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心理
Ⅰ 什么是设计心理学简述需要心理并举例说明其在设计艺术中 的运用。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当用户体验成为设计界关注的热点时,诺曼博士对设计中情感因素的分析,可以说是恰当其时,他让我们把设计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连接找到一个有效的进入方式。有别于传统设计书籍的内容,本书以大量的生物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学为基础,讨论情绪系统如何改变认知系统的运作 ,并以此勾勒出反应情感的美学商品在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深入探讨人类三种处理问题的层次:本能、行为和反思出发,诠释这三种层次在实际行动中如何互相调节与抗衡,并以此作为分析商品设计者与商品消费者的认知与反应的主要依据。
本书也中列举了许多实例,像是MiniCooper迷你车的有趣,使得它的缺点经常为人所忽略;电玩游戏阳刚男性化的设计,挑动年轻男性的敏感神经而获致极大成功等,证明情感性的满足之于商品设计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
唐纳德•诺曼称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他既是一个教授,也是一个管理者:他是苹果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他的公司,尼尔森诺曼集团,帮助其他公司创造出以人为本的产品和服务;他还就职于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西北大学和南韩的韩国科学技术院。他有很多本著作,包括《设计心理学》、《设计心理学2:如何管理复杂》、《未来产品的设计》等。
Ⅱ 设计心理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消费者之所以决定购买的行动是在购买动机推动下进行的。人们的行动一般都是由一定的主观原因即动机支配进行,而动机又与需要密切相关,动机是在一定条件下需要的体现,是由人的需要转化而来。换言之,人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才行动的,消费者到商店购买某种商品是因为他们需要这种商品。
动机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但是人的需要不一定全都能转化为推动人行动的动机。需要往往以愿望的形式被人体验到。例如,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皮肤健康美丽,但是如果没有出现抗皱美容霜之类的化妆品,这种愿望就无法推动人们购买化妆品的行动,而仅仅以愿望的形式存在于心中。只有当某厂家生产了该种产品,并且通过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了解到有满足自己美容愿望的化妆品后,消费者才会去商店购买此类化妆品。这是在满足愿望的动机推动下的购买行动。只有这时,需要才真正转化为动机,成为人购买行为的动力。
法国哲学家,现代社会思想大师让•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提出过这样一段名言:“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
譬如,男人们愿意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选购领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领带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领带表达了买主的性格,它会使买主感到满意。为什么有的人非进口家电不买?有的人就喜欢国产家电?而喜欢进口家电的人之中,何以有些执意选购美国品牌,有些非日本货不买?原因是,有些人坚信惟有进口货才符合自己的格调,能够衬托自己比较洋派的生活风格。像住在豪华宅邸的人,家中物品一律高贵华丽、气派大方,美国进口家电便是这类人的最爱。而有些讲究精致感受的人,一定坚持精致细腻见长的日本家电。特别是精品服饰等产品,尤其和人的整体形象关系密切,顾客购买时会非常注意是否与自我形象互相搭配,所以人们在配眼镜时,每个人都会计较镜框与脸型、个性的搭配,深怕配错了镜框会让自己不像自己。
所以,人的心理活动是极其微妙的,人们往往凭自己的印象购买商品。商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心理测试表明,美丽与丑陋,高雅与粗俗,关注与排斥,这些心理上的情感,不仅男女老幼各不相同,也因国家、地区和个人的偏爱而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市场,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摸索到包装设计与消费者心理的关系,从而提高包装设计的效果,激起消费者产生购买商品的欲望。
在设计中,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消费需要心理与设计的关系:
(1)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增强包装效果的首位因素。“注意”是心理认识活动过程的一种特征,是人对所认知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现象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人们无论在知觉、记忆或思维时都会表现出注意的特征。心理学研究分析,一件包装设计要想使消费者注意并能理解、领会并形成巩固的记忆,是和作用于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包装中的文字、色彩、图形以及声音等条件的独特性分不开的。
在人们的视觉认知过程中,不是被动接受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而是在客观事物和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商品包装的文、图、色及造型形态,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种视觉元素,而这些元素必须具备一定的个性特征才能引起消费者注意。
(2)情感与联想。设计师对包装做到醒目并不太困难,但要做到与众不同,又能体现出商品文化内涵则是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在商品包装设计的诸多元素中,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最强。商品包装所使用的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诱发各种情感,使购买心理发生变化。但使用色彩来激发人的情感时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认为,在绘制食品包装时,不要用或少用蓝色、绿色。而尽量多的使用橙色、桔红色等使人联想到丰收、成熟的色彩,从而引起顾客的食欲促使购买的行动。就象我们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购买滋补类产品,大多会对大面积暖色调包装的商品感到满意,而对洗洁用品则对冷色调包装比较感兴趣。这就是商品包装作用于消费者心理的效果。
(3)成功的商品包装不仅能激起消费者情感和联想,还应当使消费者“过目不忘”。
心理学认为记忆是人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重现,记忆是心理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基本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其中,识记和保持是前提,回忆和再认是结果,只有识记、保持牢固,回忆和再认才能实现。
因此,商品包装设计要想让消费者牢记,就必须体现商品鲜明的个性特性,拥有简洁明了的文字、图像,同时还要反映商品文化特色和现代消费时尚。
Ⅲ 设计心理学有什么作用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设计心理学专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属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Ⅳ 设计心理学是艺术设计与心理研究的关系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设计心理学专是建立属在心理学基础上,把人们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Ⅳ 设计心理学的心理现象有哪些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即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人的认识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是一个人在认识、反映客观事物时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过程。
Ⅵ 《设计心理学》是讲什么的啊,具体哪方面
《设计心理学》阅读笔记
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07/4650.asp
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07/4650_2.asp
http://www.blueidea.com/design/doc/2007/4650_3.asp
-------
我没看过哈 只是在网上找的
大概可以看出点什么主要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