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支撑设计
① 地铁钢支撑的设计轴力KN/m与钢支撑的支撑长度有没有关系
你好!
和支撑间距有关
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② 钢支撑验收标准有哪些要求
钢支撑验收标准有哪些要求
对于防屈曲支撑产品的验收标准,仅在我国的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2010)送审稿中有所提及,但标准仍然较低:
1、[GB 50011-2010]屈曲约束支撑应按照同一工程中支撑的构造形式、约束屈服段材料和屈服承载力分类进行抽样试验检验,构造形式和约束屈服段材料相同且屈服承载力在50%至150%范围内的屈曲约束支撑划分为同一类别。每种类别抽样比例为2%,且不少于一根。试验时,依次在1/300,1/200,1/150,1/100 支撑长度的拉伸和压缩往复各3 次变形。试验得到的滞回曲线应稳定、饱满,具有正的增量刚度,且最后一级变形第3 次循环的承载力不低于历经最大承载力的85%,历经最大承载力不高于屈曲约束支撑极限承载力计算值的1.1 倍。
2、[GB 50011-2010]金属屈服位移相关型消能器等不可重复利用的消能器,在同一类型中抽检数量不少于2 个,抽检合格率为100%,抽检后不能用于主体结构。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应由第三方完成。
3、[JGJ99-2010]E.5.1 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应基于试验结果,试验至少应有两组:一组为组件试验,考察支撑连接的转动要求;另一组为支撑的单轴试验,以检验支撑的工作性状,特别是在拉压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
4、[JGJ99-2010]E.5.2 屈曲约束支撑的试验加载应采取位移控制,对构件试验时控制轴向位移,对组件试验时控制转动位移。
5、[JGJ99-2010]E.5.3 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试验应按以下加载幅值及顺序进行:依次在1/300、1/200、1/150、1/100 支撑长度的拉伸和压缩往复各3 次变形,实现轴向累计非弹性变形至少为屈服变形的200 倍(组件试验不做此要求)
6、[JGJ99-2010]
E.5.4 屈曲约束支撑的试验检验要求
1)同一工程中,屈曲约束支撑应按照支撑的构造形式、核心钢支撑材料和屈服承载力分类别进行试验检验。抽样比例为2%,每种类别至少有一根试件。构造形式和核心钢支撑材料相同且屈服承载力在试件承载力的50%至150%范围内的屈曲约束支撑划分为同一类别。
2)宜采用足尺试件进行试验。如果试验装置无法满足足尺试验要求,可以减小试件的长度。
3)屈曲约束支撑试件及组件的制作应反映设计实际情况,包括材料、尺寸、截面构成及支撑端部连接等情况。
4)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屈曲约束支撑核心钢支撑的每一批钢材进行材性试验。
5)当屈曲约束支撑试件的试验结果满足下列要求时,试件检验合格:
a)材性试验结果满足E.3.8 条第1 款的要求;
b)屈曲约束支撑试件的滞回曲线表现稳定、饱满,刚度稳定增长,没有刚度退化现象;
c)屈曲约束支撑没有出现断裂和连接部位破坏现象;
d)屈曲约束支撑试件每一加载循环核心单元屈服后的最大拉、压承载力均不低于屈服荷载,且最大压力和最大拉力之比不大于1.3。
针对于传统减震设计的规范已在评审中,未发布,为《建筑减震消能规范》送审稿,其中对于产品的检测标准为: 常规性能 序号 项目 性能要求 1 屈服荷载 在设计值的±15%以内;在设计值的±10%以内。 2 屈服位移 在设计值的±15%以内;屈服位移设计值的±10%以内。 3 屈服后刚度 在设计值的±15%以内;在设计值的±10%以内 4 极限荷载 在设计值的±15%以内;在设计值的±10%以内。 5 极限位移 每个实测产品极限位移值不应小于设计极限位移值。 6 滞回曲线面积 任一循环中滞回曲线包络面积实测值偏差应在产品设计值的±15%以内;实测值偏差的平均值应在产品设计值的±10%以内。 疲劳性能 1 阻尼力 实测产品在罕遇地震作用时的设计位移下连续加载30圈,任一个循环的最大、最小阻尼力应在所有循环的最大、最小阻尼力平均值的±15%以内。 2 滞回曲线 1) 实测产品在罕遇地震作用时的设计位移下连续加载30 圈,任一个循环中位移为零时的最大、最小阻尼力应在所有循环中位移为零时的最大、最小阻尼力平均值的±15%以内。
2) 实测产品在罕遇地震作用时的设计位移下,任一个循环中阻尼力为零时的最大、最小位移应在所有循环中阻尼力为零时的最大、最小位移平均值的±15%以内。 3 滞回曲线面积 实测产品在罕遇地震作用时的设计位移下连续加载30圈,任一个循环的滞回曲线面积应在所有循环的滞回曲线面积平均值的±15%以内。
③ 请问下钢支撑线荷载为420kn/m(设计值),基坑跨度20米,钢支撑直径为609,壁厚16mm。
照理, 你说的是基坑开挖,用钢管两端支称, 那么为何有420kN/m的荷载作用与钢管上?
难道你管上面要铺工字钢建房子??
④ 钢支撑向X向稳定应力与强度设计值的比值超限怎么调
1、更换截面性质更好的构件(不一定是增大截面,要具体看)
2、在该构件中点或其他点设置支撑,减小计算长度;
3、提高钢材等级;
4、调整结构整体模型,减少该区域应力;
5、调整周边荷载,减少该区域应力。
回答完毕。
⑤ 深挖段,未按设计安装腰梁钢支撑前存在施工现象,该怎么整改
钢支撑钢围檩和锚索腰梁连接可在钢围檩的中部和上部两处外壁腰梁周圈上分别采用带孔节点板焊在钢壁腰梁上,且是竖向焊好,带孔节点板的间距设置应与锚索数量相对应,其间距应视水的主流方向而定,主流水大时应加密。
⑥ 若地铁施工时钢支撑轴力设计值为KN/m,那么施工时要换算成MPa施加,应该怎么计算
KN是力的单位,MPa应力、强度单位,简单的换算是1KN=0.001MPa
⑦ 地铁施工时钢支撑轴力设计值为KN/m,施工时要换算成MPa施加,怎么算
这和你所使用的千斤顶的型号有关系,你查看(或是尺量后计算)千斤顶的截面面积,以平方米计,预应力施加不能按钢支撑轴力设计值施加,要按设计施加预应力值(一般单位为KN)加压。
假如:
设计施加预应力值为300KN
千斤顶截面积为0.017671㎡
施加预应力=设计施加预应力值/千斤顶截面积=300/0.017671/1000=1.70MPa
⑧ 钢支撑支护安装偏差竖向不低于设计标高怎么填
检验申请批复单
施工单位:辽宁省路桥建设第一有限公司 合同号:GZTJ-14
监理单位:湖北省公路工程咨询监理中心 编号:ZK-012-□□□-□□□□□□□□□-□□□□ 工程项目 隧道工程
工程地点及桩号 ZK78+270~ZK78+315八里匾隧道 具体部位 钢支撑支护
检验内容
钢支撑间距、安装、保护层厚度
要求到现场检验时间:2010年 12 月 8 日
施工单位递交日期、时间和签字:2010年 12 月 7 日 李铭 驻地办收到日期、时间和签字:2010年12 月 7 日 谭辉 现场监理人员意见:(监理员)
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签名: 谭辉 日期:2010年 12 月 9 日
本项目可以继续进行: 可以继续进行
质量证明附件: ZJ-168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日期:(监理组长)
郑克银 2010.12.09
施工单位收到日期、时间和签字:
李铭 2010.12.09
⑨ 内支撑设计的探讨
内支撑3.4.1 说明内支撑的结构体系及所采用的材料。3.4.2 说明内支撑结构的计算模式包括各层内支撑自上而下设置和自下而上拆除时的各种工况。3.4.3 绘制内支撑结构计算简图,标明内支撑和换撑的平面 布置及标高,各构件的截面尺寸及节点。3.4.4 内支撑支护设计应提交以下计算成果:3.4.4.1 支撑结构内力计算,包括各承力构件的轴向力、剪力及弯矩;3.4.4.2 支撑结构截面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验算,包括节点强度验算;3.4.4.3 围囹内力计算及截面强度验算;3.4.4.4 立柱截面承载力、变形及稳定性验算;3.4.4.5 拆除支撑时,换撑体系的设计计算。3.4.5 内支撑支护设计应提交以下施工图:3.4.5.1 支撑结构平面图;3.4.5.2 支撑构件及节点详图;3.4.5.3 围囹及节点详图;3.4.5.4 立柱详图;3.4.5.5 换撑构件详图;3.4.5.6 工况说明图。3.4.6 施工说明及监测要求:3.4.6.1 重点说明各构件的构造要求及分工况开挖和拆除要求;3.4.6.2 监测设计除按规定要求外应重点做好:1 支撑轴力监测;2 支撑主要构件的变形监测;3 立柱的竖向位移、水平变形及倾斜监测。
⑩ 为什么地铁钢支撑架设要开挖到设计标高下800
第1道-0.4m;第2道-4.3 m;第3道-7.8m;第4道-11.0 m;第5道-14.2 m。 需要的话找李l3o先83生7l咨o9l4寻 按上述布置,基坑开挖分为3次大型机械开挖和1次人工清底开挖共4个步骤: (1) 第一层主要采用短臂挖掘机开挖,开挖至地面下0.9m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