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侵权纠纷主体

侵权纠纷主体

发布时间: 2020-12-10 21:35:32

侵权行为的主体必须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吗

当然不是,在过错责任原则下只要满足四个要件就构成侵权,既侵权行为,结果,因果关系,过错。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可以成为侵权人,但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就是了!

⑵ 环境侵权诉讼中的原告主体要怎么确定

围绕对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之辩,其核心就是为了使环境权保护获得可诉性,不应恪守传统诉讼法理论“无直接利害关系便无诉权”的要求,而应将原告范围扩及任何组织和个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则已经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这条规定中的“控告权”因为无法在我国诉讼法体系中得以认定,从而使得其沦为“宣告的权利”,而非直接的诉权。而诉权是诉讼的起点,只有明确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才能确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按照环境侵权的种类,我们可以将环境侵权诉讼界定为三类:
一是环境民众之诉,即起诉人与环境公益受害无直接利害关系,为避免出现案例一那种“环境公益受害无从救济与民众投诉无门之尴尬境地”,以法律授权这些个人或组织代表公众提起民众之诉;
二是环境受害人之诉,一方面原告是环境侵害的直接受害人,另一方面这一侵害行为又同时损害或威胁到环境公共利益,这时法律允许受害人提出包含私益和公益两方面内容的复合型诉讼;
三是环保机关或环保组织之诉,这在某些特别法如《水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已经得到确认,但《民诉法》并没有相关的明文规定。
以法律授权负有环境公益职责的国家各级环保机关和民间环保组织就其他机关、企业或者个人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能够造成环境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提起公益性诉讼,将更好的保护环境利益。

⑶ 哪些主体有权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邱戈龙尖端知识产权律师认为这个问题按照法律规定,专利权人及利害关系人均有权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专利权人就是专利证书上载明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如果是自然人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身份证,如果是法人需要提供与之相对应的营业执照。如果是经过受让而取得的专利权,不仅要准备转让协议及受让企业的营业执照,还得提供国家专利局的转让登记证明。因为专利权虽然是民事权利,可以由当事人之间自由处分,但专利权属于绝对权和排他权,权利产生和变更必须经过专利局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方为有效。
利害关系人指专利许可使用人。专利许可分为独占许可、排他许可及普通许可三种形式,独占许可是指,被许可人在一定范围内独家使用,任何其他人包括权利人本人也不能使用;排他许可,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只有权利人本人和被许可人可以使用,其他任何人均不能使用;普通许可,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使用权,但是无任何排他权。因为独占和排他均具有排他性,所以该两种人均有权单独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他们提起诉讼时,需要提供专利许可合同(如果有备案提供备案证更好)及被许可方的营业执照。因为普通许可不具有排他性,该范围内是否出现侵权是否予以制止,普通许可的许可使用人无权决定,所以该普通许可的被许可人无权单独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⑷ 该民事侵权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各是什么

主体是张三和李四,客体是张三家的狗咬了李四这一侵权行为引起的给付,内容是张三和李四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张三和李四各举各的证啊 李四当然是要举能支持自己诉求的证据,比如伤口的确是张三的狗咬的。

⑸ 民事诉讼中承担证明责任的诉讼主体是什么

民事诉讼。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内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是对容一般举证责任的规定,即谁主张谁举证,谁就是诉讼主体。

但在特定的案由中,法律规定由被告负责举证,这种将举证责任指向被告的规定称为举证责任倒置。
下列侵权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
(1)因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
(2)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
(4)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
(6)有关法律规定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的(此处指的即是医疗,劳动纠纷等)。

⑹ 侵犯著作权诉讼的主体及赔偿标准

1.根据依据《著作权法》和国务院颁布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代表文字作品作者进行相关维权,具有诉讼主体资格。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是文字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机构,是经国家版权局许可设立的,旨在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从事著作权服务、保护和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2. 根据我国的《民事诉讼法》诉讼管辖的规定,侵权案件的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辖。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或结果发生地。因此,具体到你找个案件,对方可以在你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或选择在发现你侵权的地方法院起诉也即可以在他自身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3. 若被法院认定构成侵权的话,具体赔偿多少,则需要对方提供具体损失证明,对方提供赔偿标准一般是依据版权局有关的基本稿酬的3-5倍支付赔偿,基本稿酬标准为:
(一)原创作品:每千字30-100元
(二)演绎作品:
(1)改编:每千字10-50元
(2)汇编:每千字3-10元
(3)翻译:每千字20-80元
(4)注释:注释部分参照原创作品的标准执行。
需要指出的是,侵权赔偿不是以你是否获利为考量的,而是以权利人是否受到实际损失为考量,但你没有获利可以作为法院减轻赔偿的依据。
4. 我建议你跟对方律师接触下,通过这样的方式你可以查实下文字著作权协会是否有充足的证据证明你侵权,以及他要求的赔偿数额。初步掌握对方的相关材料及要求,你可以视情况进行协商解决或选择法院诉讼解决,一旦选择法院诉讼解决的话,你可以依据前期跟对方律师的接触来制定自己的应对策略。
5.关于出版社的责任问题,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出版社对出版作品负有合理注意义务,若能够证明出版社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而出版发行侵权作品的,则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出版社能够证明出版物有合法来源的,只承担停止出版发行等侵权法律责任,而不需要承担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⑺ 侵权商标的主体问题与管辖问题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主体问题通常与管辖问题联系非常密切,因为案件管辖,在形式上表现的是不同法院对地域或者级别的不同分工,而实际上是对诉讼主体行为的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9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又进一步解释为,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地。商标侵权行为的被告住所地和侵权行为实施地,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容易确定,问题是侵权结果地如何理解和确定,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可以说自从我国商标案件审判实践开展以来,就一直存在不同理解。最近有一种观点认为,法院依侵权结果发生地确定管辖时,该侵权结果发生地是指实施侵权行为的直接结果发生地。被控侵权商品的制造者其销售行为直接导致商品到达地,被控侵权商品的销售者其销售行为直接导致商品的到达地,是该制造者、销售者实施被控侵权行为的直接结果发生地。上述的表述可以认为是目前关于侵权结果地的最为清晰的表述。但是这种表述仍然有主观割裂侵权行为地与侵权结果地之嫌。一般而言,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在时间和空间相分离,就有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发生在异地的问题,比较典型的情况是发生在环境污染损害和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失时,在这些场合下区别侵权行为地与损害结果地,对于合理确定案件管辖、便于案件证据的收集、质证和便利当事人参加诉讼,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通常在时间上是一次性完成的,在空间上侵权行为地与侵权结果地是一致的,因此生搬硬套一定要区别出侵权行为地与侵权结果地;可以说在理论上比较困难,实践中比较难以操作。我们认为,商标侵权诉讼中,不应当树立侵权行为与侵权结果异地的概念,而应当树立共同侵权与共同诉讼的概念,根据共同侵权确定被告,根据共同诉讼确定管辖,根据两者的关系,确定被告的列明原则。

⑻ 商标权侵权诉讼 主体选择

提出申请的利害关系人,包括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被许可人中,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单独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在商标注册人不申请的情况下,可以提出申请。
可以根据侵权内容去选择主体,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诉讼主体有:
(一)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包括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
(二)在发生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害时,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和商标注册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普通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经商标注册人明确授权,可以提起诉讼。
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诉讼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商标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其中,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经常性储存、隐匿侵权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关、工商等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侵权商品所在地。
对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管辖;仅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诉讼,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依照中国专利局授予的有效专利权作为法律保护的客体,审查其是否受到侵害。至于原告的专利权或者原、被告双方各自拥有的专利权是否真正符合专利性条件,应当由诉讼当事人通过撤销程序或者无效程序解决;诉讼当事人不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示撤销或者宣告对方专利权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诉讼当事人拥有的专利权有效。
参考来源:http://sbj.saic.gov.cn/flfg1/sfjs/200201/t20020109_60305.html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