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o合同
① 急需翻译,合同条款来的!! 翻译完毕请发送到[email protected] !!谢谢
已发邮箱。
注:卖方应就卖方购买协议有效期内的任何日历年在以下较早的日期通过电汇向相关运营公司(OpCo)或KSO支付应付给Koctas、Hornbach和B&Q的折扣和商业献金:(i)自相关发票开具之日起第14天;及(ii)在相关日历年结束后首个1月31日。相关运营公司或KSO将在卖方购买协议每个年度12月31日或该日期之前就适用金额开具发票。
折扣和商业献金将在卖方购买协议每个年度的6月和9月审核,适用比例或金额可在双方达成一致后调整(如适当)。如果卖方未能足额支付由双方一致同意调整的适用比例或金额产生的折扣或商业献金,则KSO将一次性从付款中扣除,或者如KSO选择,卖方应在KSO出具借机单之日起14日内另行汇出相关金额。
在卖方购买协议每个年度12月31日后,应向KSO支付或应由KSO支付的任何尚未支付的折扣和/或商业献金将后续开具发票并通过电汇支付。付款将由相关方在以下较早的日期支付:(i)自相关发票开具之日起第14天;及(ii)在相关日历年结束后首个1月31日。
卖方根据卖方购买协议(包括本商业变更协议)的条款将向KSO支付的所有款项都应在不扣除或预扣任何税款的情况下支付。如果卖方所在司法管辖区的法律要求任何扣除或预扣,则卖方应在需要的范围内向KSO支付额外金额,以确保在该等扣除或预扣进行后,KSO收到的净额与其在该扣除或预扣未被要求的情况下本应收到的金额相等。
② 宏观的考试重点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
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
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
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
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
[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 r%
A 10%
2% B Msp=L2(r)
货币投机需求Msp
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
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
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
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
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
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
如图:
[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
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
③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
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
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
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
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
[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 r%
A 10%
2% B Msp=L2(r)
货币投机需求Msp
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
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
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
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
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
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
如图:
[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
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
④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
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
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
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
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
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
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
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
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
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
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
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
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
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
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
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
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
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
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
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
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
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
在四部门经济中,
[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
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
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
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
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
[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 r%
A 10%
2% B Msp=L2(r)
货币投机需求Msp
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
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
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
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
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
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
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
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
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
如图:
[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
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⑤ 看这些装备制造企业都在“一带一路”做了些啥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太重制造”叫响国际市场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太重集团近年来始终坚持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重,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全面实施全球化配置资源要素,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逐渐在国际市场叫响了“太重制造”,以崭新的姿态站在了世界面前。
加快全球布局
近年来,太重海外业务出口订货稳定增长,2016年,太重全年海外业务收入实现18.9亿元,实现出口订货14.2亿元,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新的突破。太重轨道交通轮轴、冶金铸造起重机、锻压设备、轧钢设备等主导产品已经全部实现了出口,远销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五个大洲都覆盖有太重的产品。
伴随着产品出口的快速增长,太重立足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优质的资源,实现优势资源的国际化配置。太重通过海外合作、海外兼并、吸引海外人才等手段,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完善国际化版图。
几年间,太重相继成立了香港公司、印度公司,作为企业国际发展的战略支点;收购了澳大利亚威利朗沃国际集团,在国外有了自己的制造基地;并购了德国纽伦堡CEC设计咨询公司,吸收世界先进的智库服务太重;此外,还收购了美国盐湖城REI公司,同时在俄罗斯、南非、南美、澳洲等地不断健全服务网点,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国际化营销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太重充分挖潜近年来“走出去”所积累的资源和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打造战略伙伴关系,同时成立了专门的“一带一路”项目领导组、信息工作组和政策工作组,出访“一带一路”项目涉及国家,如印度AA、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越南、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在“一带一路”沿线中选择重点国家进行重点布局。
打造出口基地
在企业融入“一带一路”的蓝图中,天津滨海基地是太重为企业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打开的重要通道。
太重在天津临港经济区投资兴建了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前港后厂”的重型装备总装和出口基地。基地不仅能够满足太重自身发展的要求,也能为周边装备产品提供相关物流服务,是山西省乃至华北、东北地区大型货物外运出口的第一重装口岸。
2016年初,太重码头将出口越南的500吨卸船机产品直接运抵越南海防港,实现了首次直发海外用户现场,此后,出口印尼的岸边集装箱桥式起重机、出口印度的起重机、轨道交通车轮等等产品,越来越多的“太重制造”、“中国制造”从这里直抵海外,联通世界。
2016年末,太重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升式钻井平台——“TZ400”在太重临港基地码头成功下水。作为太重进军海洋工程领域的代表性产品,它也将目标瞄准了国际用户,是太重深化国际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凭借临港重型装备基地,太重已经拥有了面对世界的出海口和海洋工程产品基地,承揽了国际越来越多企业的海外货运任务,为企业深入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太重更好的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高端产品抢占市场
太重集团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品,大型挖掘机就是其中代表。
太重是中国最大的大型矿用挖掘设备设计制造企业,从第一台4立方米挖掘机到中国最大的75立方米挖掘机,太重已累计为国家提供了近1500台矿山挖掘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太重不仅让国外企业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产品还出口到俄罗斯、巴基斯坦、秘鲁、哈萨克斯坦、印度、缅甸、蒙古、智利、南非、伊朗、利比里亚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以后,太重凭借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挖掘机拉开了10立方米~55立方米大型矿用挖掘机出口到各个国家的帷幕,从2010年开始,太重向曾经的老大哥——俄罗斯出口了5台35立方米挖掘机,到2016年再次出口两台20立方米和三台35立方米挖掘机,总价值近3亿元人民币。在南非,4台35立方米和一台世界顶尖的55立方米挖掘机正在运行。在印度,10余台挖掘机10立方米以上挖掘机已经投产……
目前,太重已经在南非、印度、智利、俄罗斯、秘鲁等国家建立了10余个国际售后服务站,2017年在印度成立了太重挖掘机大型售后服务中心。目前,太重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型挖掘机研制公司之一。
今年年初,由太重生产的2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立方米大型矿用挖掘机,搭乘山西省首次开行的“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踏上前往俄罗斯列索西比尔斯克的“远嫁”之旅,再一次彰显了太重国际化发展的决心和实力。“十三五”期间,太重集团将促进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争取出口产品的比重从目前的15%左右提高到30%以上,最终达到50%,实现“创建世界太重”的目标,不断向世界级卓越企业的目标迈进。
好风凭借力雷沃重工加速全球化布局
在马里,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雷沃重工)获得当地政府500台拖拉机订单;在阿尔及利亚,雷沃重工在1650台拖拉机以及1898台配套机具的基础上,2017年又斩获1000台拖拉机订单;在苏丹,雷沃重工曾一次性实现800台收获机械出口······
此外,雷沃重工先后在欧洲并购阿波斯、马特马克、高登尼等境外高端优质资源,形成了完善的企业全球研发创新平台,并在泰国设立海外运营管理中心,与泰国开泰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一切都表明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雷沃重工已不单单是把产品和服务简单地销往国外,而是通过完善海外全价值链运营平台步入了新的全球化发展阶段。
好风凭借力
雷沃重工董事长王桂民说,作为“一带一路”的先行者,目前公司产品已经销售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出口占公司出口总量的50%以上。“我们正在加快探索‘全球研发、中国制造、全球分销’的发展模式,通过加快全球资源的整合、构建全球研发体系、并购境外优质高端资源等方式让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落地。”
雷沃重工清醒地意识到,全球化竞争下,企业只有主动走出国门掌握核心技术跨进“全球主流”之列,才能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早在2011年,雷沃重工就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正式成立了欧洲研发中心,主要负责新技术平台拖拉机、大喂入量谷物收获机的研发。此后又在日本大阪设立了工程机械研发中心,重点突破液压、电控等工程机械关键核心技术。
此外,雷沃重工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先后并购阿波斯、马特马克、高登尼三家企业,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了在全球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产品组合,并开始产品技术的转化。王桂民说,这种填补空白式并购,除了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开拓新市场、进入新业务、达到提升企业某个领域技术和产品能力的目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整合全球高端资源,开通了通往全球市场的门槛。
雷沃重工还整合海外资源,成立了雷沃阿波斯集团公司,作为雷沃欧洲业务的总部。同时,雷沃重工对外正式发布了农业装备业务旗下产品将采用双品牌战略,雷沃谷神、雷沃欧豹产品定位于全球中端市场,高端品牌阿波斯的产品线则囊括了动力换挡拖拉机、大型谷物收获机械以及高端精量播种机等产品。
融入共赢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先行者,雷沃重工在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推动产品升级的基础上,坚持营销创新,主动“走出去”,开拓营销渠道,全面推动产品、服务、网络等营销能力升级。
据悉,目前雷沃重工已建成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分销网络,在战略市场和重点市场建立了9家海外办事处和10家配件中心,并在巴西、俄罗斯、土耳其、乌克兰等战略市场注册属地国家销售公司,形成了集“销售、服务、配件供应、用户培训与信息反馈”五位一体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体系。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雷沃重工与非洲多个国家加强农业合作,而出口也已从对非单一产品出口阶段,发展到了为非洲提供现代农业整体解决方案阶段。“一带一路强调的是合作共赢。”王桂民说,要合作赢得伙伴的青睐和尊重首先就要强化自身的能力建设,这样才能抓住机遇,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共赢价值。因此雷沃重工近年来在有序推进研发、制造、营销、服务全价值链能力升级的同时,还在积极扩大在东南亚、非洲、欧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朋友圈”,与同行的伙伴一起联合走出去,参与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等活动中,获得发展良机。
拓展产业链中集来福士打造世界级海洋综合服务商
山东省烟台市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圈交汇处,是“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结合点。近年来,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来福士”)依托烟台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已与东南亚、俄罗斯、中东、欧洲等多个地区和国家开展经贸互通。
建立产业自信
2015年3月,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指出沿线国家宜积极推进海洋工程技术、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
中集来福士作为国内领先的海工企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地区和国家开展海洋工程技术合作。中集集团放眼未来,先后收购瑞典知名海工设计公司BassoeTech-nology和挪威知名海工设计公司BrevikEngi-neering,与烟台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以及上海中集船舶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共同搭建了中集海工“中欧互动”的研发体系,实现从购买技术到自主研发、自主设计,部分核心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从零到100%的突破。通过不断研发创新,中国海工装备国产化率从不足10%提高到60%,深水钻井平台建造周期由50个月缩短到30个月,逐步树立了中国的海工品牌及产业自信。
2017年2月,由中集来福士总包建造的全球最新一代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交付,并奔赴南海作业。这座平台不仅代表了世界海工行业的最高水平,也为国家南海大开发提供坚实保障。
中集来福士建造的海工装备在助力中国海上油气自主开发的同时,陆续驶往东南亚、里海、波斯湾、欧洲北海、巴西、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以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硬件成为当地海域“明星平台”。在俄罗斯,中集来福士首创“中俄联合建造”模式,交付CaspianDriler自升式钻井平台,成为两国最大的海工合作项目,目前该平台正在土库曼斯坦水域作业。
拓展产业链
自2015年下半年起,国际油价持续低迷,油气装备市场需求受到大幅抑制。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中集来福士在开展供给侧改革和产业升级的同时,一方面向传统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业务,在困境中探索出一条转型发展之路,持续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在清洁能源应用方面,中集来福士凭借中欧互动的国际领先设计能力,自主开发多套浮式电站完整解决方案,为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岛国解决电力短缺难题。同时,中集来福士与集团兄弟企业中集安瑞科联手,成功设计开发清洁能源接收终端及海陆一体化完整解决方案。
针对全球作业环境最恶劣的欧洲北海,中集来福士与挪威公司签订潜在价值2.5亿美金的深海网箱建造意向书,进军深远海渔业领域。同时,中集来福士集成挪威等国水产养殖技术及装备,自主研发适用于中国、智利、西班牙等国的智能渔业装备,大幅改善渔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和水产安全。
此外,中集来福士旗下游艇公司针对中东、欧洲、俄罗斯、菲律宾等地豪华游艇及高端游船需求,利用在该领域近20年的积淀,与迪拜知名内装公司Greenline强强联手,提升豪华游艇及游船类产品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通过持续创新,致力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海洋综合服务商。”中集来福士总裁王建中表示。
精准发力中信重工构建“一带一路”共赢圈
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市先锋水泥公司12MW余热发电项目现场,来自中信重工的项目团队,每天顶着四十多度的高温,坚守着、忙碌着,他们为的是一个目标: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合作共赢体。
“第一乐章”
中巴经济走廊堪称“一带一路”交响乐中“第一乐章”。早在1986年,中信重工的前身洛阳矿山机器厂即获批“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外贸自主权企业”,并于同年承担出口巴基斯坦水泥厂成套设备制造的任务。今年,中信重工总包的巴基斯坦先锋水泥公司12MW余热发电EP项目投产,创造了中方项目在巴基斯坦市场的最短周期纪录,成为中信重工深耕巴基斯坦市场的典范工程和里程碑式项目,树立起了中国制造、中信重工制造的金字招牌。将带动扩大中信重工与南亚、中亚等国家的合作发展,助力中信重工构建与中巴经济走廊及周边的共赢圈。
对中信重工来说,在巴基斯坦按照中国标准建设的第一个总包项目的高效完成,引起巴基斯坦乃至亚洲市场的高度关注,有效助推了企业以核心技术和实力不断开拓“一带一路”市场,进一步缓解因持续去产能造成的国内市场需求不振、利润下滑,为企业持续发展拓展新的增长空间。
由于在该项目上的实力显现,中信重工又先后中标巴基斯坦飞翔水泥公司日产7000吨水泥线烧成系统及配套12MW余热发电设计和主机设备供货合同,和巴基斯坦Askari水泥公司日产2700吨水泥生产线改造EPC总包项目。
实现共赢
其实,巴基斯坦市场不过是中信重工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实施国际化发展的的一个缩影。
在“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引领中国企业以优势产能输出,带动沿线国家地区互联互通、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大环境下,中信重工准确研判国际市场和行业形势,建立全球化营销与服务网络,全面贯彻国际规范和国际标准,以“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竞争优势,加速推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助力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更大范围、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的发展。目前,自主品牌产品广销“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双方的共赢发展。
在中蒙俄市场,中信重工与蒙古UBH公司、EasternEnergySystemJSC公司、蒙古国伊罗河钢铁矿业有限公司、俄罗斯KIMKAN铁矿选矿厂等多个业主开展多项合作,不断以良好的业绩塑造中信重工的国际品牌形象。近日,企业为俄罗斯Mangazeya矿业公司生产的颚式破碎机一次试车成功;同时有1台立式搅拌磨正在俄罗斯客户现场安装。
在东南亚市场,中信重工深耕细作,凭借“核心制造+综合服务”的竞争优势,在水泥工程总包与主机成套、矿山装备与矿山工程总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两度牵手泰国第一大水泥生产企业SCG公司,签订位于柬埔寨的KCC2日产2500吨水泥生产线合同和缅甸MCL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EPC总包合同,目前两条生产线均已稳产达产;持续与老挝Phonesack集团合作,签订KSO金矿项目矿山设备批量采购合同;与菲律宾合作实现新突破,2016年6月与菲律宾世纪顶峰矿业公司(简称CPC)签订9.56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合同,11月CPC再次与中信重工合作,并连同河南同力水泥一起签订菲律宾项目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年产180万吨水泥生产线及60MW燃煤发电厂建设及环评报告的三方合作框架协议。2015年7月9日,中信重工提供关键设备磨机的老挝Phonesack集团KSO金矿项目磨机生产线带料试车。2016年3月,中信重工总包的柬埔寨CMIC日产5000吨水泥生产线项目开工。
在中亚、西亚市场,以主机产品输出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多个国家开展深入合作。目前,中信重工在沙特阿拉伯有6台棒磨机、1台加棒机正在调试;在伊朗,有3台磨机、1条烧结窑正在安装,水泥窑、干燥机正在调试;在吉尔吉斯斯坦,有2台磨机正在安装。
在欧洲市场,2016年8月,中信重工为瑞典LKAB公司生产的半移动式破碎站满负荷试车,这是中信重工直接出口欧洲的第一单成套矿山装备,并首次在北极圈极寒气候条件下使用。基于前期的合作,双方又签订第二台破碎站供货合同。2016年10月,第二台破碎站已经投产。
在澳大利亚市场,中信重工将其强大的矿山成套和全流程服务实力演绎得淋漓尽致。凭借企业在澳大利亚SINO铁矿的品牌影响力,中信重工不断深耕澳大利亚市场,今年一季度成功拿下MT、DAL两大金矿项目,实现了公司在澳洲有色矿业领域的新突破。
作为率先走出去的大型企业,中信重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带动中国标准走出去与国际标准对接,促使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增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丰富具体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