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是不是合同
不是,根据约定只有部分条款具有法律效力。要另签具体项目的商务合同。
框架协议,一般是双方提前对一些达成的关键合意进行书面确定下来,详细约定后续再具体明确的协议。
是否有法律效力,需要看协议中对有关权利义务是否约定明确,如果约定的明确,合法,那就有效。
拓展资料:
人民网台北9月11日电 (记者姚小敏、杜榕)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今天完成换文程序,同意《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于9月12日生效实施。
海基会下午发布新闻稿称,海基会于今日上午通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两项协议,台湾方面已完成相关程序。海协会下午亦函复通知海基会,确认大陆方面已做好该两项协议生效的相关准备。双方完成换文程序,同意协议于9月12日生效实施。
Ⅱ 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是否适用《合同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内民事关系的协议。依容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也就是说,合同的范围是很广泛的,也不受文件题目的限制,即使是“某某协议”只要内容是双方之间达成的合意订立的文件,就是《合同法》中的合同。合作协议是双方通过协商达成一致订立的,当然也是一种合同。
Ⅲ 什么是协议什么是合同
协议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为了开展某项活动,经过协商后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协议在法律上是合同的同义词。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合同(Contract),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只有当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从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国家法律约束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合同或协议一般只是名称、叫法的不同。只要不违反法律和道德风俗,当事人可以任意约定合同或协议的名称,内容,形式都是有效的。
(3)协议是不是合同扩展阅读:
最早的时候,合同被称作“书契”。《周易》记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对人易之以书契。”“书”是文字,“契”是将文字刻在木板上。这种木板一分为二,称为左契和右契,以此作为凭证。“书契”就是契约。
周代的合同还有种种称谓:“质剂”,长的书契称“质”,购买牛马时所用,短的书契称“剂”,购买兵器以及珍异之物时所用;“傅别”,“傅”指用文字来形成约束力,“别”是分为两半,每人各持一半;“分支”,将书契分为二支。
“合同”即合为同一件书契,这是“合同”一词的本义。今天签订的各种合同都是在纸张上,在古代却是实物。由此看来,古今意义上的合同已不可同日而语。
可从字面意思对“合同”一词的由来进行解释:将各方的意见集“合”起来进行协商,若达成一致,都“同”意了,由此形成“合同”,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出现。
Ⅳ 合作协议是否签字就有效
根据:<合同法>第三十二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您的问题:只签字了而一方需要盖章而没有盖章,此时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不过从法理上说,此时双方已经达成一致,符合合同成立的有效要件.只是由于客观原因没有盖章,所以该合同理论上是成立的.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合同成立与合同生效不是一回事.根本区别是:成立的合同不一定有效,而有效的合同必然已经成立.换句话说:合同有效是以合同成立为前提的.仅成立而没有生效的合同,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那么,您的合同成立了,是否生效?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这里第二款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我不知道您的合同的具体内容,不知道它是否属于应当帮里批准\登记的那种合同,因此无法准确回答.要知道,租房子也不是随便的.因为有些房子要出租也要经过批准或登记,比如政府\军队的房子.
假定它是不必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那么合同成立并生效.如果您想修改它,只能与对方协商变更合同了.但在合同变更之前,依照原合同执行.如果乙方不按原合同执行,就要承担违约责任.
假定它是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的,那么此时它尽管成立了,但没有生效.您只要另行协商就可以了,不必履行合同义务.但,即使是不生效,也不等于您没有责任.由于前一个合同成立了,而您又要求修改,如果您不与对方签定合同,您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附:<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这里:”(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决定了,对方可以要求你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
此复
王世龙律师
这样可以么?
Ⅳ 协议书是否合法 我应该如何正确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协议内容如下:
1、判定协议书是否合法的核心原则,是该协议是否经缔约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并于协议书上签字或盖章。且双方当事人在订立该协议的过程之中,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符合合同法52条、53条、54条、56条规定的无效、部分无效或可撤销、可变更合同的情形,亦不存在合同法40条、41条规定的,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主要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下,该合同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后,依法成立。
依法成立的合同,对缔约双方或各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2、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具备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办理批准登记手续后生效的,应当依照其规定。
3、在合同依法成立,且具备法律效力后。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当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合法权益受到对方违约行为侵害的受损害方,可以就维权事项与违约方交涉,交涉未果,搜集并整理对方违约给己方造成损失的客观有效证据,向人民法院发起民事诉讼,维护己方合法权益。
司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8条、32条、39条、40条、41条、52条、53条、54条、56条、107条、112条、114条
Ⅵ 框架协议及谅解备忘录是不是合同
框架协议以及谅解备忘录是否为合同需要看是否满足合同的成立要件,如果满足合同的成立要件,就属于合同,反之不属于合同。
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三个:
一是须有两个以上当事人,且当事人须有行为能力;
二是合同的内容应适于发生债权,即应为确定、可能、适法及社会的妥当;
三是合同的各意思表示应有效成立且一致
Ⅶ 合同和协议是否具有同等法律效应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规定,合同在实践中又常常被称为协议,只要具备以下条件回就有答效:
1,当事人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缔约行为能力。
2,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即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将能够发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现于外部的行为)。
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须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合同系以发生、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为目的。
合同是当事人在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条件下而达成的协议,故应为合法行为。
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7)协议是不是合同扩展阅读:
根据《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
Ⅷ 聘用协议是否等同于劳动合同 根据
聘用协议不等于劳动合同。
聘用协议一般适用于招聘有技术业务专长的特定劳动者。例回如,企业、事业组织聘答请专家、技术顾问、法律顾问等。
而劳动合同除了可以包括聘用协议所适用的劳动者外,还包括其他一切能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人。
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是一种广义的,用工机构和就业人员之间按劳动法要求签署的、强制性的法律文书,以明确用人机构和就业人员之间的用人关系,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而单位聘用协议则是用人单位和应聘人员之间通过双方协商,就劳务岗位、薪金、福利待遇、聘任期限等等内容达成一致后签署的文件。
Ⅸ 同一份协议中出现合同与协议两种字眼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从合同法领域来说,合同和协议是同一个意思,对于法律人来说,更喜欢在文字上使用协议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