许就业的应届生,才能拿到就业协议书的。学生拿到就业协议书后,即可按自己的意愿,求职、就业。先了解就业单位及岗位内容后,与求职单位达成就业意向,聘用单位应该在就业协议书上签字盖章。一份保留在单位,单位可以凭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有关减税,享受有关录用毕业生优惠政策和待遇。
学校签上就业协议,表示完成了对本学生的教育培养任务,协议书就用来统计毕业培养的就业率。其次,根据协议书的用人单位地址,签发转移毕业生档案的就业报到证,用于毕业生干部档案的落档与管理。
⑶ 应届毕业生签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签协议前,毕业生一定要全方位地了解用人单位的相关情况。例如企业的发展趋势、企业招聘的岗位性质、企业的员工培养制度、待遇状况、福利项目等系列内容,不但要掌握资料,更要实地考察。并且还需要重点了解单位的人事状况,了解企业是否具有应届毕业生的接收权。
第二,毕业生在签约时要按照正常程序进行。毕业生持用人单位的接收函到院系领取就业协议书,先由毕业生、院系在协议书上签署意见后交用人单位,由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再交给学校,学校签字后纳入就业计划,协议书生效。有的毕业生为省事,要求学校先签署意见,但这样做使学校无法起到监督、公正的作用,最可能受害的将是毕业生本人。
第三,签署协议书时,一定要认真、真实地填写协议书内容。如果报考了研究生或准备出国,应事先向用人单位说明,并在协议书中注明。以往有毕业生向用人单位隐瞒这些情况,而后遭到违约处理。
第四,毕业生在签约时也要考虑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协议具有双向约定的作用,如果有双方需要相互承诺的部分,一定要在协议书或补充协议上加以说明。就业协议中可以规定违约金的数额,根据现行劳动法规中规定的上限是12个月的工资总和。
第五,毕业生在签约中,一定要注意条款的合理性。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毕业生收取报名费、培训费、押金、保证金等,并以此作为是否录用的决定条件。
第六,毕业生、用人单位双方都不得单方面拖延签约周期。毕业生遇到问题而犹豫不决时,最好能够及时咨询高校就业部门负责老师,征求相关的意见和指导。
第七,签订就业协议书后,一定要签署劳动合同。正式的劳动合同可能是学生毕业前签订、毕业后生效的,也可能是毕业后签订、立即生效的。一般就业协议书也会在劳动合同生效时,而终止其效力。
⑷ 应届生的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有何不同
1、《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主要是毕业生在校时,由学校参与见证的,与用回人答单位协商签订的,是编制毕业生就业计划方案和毕业生派遣的依据(在校期间未签订的同学在离校后第一次就业时也要签订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明确劳动关系中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学校不是劳动合同的主体,也不是劳动合同的见证方,劳动合同是上岗毕业生从事何种岗位、享受何种待遇等权利和义务的依据。
2、《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内容主要是毕业生如实介绍自身情况,并表示愿意到用人单位就业,用人单位表示愿意接收毕业生,学校同意推荐毕业生并列入就业划进行派遣。劳动合同的内容涉及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工作内容、劳动纪律等方方面面,更为具体,劳动权利义务更为明确。
3、一般来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订在前,劳动合同订立在后,如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就工资待遇、住房等有事先约定,亦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备注条款中予以注明,日后订立劳动合同对此内容应予认可。
⑸ 应届毕业生签订录用协议和三方协议的区别
既然你没签三方,公司也就不会和学校有什么联系。怎么吹都不怕穿帮。内不过就算公司和学容校联系也没用,你可以说考外校的硕士研究生。
给公司留个面子,交换彼此的联系方式,就说研究生读完了有机会还想来公司为他们服务。这个社会多条人脉多条路。至于几年以后的事,天晓得,鬼知道。
别上当,公司在下套呢。你不付违约金他们也没办法,谁叫你没签正式合同呢?不过公司如果为你支付了培训费,那他们确实很亏啊。
你直接离职即可。
直接走人,因为你们没有合同约束,所以不要紧,就算联通也无法搞你的。
⑹ 应届毕业生三方协议
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三方协议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或《全国毕业生研究生报到证》)、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三方就业协议书不同于劳动合同。首先,三方就业协议书是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主要是明确三方的基本情况及要求。三方就业协议书制定的依据是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规和规定,有效期为:自签约日起至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止的这一段时间。而劳动合同是受《劳动法》和《合同法》的限定和保护,有些用人单位如许多外企在确定录用时(注:在到用人单位报到前),就同时要求和毕业生签订一份类似劳动合同的协议;而更多的用人单位则要求先签“就业意向书”,毕业生报到后再签订劳动合同。其次,就业协议是三方合同,它涉及学校、用人单位、学生等三方面,三方相互关联但彼此独立;而劳动合同是双方合同,它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两方的权利、义务构成。第三,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时仍然是学生身份,但是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当是劳动者身份。劳动合同一经签订,就业协议的效力应当丧失。若劳动合同与三方协议附件内容矛盾,则以劳动合同为准。
⑺ 关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书
学校催你寄回去是因为可以提高学习的就业率(吹牛招生的时候),如果没有签订合同,没啥大版的影响,只是有些权只招应届毕业生的可能需要你提供三方协议,你要重新去学习办理。你的档案在学习,毕业之后回给你寄回家那边的人力资源市场。
你需要的办法就是,抓紧找个工作,如果需要三方协议就让学习重新给一份新的。
⑻ 应届生先签就业协议还是直接签劳动合同
应届生对某家公司有工作意向,未毕业之前可以先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为就业提供保障内,待毕业后与该公司容签订劳动合同。
三方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它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能解决应届毕业生户籍、档案、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协议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