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体系结构
① 几种常见的软件体系结构及特点分析
20世纪60年代的软件危机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软件工程的研究。起初,人们把软件设计的重点放在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选择上,然而随着软件系统规模越来越大,对总体的系统结构设计和规格说明变得异常重要。随着软件危机程度的加剧,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软件体系结构着眼于软件系统的全局组织形式,在较高层次上把握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软件开发的焦点从成百上千的代码上转移到粒度较大的体系结构元素及其交互的设计上。与传统软件技术相比,软件体系结构理论的提出不仅有利于解决软件系统日益增加的规模和复杂度的问题,有利于构件的重用,也有利于软件生产率的提高。面向方面软件开发(AOSD)认为系统是由核心关注点(corn concern)和横切关注点(cross-cutting concern)有机地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核心关注点是软件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和目标,横切关注点是那些与核心关注点之间有横切作用的关注点,如系统日志、事务处理和权限验证等。AOSD通过分离系统的横切关注点和核心关注点,使得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变得容易很多。
Extremara大学的Navasa等人[1]在2002年提出了将面向方面软件开发技术引入到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中,称之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aspect oriented software architecture,AO-SA),这样能够结合两者的优点,但是并没有给出构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的详细方法。
尽管目前对于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这个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一般认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在传统软件体系结构基础上增加了方面构件(aspect component)这一新的构成单元,通过方面构件来封装系统的横切关注点。目前国内外对于面向方面软件体系模型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它的构成单元模型的研究更少,通常只关注方面构件这一构成单元。方面构件最早是由Lieberherr等人[2]提出的,它是在自适应可插拔构件(adaptive plug and play component,APPC)基础之上通过引入面向方面编程(AOP)思想扩展一个可更改的接口而形成的,但它关于请求接口和服务接口的定义很模糊,未能给出一个清晰的方面构件模型。Pawlak等人[3]提出了一个面向方面的框架,该框架主要包含了一个方面构件模型———Java方面构件(Java aspect component,JAC),但该方面构件模型仅包含了切点(pointcut),并把AOP中装备(advice)集成到了切点的表达式中,它主要从实现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没有给出详细的方面构件模型。本文没有只关注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中方面构件这一构成单元模型,还详细分析了它的另外两个构成单元,即构件和连接件,因为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各部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1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相关概念
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涉及诸多概念,以下将分别介绍。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当前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定义。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看法是软件体系结构包含构件、连接件和约束[4]。其中约束描述了体系结构配置和拓扑的要求,确定了体系结构的构件与连接件的连接关系。这样就可以把软件体系结构写成
软件体系结构(software architecture)=构件(components)+
连接件(connectors)+约束(constraints)
构件是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元素之一。一般认为,构件是指具有一定功能、可明确辨识的软件单位,并且具备语义完整、语法正确、有可重用价值的特点,然而目前对于构件的具体结构及构成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5],而且一些主要的构件技术也没有使用相同的构件类型。另外,当前被广泛接受的构件定义并不包含具体的软件构件模型(software component model)。例如,Szyperski等人[6]给出了软件构件一个很有名的定义:软件构件是一个仅带特定契约接口和显式语境依赖的结构单位,它可以独立部署,易于第三方整合。但是关于软件构件模型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软件构件是一个具有服务提供和服务请求功能的软件单元[7]。
连接件是软件体系结构另一个基本的构成元素,是用来建立构件间交互以及支配这些交互规则的构造模块。连接件最先是由Shaw[8]提出来的,她建议把连接件作为软件体系结构中第一类实体,用来表示普通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目前对于连接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尽管在软件体系结构中强调了连接件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关于连接件模型的研究还很少,连接件的实际应用还不成熟。
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在传统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方面构件单元。通常认为,方面构件是封装了系统横切关注点的一类特殊的构件。目前关于方面构件模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2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模型
由于传统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包含构件、连接件和约束,而面向方面软件体系结构是在传统软件体系结构的基础之上扩展了方面构件,所以面向方面软件体系模型结构包含构件、连接件、方面构件和约束。其中约束描述了面向方面体系结构配置和拓扑的要求,确定了体系结构的构件、连接件和方面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构件、连接件、方面构件是它的三个基本的构成单元。以下对这三个构成单元的模型进行详细的设计。
② 请问软件架构与软件体系结构有什么关系
软件架构:整个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的结构设计,是软件工程范畴的概念,就象设计一栋房子由几个什么样的板块组成一样。
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编程风格范畴的一个通俗概念,比如说用C++、PoworBuild、Delphi等来进行软件设计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体系结构,而Basic、C、Foxbase的软件体系结构特点是面向任务流程的(不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③ 软件体系结构常用的设计模式包括哪些
MVC是当前流行的Web应用设计框架的实施标准,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 ]。它版把软件系统权分为三个基本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目的是实现一种动态和可持续的程序设计,使后续对程序的修改和扩展简化,并且使程序某一部分的代码或功能重复利用成为可能。
在这种设计结构下,一个应用被分为三个部分:model、view和controller,每个部分负责不同的功能。根据用户界面(view)的操作完成对程序数据(model)的更新。将程序数据(model)改变及时反应到用户界面(view)上。也就是完成两个方向的动作。
④ 什么是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模式
MVC是当前流行的Web应用设计框架的实施标准,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软件架构模式[ ]。它把软件系统分为三个基本部分: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目的是实现一种动态和可持续的程序设计,使后续对程序的修改和扩展简化,并且使程序某一部分的代码或功能重复利用成为可能。
在这种设计结构下,一个应用被分为三个部分:model、view和controller,每个部分负责不同的功能。根据用户界面(view)的操作完成对程序数据(model)的更新。将程序数据(model)改变及时反应到用户界面(view)上。也就是完成两个方向的动作。
⑤ 软件体系结构的体系风格
软件体系结构是具有一定形式的结构化元素,即构件的集合,包括处理构件专、数属据构件和连接构件。处理构件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工,数据构件是被加工的信息,连接构件把体系结构的不同部分组组合连接起来。这一定义注重区分处理构件、数据构件和连接构件,这一方法在其他的定义和方法中基本上得到保持。
⑥ 软件体系结构有哪些
bs结构,cs结构,大类主要分这两类,.net是软件的开发环境和平台,不是软件体系结构。
⑦ 什么是软件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如果仅仅停留在非形式化的框图阶段,已经难以适应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支持基于体系结构的开发,需要有形式化建模符号、体系结构说明的分析与开发工具。从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的现状来看,在这一领域近来已经有不少进展,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Robert J.A11en于l997年提出的Wright系统。Wright是-种结构描述语言,该语言基于一种形式化的、抽象的系统模型,为描述和分析软件体系结构和结构化方法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Wright主要侧重于描述系统的软件构件和连接的结构、配置和方法。它使用显式的、独立的连接模型来作为交互的方式,这使得该系统可以用逻辑谓词符号系统,而不依赖特定的系统实例来描述系统的抽象行为。该系统还可以通过一组静态检查来判断系统结构规格说明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从这些特性的分析来说,Wright系统的确适用于对大型系统的描述和分析。
⑧ 程序结构,软件结构和软件体系结构这三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程序结构指的是软件中的一个程序的模块及其相互关系;
软件结构指的是组成某个或某类软件的模块及其相互关系;
软件体系结构指的是:构成软件系统的元素的描述、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元素的集成模式及模式约束,是一种结构、行为和属性的高级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