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设计
Ⅰ 结构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
结构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是负责针对产品内部结构、机械部分产品内部结构、机械部分进行设计的人员。一个好产品首先要实用,因此,结构设计首先是功能,其次才是形状。产品实现其各项功能完全取决于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师。
结构工程师:是指合理的将建筑物的结构承重体系建立和布置起来,以满足房屋的承载力、安全、稳定和使用等方面的职务和工作。结构工程师即取得相应资质,进行结构计算和绘制结构图的人。
2、作用不同
结构设计师: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整个产品设计过程中最复杂的一个工作环节,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构工程师:参与产品项目立项可行性调研,参与系统方案设计;拟制结构设计方案和项目计划,研究开发新结构新技术,,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承担产品结构、零部件的详细设计;承担样机的研制、调试和相关技术;
公差分析和DFMA(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检查;与制造工程师进行模具检讨;模具样品检讨、设计更改和零件最终的承认;为EMI、ESD、安全和可靠性等各种测试提供机械支持;解决产品开发中的问题、问题跟踪以及与客户讨论技术问题;为产品的量产提供技术支持。
(1)工程结构设计扩展阅读:
结构工程师主要职责:
1、参与产品项目立项可行性调研,参与系统方案设计。
2、拟制结构设计方案和项目计划,研究开发新结构新技术,,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
3、承担产品结构、零部件的详细设计。
4、承担样机的研制、调试和相关技术。
5、公差分析和DFMA(面向制造和装配的设计)检查。
结构工程师主要职责:
1、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
2、熟练掌握塑胶件、钣金和压铸等零件设计;即面向制造的设计;保证零件设计简单、质量高、缺陷少、制造成本低,同时相应的模具结构简单、模具制造和加工容易。
3、熟练掌握产品的装配设计技巧;即面向装配的设计;产品的装配同产品的制造同样重要,产品的装配应当使得装配工序简单、装配效率高、装配缺陷少、装配成本低和装配质量高等。
Ⅱ 工程结构分析
看到其他专业的学生对工程结构专业不很了解,而且随意评论。作为工程结构分析结构专业出身的我,必须站出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专业。
首先,工程结构分析专业属于力学类的。但是工程结构分析专业与工程力学也有一定的区别。
作为比较传统的工科,由于工程力学更加侧重于理论,只适合一直读到高的学历,做学术、搞研究。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工程力学的本科毕业生不太能适合市场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但是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能更好的迎合市场,让力学有更高的发展。同时,在21世纪计算机高速发达的今天,一门计算机与力学的多门类总和专业出生了。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与工程力学一样,也是将很多的力学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等)作为自己的专业基础课。不仅如此,工程结构分析对计算机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本专业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很多种类的专业力学分析软件,并对这些软件实现二次开发,是他们变得更加适合工程分析使用。
所以说,工程结构分析专业的专业课程是比较难的。致力于进入这个专业的同学要做好奋斗四年的打算,要一心钻研,掌握好专业知识技能。
工程结构分析专业的主要工作方向:汽车模拟碰撞实验(CAE工程师)、有限元分析师;还有土木工程方面的(比如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分别在6、7、8级地震情况下,建筑物的状况,并进行整体结构优化)。
1996年北京大学率先开设了此专业,现在全国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大学已经陆陆续续开设了此专业。而且,受到了一大批高考填报志愿者的青睐。相信,工程结构分析专业的未来更加光明!发展会更加迅速!
Ⅲ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学习专业知识抄是要为以后的工作袭做基础的。三大力学是为做专业课程做基础的,学习了三大力学才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基础设计。但是,哪些破公式也就是在学校里面考试用一用,要是工作中,可以翻公式、翻规范,不用死记的。
况且在我们国家做混凝土和砖混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用PKPM就够了,要做钢结构就要学一下3D3S,桥梁的话就用迈达斯。在设计院做结构设计都要学结构设计软件,所以你首先要在学习了专业课程以后学习结构设计软件。
Ⅳ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的介绍
《工程结构设计原理》是2007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赵新铭。
Ⅳ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步骤是什么
建筑结构地基的设计步骤可参考以下:
1.充分的掌握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版地质勘察权资料。
2.根据上部荷载的性质、类型、分布选择基础的类型和平面布置。
3.选择地基持力层和基础的埋置深度
4.确定地基承载力.
5.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的底面尺寸。
6.进行必要的地基稳定性验算、使地基安全稳定不至于破坏。
7.进行基础的结构设计
8.绘制基础施工图,并提出必要的设计说明。
Ⅵ 什么是工程结构
按照所采用的材料,工程结构的类型主要有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木结构等。
按照结构的受力体系,工程结构的类型主要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塔式结构、桅式结构、悬索结构、壳体结构、网架结构、板柱结构、墙板结构、折板结构、充气结构、膜结构等。
框架结构的主要竖向受力体系由梁和柱组成;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竖向受力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墙组成;筒体结构是在高层建筑中,利用电梯井、楼梯间或管道井等四周封闭的墙形成内筒,也可以利用外墙或密排的柱作为外筒,或两者共同形成筒中筒结构,框架、剪力墙和筒体也可以组合形成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等结构体系;塔式结构是下端固定、上端自由的高耸构筑物;桅式结构是由一根下端为铰接或刚接的竖立细长杆身桅杆和若干层纤绳所组成的构筑物;悬索结构的承重结构由柔性受拉索及其边缘构件组成,索的材料可以采用钢丝束、钢丝绳、钢绞线、圆钢、纤维复合材料以及其它受拉性能良好的线材;而楼面荷载通过吊索或吊杆传递到固定在筒体或柱子上的水平悬吊梁或桁架上,并通过筒体或柱子传递到基础的结构体系称为悬吊结构;壳体结构是由曲面形板与边缘构件(梁、拱或桁架等)组成的空间结构;网架结构是多根杆件按照一定的网格形式,通过节点连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仅由楼板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称为板柱结构;仅由楼板和墙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称为墙板结构;由多条条形平板组合而成的空间结构统称为折板结构;充气结构是由薄膜材料制成的构件充入气体后而形成的结构;若用柔性受拉索和薄膜材料及边缘构件组成的结构统称为膜结构。
Ⅶ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师
--中国的话呢。不来大清自楚
--在北美做机构设计的,基本上都是engineer,戴戒指的工程师啊,尼玛最差也是中上层社会吧。
--还有。学得东西有区别,但是工作差别不大。项目来了,截止日期近了。谁不都得加班设计。怕吃苦的话,趁早转行啊亲,不然等以后有了工作经验了,想转都舍不得
--你这问题,米有什么逻辑性。文科生吧。理科生说话都是带1,2,3的。。。
Ⅷ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软件都有哪些
跟你简单说一下吧,软件这种东西也一直在更新换代。
高层分析一般用SATWE、PMSAP、ETABS、迈达斯版;钢结构比较流行权的3D3S、MTS、STS、perform-3D;有限元还是ANSYS和ABAQUS。
盈建科的东西好像也还不错。
结构计算+后处理:PKPM、YJK、MIDAS building
结构分析:
ETABS(高层)、SAP2000(综合)、PERFORM-3D(弹塑性)、MIDAS gen(综合)
大型有限元:ANSYS、ABAQUS
专门做钢结构详图是X-steel。
Ⅸ 什么叫工程结构何为结构设计原理
. 工程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的平面内或空间体容系。
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研究结构受力体系的指导思想、计算方法、技术法则、综合为结构设计原理。
Ⅹ 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步骤是什么
给你找了一个,这个多做几次就知道了。
一,看懂建筑图
结构设计,就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构造进行设计,首先当然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能真正看懂建筑施工图,了解建筑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建筑各部分的功能及做法,建筑物是一个复杂物体,所涉及的面也很广,所以在看建筑图的同时,作为一个结构师,需要和建筑,水电,暖通空调,勘察等各专业进行咨询了解各专业的各项指标。在看懂建筑图后,作为一个结构设计人员,这个时候心里应该对整个结构的选型及基本框架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了.
二,建模(以框架结构为例)
1.三维建模
当结构师对整个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可以考虑建模了,建模就是利用软件,把心中对建筑物的构思在电脑上再现出来,然后再利用软件的计算功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现行规范以及满足各方面的需要.现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软件很多,常用的有PKPM,广厦,TBSA等,大致都差不多。这里不对软件的具体操作做过多的描述,有兴趣的可以看看,每个软件的操作说明书。每个软件都差不多,首先要建轴网,这个简单,反正建筑已经把轴网定好了,输进去就行了,然后就是定柱截面及布置柱子。柱截面的大小的确定需要一定的经验,作为新手,刚开始无法确定也没什么,随便定一个,慢慢再调整也行。柱子布置也需要结构师对整个建筑的受力合理性有一定的结构理念,柱子布置的合理性对整个建筑的安全与否以及造价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不过建筑师在建筑图中基本已经布好了柱网,作为结构师只需要对布好的柱网进行研究其是否合理.适当的时候需要建议建筑更改柱网.当布好了柱网以后就是梁截面以及主次梁的布置.梁截面相对容易确定一点,主梁按1/12跨度考虑,次梁可以相对取大一点主次梁的高度要有一定的差别,这个规范上都有要求。而主次梁的布置就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一个涉及安全及造价的一个大的方面.总的原则的要求传力明确,次梁传到主梁,主梁传到柱.力求使各部分受力均匀。还有,根据建筑物各部分功能的不同,考虑梁布置及梁高的确定。梁布完后,基本上板也就被划分出来了,当然悬挑板什么的现在还没有,需要以后再加上...,梁板柱布置完后就要输入基本的参数啦,比如混凝土强度啊,每一标准层的层高啊,板厚啊,保护层啊,这个每个软件设置的都不同,但输入原则是严格按规范执行.当整个三维线框构架完成,就需要加入荷载及设置各种参数了,比如板厚啊,板的受力方式啊,悬挑板的位置及荷载啊什么的,这时候模形也可以讲基本完成了,生成三维线框看看效果吧,可以很形象的表现出原来在结构师脑中那个虚构的框架.
2.计算
计算过程就是软件对结构师所建模型进行导荷及配筋的过程,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软件的各种参数,以符合实际情况及安全保证,如果先前所建模型不满足要求,就可以通过计算出的各种图形看出,结构师可以通过对计算出的受力图,内力图,弯矩图等等对电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反复至电算结果满足要求为止,这时模型也就完全的确定了.然后再根据电算结果生成施工图,导出到CAD中修改就行了,通常电算的只是上部结构,也就是梁板柱的施工图,基础通常需要手算,手工画图,现在通常采用平法出图了,也大大简化了图纸有利于施工.
3.绘图
当然,软件导出的图纸是不能够指导施工的,需要结构师根据现行制图标准进行修改,这就看每个人的绘图功底了,施工图是工程师的语言,要想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设计,就需要更为详细的说明,出图前结构师要确定,别人根据施工图能够完整的将整个建筑物再现于实际中,这是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仔细再仔细,认真再认真。结构师在绘图时还需要针对电算的配筋及截面大小进一步的确定,适当加强薄弱环节,使施工图更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模型不能完完全全与实际相符.最后还需要根据现行各种规范对施工图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核对,宗旨就是完全符合规范,结构设计本就是一个规范化的事情.我们的设计依据就是那几十本规范,如果施工图中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地方,那发生事故,设计者要负完全责任的......总的来讲,结构施工图包括设计总说明,基础说明及基础平面布置,如果是桩基础就还有桩位图,柱网布置及柱平法大样图,每层的梁平法配筋图,每层板配筋图,层面梁板的配筋图,楼梯大样图等,其中根据建筑复杂程度,有几个到几十个结点大样图.
4.校对审核出图
当然,一个人做如此复杂的事情往往还是会出错,也对安全不利,所以结构师在完成施工图后,需要一个校对人对整个施工图进行仔细的校对工作,校对通常比较仔细资格也比较老,水平也比较高,设计中的问题多是校对发现的,校对出了问题后返回设计者修改。修改完毕交总工审核,总工进一步发现问题返回设计者修改,通常修改完毕后的施工图,有错误的可能性就很低了,就是有错误,也对整个结构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然后签完字,盖完出图章和注册章,拿去晒图吧...
5.联系单或设计变更
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有时候实际情况与设计考虑的情况不符或,设计的施工难度过大,施工无法满足就需要设计变更,由甲方或施工队提出问题,返回设计修改,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也需要多次到工地现场进行检查,看施工是否是按照自己的设计意图来做的,不对的地方及时指出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