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设计
Ⅰ 车载电源设计电路
晶体以其内部原子、离子、分子在空间作三维周期性的规则排列为其最基本的结构特征。任一晶体总可找到一套与三维周期性对应的基向量及与之相应的晶胞,因此可以将晶体结构看作是由内含相同的具平行六面体形状的晶胞按前、后、左、右、上、下方向彼此相邻“并置”而组成的一个集合。
Ⅱ 对车载配电箱的功能设计主要包括哪些
一般要求: 1.1、配电箱、柜的所有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投标人应明确生产的产品执行的标准(国家标准GB7251、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并根据所依据的标准提供相应的国标、行标或企标(企业标准应高于国标或行标)。 1.2、所有的电气元件及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需更改必须按正规工程资料(洽商)表格的要求填写并经设计院、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及厂方代表共同签字认可。否则由此产生的损失由供货单位负责。 1.3、根据本工程图纸选有代表性的暗装箱、明装箱、配电柜生产样品,完后通知建设单位、监理、施工单位有关人员验收通过后,方可全面生产。 2、箱(柜)体部分: 2.1配电箱、柜的板材的各种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要求。所有配电箱、柜要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冷轧钢板。落地柜用2.0mm厚冷轧板制作,照明配电箱及控制箱大于等于600mm的用2.0mm厚冷轧钢板、小于600mm的用1.5mm厚冷轧钢板制做。二层底板需用2mm厚冷轧板。 2.2 落地柜配活顶盖,配电箱不开敲落孔。 2.3 照明箱应设二层门,二层底板与箱体、柜体之间的安装螺栓不小于M5,二层底板返边与箱底不小于30mm。 2.4 (需填写)配电箱采用按锁,(需填写)箱、柜采用通用锁,每把锁配两把钥匙。 2.5配电箱、柜的金属部分:包括电器的安装板、支架和电器金属外壳等均良好接地,配电箱、柜的门、敷板等处装设电器,并可开启时以裸铜软线穿透明塑料管与接地金属构架可靠连接。 2.6、暗装箱箱体板厚低于3mm的在箱体左侧背后附一根通长--40×4镀锌扁钢,两端各长出箱体15cm。箱体板厚大于3mm的在箱体左侧背后上、下两端各焊(镀锌扁钢与箱体焊接时的焊接长度要符合规范要求)一根--40×4镀锌扁钢,超出箱体15cm。暗装箱左、右两侧的中间上下各10cm处各敷设一根L40×4×50角钢(已备安装时固定箱体使用)。 2.7、配电箱体、柜体型号、材质、颜色由建设单位确定(并有文字签字记录)。 2.8、所有配电柜均须配10#基础槽钢,基础槽钢的外径与配电柜下口外径一致(多台柜并列时10#基础槽钢应为一整体)。 2.9、两台或两台以上的配电箱、柜相邻敷设时,箱、柜的高度、厚度应一致。厂方不清楚的可与施工方联系落实。
Ⅲ 怎么样设计一款车载人工智能
出现在了现来实生活中
——人工智能自
谈到人工智能,不得不说的是近端时间很火的围棋界的人工智能,围棋的“步”法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从起初的人工智能在围棋界战胜人类后,纯人工智能在围棋开始盛行,演变成现在的围棋人工智能大赛。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已经慢慢进入到我们的视线,并对我们曾经的一些认知作出了改变。
不过,对于围棋,大部分还是接触的较少,除了围棋界,运用了智能科技的行业有很多,比如说制造界,服务界以及汽车界等等。相对来说,汽车界是咱们相对“贴身”的,也是接触较多的。
在汽车身上运用的智能的科技有很多,车型也有很多。但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他们的需求很全面,第一智能安全,第二与车辆的互动性,第三激情的动力,第四动感的设计。纵观20万左右的车型,满足这四个方面需求的,可以说2017款福特新蒙迪欧(参数|图片)非常符合。
智能、安全、便捷
Ⅳ 车载导航系统的系统设计
在车载系统中,除了与行车操控密切相关的车体、传动及安全系统开始导入更多的电子功能外,资通娱乐系统也越来越多地应用电子技术。当这个结合信息、通信和娱乐的车载应用系统被转移到汽车市场时,也发展出其独到的应用特点。
Telematics是指整合通信与信息的新兴车载应用。在产品定位上,可以分为可携式设备和车装式设备两种。GPS导航定位在Telematics中具有关键性的地位,车载GPS系统除了可为驾驶提供导航信息外,当它与无线通信技术(如GPRS/3G)结合时,可提供定位信息给Telematics的服务供货商,当这些供货商的服务中心收到个别汽车的位置信息后,就能够为车主提供道路救援、失车找回等服务。另外,出租车、公交车或游览车也可采用GPS来发挥车队追踪及控管的功能。 在客户端的GPS装置是一个单向的GPS信号接收机,它可以接收来自天空导航卫星的定位信号,这20多颗卫星可传送L1及L2两种信号,使用的频率分别为1575.42MHz和1227.60MHz,一般民用的GPS接收机只需接收L1于1575.42MHz的频率。
GPS定位系统利用卫星基本三角定位原理,由GPS接收装置先找到3颗以上空中卫星的所在位置,再计算每颗卫星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出接收器在三维空间中的坐标值。
进一步来看GPS接收器的系统运作流程(见图1),GPS卫星信号先由GPS天线来接收,再经由RF射频前端将高频信号转为中、低频数字信号,再传送到GPS基频组件,此组件的核心技术在于相关器的设计,也就是透过相关器来比对找出正确的卫星编号,进而对照取得多颗卫星的万年历和广播星历等资料。通道的相关器越多意味着找到卫星位置的速度越快,目前一般的GPS接收器至少提供12个通道的相关器,更高阶的接收器则具有16个,甚至是32个通道的相关器。
GPS接收器的控制功能由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来实现,此处理核心可以来自外部,也可嵌入在GPS基频组件当中。目前较初阶的GPS接收器产品常用ARM7作为核心,高阶的机种则会升级到ARM9核心。此外,这类组件也具备微处理器支持功能,例如UART和实时时钟(RTC)。
星历数据会以NMEA0183或RTCM等格式输出到主处理器,进一步与GIS地图引擎整合以显示所在街道位置,或透过无线通信接口传出位置信息,让远程服务器能够提供进一步的相关位置服务。NMEA0183是GPS惯用的一种标准通信协议,它采用简化ASCII的序列通信协议来定义数据传送的格式。 当GPS采用差分定位(DGPS)的辅助定位模式,如美国的WAAS或欧洲的EGNOS系统时,则需输出RTCM或NTRIP1.0的协议格式。此外,由于不同的接收器所提供的原始数据格式通常会不同,当有需要针对不同型号接收器收集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时,就必须建立GPS通用数据交换格式。 综上所述,一部车载GPS的硬件系统架构中,主要单元包括天线、RF前端、基频/相关器、处理器核心,此外,还包括内存、总线接口。这些单元可以采用离散式的方法来提高设计上的弹性,也可采用整合式的策略,将多个单元整合为一颗系统单芯片(SoC)、单封装(SiP)或模块,以降低设计的难度及成本。
当系统工程师在进行设计时,必须在效能、成本与弹性三大评量要件中进行选择。以效能来说,GPS接收器的效能指标有4项,分别是准确性、灵敏度、第一次定位时间、通道数量。当这4项效能指标都要求达到最高时,就必须强调接收器的处理器效能、相关器通道数量、内存容量及高速的对外连接接口。如此一来,产品的成本自然会大幅提升,这时大众市场未必能够接受,因此往往需要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目前的技术已能够将GPS接收器架构中的射频及基频整合在一起,而高整合度的产品能提供更佳的成本效益。以ST的STA2056为例(见图2),它将基频与射频功能整合于小型的QFN-68封装之中。它在基频部分采用ARM7TDMI作为核心,频率可高达66MHz;在射频部分为主动天线系统,含有易与被动天线连接的接口;此外,它还内建ROM及SRAM内存。由于只需要用到少数的外部组件,因此能降低总体物料成本;其小尺寸能让产品设计更为轻薄短小,而且具有低功耗的优势。不仅如此,此类整合性产品也让工程师省下调校射频与基频整合的研究精力,可加速产品上市。 GPS天线也是决定GPS效能表现的关键。GPS卫星信号的背景噪讯为-136dBW,为避免干扰,国际电信法规规定卫星传送信号噪讯不得大于-154dBW,GPS的信号实际上相当弱,因此接收天线的灵敏度必须非常高。这和天线的大小及形状密切相关。可用于GPS的天线种类包括片状天线、螺旋式天线和平面倒F型天线(PIFA)等,其中又以片状天线和螺旋式天线使用最多(见图4)。由于GPS的信号属于圆极化波,所以GPS接收天线也必须采用圆极化的工作方式。
平板天线的好处是其耐用性及相对容易制作,成本也较低,不过它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平板要面向天空才能得到较好的接收效果。这种方向性会给使用上带来极大的限制;此外,它虽然能顺利接收到正上方的卫星信号,但若没有获取到低角度的卫星信息,误差就会相对较高,精确度也会下降。
较先进的做法是采用四臂螺旋天线,它拥有全面向360°的接收能力,使天线在任何方向都有3dB的增益。这让GPS接收器能以各种角度摆放,而且能接收到低角度的卫星信号。此外,也可导入Balun的电路设计,这样可以有效隔离天线周围的噪讯,能容纳各种功能的天线并存于极小的空间中而不会互相干扰,很适合手持设备的天线设计,不过此类天线的成本仍然偏高。 在车载的导航使用中,常会因为遭遇到环境上的遮蔽因素而造成导航工作无法正常运作。在高楼林立的巷道中,收信状况往往极差,当行进隧道中时,更是完全没有信号可用,这时可以透过方位推估(Dead Reckoning,DR)技术来作为暂时的导航工具。
DR的技术原理是透过能感测或测量距离及方向改变的装置,来估算出汽车移动位置的改变。正向的行进距离通常采用量程计或加速度计来进行量测;转动角度则使用磁罗盘、陀螺仪或差分里程计来量测;高度上的变化则需使用气压计。整合设计实例见图5。
里程计是每台汽车中必备的装置,GPS接收器可透过CAN Bus来连接里程计以进行测量,但里程计的缺点是会因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准确性降低。较先进的做法是采用MEMS技术的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它们的体积小,也容易进行系统整合,但是,精确度高的MEMS组件也需要较高的成本。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要提升DR系统的精确性,还要时常进行在线传感器的校准,这时就需要GPS的定位信号来修正DR传感器的参数项目。
在短时间内,DR的正确性相当高,甚至可以高于GPS,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DR的误差累积效应会越来越大,导航的精确度就会大幅下降,这时必须回归到GPS系统来找出绝对的位置,才能再次使用DR。DR和GPS是相辅相成的车载导航系统,但目前商品化的产品仍然不多,主要的瓶颈在于DR传感器的准确度和成本,以及与导航系统整合的算法开发方面。
Ⅳ 车载数字仪表设计与仿真怎么做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高等学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之一,也是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共分11章,重点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中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分析和解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问题的综合能力。主要内容包括CAD/CAM的基本概念、CAD/CAM系统的基本知识、CAD/CAM软件开发基础、CAD/CAM中的图形处理技术、产品建模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方法、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技术、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技术、计算机辅助车间管理和CAD/CAM集成技术等。
Ⅵ 车载HUD设计
?HUD/?HighMount车载显示器
汽车HUD市场估计在2019年将达到11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3亿美元,在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28%。
当前,有许多版本的HUD或高架显示器用于显示功能有限的驱动程序。林肯、宝马等豪华汽车制造商提供的版本可以将显示屏向前投射,以保持相同的驾驶员焦距视野。
HUD中的一些标准/非标准功能:
5寸(屏幕显示)至18寸(投影)清晰的高清显示屏;
多色显示器是首选;
多功能,可反映驱动程序选择的数据;
通过带有手动选项的光传感器进行自动亮度调节;
自动电源开/关,通过手动开/关选项保护汽车电池;
透明液晶显示屏,多层纳米光学镀膜丙烯酸;
正常投影8寸在挡风玻璃外;
有些人用你的智能手机作为控制器来显示无线连接功能;
增加:视觉摄像头,可以阅读和显示路标和限速;
添加:语音控制,限制显示,只有那些对你很重要的驱动程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车载UI与手机UI的设计区别总结
1手机UI使用的场景主要是在室内较为安静的环境中,当然也会在室外的环境使用。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稳定的环境。
2汽车UI的使用场景都是在车内,主要分为停车状态和驾驶状态。
Ⅷ 车载箱包设计理念是什么
所谓车载箱包,是可将必备的生活物品,商务用品和旅行用品齐全地收纳入箱包,井井有条,一目了然;并能将物品针对性的固定,让物品
不产生晃动。
车载箱包设计理念的初衷,它会爱车变得更干净整洁,条理有序的同时,更彰显出对生活的品味要求和感悟。车载箱包选用了优质的环保多元化材料和人性化设计,在传统箱包中融入全新的休闲理念、环保理念。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华南城皮革区L18-135
Ⅸ 怎么样设计开发一款车载人工智能
你的问题就好像我不知去哪但我想让你帮我导航,如果一个开发项目自己都不知道需求,更遑论如何设计呢?人工智能是一个大概念,究竟想利用人工智能做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
Ⅹ 如何设计具有中国特色的车载系统 知乎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条件下,中国的文化经济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我们要充分利用我们所具有的发达国家所不具有的文化资源优势,高度重视全球化为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我国的文化建设放在全球化的坐标中进行科学的历史定位,从而制定相应的文化经济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