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设计者
A. 益鸟邮票设计者.
邮票名称:T79益鸟
英文名称:Beneficial Birds
发行时间:1982.9.10
版别:影写版
齿孔度数:11.5*11
邮票尺寸:30mm*40mm
设计者:李印清
原作品作者:田世光
印刷厂:北京邮票厂
B. 大龙邮票的设计者是谁
1861年,担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罗伯特·赫德向清政府建议,创办现代邮政。1866年,清政府在海关税务司内设立了邮务办事处,兼办邮政,当时并没有发行邮票。1876年,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发布邮递公告,在公告中规定了邮件重量,采取了预付现金或在“邮资登记簿”上登记后按月结账的办法。这种使用银两支付邮资的方法很不方便,此时外国已有使用邮票的先例,国内仿效是很自然的事。于是,上海海关造册处便开始设计邮票。第一套邮票曾设计过多种形式,如“龙凤戏珠”、“六和宝塔”等,最后选定的图案是“大龙”图案。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因为“龙”体现至高无上的权威,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最近,据大龙邮票专家考证,认为大龙邮票图案设计者是个中国人,而不是先前推测的外国人,但设计者姓名及发行的准确时间很难查明,成为中国早期邮票发行史研究中的一个“悬案”。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 分三次印刷发行。 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比较珍贵,在纪念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时,邮电部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用票中票的形式设计,首次用7色机印制成功,这在邮票印制史上罕见的,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北京香山举办“大龙邮票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邮票博物馆举办大龙邮票专题邮展,中国集邮出版社出版“大龙邮票 纪念专集”,还摄制了“中国邮票电视系列片(一)---大龙邮票电视专题片”。
C. 共青团成立90周年邮票设计者是谁
2012年5月4日发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九十周年》纪念邮票1套2枚。详情如下:
志号内:2012-8
图 序容图 名面 值
(2-1)J 胸怀理想80分
(2-2)J 朝气蓬勃1.20元
邮票规格:40×30毫米
齿孔度数:13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15枚
版式二8枚(4套)
整张规格:版式一155×205毫米
版式二160×160毫米
版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设 计 者:李志宏
D. 2010年生肖邮票设计者是谁
【藏品名称】2010-1T《庚寅年》特种邮票
【图案面值】 (1-1)T 庚寅年 1.20元
【邮票规格】36×36毫米
【齿孔度数】13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20枚、版式二6枚
【整张规格】版式一170×210毫米、版式二128×180毫米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设 计 者】马刚
【责任编辑】陈宜思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参考:一品收藏网
E.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谁设计的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邮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邮票的发明者和设计者是英国的教师罗兰.希尔。他后来担任了英国的邮政大臣。 英国“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问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启用。 1840年5月6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边的邮政总局热闹异常。浓雾散去,阳光和煦,人们兴致勃勃地赶到宽敞的工农业大厅,围挤在桃花心木的柜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闪闪的英镑,争相换购一张张新问世的“ 黑便士”邮票。一连两天,柜台里总能见到一位身材魁梧、长着络腮胡子的职员在细心地观察邮票出售的情况。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邮票第一次在伦敦问世,邮局喧闹异常。”第二天他继续写道:“昨天售出了价值 2,500英榜的邮票。” 他就是罗兰·希尔,由于他对邮政改革的贡献,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女王赐给他伯爵称号,国际集邮协会尊称他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还发行了纪念罗兰· 希尔的邮票。在邮票诞生之前,邮政收费是按照信件用纸的张数和投递路程的远近逐件计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 邮资,收费的标准也很高。1839年,英国财政部公开悬赏征求邮票设计图案,收到了大约2,100多件作品,对其中4件设计颁发了一等奖,但没有一件被采用。于是,罗兰·希尔亲自动手设计。他以威廉·韦恩精刻的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纪念章作原图,画了两幅邮票图稿。邮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 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无底纹纸上,对着阳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这样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就诞生了。 “黑便士”邮票使邮政工作大大前进了步,标志着世界近代邮政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黑便士”是颜色和面值的合称。它采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无齿孔,不标国名,只有女王的肖像,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图案上方有“邮资”字样,下方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字样,印张每行由12枚邮票组成,共20行邮票组成,共20行,每张240枚。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币制为1镑=12先令=240便士,一个全印张正好一英镑。特别有趣的是邮票的下面两角都各有一个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邮票图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顺序类推;在图案的右下角的字母则表示邮票印在张中的位置,从左向右按字母的顺序排列,如第一横排从左至右为AA、AB、AC直至Al,第二横排依次为BA、BB、BC、直至Bl……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仿造。尽管1840年的邮票现存数量相当可观,但要复原原来的一个完整的印张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邮票刚刚问世,人们还不大懂得邮票是什么,所以每整张“ 黑便士”的纸边上者印有说明文字:“每一枚邮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张售一英榜。把邮票贴在收信地址右上方,涂湿标签时,请勿擦掉背胶。”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6日才正式启用,但不知哪个邮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邮票,迄今已发现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国南部城市巴斯盖销的,被集邮家视为珍宝,标价很高。 从1840年5月6日起,黑便士邮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印十一次,有30万全张计7,200万枚。其中第十一次即最后一次印量最少,只印了700全张16,800枚。在此期间共售出68,158,000枚。 与黑便士邮票同时发行的还有图案相同的蓝色二 便士邮票,俗称“蓝便士”。据说是在印制时误将邮票印成了蓝色。邮票的版式和黑便士完全一样,它的发行量比黑便士票少,珍贵程度超过黑便士,但闻名程度却远不及前者。有的蓝便士的印刷透过纸背,背面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女王的肖像,这种透印票尤其难得。目前存世的蓝便士邮票只有两种:一种是一组八方连邮票。票上盖有英国最早使用的“马耳他十字戳”;另一种是一枚信封残片,残片上贴有半枚蓝便士邮票,是用二便士邮票对剖使用的。 戳上的日期1841年3月27日,是世界珍邮之一。 黑便士面世九个月后,即1841年开始发行红便士邮票。改色的原因是因为黑色邮票上盖销黑色邮戳不易看清,有人将盖有黑色戳的邮票揭下来重复使用,于是就用同一版模将邮票印成棕红色的了。 黑便士邮票几乎具备了现代邮票的所有特点,具有科学性和使用性,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开创了邮票发行的新纪元。
F. 2018年生肖邮票设计者
2018年《戊戌年》生来肖狗邮票源特别邀请到我国著名艺术家周令钊先生进行设计。周令钊是开国大典时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画像的作者,曾经主导设计了国徽、团徽、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同时也是第二三四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有“国家形象设计师”的美誉。作为第一轮生肖狗邮票的设计者,周令钊在三十六年后再续生肖缘,担纲设计第四轮生肖狗邮票。2018年生肖邮票发行时,周令钊将迎来农历百岁,以将近百岁高龄创作邮票成为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一个奇迹。
G. 2O2O年生肖邮票设计者是谁
设计者韩美林!
H. 这是什么邮票,设计者及其相关背景如何
您好来,这枚邮票是2005年发行的自玉兰花特种邮票中的第三枚,荷花玉兰,2005年发行的,且量也很大。因此从收藏的角度说价值不大。但邮票本身内涵极深。可以作为收藏品种。
2005-5T
《玉兰花》特种邮票
3.20元。
I. 历史上有哪些因设计师疏忽大意,而令人啼笑皆非的邮票
邮票,是寄信人邮资已付的标志,花花绿绿的邮票给无数集邮爱好者带来了无限的情趣。此外,这小小的方寸之间又是传播知识的文化园地。然而,邮票设计师的疏忽大意,则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1972年,古巴发行了一套邮票。其中一枚是苏联“列宁号”原子破冰船在北冰洋航行的邮票,船的背景是以冰山和企鹅为衬托的。其实,那里根本没有企鹅,它们世世代代居住在南极洲。有人会说了北冰洋1000年前原来有企鹅的,后来灭绝了,就算是但那也是千年之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