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延续
1、结合你的描述,对原合同内容的变更,可以订立《补充协议》进行约定。
2、几个要点:版
(1)讲明该协议系对权××××合同内容的变更。
(2)合同期限:××月--××月,××月--××月。直接将中途暂停的时间排除。
(3)有需要的,就补充约定双方在合同期限内的权利义务;没有就不写。
3、你的问题并不难,补充协议里不用描述变更的理由。如果像你提问中那样写明整个经过,反而将事情复杂化。
2. 急急急!有关法律合同延续的问题
1、你1月1日开的货不可以视为合同的自动延续,因为原合同所确定的权利义务是受合同期限影响的,合同到期后,如果双方已经履行完毕,则该合同终止;如果有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则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你们之间不存在违约责任追究问题,合同已经终止,虽然你仍然可以进货,但是,你们这种关系不是原合同的延续,而是一个新的、事实上的、合同法律关系,在没有书面约定的情况下,合同的条款按照市场行情和交易惯例执行,而不是按照你们原来的合同执行。当然,如果你们双方都愿意继续按原合同执行,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任何一方有异议,就不可以。
2、如果现在供货方突然停止给你供货,当然不是违约,因为现在你们之间根本就没有“约”哦。你们之间事实上的合同关系,有供货,就算一次,没有供货,就没有关系了。
3. 如果合同已经延期10日,甲方没有提出续签,合同是否可以自然延续
如果是合同的各项内容已按合同要求双方均履行完,合同到期后,按合同法规定,合同自然解除。若合同内容未完全完成,合同继续有效,双方可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履约完成时间。
4. 怎么写合同延期协议
补充协议
协议编号: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于 年 月 日签订了一份金额为 元,编号为 的服务合同(以下简称原合同)。现经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签订以下补充协议:
1、双方一致同意将原合同约定的乙方将向甲方提供一年的服务(服务时间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更改为乙方将向甲方提供14个月的服务(服务时间分为两段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以及从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2、本协议与原合同内容有冲突以本协议为准,本协议没有涉及的内容按照原合同执行。
3、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4、因本协议发生的争议的双方一致同意提交原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甲方: 乙方:
签字盖章: 签字盖章:
日期: 日期:
5. 合同条款称:“双方如无异议,视为合同自动延续。”请问,表达异议的方式一定需要书面形式吗合同自动延
如果有这种约定,表达异议最好是书面形式,如果不是书面形式,将来追究起来也没有证据。
合同条款应当明确、肯定、完整,而且条款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否则将影响合同成立,生效和履行以及实现订立合同的目的,所以准确理解条款含义有重要作用。
(5)合同延续扩展阅读:
条款内容
为了示范较完备的合同条款,《合同法》第12条规定了如下条款,提示缔约人: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与住所
当事人是合同权利义务的承受者,没有当事人,合同权利义务就失去存在的意义,给付和受领给付便无从谈起,因此,订立合同须有当事人这一条款。当事人由其名称或者姓名及住所加以特定化、固定化,所以,具体合同条款的草拟必须写清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标的是合同权利义务执行的对象。合同不规定标的,就会失去目的,失去意义。可见,标的是一切合同的主要条款。
目前,多数说认为合同关系的标的为给付行为,而《合同法》第12条所谓标的,主要指标的物,因而规定有所谓标的的质量、标的的数量。所以,对于《合同法》及有关司法解释所说的标的,时常需要按标的物理解。
三、质量与数量
标的(物)的质量和数量是确定合同标的的(物)的具体条件,是这一标的(物)区别于同类另一标的(物)的具体特征。标的(物)的质量需订得详细具体,如标的(物)的技术指标、质量要求、规格、型号等要明确。标的(物)的数量要确切。
首先应选择双方共同接受的计量单位;其次要确定双方认可的计量方法;再次应允许规定合理的磅差或尾差。标的物的数量为主要条款;标的物的质量若能通过有关规则及方式推定出来,则合同欠缺这样的条款也不影响成立(《合同法解释(二)》第1条)。
四、价款或酬金
价款是取得标的物所应支付的代价,酬金是获得服务所应支付的代价。价款,通常指标的物本身的价款,但因商业上的大宗买卖一般是异地交货,便产生了运费、保险费、装卸费、保管费、报关费等一系列额外费用。它们由哪一方支付,需在价款条款中写明。
五、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
履行期限直接关系到合同义务完成的时间,涉及当事人的期限利益,也是确定违约与否的因素之一,十分重要。履行期限可以规定为及时履行,也可以规定为定时履行,还可以规定为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如果是分期履行,尚应写明每期的准确时间。
履行地点是确定验收地点的依据,是确定运输费用由谁负担、风险由谁承受的依据,有时是确定标的物所有权是否转移、何时转移的依据,还是确定诉讼管辖的依据之一,对于涉外合同纠纷,它是确定法律适用的一项依据,十分重要。
履行方式,例如是一次交付还是分期分批交付,是交付实物还是交付标的物的所有权凭证,是铁路运输还是空运、水运等,同样事关人的物质利益,合同应写明,但对于大多数合同来说,它不是主要条款。
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若能通过有关方式推定,则合同即使欠缺它们也不影响成立。
六、争议解决的方法
解决争议的方法,是指有关解决争议运用什么程序、适用何种法律、选择那家检验或者鉴定的机构等内容。当事人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选择诉讼法院的条款、选择检验或者鉴定机构的条款、涉外合同中的法律适用条款、协商解决争议的条款等,均属解决争议的方法的条款。
合同条款依其作用可分为合同的主要条款和普通条款。
6. 合同有效期怎么写自动延续
合同到期后一般视为实施合同,但是关于自动顺延的约定还是具有模糊性,是顺延一年还是作为不定期的合同,故而还是建议重新签订合同以免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7. 合同里写着“期满后,如条款未发生变更,经双方同意,合同自动延续,每三年为一个周期”三年后还用再签吗
期满后,如一方继续履行,另一方也继续接受,那么合同仍然有效,并且应视为重新签订了三年。 可以不再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四十五条 附条件的合同
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7)合同延续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六十二条 合同约定不明时的履行
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8. 合同延续的概念
劳动关系中包含事实劳动关系,您如果可以证明与该公司成立事实劳动关系,就可以领到工资。
事实劳动关系,指的是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在本单位工作却没有与其及时续订劳动合同。事实劳动关系是劳动争议处理和工伤认定工作中经常被用到的概念,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条第一次在立法中使用了“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但《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把事实劳动关系推到了最前沿,使劳动保障部门无法也不容回避这一问题。《条例》第18条、第61条规定: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这进一步明确了事实劳动关系作为劳动关系的存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14号)第16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这表明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形成的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均继续享有原劳动合同约定的权利,并应履行原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其实,事实劳动关系与劳动关系相比,只是欠缺了书面合同这一形式要件,但并不影响劳动关系的成立。目前,立法认定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享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切权利,并应履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一切义务。从立法沿革来看,法律上赋予“事实劳动关系”合法地位,更多的是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劳动保障权益受到用人单位侵害时,同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一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等途径,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但是,司法实践中对于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特征、事实劳动关系有哪些情形均没有明确的规范,依笔者看来,事实劳动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
2、以口头协议代替的书面劳动合同;
3、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了职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这就有了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
4、劳动合同期满没有终止也没有续签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
5、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