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设计 » 给水水厂设计

给水水厂设计

发布时间: 2020-11-25 00:23:19

Ⅰ 谁知道自来水厂设计方案

水厂自来水生产消毒采用氯化法,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作用物质是氯气。水厂的自来水生产分为四个阶段,取水,过滤,消毒,输水,自来水进入水厂后,第一道工序是过滤,竹竿山水厂用聚氯化铝(加SO42-)作沉淀剂,药池中AlCl3浓度6%,水中浓度为2mg/L。聚氯化铝可除去水中三卤甲烷母体物质,防止致癌物质产生。
过滤后的水要进行消毒,消毒剂用氯气。氯气易溶于水,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在整个消毒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它能将其彻底氧化消毒,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氧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使细菌的生命活动受到障碍而死亡。次氯酸本身呈中性,容易接近细菌体而显示出良好的灭菌效果,次氯酸根离子也具有一定的消毒作用,但它带负电荷而难于接近细菌体(细菌体带负电荷),因而较之次氯酸,其灭菌效果要差得多,所以氯气消毒效果要比采用漂白粉消毒更佳。自来水厂是从梅州、厦门等地购买液氯的,使用时液氯通过减压阀减压,再进入投氯机投到水中。自来水厂每10几天用氯气约1.5吨,水产量达100多万吨。
我们在市区作了调查,自来水中常常有浓烈的漂白粉味,群众都很关心这个问题,那究竟这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我们经过研究,到竹竿山水厂询问有关技术人员,得知自来水中带有漂白粉味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它的形成主要原因是水厂的投氯的量度提高,因为长距离送水,管道中会产生硫铁菌等有害物质,自来水中含氯量偏高用于杀菌,以防止自来水到达用户前受到二次污染。自来水厂投氯量度提高,是为了保证水质的安全,居民应体谅这一点,为了尽量减少饮用水中带有的浓烈的漂白粉味,我们建议居民的饮水习惯应有所改变,使之进一步科学化。自来水饮用前应放置一段时间,让水中存有的余氯挥发掉,这可减少水中漂白粉味。同时竹竿山水厂对出厂的自来水进行抽样调查,严格把握水中余氯量,保证居民用水的水质高。
目前,随着我市经济不断发展,工业发展迅速,韩江的水污染逐渐加重。氯化消毒水中检验出的氯化有机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应更关注自来水的氯化消毒以及怎样才能保证自来水水质等问题。我们通过研究,给自来水厂提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氯化前的工作。竹竿山水厂应和环保等部门合作,对韩江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保证水源的水质。
(2)改革投氯消毒工艺,氯化消毒过程中,强力的混合作用是获得连续的消毒效果的关键。潮州竹竿山水厂现拥有先进的投氯机,但以后还需注意投氯消毒工艺提高。
(3)采用优化消毒剂。在现阶段,消毒剂除氯气外,还有二氧化氯,臭氧,采用代用消毒剂可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同时提高处理效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自来水生产越来越完善,在不久的将来,氯化消毒法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会得到解决,人们可安心饮用甘甜的自来水。在调查中,居民反映出我市水价偏高问题,但我们知道,自来水厂的设备投资巨大,而且又要注意提高水的水质,资金费用也相当高,居民这一点应给予体谅。处在夏秋季节,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偏高,我们在饮用自来水时,最好是延长沸腾时间,使水中难以挥发的有机物质得到消毒以保证健康。

Ⅱ 中小型城市给水厂设计

水厂的设计中选择水处理工艺是首要问题,合理的净水工艺是保证供水水质的关键,但水厂总平面布置、厂区道路、绿化、管线设计、建筑结构、变配电、以及水厂监控系统也非常重要,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和发展的需要进行研究;同时水厂的运行管理也是重要环节,运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水厂的两个效益。本文就水厂设计方面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总平面布置的注意事项

净水厂总平面布置的要求是功能分区合理,各构筑物布置紧凑、流程合理、管理方便,同时尽可能利用地形,并适当留有发展的余地。但有些设计中总图布置过于松散片面贪大,非生产性设施过多,有的水厂设计中设有游泳池、观赏鱼池、亭台楼阁,既不符合国情浪费了土地资源,又增大了工程投资,还给水厂管理带来不便。在总平面具体布置时下面几点要引起设计者注意:
①加矾间应靠近反应沉淀池进口。
②加氯间一般宜靠近滤池与清水库。当需要对原水预加氯时,此时可能管线较长,对于水源水质较差、菌藻含量较高,预投氯量相对较大的宜把加氯间设在沉淀池前端;对水源距水厂较远而又需预加氯的可在取水泵房处增设加氯间就近加注。另外,也可利用下面办法解决:如系氯、水混合后加注的,可采取在加注点增设水射器;或改用氯气输送,距离可达100~200m。
③沉淀池和滤池尽量靠近。
④在厂区道路布置上,各生产构筑物之间如:沉淀池、过滤池、加矾加氯间等处,必须道路便捷,除地面交通外,池与池之间也应设置架空桥,以便巡回检查管理。
⑤加矾用料往往品种多样,不易整洁,最好避开厂主干道两侧,将加矾间设到较为隐蔽的地方。
⑥滤料堆场应尽量靠近滤池布置,并合理利用厂区空地砌筑堆砂池,以使厂区整洁,环境优美。

2 厂区标高的确定

厂区设计地面标高宜高出厂外地面0.3~0.5m,或更高一些,以免汛期淹水。但若填方量过大,一时难以办到,可先只填高道路。解决这一问题最可行的办法是利用生产排出污泥,经过长期填充之后,使厂区地坪逐渐升到设计标高。
供水泵房一般均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为了减小埋深,一般选在厂区地势最低处建造,虽然泵房的地下埋深浅了,建造费用省了,但从安全生产角度来看,却最为不利,每遇暴雨或构筑物溢水事故时,水就会涌向泵房,即使泵房外围有排水系统,仍旧有被淹的危险。所以,将泵房设到地势较高的场所比较好,或提高泵房周边地面标高。

3 厂自用水系统设计

厂自用水管网宜布置成环状管网,并分别由两根出厂总管上接出,管径应根据水厂规模、自用水量计算确定,但不宜小于DN200。
沉淀池上、清水库边要专设清洗用水管,管径DN100~150;设DN50~65消火栓,沿池分布,其间距在30~60m,不宜过长。露天管线要有防冻措施。
双阀滤池,进水、排水两虹吸管的外露抽气管,寒冷地区冬季常冻结,影响滤池运行,可在管子的一端接一个水射器,不停抽吸防冻。

4 滤池反冲洗排水回收

近年来,新设计的水厂多将滤池反冲洗排水集中排入回收池,经回收泵送回源水管中再用。但必须使回收水含泥浓度保持基本稳定,做到均衡输送。若时清时浑,时大时小,时送时停,人工加矾无法掌握,即使自动投加,亦不好控制,最后索性废止不用,这已为经验所证实。基于上述原因,回收工艺必须:
①池中设搅拌设备(如潜水搅拌泵),使含泥浓度稳定。
②每小时回流水量,按全民总冲洗水量的1/24考虑。
③回收池容量不宜过大,可按可能出现的连续冲洗滤池格数和总排水量考虑,或按日总冲洗水量的1/5考虑,但不能小于单格滤池冲洗排水量。过大不但会造成污泥沉积,而且占用场地。
④回收系统不宜放在加矾间和沉淀池之间。该处是加矾人员经常往返的通道,一旦阻断,影响生产管理,故应结合排污设施,另行布置。
⑤回收池上应设盖板,池内不需分格,既便于管理,也减少造价;一旦发生故障,可以暂停运行,废水则可直接排入排污系统。
滤池反冲洗排水的回收可以节省水厂自用水量,减少水资源浪费。但若水源距水厂很近,由于回收水泵小,泵效率较低,单位电耗相对较大,很可能大于取水单位电耗,或两者相当,同时回收系统还增加了设备的管理维护。若滤池使用气水冲洗,冲洗水量减少,也可能节水不明显,所以,回收与否应从整体上考虑。

5 构筑物和清洗

5.1 沉淀池的清洗、排泥
在大中型水厂,反应-沉淀池多采用隔板反应-平流式沉淀池,其排泥问题应引起重视。反应室内一般积泥甚少,排泥间除大清洗外,不经常启用。平流沉淀池内,花墙两侧积泥最多,有时堆达池深的1/3以上。墙前(过渡区)多无排泥设施,墙后面排泥机又无法吸到,应在此两处增设小型排泥设备,如潜污泵等,定时排泥。墙侧近处、池底设排泥槽或排泥斗,作为大清洗用。
沉淀池出口积泥虽然相对较少,但最易影响出水水质,而排泥机的吸泥口又无法吸到,建议沿池尾墙壁内侧浇筑一混凝土斜坡,坡度50~60°。出口端的积泥随时可顺坡滑卸1~2m外,这样就可被吸泥机吸走。
沿池的排空阀兼有大清洗时排泥沙功能,故阀的间距不宜超过30m,以缩短清扫的距离,缩短冲洗水枪水龙带的长度。
如用斗式排泥,凡连续运行的反应-沉淀池,泥斗坡度不要小于55°,以便用池内水头排污。对于水质较好,泥沙含量很少的水库水,山溪水等水源的反应-沉淀池,一般只在汛期水浑时运行。斗底坡度可以小到20~30°,作为停池清洗之用。
为保证斗式排泥不被堵塞,可在泥斗排泥管进口处接DN50的压力水管,或在排泥管出口排泥阀内侧(迎水面)接一DN50压力水管,一旦不通则以水冲开,很快就能排泥。
5.2 清水池清洗及配管
凡较深的地下水池(如矾液储池,清水池等)清洗时宜用潜水泵抽提排水,不能用地下排水管以重力排水。清水池的排空管应该取消。溢流管除高出厂区地面的可按具体情况考虑外,其余的都应取消。溢流管看似安全,其实弊端不少,它的存在正好给脏水脏气留下了进库的捷径。有的在管头出口蒙上纱网,甚至装上拍门,仍然阻止不了细菌、脏水、脏气的入侵。水厂运行中,下水道污水倒入清水池的事例,历历可数。如把溢流管省掉,有些人担心清水池顶盖在满灌时无法承受内压而损坏,其实这个顾虑是多余的。清水池溢水首先从人孔出流,人孔高出库顶仅0.8~1.0m,此时清水池顶面的水压不超过1m水头,顶板本身结构以及池顶尚有0.5~0.7m的复土,构不成危险。这已为众多的实例所印证。同时发生一两次溢水事故后,值班人员必然重视水池水位的控制,使类似事故不再发生,况且清水池一般均有水位自动监控报警仪表,就更不用担心了。

6 结束语

水厂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设计中除要求投资省、技术先进外还要充分考虑施工安装、生产管理等诸多方面,因此难免出现一些问题或考虑不周的地方,只要我们对每一个环节认真研究,并深入现场不断总结经验,就可避免失误,使设计更趋完美。

Ⅲ 求一篇设计规模为10万t/d的自来水厂给水处理工程设计,毕业设计用,求高手帮忙

某县自来水公司净水厂毕业设计内容介绍
本设计为某县自来水公司(开发区)地面水厂内给水工程,是为容了满足该区近期和远期用水量增长的需要而新建的。
整个工程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部分。其工艺流程如下:
水源——取水头自流管 ——一级泵房—— 自动加药设备
机械搅拌澄清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配水池
二级泵房——配水管网——用户
城市规划与供水规模:规划到2008年,城区人口规模为2.8万人,生活用水量标准200L/人•d,日工业产值80万元,万元产值耗水量140m3/万元,日变化系数1.20,未预见漏失量20%Q日计。规划到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4万人,日工业产值120万元,万元产值耗水量100m3/万元,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200L/人•d,日变化系数1.10,未预见漏失量20%Q日计。
供水水质及水压:
水厂出厂水质统一按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考虑。
水厂出厂水压为0.38MPa,以满足接管点处服务水头0.25MPa。

Ⅳ 水厂设计供水规划市按最高日设计吗

本次规划期限为2009-203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一、规划期限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三、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一)规划范围:包括常德市区和津市市、汉寿县、安乡县、澧县、临澧县、桃源县、石门县,总面积18190平方公里。 (二)规划人口:2015年,市域总人口650万人;2020年,市域总人口670万人;2030年,市域总人口710万人。 (三)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到44%左右,城镇人口约290万人;2020年,达到49%左右,城镇人口约330万人;2030年,达到59%左右,城镇人口约420万人。 (四)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依托我市中心城区的发展,形成“一主、一副、四轴”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主”为常德市中心城区;“一副”为市域北部副中心城市(津澧一体化发展);“四轴”分别为两条一级发展轴(沿常张高速公路和长常高速公路的西北-东南向发展轴、沿常岳高速公路和常吉高速公路的东北-西南向发展轴)和两条二级发展轴(沿澧水流域的北部城镇发展轴、沿二广高速和市域南北向高等级公路的中部发展轴)。 2、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特大城市为常德...

Ⅳ 给排水专业的工作情况,主要是自来水厂或设计方面

据我所知,自来水厂就是养老单位。工资不高不低,比较轻松。设计工作强度大,后期变化会更多一点,无论是待遇还是前景。

Ⅵ 我学给排水,在做水厂设计,不知道在哪查资料

给排水设计手册 第一册 常用资料
或者有一本暖通设计资料集 那上面有冻土深度,室外设计温度等等

Ⅶ 给一个厂进行给排水设计,请问设计思路是什么回答详细一点,谢谢!

这个问题提的有些不清楚呢。1、如果是给厂房进行室内给排水设计的话,应该考虑室内给水,排水管线的走向及管径大小;还有要考虑厂房是不是要进行室内消防给水设计;2、如果是整个污水的工艺流程设计的话。就要按污水处理的流程来设计各种池体的管线走向。一般来说和池体设计不分开设计的吧。

Ⅷ 设计单位有什么资质可以设计水厂到乡镇的给水管道

市政行业(给水工程、排水工程)

Ⅸ 水厂可以随意修改给排水设计图纸吗

1、水厂不可以随意修改给排水设计图纸。
2、水厂作为甲方委托设计院做工程项目设计,设计院按照甲方提出的相关技术文件设计图纸,并对工程的设计质量负责。设计图纸是经过多层领导的审核、审定、核准的技术文件。不可以随意修改,施工中若发现图纸设计质量低或与实际冲突,应该通过联系单让设计者修改。
3、水厂若随意修改给排水设计图纸,设计费岂不是百花了?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