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册证书 » 古姓起名

古姓起名

发布时间: 2020-12-16 01:12:45

① 陈姓古名后面加个什么字取名

望舒:含有“迎取来光源明”的寓意。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指的是神话传说中为月神驾车的人。

姓名作为文字符号并不能像某些算命先生所说的那样决定人的命运,但它沉淀着历史文化的精神,体现着时代社会的信息,传承着家族血统的烙印,更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深厚爱意和殷切期望,隐寓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目标追求,它对人生起着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② 姓古,起名“古清月”怎么样

挺好,很有诗情画意。清,有清澈干净的含义,月,有明亮皎洁之意,清月寓意清澈明亮。古姓也是比较特别的一个姓氏,与清月相辉映。

③ 古代最尴尬的姓该如何取名字

人一出生有男有女这是上天决定的。而我们的名字则是由我们的祖上和父母决定的,好的名字可以让人听起来顺耳舒服,也可以带来好运。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可不能选择好听的名字,这个当然不能怪父母,因为她们也没办法,毕竟那个姓就摆在了那里,姓不好,叫啥名字能好听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历史上最难听,最令人尴尬不已的名字。

一姓仇

仇姓是中国人的姓氏之一。“仇”字作为姓氏时与“球”同音。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候。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为九侯国,取代夏时的部落。商朝末年,纣王杀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以国名加“人”字偏旁为仇氏,世代相传至今。仇姓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之后。子姓仇氏后有改为裘氏、求氏者,故子姓仇氏、裘氏、求氏系一家人。这仇字确实难取名字,叫什么都好像与人为敌苦大仇深似的。

二鬼姓

鬼姓是中国姓氏之一,鬼也作傀、隗。得姓始祖是鬼臾区。鬼姓是一个多渊源多民族的姓氏,但现在已经少有人姓。分布未知。源自夏代通灵师。此渊源姓氏特点有3处,一处为左臂有黑痣。另一处为左耳后侧有痣。最后一处为脖子后有痣。三处有一处就此渊源后裔。鬼也很难取名字,难道叫鬼王宗,或者鬼厉?

三鸡姓

十二生肖都有用作姓氏,但常见的只有牛、马、龙。鸡为罕见姓。鸡姓同时为佛山四大“土著”姓氏之一。周代官名为鸡人,其后代因以为氏。明代有鸡鸣时,为陕西苑马寺监正。历史上西夏青唐族姓氏。到底鸡姓由来是怎么样的,目前还没有权威考据。但大多数的鸡姓人都认同鸡姓是由“奚”姓演化而来的,“奚”姓才是老祖宗的姓氏。鸡姓也够怪的了,叫鸡的名字肯定在人群中两点十足了。

四死姓

死姓即姓氏的一种,据学者讲,“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目前人数呈减少趋势。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拓拔部中有?2?、自、独、膊四个氏族部落,其部族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后汉化分称?0?氏、自氏、独氏、膊氏,并世代沿传至今。在古代,“?2?”字就是“死”的古体字,因此,?2?氏就是死氏。死姓这名字听起来就不吉利,如何取名?

五睾姓

睾姓,中国罕见姓氏,起源于皋陶,《列女传》中有“睾子五岁而赞禹言”,《姓?》中则称睾子既是皋陶,概因古皋睾相通,故皋陶之后有姓睾者。皋陶,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皋陶是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理官”,以正直闻名天下。睾姓这个太过尴尬了,叫什么字好呢?好像叫什么都像流氓。

六尸姓

《左传》记载:东周时期,召公的一部分后代在尸乡居住下来,因为召公为周王室的公族,为姬姓,所以这一支尸姓出自姬姓。西周时期有个王室大夫叫尸臣,姬姓,尸氏,名臣。战国时期有个比较有名的思想家叫尸佼,是山西省曲沃县人,所以尸姓的另一支起源于山西省曲沃县。尸这个字就更不吉利了,好像要随时去死一样。

七屎姓

屎是中国汉字,屎姓,源出不详,湖南祁东有此姓(《中华姓氏大词典》)。1985年湖南省祁东县姓氏人口数,屎姓16人;湖南汉寿县姓氏人口数,屎姓2人。据传,明代瑶族人屎嘉军(牛嘉军)说:“姓屎姓尿也不姓牛。”其后人以屎为姓。好吧你高兴就好,可你让后人怎么取名字?

八禽姓

周公旦长子伯禽,是周代鲁国的第一任国君,也是鲁国的始祖。伯禽姓姬,字伯禽,亦称禽父。周朝定国之初,商王后裔武庚叛乱,周公率兵东征平叛得胜,周成王把殷民六族和商时奄国地方连同奄民,分封给伯禽,国号鲁,都曲阜。伯禽的孙子以祖父字为氏,即为禽氏。禽这个字让人一想就想到了禽兽,好吧爸妈们名字你看着随便取一个吧

九操姓

操氏来源以前流传两种说法:来源于官位,出自殷朝君主盘庚给大夫所封官职,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后代,属于以职业技能名称为氏;经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的研究成果表明操姓是曹操后裔或曹操谪孙改曹姓操的说法不对。曹姓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成操,真是操蛋。

名字起得不好,后面还可以改。但是姓可是改不了的,只能认命了。你还听过更难听的名字吗?欢迎一起来讨论。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和收藏我的文章。让我们一起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以史为鉴,以史为引。

④ 姓古取名为(铮)可好

古来稀,古山中,古歌,

⑤ 古时候有哪五个姓氏是无论怎么样起名都好听的

现如今,给孩子起名字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起太普通的不行,起太新颖的也不行,可以说愁怀了家长们。但是如果是下面几个姓氏的话,起名字那简直是小菜一碟,因为不管起什么名字,都会很好听!

NO.1,独孤


说起宇文,我们大概会想到宇文成都。其实宇文姓氏原本来自辽东和西北地区,到了南北朝时期才来到中原。现在宇文姓氏的人口超过了2万,也是一个生活中很罕见的姓氏。

⑥ 古代人起名字的时候,有名、字、号。它们都是代表什么意思

古代人的名代表姓名中姓氏后的名字,例如:屈原,名平。

古代人的字指表字,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古代人的号指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如苏轼字子瞻,别号东坡居士。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

(6)古姓起名扩展阅读

古代人的名是成年前的称呼,字则是成年后步入社会时的称呼。中国的这种名、字双轨制早在周代就已经形成。古人的名,主要用于自称;古人的字,主要用于他称。古代婴儿出生满两个月就要命名。

《礼记》中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这是因为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成年,开始取字。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束发的簪子),作为成年的标志,可以取字。

一个人成年后,由长辈原先为其取的名已不便在社交场合中被人指名道姓地径直称呼,应另外换一个平辈或晚辈可以称呼的新名,否则被视为无礼。因此,以字相称,表示尊敬。

除了名、字以外,有些古人还有号。一些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墨客,往往热衷于以住地或志趣等为自己取号。由于别号是本人所起,不像姓名受到家族、行辈等限制,因此“号无定法”,可以抒发个人的志趣情怀,以“自鸣其志”。

别号中常见的“居士”、“山人”等就是为了表达超俗脱凡的志趣。如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是以家藏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副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而取名。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陋室前后有五棵柳树,他就以“五柳先生”为号。

虽然春秋时期已有称号的现象,但宋代才是号的大普及时代。明清时期,士人取号之风特盛。清末民初以后,字与号逐渐被笔名、艺名所取代。

各朝代命名特点:

1、商人喜欢以干支命名

商代帝王,包括一部分臣民多用干支命名。商王命名,直至亡国之君纣(帝辛),均以干支中的一个字作为名号,如天乙、太丁、外丙、中壬……这种以甲、乙、丙、丁等为名号的商王有三十一人之多。

2、汉人盛行取单名

汉代人取名洋溢着昂扬自信的进取精神,从中颇能反映出西汉时期的社会心态。“奉世”、“定国”、“广汉”、“辟疆”一类的人名颇为流行,以“勇”、“武”、“霸”、“起”、“雄”等字为名的也很多。

东汉以后,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儒家崇尚的忠、孝、礼、义等观念广为传播。以这些字为名字的现象也广为盛行。

进入东汉,特别是三国和魏晋时期,单名十分盛行,绝大多数人名均用一个字,特别突出的是三国时一大批人名,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孙权、周瑜、鲁肃……

3、两晋南北朝人名“之”字多

西晋以后,儒家经学走向衰微,曹魏时兴起的玄学盛行,成为显学,老庄哲学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魏晋名士以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为风气,并成为魏晋南北朝流行的社会思潮。反映在人名上,这一时期的人名或字中多有“元”、“真”、“道”、“灵”、“玄”一类的字眼。

据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考证,“之”字是五斗米道中用于道徒名字的暗记,因此笃信其道的门阀世族遂把“之”字作为人名,形成一时风尚。最典型的是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家族,用“之”字最多,信奉五斗米道最笃。

王羲之本人喜与道士交接往返,他五个儿子均以“之”字命名,即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徽之的儿子叫祯之,献之的儿子叫嗣之、静之,祖孙父子均以“之”字为名,并不避讳。

南北朝时期,也有不少人仍沿袭旧风,以“之”字为人名,如著名科学家、发现圆周率的祖冲之,以才绝、画绝、痴绝著称的东晋大画家顾恺之,为《三国志》作注的史学家裴松之,著有《洛阳伽蓝记》的杨炫之等,不胜枚举。

4、唐代人名爱称排行

唐代以后,人名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即当时的人们多以行第相称。行第,本指家族内子弟的排行次第,即按同祖父的兄弟或同曾祖父的兄弟排行,民间称之为“大排行”。

以排行作为家内的称呼,早在魏晋时已有先例,隋唐之际,渐成风气。无论是家人朋友、高低贵贱,无不以论称排行为高尚,以至于形成唐代社会的风尚之一。

宫廷之中即以排行相称,如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建成称大郎,李世民称二郎。帝王之家如此,公卿间也以排行相呼,玄宗时的权臣李林甫被人呼做十郎。

5、宋代起名以老为美

宋人取名的一个特点是喜欢使用“老”、“父”、“翁”一类表示年长老迈的字作为人名,既说明当时人们企慕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也流露出以老为美的社会风气,与宋代社会优礼老人不无关系。

宋人还喜爱用五行作为序辈取名,取五行相生之义。如宋代大儒朱熹,从他的父亲朱松开始,朱家一门五代取名依次以“木、火、土、金、水”做名字的偏旁,以应和五行相生之寓意。

朱松的“松”字是“木”字旁;朱熹的“熹”字下面的四点是“火”形;朱熹之子朱在,“在”字内有“土”字;朱熹之孙朱鉴,“鉴”字内有“金”字;朱熹之曾孙朱潜,“潜”字是“水”字旁。朱氏一门五代,取名按五行排列,次序井然。

⑦ 姓古,取名字,

男孩名字
古文柏 古易安 古翰元 古君旭 古彬宇 古博依 古亦融 古鼎涵 古旭哲 古启弘 古涛天 古苑博 古启瀚 古智俊 古浩影 古晋璋 古彬释 古荣恩 古瀚松 古伟祺 古文瑾 古棕德 古翰思 古文启 古涛遥 古欣豪 古博瑜 古宇贺 古贺轩 古弘璋 古博轩 古鸿信 古弘城 古晋翰 古博若 古君玄 古弘俊 古文岩 古丰元 古轩诚 古深蓝 古雨泽 古玮益 古弥茂 古彬凯 古承天 古志瑞 古俊驰 古鸿煊 古胜帆 古瀚阳 古风佑 古世舟 古涵远 古文青
女孩名字
古然 古雅 古恬 古柳 古希 古双 古娟 古樱 古明 古璐 古玲 古缦 古梨 古诗 古桑 古慕 古桃 古珠 古纹 古夏 古瑶 古涵 古雅 古婉 古宛 古瑜 古宸 古惜 古钰 古荞 古琬 古卓 古燕 古瑾 古霞 古艺 古夏 古纾珊 古杏婉 古夏玉 古靖巧 古恬真 古乔冬 古凌晴 古思洁 古语芙 古雨湘 古秋碧 古菀兰 古仪杏 古碧菡 古如玉 古幽倚 古雪青 古莘淇 古碧斯 古妤彤 古妙雪 古晓菲 古梅莘 古黛柔 古雪竹 古静琪 古丹雪 古漩苇 古瑶萍 古依洁 古思怡 古恬苇 古迎芷 古冬湘 古冰露 古冰缦 古悠荷 古雪缦 古汐柔

⑧ 古姓,女孩用明字取名

古明馨 古明欣来 古明瑜 古明雅 古明真自 古明芬 古明彤 古明雪 古明珊 古明柔 古明萱 古明嫣 古明倚 古明晴 古明榆 古明瑶 古明芳 古明华 古明雯 古明璐 古明玲 古明菡 古明蝶 古明柏 古明玉 古明薇 古明蕾 古明熙 古明妍 古明雁 古明儿 古明柳 古明美 古明兰 古明婷 古明菲 古明佳 古明琳 古明楠

⑨ 姓古取名为(铮)可好

古筝的谐音 听起来不错 朗朗上口

⑩ 中国姓氏与文化,古代起名的,原则和方法,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 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 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和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和氏都是姓,姓表明了个人和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姓氏的含义。 现在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有人统计,文献记载和现存的共有5600多个。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出处具 体。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历史过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异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吴两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国姓氏的 来历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据徐俊元等三位学者研究,大致有这十多种类别:一、以姓为氏。以远古部落氏族的标志符号作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 国名为氏。夏、商、周三代,有许多大小诸侯国,各国子孙后代便以国名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韦等姓。三、以邑名为氏。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 给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将邑名作为氏。有苏、上官等姓。四、以乡、亭之名为氏。有裴、陆、欧阳等姓。 五、以居住地名为氏。有东门、西门、东国大夫童刁的孙子以刁氏传世。周平的庶子,字林开,其子孙以林为姓。七、以次第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 孟为姓,老二以仲为姓。老三、老四则分别姓叔、季。八、以官职为姓。有籍、监、库、仓、将军等姓。九、以技艺为姓。从事巫术的人,后代便姓巫。从事冰凌的 人,后代以凌为姓,还有卜、陶、匠等姓。
十、以谥号为姓。十一、因赐姓、避讳而改姓。十二、爵位称号及爵系为氏。有皇、王、公、候、王叔、王子、王孙、公 子、公孙等姓。十三、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来历,也在上述这十几种范围之内。
而古人在选取名字时尽量从字的义、形、音等多方面考虑,试图通过名字来提供自己的志趣、追求、希望、抱负、排行等多方面的信息,从而给人视觉、听觉和意念上留下良好的印象,使人们能领悟到命名者的深刻含意。其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第一,尊古。古人命名时也多表出对古代的制度和人物的景仰,类似于孔子所说的"信字作为自己的名字。如曹子舆,字希孟(孟轲字子舆);吴中旦, 字希周(周公旦);范学朱字用晦(朱熹字用晦);雷渊,字希颜(颜回);祖蒙正,字希吕(吕蒙正)。有些仰慕先达昔哲者,则直接在名字中间加仰、幕、宗等 字。如钱宗尼、于慕渊、方敬舆、鲁希良、明式鸿、吴仰何、聂景白等。
第二,述志。中国人在命名时非常看重伦理道德和功业。以德命名者有曹孟德、刘玄德、朱德、李德邻。以仁命名者有曹仁、薛仁贵、王守仁、康广仁 等。以义命名者有刘义庆、刘义隆、李义府、李义山等。以忠命名的如杨国忠、名将韩世忠、张献忠等。以孝命名的有郭奉孝、方孝孺。以信命名的有韩信、单雄 信、李信等。以谦命名者多套用,如吕祖谦、于谦、钱谦益。以圣人之志表示自己心迹者如吕必用,表现出强烈的用世之志;他后来仕宦无望,改名为吕不用,字耕 田。
第三,祈福。就连大圣人孔子也曾承认富贵是人之欲求:"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
2/4页

亦为之"。所以人们在取名字时,有时也不免将这种对优裕生活 和高贵地位的祈求,通过命名表现出来,如李广利、刘传富、盖宽饶、王富贵、钱广、吴寿富、孙福寿等。现代人们命名也常有这类词,如王永贵、李冒富、张得利 等。对仕途的追逐也是如此。隋唐以来,人们一般要通过科举考试来求取功名富贵,一旦金榜题名,那么荣华富贵就会自然而然到来。所以,在命名中多有范新科、 裘状元、唐殿魁、许占魁、黄开榜、魏魁士、王延魁等。 第四,消灾。人们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表示消灾免病和逢凶化吉的愿望,命名有时也是表达的一种方式,如霍去病、司马消难、辛弃疾、冯去疾、黄去疾、石保吉、孙逢吉等即属此例。
第五,添寿。截至目前,世界上虽然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越"吾生也有涯"这个大限,摆脱自然规律对生命的约束。但人们又总是希望能将生命尽量延长, 最好能寿与天齐,达到孙悟空的理想。这种对生命的执著和祝愿,有时也通过命名表现出来。所以,在命名时多喜用寿字:如毛延寿、张承寿、徐增寿、潘天寿等。 另外,喜爱用延年、万年、永年、大年、龟年、万龄、延龄、松龄、鹤龄命名者也是非常多的。唐宋以来,命名中多喜用"老"、"吏"、"翁"、"父(甫)"等 字,恐怕也流露出命名者对耄

热点内容
美发店认证 发布:2021-03-16 21:43:38 浏览:443
物业纠纷原因 发布:2021-03-16 21:42:46 浏览:474
全国著名不孕不育医院 发布:2021-03-16 21:42:24 浏览:679
知名明星确诊 发布:2021-03-16 21:42:04 浏览:14
ipad大专有用吗 发布:2021-03-16 21:40:58 浏览:670
公务员协议班值得吗 发布:2021-03-16 21:40:00 浏览:21
知名书店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9:09 浏览:949
q雷授权码在哪里买 发布:2021-03-16 21:38:44 浏览:852
图书天猫转让 发布:2021-03-16 21:38:26 浏览:707
宝宝水杯品牌 发布:2021-03-16 21:35:56 浏览:837