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设计 » 设计与人

设计与人

发布时间: 2021-01-05 08:22:24

Ⅰ 不喜欢和别人交流的人,适合做室内设计还是平面设计

对于那些想从事室内设计,或者想转行做室内设计的来讲,室内设计的职业前景与未来的规划就非常重要了。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了解未来就是给自己设定方向和目标,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室内设计就业前景究竟如何?

目前说我们国内的这种经济的发展,从改革开放到现在,经济的快速增长,大部分是靠了一些外贸企业,就是出口企业。国内的经济要持续的稳步的增长,那靠的就一定是拉动内需。拉动内需的支柱产业就是我们的房地产业。房地产业也恰恰是我们室内设计息息相关的产业,室内设计也是房地产产业链当中的一个环节。

首先设计师不是吃青春饭的,设计行业会随着我们工作年龄的增长,自身的价值,我们是在增长的。比如说我们做两年,我们可以叫助理设计师,或者叫深化设计师,做到四年,我们可以做到设计师,六年我们可以做到设计主管,设计总监,八年我们可以做到职业经理人或者合伙人或者企业老板。

第二就是我们设计师的收入水平,那么也会随着我们工作年龄的增长,随着我们的努力程度和专业程度的提高,那么收入呢也是在不断的增长。至于具体能到多少钱这里就不细说了,每个地区市场形式不一样,差距会很大,但是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其薪资水平是要远高于当地评价薪资水平的。设计师的收入水平是一个相对较高的。

第三就是我们设计师的就业前景相对比较广阔的。我们知道这个产业链当中所涉及的行业是非常非常多的,所涉及的范围是非常非常大。也就是说这个前列当中的人才供需是失衡的。人才供需失衡,而不是人,人是不等于人才的。

第四点就是这个行业特别适合我们自己去创业。在其他的工种当中,比如说你是工地的工人,那你想创业的话,这一点有一定的难度,比如说你的人脉关系,比如说你的专业程度,那么如果说你是监理或者说其他的预算员,你想做老板的话也是比较难的,核心的问题就是刚才你的人脉关系,你的专业程度,而设计师恰恰就是在一线,先解决我们的人脉关系,然后植入我们专业程度。

针对室内设计的职业前景与规划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若想了解更多室内设计知识,可以到美霖教育室内设计学校了解。

Ⅱ 我设计的标志与他人设计的有雷同的部分,算侵权

如果对方的logo有做版权登记,并且你们雷同的部分占很大比重的话,会构成侵犯著作权

Ⅲ 设计与人类生活方式的关系

设计使同一用途的产品有不同的实现方式,这些方式各有所长,从而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为消费者创造了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人性化的指导思想使设计更能拉近产品与人的距离,更加符合人的使用习惯与生理及心理需求。

人的每一种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如出行方式、移动方式、郊游方式、愉悦方式、交流方式等都有可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或产生出新的替代方式,人与产品间建立的关系将更加融洽。

当人性化的设计产品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时,消费者将被人性化的产品所体现的体贴、舒适所感动,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也会因此而得到改善。消费者作为产品的最终用户将会有更多的改进及探索意见提供给设计师,在设计方与用户方的交流中,产品将会得到更好的完善。



(3)设计与人扩展阅读

1、设计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SRP)一个类,最好只做一件事,只有一个引起它变化的原因。

2、开放-封闭原则:(OCP:The Open-Closed Principle)软件实体(类,模块,函数等等)应该是可以扩展的,但是不可修改的。

3、依赖倒转原则:(DIP)这个原则的内容是: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于具体。或者说是:要针对接口编程,不要对实现编程(Program to an interface,not an implementation)。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底层模块,两个都应该依赖抽象。

4、里氏代换原则:(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LSP)在一个软件系统中,子类应该可以替换任何基类能够出现的地方,并且经过替换以后,代码还能正常工作。

5、迪米特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LKP)最少知识原则,又称为“Law of Demeter”,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

Ⅳ 艺术设计与人类需求的关系

艺术设计与人类需求的关系:

1、生理需求。

由于艺术品不同的色彩、音调、布局、动作设计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优秀的作品往往能够有效地运用某些自然规律和人的生理规律对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进行合理设计,使之产生最佳的生理效果,使人在欣赏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放松与休息,使人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理紧张和肉体疲劳逐渐得以消除。

2、心理需求。

人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通常会产生某种心理压抑,如果心理压抑得不到正常的发泄,就可能产生某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甚至酿成严重的心理变态或人格分裂,如果能量积滞过大,会引发不合社会规范的、反社会的发泄方式,造成巨大的社会破坏。

艺术欣赏能够给人提供合乎社会准则和要求的心理压抑的发泄机会,以实现人的心理平衡。艺术欣赏还有利于提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艺术作品如果表现和反映了社会价值关系的巨大变动,通过认同与共鸣,可以引发欣赏者强烈的情感波动,使欣赏者经历巨大的心灵痛苦和折磨,从而对欣赏者进行了一次次情感锻炼。

3、精神需求。

高雅艺术作品往往表达了人的高尚信念与可贵品质,而这恰恰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需要,隐含着对人间真善美的高度赞扬和对假恶丑的深刻揭露和无情批判。

高雅艺术作品通常可以加强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心,消除人的冷漠与封闭,激发人的生命活力和进取心,开阔人的心胸与眼界,树立人的崇高理想,净化人的心灵,升华人的人格,提高人的意志力与自信心。

人与人的利益关系本来就存在种种隔阂,有着太多难以启齿的隐情,无法进行自由的宣泄,艺术使人成为某种交流活动或集体仪式的参与者,从而起到沟通人的思想,深化人的友谊的作用。此外,艺术欣赏还可以看作是一种智力训练,用以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4)设计与人扩展阅读:

艺术层面:

1、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

2、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

3、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

Ⅳ 大学生毕业设计与他人类似会造成什么后果

所谓“殊途同归”……
如果专业相同,那么,在毕业设计的时候,选择相同的方向,内也无可容厚非。
但是,毕业设计最忌讳的就是雷同。这涉及到审核能不能通过的问题。
所以,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由自己原创,而不是借鉴他人……这样做,雷同的可能性最低……也更容易通过审核。

Ⅵ 设计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人需要与被需要的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本质,越接受这个本质,人与人的关系就会越谦卑、越尊重、越珍惜、越亲密。
提问:
人与人关系是基于需要与被需要建立的吗?
刘蕊平:
首先,我们需要做个区分:
第一、彼此需要不是彼此依赖。
彼此依赖,是彼此把照顾自己的责任放在另一个人身上,看上去相濡以沫亲密无间,可这种依赖关系禁不起意外的考验。最常面对的是一个人的离开或垮掉,另一个人可能因为彼此过度依赖,而没有发展出独自应对困境的能力和资源,一个意外就会让自己陷入无力应对与无助感的灾难。
第二、彼此需要不是彼此利用。
彼此利用是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完全“物化”的外延。而“物化”人会把人性的复杂和人的价值给单一化了。
这种以利用而“物化”的人际关系的陷阱是我跟你交往是因为你对我有用,一旦你对我没用了,我们就一拍两散,听上去干净痛快,可这赤裸裸的利用型人际关系人性所渴望的信任依恋,赤裸裸的利用会让人彼此芥蒂冷漠心生自我防御的壁垒。
而更重要的是什么是“有用”呢?
有颜?有钱?有才?有趣?有品?有爱?……
需要与被需要意味着万物皆有价值、万物皆有限、万物皆相连,彼此需要彼此关照的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
日常中当一个人因为口渴用钱买一瓶水来解渴的行为,是人类因为发现自己的有限而运用高度的智慧,创造出的一个个社会合作机制,让人与人之间哪怕互不相识也在社会关系中彼此关照。
爱情,友情,亲情,社群的都是人与人各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动力驱动下的产物,是人类得以延续的本质,越接受这个本质,人与人的关系就会越谦卑、越尊重、越珍惜、越亲密。

很多“自杀危机”本质是“信任危机”,病人希望通过他的痛苦感发出求助信号,期待得到来自朋友或家人真正的理解、支持、陪伴。
提问:
我感觉身边的一个朋友最近情绪很不稳定,感觉有自杀的念头,我可以怎么帮助他?
刘蕊平:
在我们平台上经常有类似的留言,身边有朋友或亲人有自杀风险的确让人担心。如果一个人长期地被自杀的念头和愿望占据时他的内在痛苦也到了不能承受的地步。也是有一定危险的。
作为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大致可以分两种情况来帮助他。
第一种,我们发现TA只是很无助很绝望在用想自杀这件事来表达内在痛苦、寻求理解和帮助。这种情况的“自杀危机”本质是“信任危机”,病人希望通过他的痛苦感发出求助信号,期待得到来自朋友或家人真正的理解、支持、陪伴。这些带有包容性的行为会让病人绝望的情绪得到一定的稳定和缓解,然后看恢复情况专业医生或心理师打开心结。
还有一种是真正危险的自杀信号。就是病人真的做了很多努力、挣扎,TA依然觉得不可能改变生活的困境,而导致的完全失去生活的信心,此时,病人的内在是觉得生不如死,很想以死来寻求解脱。
这种情况下,家人或朋友需立刻带病人去专业医院精神科用药物先控制其因绝望而失控的情绪,然后在情绪稳定后可以约心理师一起找到内心无望的黑洞,一点点移除遮挡其能量发展的障碍。

Ⅶ 如何理解设计本质是与人沟通

设计的本质,其实不是创意,而是沟通。它是一门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通过产品实现无声沟通的学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平均每个人要和两万多件东西打交道,大到、汽车、小一个钥匙扣,每件物品都有它自己的用途,也都要经过设计师的手。
设计师要做的,不是让你觉得它多好看,而是让人一看到这件东西,就马上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正确的使用方法马上就会自己跑到脑子里。
比如,汽车门上的车窗按钮、卫生纸上的虚线、易拉罐上的拉环、手机上的音量键,都有这个特点——上手就会用,完全不用人教。
所以,设计的根本,是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你要把自己想表达的一切——这件东西是做什么的,怎么操作,都传达给用户。靠什么传达?当然不是说明书,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般人要和两万多件物品打交道,假如每个都配说明书,就算一本说明书只有100个字,加在一起也要200多万字,根本记不住。

所以,产品和用户之间的沟通,依靠的其实是一个比文字更古老,而且根本不需要记忆的东西,那就是本能。

你的产品要在设计上调动起用户的本能,让他意识到正确的使用方法,而且还要让他避开错误的使用方法。

联系到设计里来理解的话,首先,即使所设计的产品是静默存在的,该产品也以其存在的形态和功能与用户进行着无时无刻的“沟通”。产品不仅仅是在传递背后的设计者希望传递给用户的信息,同时也会与用户建立一种关系。所以,有效的产品沟通不仅需要传递的信息是对的,而且还需要建立的这个关系是对的。另外,产品设计中的反馈系统在做的事情就是确认与否认的过程。最后,我理解治愈态的沟通是产品和用户之间心领神会的状态,甚至用户在与产品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积极的启迪;而病态的沟通则可以理解为产品晦涩/难懂/奇葩的沟通方式让用户感到抓狂,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与价值。

Ⅷ 平面设计和美工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不同。

1、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作出用来传达想法或讯息的视觉表现。

平面设计师可能会利用字体排印、视觉艺术、版面(page layout)、电脑软件等方面的专业技巧,来达成创作计划的目的。平面设计通常可指制作(设计)时的过程,以及最后完成的作品。

2、美工一般是指对平面,色彩,基调,创意等进行加工和创作的技术人才。

分为平面美工、网页美工和三维美工。一般需要精通Photoshop等设计软件。

二、用途不同。

1、平面设计:

常见用途包括标识(商标品牌)、出版物(杂志,报纸和书籍)、平面广告,海报,广告牌,网站图形元素、标志和产品包装。

例如,产品包装可能包括的商标或其他的艺术作品、编排文本和纯粹的设计元素,如风格统一的图像,形状,大小和颜色。组合是平面设计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尤其是当产品使用预先存在的材料或多种元素融合。

2、美工:

网页美工,一般需要精通Photoshop等设计软件,对平面,色彩 ,基调,创意等进行处理。

美工专业大部分因为电子商务的兴起而发展的职业,主要负责公司形象包装、网站优化、产品宣传画册、电子商务专题设计等工作。

三维美工是由美工用3DMAX丶maya等的三维角色模型设计,道具模型设计,环境场景模型设计,包装设计等。


(8)设计与人扩展阅读:

1、平面设计就业方向:

工业设计类(产品设计、室内外环境与设施设计、产品包装、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企业形象策划设计、逆向设计、展示设计、网页设计等)、产品研发、大型生产企业,以及独立开设设计事务所从事相关设计、研究和管理工作。

2、平面设计适合职业:

网站美工人员、设计助理、平面设计师、资深设计师、美术指导、设计总监。

工作内容:平面设计主要包括美术排版、平面广告、海报、灯箱等的设计制作。就业趋向:报纸、杂志、出版等大众传播媒体,广告公司等相关行业。

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技术难度各公司要求档次高低不同,工作时间比较不稳定,要求创作速度快,而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

Ⅸ 如何理解产品设计应与人的需求(

工业设计在我国是新兴专业,它像所有新生命一样以强大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只要谁用发展的眼光向未来一瞥,就会知道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前途。广西工学院能够以长远的目光综观时代发展的趋势,兴了这一专业,相信在机械工程系的领导与培养下,工业设计将会不断成长,走向成熟。工业设计不是传统的美术专业的延伸,而是个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的完整体系。它主要针对的是工业化以来“以机械为本”和“以无限享受”为目的的弊病和缺陷,提出“以人为本”的技术哲学观探索人与物的关系,规划设计未来的工作概念、生活概念、交通概念、能源概念。在这种长远规划的考虑下,设计各种具体产品和环境。工业设计的成长壮大,必须立足于我国现代企业工厂的需要,面向WTO的挑战,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地培养真正有本事的工业设计人才,这一思想是工业设计的主导思想。也是必要要求。机械工程系以这一思想主导下定然能将工业设计专业出特色来。时代在发展,工业设计也在成长。就目前的国内外发展形势来看;工业设计这一专业在我国必然也必须迅速成长,甚至有可能成为热门专业。当然,广西工学院也会加快步伐促使它的发展壮大。在国外,工业设计专业也很早就发展了,现在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设计已深深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面貌,它们把“设计”视为发展,视为“第一手段”,试想,在如此高速发展的商业化社会,那里不需要设计?只有设计才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在国内,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受到传统思维习惯的束缚,工业设计迟迟没有兴趣,况且工业在我国仍不够发达。工业设计起步晚,但是,自从加入工作以来,我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却为工业设计提供了机遇,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工业设计师,接受WTO的挑战,就要发展自己,所以,工业设计也在迅速发展,并且日益受到高度的重视,工业设计将拥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其发展潜能不可估量。在XX学院,随着“迎评”和“申硕”的大机遇,工业设计专业受到学院各级领导的关注重视,为工业设计专业配置先进的设备,任用经验丰富的工业设计教师,更重要的是,工业设计的学生素质高,思维好,接受能力强,能够对工业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目前为了接受“迎评”,领导,教师与学生连为一体,共同为推进工业设计专业设计专业发展而努力着,展望未来,工业设计发展前途光明。工业设计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专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工业设计师,工业设计的发展期待,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熟悉大量的工业产品,具有较丰富的设计经验,并且具有创新意识和超前设计思维,能够做到群体合作,能够结合企业设计大量新产品。可是,设计活动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或老师组织参加各种设计比赛,举各类专题讲座,共同交流设计思想和心得是很有必要的,机械工程系的领导和老师深刻认识到这一点,组织成立了“设计协会”,给学生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每年邀请国内有名设计专家教授给学生授课,让学生们更了解自己的专业情况,经过多方努力,取得了与企业工厂合作,学习与实践相结合,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经过全方位的努力,无论是XX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还是国内的工业设计专业,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工业设计一定会发展更高的水平,具有更大的规模。

Ⅹ 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别学设计

女朋友和我的聊天记录是这样的:晚上七点半
——“干嘛呢”
——“画图”八点半——“干嘛呢”
——“画图”九点半——“干嘛呢”
——“画图”十点半——“干嘛呢”
——“画图”十一点半——“干嘛呢”
——“画图”十二点半——她睡着了。
----------------------------------------------------------------------------------------------
所以不要叫我设计师,请叫我画图工。画图工就算了,还是专门服务于看图无能人群的画图工。这种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
以上纯吐槽,一笑便好,勿较真。
----------------------------------------------------------------------------------------------
首先说明此处针对的是“传统的设计”——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工业设计景观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下面正式答题。
我横向分析,以用户需求来解释:
「老师」:刚需,不解释;基本上年龄小于20的都是老师的用户
「医师」:刚需,只要没有一辈子不生病的人,他就不愁用户
「厨师」:刚需,一天三餐,你要活着你就是他的用户
「会计师」:刚需,企业月报,营业税,季报,年报,所得税... 这些玩意还存在,则他就不愁用户
「律师」:刚需,你也许一辈子不会与他接触,但一旦接触,他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自己用户命运和人生走向
「建筑师」:刚需,你总得有个住的地方
设计师提供的只是一种“增值服务”,他可以让事物更好——但换句话说他可有可无。
让你的家居更美,让你的宣传册更美,让你的产品更美观更易用。
而与以上各种师相比,我们天生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因为我们不是刚需。
别的行业有完善公允的评判机构与准则(当然设计界也有),但是,对于诸多设计师而言,我们要满足的,是那个坐在你对面的用户的要求;我们是真真在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打交道,他可能是斯坦福麻省博士,但也可能是初中学历的暴发户。你也许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的审美观与爱好,但你却要努力去迎合他们。
许多迎合的过程,基本就是强奸你设计理念的过程。无论你用了多么先进的设计理念,考虑过多少人机工程学和配色原理甚至心理学社会学的因素,花了多少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只要用户说“不好看”——OK,重做吧。熬夜真的再普通不过了。而且再从功利的角度来说,由于不是刚需,设计师的工资其实与所在环境的人文素养和经济水平是正相关的;而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设计师相对来说算是“性价比较低”的职业,欧美则截然不同。
(比如帝都小型广告公司普遍给一个应届平面设计师的月薪开在2500~4000,这工资三环以内你基本是活不下去的)
----------------------------------------------------------------------------------------------
注意:说原题这种话的人,针对的肯定不是新兴的互联网游戏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因为这几个行当虽然也非常累常熬夜,但工资绝对属于性价比较高的,尤其在互联网行业。----------------------------------------------------------------------------------------------再补充:你还可以提出更多类似问题:
这种问题其实没有价值。
别人的看法是别人的,和你真的没有半毛钱关系;只要兴趣所在,专业不分好坏。只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根本不会觉得累。----------------------------------------------------------------------------------------------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