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设计研究
① 国内外酒店设计有什么区别
1、以客人需求为的区别
国外酒店设计必须围绕目标客户群的舒适度展开。说得简单点,就是取悦酒店客人。目前国内酒店的设计师,对酒店客户需求的了解远远不够,设计与需求严重脱节。就算对市场做过深入研究,在设计时仍会以老板的需求为第一,设计出的产品最终“屈服”于业主的意愿。
2.以十年期投资回报计算建筑成本
中国一线城市酒店平均房价在100美金之上的,所用的设计材质与平均房价只有250元人民币的三线城市是完全不同的。而目前国内酒店的投资回报率并不是合理的比例,业主一味强调豪华奢侈,花大笔钱在地上墙上,似乎酒店是造给贷款银行看的。酒店的投资回报期都在二十年以上,甚至三十年。我所在酒店的大堂里有个汉白玉旋转楼梯,花了很多钱,但在设计上却是个败笔。汉白玉旋转楼梯本身没问题,问题出在旋转楼梯通向的地方。汉白玉旋转楼梯的功能类似于奥斯卡的红地毯或者人民大会堂前的台阶,是聚光灯之处。很多明星出场都爱走汉白玉旋转楼梯,而且喜欢站在台阶上拍照。但是他们走过这个台阶后去哪里?一定会去人多的宴会厅,而我们的楼梯走上去的地方是八个餐厅小包厢。这有点象皇帝的女儿嫁了个厨子,不般配,浪费嫁妆。在新加坡设计集团有很多这样的案例可供你参考
② 酒店设计的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参考文献有哪些
酒店动态化设计的研究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11-20
1.1 机遇与困境——研究的背景 11-14
1.1.1 时代背景 11-12
1.1.2 酒店设计的现状分析 12-13
1.1.3 设计的反思 13-14
1.2 课题的提出 14-17
1.2.1 研究的目的 15
1.2.2 意义的阐述 15-17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7-19
1.3.1 研究方法 17-18
1.3.2 课题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18-19
1.4 论文框架 19-20
第二章 动态化设计概念的诠释 20-36
2.1 动态化设计概念的提出 20-26
2.1.1 动态与动态化设计 20-21
2.1.2 动态化设计策略的提出 21-26
2.1.3 几个相关概念 26
2.2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设计思想 26-29
2.2.1 中庸的时空观 26-27
2.2.2 李渔的“贵活变”理论 27
2.2.3 空间与功能的动态设计 27-28
2.2.4 构件与材料的标准化设计 28-29
2.3 西方相关设计理论与实践 29-32
2.3.1 功能设计观的转变 29
2.3.2 动态功能观的探索 29-31
2.3.3 研究领域的拓展 31-32
2.4 相关理论研究 32-35
2.4.1 人性化设计理论 32-33
2.4.2 生态化设计理论 33-35
2.5 小结 35-36
第三章 酒店空间动态化设计的理念及特征 36-52
3.1 酒店空间历时性与共时性概述 36-42
3.1.1 酒店概念释义 36-37
3.1.2 属性特征 37-38
3.1.3 历史溯源 38-42
3.2 酒店空间中的动态化设计理念 42-44
3.2.1 “自然有机”理念 42-43
3.2.2 “共享空间”理念 43-44
3.3 酒店空间动态化设计的表现特征 44-51
3.3.1 开放性 44-45
3.3.2 动态复合性 45-46
3.3.3 可持续性 46
3.3.4 整体性 46-48
3.3.5 人文性 48-51
3.4 小结 51-52
第四章 酒店空间动态化设计的模型构建 52-72
4.1 动态化设计观指导下的空间评价标准 52-53
4.2 动态化设计的总体原则 53-58
4.2.1 以人为本的整合原则 53-56
4.2.2 动态可变的灵活原则 56-57
4.2.3 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原则 57-58
4.3 酒店动态化设计的处理手法 58-71
4.3.1 策划设计层面 59-69
4.3.2 施工建造层面 69-70
4.3.3 可扩展设计 70-71
4.4 小结 71-72
第五章 动态化设计观在酒店设计中的运用 72-90
5.1 江苏常州大酒店改造设计 72-76
5.1.1 项目概况 72
5.1.2 设计构想 72
5.1.3 重点设计 72-76
5.2 南京东方珍珠饭店的改造设计 76-88
5.2.1 项目概况 76-78
5.2.2 商务客人需求调查 78-80
5.2.3 设计构想 80-81
5.2.4 重点设计 81-88
5.2.5 改造评价与建议 88
5.3 酒店设计趋势的分析——多层次的空间的整合 88-89
5.4 小结
感兴趣与我索取全文
③ 酒店设计对酒店来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研究人性化设计与酒店室内设计之间的关系。在酒店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表现方面,设计研究者充分关注酒店运行过程中各相关人群,不只充分考虑顾客的个人使用功能及精神体验,还同时关注酒店管理方及内部员工的相关需求,针对各人群的需求,对酒店室内设计中的人体尺度、感知、便捷性及舒适性等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④ 怎样更让酒店设计有特点
度假酒店设计的特色化模式如何体现?绿维创景认为,打造度假酒店是以市场研究与资源整合为基础,以主题定位为核心,以度假环境营造、度假载体设计、休闲项目配套、生活方式构建及运营模式设计为五大支撑的系统工程。很显然,营造度假环境以及对度假载体的具体设计手法就成为将度假酒店建设理念落地实施的核心。所以将特色化手法应用于度假酒店设计中,是打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度假酒店的最便捷方式。
特色化设计手法要怎样体现?我们认为要通过对设计项目内几大构成元素本身及相互关系的研究,围绕核心定位,在设计项目中把握建筑风格、协调配套景观、个性化服务设施几方面进行具体的设计。 建筑风格的地域化创新 如何将人的意愿表达在建筑上,让建筑无形的力量体现出永恒的主题,这些都只能通过“文化”来实现。度假酒店与一般城市酒店不同,大多建在滨海、山林、峡谷、湖泊、温泉等自然风景区附近,这些地域往往有很多特有的文化可以挖掘。我们将这些文化凝固在建筑设计上才能使人与传统地域空间不至趋于分离,才能更好的将建设项目融入所处环境中,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区域中的点睛之笔。
所以我们认为地域化、民族化建筑将是度假酒店建设的必然趋势。 在具体度假酒店的设计工作中,只要把握好地域化的整体布局和色彩体系;控制好宜人的空间环境和建筑尺度;尽量应用可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和适当添加地方特色的附加装饰;并将可持续性的理念贯彻始终,就大体可以完成一个较好的地域化、本土化的基础设计方案。
但是,我们认为这样还远远不能体现度假酒店的特质,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同前面所比喻,乐曲如果旋律平平,就不能给人以更好的艺术享受,建筑也是如此,过于循规蹈矩,就不能给人以感观的震撼和深刻的印象。绿维创景认为,创新地域化设计将是打造特色化度假酒店的重要手法,一定要用艺术家的眼光,从创造艺术品的角度,兼顾设计要求,在承袭上大胆的创新。 景观先导的理性化过程 在度假酒店的设计中,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建筑以外景观环境与建筑本身分开来看待,绿维认为,景观从属于建筑的同时,建筑同样也可以从属于景观,应通过的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两者之间均衡和谐的关系。
对于大部分度假酒店设计项目而言,在设计梯级中,占据比例最大的是功能性的需求,如使用面积、空间数量以及各个空间联系或隔绝的复杂布局;其次是生理及心理的需求,如噪音、私密性、舒适度、温馨感等比较抽象的概念,然后一个层次是美学的阐释。那么在解决景观配套问题的优先顺序上也应该由基本使用功能的解决逐步上升至内部或外部空间效果的追求上。在此过程中,科学的做法是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同时进行,而在多次实践中,我们发现景观先导理念的应用,更能充分体现设计者的思路。
所谓景观先导,即在一个度假酒店项目的设计阶段中,在“现场调研、提出问题、分析论证、规划设计”的步骤之初,就把景观设计思路充分融入其中。即首先着重对地块内各项条件进行全面详尽的理性分析,并对建筑布局和景观布局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对项目建设形成制约的关键问题,并从设计的专业角度,对各个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方案,经综合权衡比较后确定最佳的解决方案,在一系列理性的分析之后,开始构思方案草案、直至深化完善完成最终设计成果。
服务设施的细节化打造 设计源于生活,设计是对生活的艺术提炼。生活中最让人感动的往往是那些不经意间充满亲情的细微之处,设计也是如此,其最精华的部分常常在于细节,最能打动人的通常是那些充满人性关怀的设计细节,而最能体现度假酒店特色,往往也是细节。无论什么产品,品质决定其市场拓展的空间,是生存的根本原因,只有具备高品质的产品性能,才能征服市场。
建筑自身的品质,就成了左右市场发展空间的重要因素,品质应该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先进的设计理念依托于完美的细节设计才能成就精品设计。
⑤ 酒店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经济的稳定,旅游资源的开发,各地酒店的发展都处于个高速增长期。
创慧设计熟悉各类文化酒店、民宿客栈、主题酒店、特色温泉酒店、高级商务酒店、国际品牌专属酒店、国际精品酒店等专业酒店设计。
⑥ 酒店VI设计的主要研究(设计)方法论述要怎么写
既然是做VI就围抄绕着VI来写论述袭
首先第一要做分析,你们酒店是做什么风格的,什么层次,酒店行业的分析,得出自己要做的酒店VI定位,从颜色和元素开始做第一步,怎么做LOGO,是圆的还是方的,怎么体现意义,接下来第二步做什么、办公用品,导示,服装,慢慢来!不要急!思路要清晰!希望你能更快的走入这个行业并喜欢!
⑦ 酒店设计的意义
酒店设计的意义在于对生活的追求,人对生活的享受越来越高,对空间的感受也越来越、挑剔,酒店设计能给酒店设计带来活力
⑧ 在做酒店设计时,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在设计酒店时,想以最合理的费用,设计出最佳的酒店项目,红专设计通过会根据一下几点与酒店投资人进行探讨:1.酒店设计要获得酒店用户的认可,如何找到目标消费群体的回忆、现状、期许、故事和文化!2.酒店行业的设计规划应该考虑周一到周五酒店生意怎么做、淡季生意怎么做。3.如何将酒店项目做成一种独特体验文化?4、酒店设计既体现外观的独特的文化,又能突出酒店设计的内涵。正所谓内外兼修,又能降低酒店投资成本。
⑨ 酒店设计的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参考文献有哪些
酒店动态化设计的研究 致谢3-4 摘要4-5 Abstract 5-6 第一章 绪论 11-20 1.1 机遇与困境——研究的背景 11-14 1.1.1 时代背景 11-12 1.1.2 酒店设计的现状分析 12-13 1.1.3 设计的反思 13-14 1.2 课题的提出 14-17 1.2.1 研究的目的 15 1.2.2 意义的阐述 15-17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7-19 1.3.1 研究方法 17-18 1.3.2 课题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18-19 1.4 论文框架 19-20 第二章 动态化设计概念的诠释 20-36 2.1 动态化设计概念的提出 20-26 2.1.1 动态与动态化设计 20-21 2.1.2 动态化设计策略的提出 21-26 2.1.3 几个相关概念 26 2.2 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设计思想 26-29 2.2.1 中庸的时空观 26-27 2.2.2 李渔的“贵活变”理论 27 2.2.3 空间与功能的动态设计 27-28 2.2.4 构件与材料的标准化设计 28-29 2.3 西方相关设计理论与实践 29-32 2.3.1 功能设计观的转变 29 2.3.2 动态功能观的探索 29-31 2.3.3 研究领域的拓展 31-32 2.4 相关理论研究 32-35 2.4.1 人性化设计理论 32-33 2.4.2 生态化设计理论 33-35 2.5 小结 35-36 第三章 酒店空间动态化设计的理念及特征 36-52 3.1 酒店空间历时性与共时性概述 36-42 3.1.1 酒店概念释义 36-37 3.1.2 属性特征 37-38 3.1.3 历史溯源 38-42 3.2 酒店空间中的动态化设计理念 42-44 3.2.1 “自然有机”理念 42-43 3.2.2 “共享空间”理念 43-44 3.3 酒店空间动态化设计的表现特征 44-51 3.3.1 开放性 44-45 3.3.2 动态复合性 45-46 3.3.3 可持续性 46 3.3.4 整体性 46-48 3.3.5 人文性 48-51 3.4 小结 51-52 第四章 酒店空间动态化设计的模型构建 52-72 4.1 动态化设计观指导下的空间评价标准 52-53 4.2 动态化设计的总体原则 53-58 4.2.1 以人为本的整合原则 53-56 4.2.2 动态可变的灵活原则 56-57 4.2.3 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原则 57-58 4.3 酒店动态化设计的处理手法 58-71 4.3.1 策划设计层面 59-69 4.3.2 施工建造层面 69-70 4.3.3 可扩展设计 70-71 4.4 小结 71-72 第五章 动态化设计观在酒店设计中的运用 72-90 5.1 江苏常州大酒店改造设计 72-76 5.1.1 项目概况 72 5.1.2 设计构想 72 5.1.3 重点设计 72-76 5.2 南京东方珍珠饭店的改造设计 76-88 5.2.1 项目概况 76-78 5.2.2 商务客人需求调查 78-80 5.2.3 设计构想 80-81 5.2.4 重点设计 81-88 5.2.5 改造评价与建议 88 5.3 酒店设计趋势的分析——多层次的空间的整合 88-89 5.4 小结 感兴趣与我索取全文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