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协议 » 普医患纠纷

普医患纠纷

发布时间: 2020-12-11 00:45:44

❶ 为什么医学生都劝人不要去学医

原因如下:

1、学医耗费的时间久,难度大。

了解过医学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们都清楚,大部分医学类专业的本科都要读五年之久,并且在这五年时间里需要啃下一本又一本枯燥晦涩的专业书籍。

如果说拿下这些专业书籍就可以顺利当医生,那么很多学生也不会对这些专业这么轻易的放弃,要想从一名医学生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医生,还需要积累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并且要懂得活学活用,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2、医生工作强度太大。

这场疫情中,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日常让大家看到了作为一名医生,需要承受多大的工作强度。从早上5点开始工作,直到凌晨才可以有休息的机会,每天接诊人数高达100人次,高峰时期甚至要接诊200多人。

这样的工作强度如果没有强烈的信念支撑,很难从始至终的坚持下来。所以很多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都选择从事计算机或者金融相关职业,不会轻易选择医生这个职业。

3、医生这个职业的安全性不高。

学生们不想学医,除了无法承受医生的工作强度以外,也对医生这个职业的安全性有着很大的顾虑。的确,近年来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辱骂医生甚至殴打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很多学生为了自己将来的职业安全性考虑,都不想选择医学类专业。



(1)普医患纠纷扩展阅读:

医学生遇到的三个挑战:

1、学习知识多,难点多。

之所以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大多都是因为学医之后,会面临很多的知识,并且难点与重点是很多的,大多数的人在学医这条路上奋斗一生,都没有将所有的内容学习完毕。并且它的分科与分支各不相同,所以导致学生学习的书本也是书比人高,令人感叹,学医之路太过艰难。

2、学历要求高,耗费时间长。

虽然医学生会自嘲,说自己就是个熟练工种。但是说笑归说笑,医生的工作和病人的生命息息相关,容不得一点大意,这也是医学生的课业特别繁多的原因。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就需要经历更长的学习时间,更多的实习时间。所以越好的医院对学历的要求越高,这就意味着耗费的时间会很长。

3、就业之后家庭生活难顾及。

上班时间不固定,早查房、值夜班,外加急诊和手术。肯定比不上朝九晚五的工作,虽然说收入可观,但是也确实是辛苦换来的。对于医生来说,这是工作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家庭生活就是很难顾及。所以如果是医生家属,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谅。如果是双职工,那就只有孩子自己多独立了。

❷ 你觉得作为普通人面对医患纠纷的时候应该怎样维权

现在的医患关系确实是不太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病人家属会有何医院产生纠纷的情况。那么我们如何对待这样的矛盾才会使问题简单化呢?

我觉得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一定是要病人家属和医院做共同的努力的。

那么对于医院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用人,拥有比较好的医疗设备,不要盲目收费。医院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明白病人选择你们这家医院就是源于信任,就是希望可以在你们的医院里得到比较好的治疗,可以快速的康复。

即使是双方都做到了这样,也难免会有一些不可控的事情发生。当事情发生时,最重要的是商量解决对策,不应该先是责怪,想着在那个时候争一个对与错。所以医院一方要及时做出回应,及时给患者一方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双方调解,让事情变得简单化,有效化。

相信未来会有这方面的陆续的规范化措施,在医院医生和病人家属都配合的情况下,医患关系会慢慢变好。普通人也会有更多方法可以维权。

❸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一、防范方法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2、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4、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5、实施知情同意,医院在医疗活动的不同阶段都要防范医疗争议,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的目的、疾病发展转归过程和医疗服务的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的风险。

二、解决途径

医疗民事纠纷与其他民事纠纷一样,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属民法的调整范畴。根据 “私法自治”的原则,通常情况下,国家不予干预,因此,双方当事人可以就医疗纠纷进行协商,也可以进行民间调解和行政调解。

从理论上讲,医疗合同纠纷也可进行仲裁解决,但仲裁解决医疗纠纷还不受重视。国家对医疗民事纠纷的干预表现为民事诉讼,需要当事人起诉才能发生。也可以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解决。

(3)普医患纠纷扩展阅读

医疗纠纷法律法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为了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国务院制定本条例,从制度层面推进医疗纠纷的依法预防和妥善处理,着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条例》明确提出开展诊疗活动应当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关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范,恪守职业道德。通过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的日常管理,强化医疗服务关键环节和领域的风险防控,突出医疗服务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从源头预防医疗纠纷。

《条例》明确了医疗纠纷处理的原则、途径和程序,重点强调发挥人民调解途径在化解医疗纠纷上的作用,并从鉴定标准、程序和专家库等方面统一规范了诉讼前的医疗损害鉴定活动。

《条例》对不遵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要求、出具虚假鉴定结论和尸检报告、编造散布虚假医疗纠纷信息等违法行为,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❹ 医者仁心观后感

医者仁心观后感

久没有看一部完整的电视剧了,当同学告知中央8频热播《医者仁心》是反映目前医行事业很现实的电视剧,很想了解无影灯下白衣天使的生活,于是利用假日在网上一气呵成看完。看后感慨万分,为钟立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而骄傲,为武明训时刻为患者着想的敬业精神而感动,为丁海这群充满理想献身医疗事业的年轻人而开心,为王冬的贪婪自私和护士长的灵魂扭曲而可惜,为那些无理取闹的医闹和投机钻营的药商而气愤,更为医院面临难缠的医疗纠纷而沮丧。

在我心中神圣 的白衣天使 ,现在变成商业化,利益化,收红包,乱收费,开大方,吃回扣,让金钱控制了灵魂。以前“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从医者天职,而今看到的是一个接一个的医疗纠纷。医生面对的是病人家属的质问和追打,医闹的煽动,社会舆论的压力。紧张的医患关系,不良的医疗环境,真不知医改的发展前景在何方?

也深知医生是人不是神,在探索医学领域中,面对疾病的转归特异性,也有无力回天的医疗局限性,避免不了技术上的失误。正如剧中所说“好医生的技术,是在不断积累而来,是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当看到医生们抢救病人像奔向战场一样的惊心动魄的紧张情景,为了一台手术站立多小时那种忘我的精神,感动的热泪盈眶!这种高压力,高负荷,高风险职业多么需要患者理解,社会理解,真不应该把身心疲惫的医生推到风口浪尖上去。

对刘护士长所说“千万不要让女儿学医”深有感触,因为我周围许多医务 工作者的子女几乎都坚决的不学医,不走父母的辛苦之路! 如果都这样想医疗事业的发展前途, 希波克拉底誓言有谁来吟颂!

《医者仁心》是一部真实的全景的医生生活写照,其中的无奈和痛楚是医务工作者的心声。揭秘了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的黑暗面。深刻反映了老百姓“看病难,医病贵”一幕幕镜头。道出医患之间主要矛盾是一部分没有责任心的庸医给病人增加更大的痛苦。剧中武院长,钟主任,面对复杂的困境,承受着社会,患者,难以接受的压力,依然坚持原则,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值得我敬佩。

钟立行是一个优秀完美的医生化身。 武明训是一个坚守职业道德的好院长。 严处长是一个追求事业的女强人, 姜一丹是一典型知识分子清高自傲的典范。在 丁海,罗雪樱一伙年轻人身上看到了青春,阳光,率真的良好心态!

❺ 为什么想学口腔的学生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知道学医很难,但是已经有大把的人选择医学院,近年来,口腔医师的报考人数越来越多,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学口腔?你知道口腔医师的优势是什么吗?

一、一组数据看分明

口腔医师缺口大。据统计,目前国内,口腔科医生与人口的比例是1∶40000,而国际公认的合适的比例应为1∶2000。我国现有口腔医生2.5万人左右,而与此同时却有25亿颗龋齿待填充,6亿颗错位畸形待矫正,10亿牙周病患者待医治。小编亲身经历,在北京预约洗牙,都得排上几个月。显而易见,我国口腔医生的数量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二、工作轻松银子多

简单来说衡量资格证书“含金量”的普遍标准是:薪水不低,工作轻松。在大多数人看来,学医很苦,从医更苦,加班和医患纠纷可能是医生这个职业特有的标签,但医生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不容置疑的:2017年11月,国务院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自此医生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而作为一名口腔医生,工作内容一般不涉及生命安全,并且可以开设私人诊所,尽可能地规避了加班加点和医患纠纷。在医疗行业同样具有社会地位,同时可以获得较丰厚的回报。(想想一颗牙前前后后花费的银子,小编也是肉疼的,如果是口腔医生应该内心是狂喜的吧——)

三、大浪淘“证”不是金子也似金子

据统计,随着国家对于证书市场的大清理,已经累计取消319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大浪淘“证”,留下的不敢绝对说一定是“金子”,但含金量还是有目共睹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便是其中之一,有图为证,如下:

说了这么多,口腔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含金量究竟如何,想必大家心里也有数了。这时难免有些人疑问:当一名口腔医师和考取资格证书有必然关系吗?可以只做医生,不考证吗?

当然是不行的!特别注意:执业医师资格证是判断医师是否具有从医资质的最主要标准,没有获得执业师资格证的所谓“医师”属于“非法行医”行为。 2020年口腔医师好课热招,免费试听>>

友情推荐:

2019年医师考试人数大减,2020年通过率或更大!

2019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难度如何?考情分析来啦!

展开阅读全文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