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的软件
Ⅰ 软件测试是做什么的
一、软件测试概述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确认一个程序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开发之前所提出的一些要求。软件测试的目的,第一是确认软件的质量,其一方面是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Do
the
right
thing),另一方面是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Do
it
right)。第二是提供信息,比如提供给开发人员或程序经理的反馈信息,为风险评估所准备的信息。第三软件测试不仅是在测试软件产品的本身,而且还包括软件开发的过程。如果一个软件产品开发完成之后发现了很多问题,这说明此软件开发过程很可能是有缺陷的。因此软件测试的第三个目的是保证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高质量的。
软件质量是由几个方面来衡量的:一、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的方法把一个工作做正确(Doing
the
right
things
right
at
the
right
time.)。二、符合一些应用标准的要求,比如不同国家的用户不同的操作习惯和要求,项目工程中的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等要求。三、质量本身就是软件达到了最开始所设定的要求,而代码的优美或精巧的技巧并不代表软件的高质量(Quality
is
defined
as
conformance
to
requirements,
not
as
“goodness”
or
“elegance”.)。四、质量也代表着它符合客户的需要(Quality
also
means
“meet
customer
needs”.)。作为软件测试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从客户的角度去看产品,客户会怎么去使用这个产品,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软件产品的质量才可以说是上去了。
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任务:
1、寻找Bug;
2、避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
3、衡量软件的品质;
4、关注用户的需求。
总的目标是:确保软件的质量。
二、常用的软件测试方法
1.
黑盒测试
2.
白盒测试
3.
基于风险的测试
4.
基于模型的测试
三、软件测试的类型
常见的软件测试类型有:
BVT
(Build
Verification
Test)
Scenario
Tests(基于用户实际应用场景的测试)
Smoke
Test
Application
Compatibility
Test(兼容性测试)
Accessibility
Test(软件适用性测试)
Functional
Test(功能测试)
Security
Test(安全性测试)
Stress
Test(压力测试)
Performance
Test(性能测试)
Regression
Test(回归测试)
Setup/Upgrade
Test(安装升级测试)等。
Ⅱ 软件测试一般是做什么的
有研发的地方就需要测试,所以目前国内的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很大,而且还专这个缺口还在属逐年上升。
因此很多企业愿意为了吸引人才而开出很丰厚的薪资待遇,根据职友集数据显示全国的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平均薪资为8870元,一二线的薪资更高可以达到一万多,所以现在学软件测试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
软件测试行业相较于开发类的行业还有另一大有点,就是越老越吃香。软件测试行业更注重的是经验,项目经验越多越有竞争力,经验和资历的增加会带来更高的职位和薪资。所以入行软件测试就基本不用为中年找工作发愁了。
软件测试行业的职业发展也会比较好,一般有两条路。一是走管理路线最后能达到产品经理的高度;一条是走技术路线朝着测试专家发展。不论走哪条路线,晋升都会比较快,最后薪资都不会太低。
Ⅲ 软件测试的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内容当然主要就是进行软件以及系统的测试了,那么具体的测试工作则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需求评审
在整个团队拿到需求之后的第一件事是进行需求分析,看看要这个软件要实现哪些需求。需求分析的后一步就是需求评审了,这个环节需要软件测试工程师与产品需求人员、开发人员、QA人员共同进行参与,评审这些需求能不能够实现。
二、写测试计划
接下来在开发人员编写开发计划的同时,测试人员要写测试计划,就是哪些人要在什么时间做哪些测试工作,最后产出什么工作结果也就是提交哪些文档。
三、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就是指导测试工作进行的文档,比如要测试系统的登录功能、购买功能等,会通过测试方法和策略来设计测试用例。所以编写测试用例是软件测试工程师进行测试之外最重要的工作了。
四、用例评审
用例评审就是评价和审查测试方法和测试内容是否合理全面。不能只做基础的测试工作就可以,还得全面进行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错误的测试,尽可能把bug降到最低。
五、执行测试、提交bug
执行测试自然不必多说,就是测试工程师真刀真枪地进行测试工作,找出了bug之后会进行提交,让软件开发人员进行修改。
六、回归测试、编写测试总结报告
回归测试就是对开发人员改好bug的软件再次进行测试,看bug是否都已经修改好。待bug都修改好之后,测试人员要编写测试总结报告,阐述软件的质量如何,软件才可以上线发布。
Ⅳ 软件测试是干什么的
测试人员的首要职责在我们平常人看来就是“找Bug”,他们需要使用各种测试技术和工具来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缺陷,从而让开发者更好的优化产品,让用户更加安全顺畅的使用。具体点包括:
1、根据软件设计需求制定测试计划,测试数据和测试用例。
通过测试计划来确定测试产品所需资源,确定测试策略、测试系统、测试任务,评估和确定测试工作量。测试数据和用例是对产品进行任务描述,通过测试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评审以及测试用例更新及完善这几个步骤完成测试用例的设计。
2、搭建测试环境、执行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执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先搭建软件测试环境,要给出软件的安装指导书、运行的软硬件环境、以及相关的配置等等。测试执行中,要全方位观察软件产品的问题,以及确认是否和预期测试用例结果是一致的。
3、提交测试报告。
在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包括缺陷率、缺陷分布、缺陷修复趋势等。给出软件各种质量特性包括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时间与资源特性等的具体度量。测试报告是测试阶段最后的文档产出物。优秀的测试经理或测试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文档编写能力,一份详细的测试报告包含足够的信息,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评价,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的测试结果分析。
4、跟踪Bug修改情况,不断测试完善产品。
5、产品的其他方面测试。
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将测试模块组装成系统,完成对产品的集成测试。以及对整个产品进行系统测试,找出需求规格等问题。可以过程中利用测试工具TestWriter对产品进行功能测试、还有一些性能及其它方面的测试,也可以选择正确的工具进行选择。
当然这还不算最后的完结工作,因为软件测试是贯穿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所以还需要对线上功能检查、当前版本问题反馈以及改进建议等,这样才算是比较完整的一个最终结束。
Ⅳ 软件测试具体是做什么的
软件测试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找bug。bug是什么?其实bug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我们操作微信的时候微信闪退,比如说我们去淘宝购物,商品价格是1元,实际确扣了你99,本身是99最后扣了1块钱,再或者你玩一款游戏,这个游戏上线之后再下线,装备丢了,你可以看到,这就是bug。软件测试是要避免这些bug出现,对用户造成损害,对用户造成影响,这是软件测试要做的事情。
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①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软件缺陷;
②测试工作需要贯穿整个软件的生命周期;
③ 测试用例报告形成:测试人员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进行测试,保证测试工作质量,需要在执行测试工作之前首先需要设计测试用例,形成测试用例报告。
④测试计划制定:测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组织与实施测试工作,测试负责人需要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有测试资源、测试进度、测试策略、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风险等。
⑤ 缺陷报告编写及提交:测试人员将发现的缺陷编写成正式的缺陷报告,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缺陷的确认和修复。
⑥软件质量分析:在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来分析软件质量,包括缺陷率、缺陷分布、缺陷修复趋势等。给出软件各种质量特性包括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时间与资源特性等的具体度量。最后给出一个软件是否可以发布或提交用户使用的结论。
Ⅵ 软件测试的种类
软件测试来分类有哪些呢?卓自码软件测评小编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类:
1.按照代码可见程度
测试行业人们比较熟悉的名词大概就是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了。这也是根据软件产品代码的可见程度来进行区分的。黑盒测试就是指专注于产品外部机构的测试,不考虑源代码和逻辑等。而像白盒测试就是打开“软件盒子”内部,研究程序的构造等。灰盒测试则是介于两者之间。
2.按照软件测试内容
按照软件测试内容划分的话,主要是对产品的性能测试、功能测试、压力测试等,测试软件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等。更多测试资讯你也可以上卓码测评官网看看
3.按照项目周期
还有常见的就是在软件项目不同的研发周期开展的软件测试,比如是开发前期程序单个模块开展的单元测试,接着是在单元测试基础上开展的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还包含在软件交付阶段的验收测试等。
Ⅶ 软件测试的方法一共有几种
1、从是否关心内部结构来看
(1)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一种按照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编码结构,设计测试数据并完成测试的一种测试方法。
(2)黑盒测试:又称为数据驱动测试,把测试对象当做看不见的黑盒,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的情况下,测试者仅依据程序功能的需求规范考虑,确定测试用例和推断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它是站在使用软件或程序的角度,从输入数据与输出数据的对应关系出发进行的测试。
(3)灰盒测试:是一种综合测试法,它将“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结合在一起,是基于程序运行时的外部表现又结合内部逻辑结构来设计用例,执行程序并采集路径执行信息和外部用户接口结果的测试技术。
2、从是否执行代码看
(1)静态测试:指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语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2)动态测试:是指通过运行被测程序,检查运行结果与预期结果的差异,并分析运行效率、正确性和健壮性等性能指标。
3、从开发过程级别看
(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或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其目的在于检验程序各模块是否存在各种差错,是否能正确地实现了其功能,满足其性能和接口要求。
(2)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是单元测试的多级扩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序测试。旨在检验软件单元之间的接口关系,以期望通过测试发现各软件单元接口之间存在的问题,最终把经过测试的单元组成符合设计要求的软件。
(3)系统测试:是为判断系统是否符合要求而对集成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的测试活动、它是将已经集成好的软件系统,作为基于整个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人员、数据等其他系统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
在系统测试中,对于具体的测试类型有:
(1)功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功能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以验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2)性能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以验证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3)接口测试: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中的接口需求逐项进行的测试。
(4)人机交互界面测试:对所有人机交互界面提供的操作和显示界面进行的测试,以检验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5)强度测试:强制软件运行在异常乃至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设计的极限状态到超出极限),验证软件可以运行到何种程序的测试。
(6)余量测试:对软件是否达到规格说明中要求的余量的测试。
(7)安全性测试:检验软件中已存在的安全性、安全保密性措施是否有效的测试,
(8)可靠性测试:在真实的或仿真的环境中,为做出软件可靠性估计而对软件进行的功能(其输入覆盖和环境覆盖一般大于普通的功能测试)
(9)恢复性测试:对有恢复或重置功能的软件的每一类导致恢复或重置的情况,逐一进行的测试。
(10)边界测试:对软件处在边界或端点情况下运行状态的测试。
(11)数据处理测试:对完成专门数据处理功能所进行的测试。
(12)安装性测试:对安装过程是否符合安装规程的测试,以发现安装过程中的错误。
(13)容量测试:检验软件的能力最高能达到什么程度的测试。
(14)互操作性测试:为验证不同软件之间的互操作能力而进行的测试。
(15)敏感性测试:为发现在有效输入类中可能引起某种不稳定性或不正常处理的某些数据的组合而进行的测试。
(16)标准符合性测试:验证软件与相关国家标准或规范(如军用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国际标准)一致性的测试。
(17)兼容性测试:验证软件在规定条件下与若干个实体共同使用或实现数据格式转换时能满足有关要求能力的测试。
(18)中文本地化测试:验证软件在不降低原有能力的条件下,处理中文能力的测试。
4、从执行过程是否需要人工干预来看
(1)手工测试:就是测试人员按照事先为覆盖被测软件需求而编写的测试用例,根据测试大纲中所描述的测试步骤和方法,手工地一个一个地输 入执行,包括与被测软件进行交互(如输入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果等),然后观察测试结果,看被测程序是否存在问题,或在执行过程中是否会有一场发生,属于比较原始但是必须执行的一个步骤。
(2)自动化测试:实际上是将大量的重复性的测试工作交给计算机去完成,通常是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模拟手动测试步骤,执行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过程(全自动测试就是指在自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人工干预,由程序自动完成测试的全过程;半自动测试就是指在自动测试过程中,需要手动输入测试用例或选择测试路径,再由自动测试程序按照人工指定的要求完成自动测试)
5、从测试实施组织看
(1)开发测试:开发人员进行的测试
(2)用户测试:用户方进行的测试
(3)第三方测试:有别于开发人员或用户进行的测试,由专业的第三方承担的测试,目的是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客观性
6、从测试所处的环境看
(1)阿尔法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2)贝塔测试:是用户公司组织各方面的典型终端用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使用贝塔版本,并要求用户报告
(7)软件测试的软件扩展阅读
软件测试的内容:
1 得到需求、功能设计、内部设计说书和其他必要的文档
2 得到预算和进度要求
3 确定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和他们的责任、对报告的要求、所需的标准和过程 ( 例如发行过程、变更过程、等等 )
4 确定应用软件的高风险范围,建立优先级、确定测试所涉及的范围和限制
5 确定测试的步骤和方法 ── 部件、集成、功能、系统、负载、可用性等各种测试
6 确定对测试环境的要求 ( 硬件、软件、通信等 )
7 确定所需的测试用具 (testware) ,包括记录 / 回放工具、覆盖分析、测试跟踪、问题 / 错误跟踪、等等
8 确定对测试的输入数据的要求
9 分配任务和任务负责人,以及所需的劳动力
10 设立大致的时间表、期限、和里程碑
11 确定输入环境的类别、边界值分析、错误类别
12 准备测试计划文件和对计划进行必要的回顾
13 准备白盒测试案例
14 对测试案例进行必要的回顾 / 调查 / 计划
15 准备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得到必需的用户手册 / 参考文件 / 结构指南 / 安装指南,建立测试跟踪过程,建立日志和档案、建立或得到测试输入数据
16 得到并安装软件版本
17 进行测试
18 评估和报告结果
19 跟踪问题 / 错误,并解决它
20 如果有必要,重新进行测试
21 在整个生命周期里维护和修改测试计划、测试案例、测试环境、和测试用具
Ⅷ 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的区别
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的区别是:
第一,软件测试主要是完成软件的可靠性,健壮性的测试,它的目的检验软件的运行是否可靠,有无缺陷,也就是 Bug.
第二,软件测试需要编写测试样例,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完整地检测和测试软件。
第三,软件开发就是指运用相应的软件开发平台和编程语言,做某种行业软件的开发和底层驱动的编写。
Ⅸ 软件测试到底是做什么的呢
1.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软件缺陷
使用各种测试技术和方法来测试和发现软件中存在的软件缺陷。测试技术主要分为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两大类。其中黑盒测试技术主要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因果图法、状态图法、测试大纲法以及各类典型的软件故障模型等;白盒测试的主要技术有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判定覆盖、基本路径覆盖等;
2. 测试工作需要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完整的软件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工作。单元测试工作主要在编码阶段完成,由开发人员和软件测试工程师共同完成,其主要依据是详细测试。
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是在软件开发完成后,验证软件的功能与需求的一致性、验证软件在相应的硬件条件下的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其主要依据是用户需求。
3. 缺陷报告编写及提交
测试人员将发现的缺陷编写成正式的缺陷报告,提交给开发人员进行缺陷的确认和修复。缺陷报告编写最主要的要求是保证缺陷的重现。
4. 软件质量分析
测试人员需要分析软件质量。在测试完成后,测试人员需要根据测试结果来分析软件质量,包括缺陷率、缺陷分布、缺陷修复趋势等。给出软件各种质量特性包括有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安全性、时间与资源特性等的具体度量。最后给出一个软件是否可以发布或提交用户使用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