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软件设计 » plc系统设计

plc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 2020-11-27 20:59:42

Ⅰ 恒温箱plc控制系统设计

我是做市场推广的,你这哪里是什么pid调节控制,其实你用个温控器就可以了,传感器把信号传到温控器,149度时加热,151度时断开,145和155时报警。精度要求高调试的时候注意信号补偿确保控制系统的完善。
估计你这是学校的设计课程,此方案虽然有实际基本设计的意义,但与市场应用结合太差,out拉,不具有创新思维!!

Ⅱ 设计一个以Plc为中心的系统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最大限度地满足控制要求 充分发挥PLC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 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设计人员要深 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同时要注意和现场工程管理和技 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紧密配合,共同解决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保证PLC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 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 ,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 降低工程的成本。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
力求简单、经济、使用与维修方便 ? 适应发展的需要 适当考虑到今后控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

Ⅲ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一个需要以下七个:
1. 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
a. 分析你回所控制的设备或答系统。PLC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单个机器,机群或一个生产过程。
b. 判断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是否符合可编程控制器的点数要求。(选型要求)
c. 判断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复杂程度,分析内存容量是否够。
2. I/O赋值(分配输入输出)
a. 将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赋值,与PLC的输入编号相对应。(列表)
b. 将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赋值,与PLC的输出编号相对应。(列表)
3. 设计控制原理图
a. 设计出较完整的控制草图。
b. 编写你的控制程序。
c. 在达到你的控制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程序。
4. 程序写入PLC
将你的程序写入可编程控制器。
5. 编辑调试修改你的程序
a.程序查错(逻辑及语法检查)
b.在局部插入END,分段调试程序。
c.整体运行调试
6. 监视运行情况
在监视方式下,监视一下你的控制程序的每个动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返回步骤5,如果正确则作第七步。
7. 运行程序(千万别忘记备份你的程序)

Ⅳ 简述设计一个plc控制系统需要完成哪些必要的工作,基本原则是什么

任何一种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
充分发挥plc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plc控制系统的首要前提,这也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前就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控制现场的资料,收集相关先进的国内、国外资料。同时要注意和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紧密配合,拟定控制方案,共同解决设计中的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
2. 保证plc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保证plc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设计者在系统设计、元器件选择、软件编程上要全面考虑,以确保控制系统安全可靠。例如:应该保证plc程序不仅在正常条件下运行,而且在非正常情况下(如突然掉电再上电、按钮按错等),也能正常工作。
3. 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一个新的控制工程固然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新工程的投入、技术的培训、设备的维护也将导致运行资金的增加。因此,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就要求设计者不仅应该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而且要使控制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
4. 适应发展的需要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的要求也将会不断地提高,设计时要适当考虑到今后控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这就要求在选择plc、输入/输出模块、i/o点数和内存容量时,要适当留有裕量,以满足今后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

Ⅳ PLC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1. 充分发挥PLC的控制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制的生产机械或生产过程的控制要求。
2.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经济、简单,维修方便。
3. 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4. 考虑到生产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用PLC时,在I/O点数和内存容量上适当留有余地。
5. 软件设计主要是指编写程序,要求程序结构清楚,可读性强,程序简短,占用内存少,扫描周期短。
设计步骤 :
(1)工艺分析
深入了解控制对象的工艺过程、工作特点、控制要求,并划分控制的各个阶段,归纳各个阶段的特点,和各阶段之间的转换条件,画出控制流程图或功能流程图。
(2)选择合适的PLC类型
在选择PLC机型时,主要考虑下面几点:
1、功能的选择。
2、I/O点数的确定。
3、内存的估算。+定时器/计数器数量×2+通信接口个数×300+备用量。
4、分配I/O点。
5、程序设计。
6、控制柜或操作台的设计和现场施工。
7、应用系统整体调试。
8、编制技术文件。
(3).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内容
1、根据设计任务书确定,进行工艺分析,并确定控制方案,它是设计的依据。
2、选择输入设备(如按钮、开关、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如继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等执行机构)。
3、选定PLC的型号(包括机型、容量、I/O模块和电源等)。
4、分配PLC的I/O点,绘制PLC的I/O硬件接线图。
5、编写程序并调试。
6、设计控制系统的操作台、电气控制柜等以及安装接线图。
7、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4). PLC的硬件设计
PLC硬件设计包括:PLC及外围线路的设计、电气线路的设计和抗干扰措施的设计等。
选定PLC的机型和分配I/O点后,硬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图的设计,电气控制元器件的选择和控制柜的设计。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图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中包括PLC的I/O接线和自动、手动部分的详细连接等。电器元件的选择主要是根据控制要求选择按钮、开关、传感器、保护电器、接触器、指示灯、电磁阀等。
(5). PLC的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系统初始化程序、主程序、子程序、中断程序、故障应急措施和辅助程序的设计,小型开关量控制一般只有主程序。首先应根据总体要求和控制系统的具体情况,确定程序的基本结构,画出控制流程图或功能流程图,简单的可以用经验法设计,复杂的系统一般用顺序控制设计法设计。

Ⅵ plc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1、电源回路 PLC供电电源一般为 AC85—240V(也有DC24V),适应电源范围较宽,但为了抗干扰,应加装电源净化元件(如电源滤波器、1:1隔离变压器等)。

2、PLC上DC24V电源的使用各公司 PLC产品上一般都有DC24V电源,但该电源容量小,为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用其带负载时要注意容量,同时作好防短路措施(因为该电源的过载或短路都将影响PLC的运行)。

3、外部DC24V电源 若输入回路有 DC24V供电的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而PLC上DC24V电源容量不够时,要从外部提供DC24V电源;但该电源的“—”端不要与 PLC的 DC24V的“—”端以及“COM”端相连,否则会影响PLC的运行。

4、输入的灵敏度各厂家对PLC的输人端电压和电流都有规定,如日本三菱公司F7n系列PLC的输入值为:DC24V、7mA,启动电流为4.5mA,关 断电流小于1.5mA,因此,当输入回路串有二极管或电阻(不能完全启动),或者有并联电阻或有漏电流时(不能完全切断),就会有误动作,灵敏度下降,对 此应采取措施。另一方面,当输入器件的输入电流大于PLC的最大输入电流时,也会引起误动作,应采用弱电流的输入器件,并且选用输人为共漏型输入的 PLC,Bp输入元件的公共点电位相对为负,电流是流出 PLC的输入端。

二、输出回路的设计

1、各种输出方式之间的比较

(1)继电器输出:

优点是不同公共点之间可带不同的交、直流负载,且电压也可不同,带负载电流可达2A/点;但继电器输出方式不适用于高频动作的负载,这是由继电器的寿命决 定的。其寿命随带负载电流的增加而减少,一般在几十万次至Jl百万次之间,有的公司产品可达1000万次以上,响应时间为10ms。

(2)晶闸管输出:

带负载能力为0.2A/点,只能带交流负载,可适应高频动作,响应时间为1ms。

(3)晶体管输出:

最大优点是适应于高频动作,响应时间短,一般为0.2ms左右,但它只能带 DC 5—30V的负载,最大输出负载电流为0.5A/点,但每4点不得大于0.8A。

当你的系统输出频率为每分钟6次以下时,应首选继电器输出,因其电路设计简单,抗干扰和带负载能力强。当频率为10次/min以下时,既可采用继电器输出方式;也可采用PLC输出驱动达林顿三极管(5—10A),再驱动负载,可大大减小。

2、抗干扰与外部互锁当 PLC输出带感性负载,负载断电时会对PLC的输出造成浪涌电流的冲击,为此,对直流感性负载应在其旁边并接续流二极管,对交流感性负载应并接浪涌吸收电 路,可有效保护PLC。当两个物理量的输出在PLC内部已进行软件互锁后,在PLC的外部也应进行互锁,以加强系统的可靠性。

3、“GOM“点的选择不同的 PLC产品,其“COM”点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有的一个“COM”点带8个输出点,有的带4个输出点,也有带2个或1个输出点的。当负载的种类多,且电流 大时,采用一个“COM”点带1—2个输出点的 PLC产品;当负载数量多而种类少时,采用一个“COM”点带4—8个输出点的PLC产品。这样会对电路设计带来很多方便,每个“COM”点处加一熔丝, 1—2个输出时加2A的熔丝,4—8点输出的加5—10A的熔丝,因 PLC内部一般没有熔丝。

4、PLC外部驱动电路对于 PLC输出不能直接带动负载的情况下,必须在外部采用驱动电路:可以用三极管驱,也可以用固态继电器或晶闸管电路驱动,同时应采用保护电路和浪涌吸收电 路,且每路有显示二极管(LED)指示。印制板应做成插拔式,易于维修。

PLC的输入输出布线也有一定的要求,请看各公司的使用说明书。

Ⅶ plc应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要全面了解被控对象的机构和运行过程,明确动作的逻辑关系,同时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护方便,并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plc应用系统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深入细致地了解和分析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确定输入,输出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2. 根据输入/输出设备的类型和数量,确定PLC的输入/输出点数,并选择相应点数的PLC机型

  3. 在硬件设计中要合理分配输入/输出点数,控制台/控制柜的设计和选择,操作面板的设计,并绘制PLC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端子接线图。

  4. 系统软件设计,就是根据控制要求绘制工作循环图或状态流程图,并编写用户程序。

  5. 将用户程序输入到PLC内部存储器中,进行程序调试。

  6. 调试过程结束,整理技术资料,投入使用。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

翻译法:将继电器电路图“翻译”成梯形图,即用PLC的外部硬件接线和梯形图软件来实现继电器系统的功能,习惯上称为翻译法。

  • 翻译法用于将简单的控制线路改造为PLC控制,对于较复杂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仅用翻译法反而麻烦,这时往往与其它方法结合,翻译法可用于整个控制系统中的某一局部控制器。

经验设计法:是在一些典型电路的基础上,根据被控对象对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不断修改和完善梯形图。

  • 这种PLC梯形图的设计方法没有普遍的规律可以遵循,具有很大的试探性和随意性,设计所用的时间/质量和设计的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又叫经验设计法。

PLC程序的逻辑设计法:逻辑设计法就是应用逻辑代数以逻辑组合的方法和形式设计电气控制系统,逻辑设计法的理论基础是逻辑函数,而继电接触控制的本质是逻辑线路,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电气控制线路是一种逻辑电路,可用逻辑函数表示。

Ⅷ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PLC控制系统设计步骤一个需要以下七个:
1. 系统设计与设备选型
a. 分析你所控制的设备或系统。PLC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外部系统。这个系统可能是单个机器,机群或一个生产过程。
b. 判断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入输出点数是否符合可编程控制器的点数要求。(选型要求)
c. 判断一下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复杂程度,分析内存容量是否够。
2. I/O赋值(分配输入输出)
a. 将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赋值,与PLC的输入编号相对应。(列表)
b. 将你所要控制的设备或系统的输出信号进行赋值,与PLC的输出编号相对应。(列表)
3. 设计控制原理图
a. 设计出较完整的控制草图。
b. 编写你的控制程序。
c. 在达到你的控制目的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程序。
4. 程序写入PLC
将你的程序写入可编程控制器。
5. 编辑调试修改你的程序
a.程序查错(逻辑及语法检查)
b.在局部插入END,分段调试程序。
c.整体运行调试
6. 监视运行情况
在监视方式下,监视一下你的控制程序的每个动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返回步骤5,如果正确则作第七步。
7. 运行程序(千万别忘记备份你的程序)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